现代汉语思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为什么说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古至今无时无处不存在着信息。

因为有了信息,物质和能量才有其千差万别的性质和状态;因为有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物质才有运动,能量才有转换,客观世界才有了时空的延展和组织的秩序。

2、人类社会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

人的一切行为和社会活动,都要依靠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如果失去了信息传递与信息交换的功能,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体,还是组织或整个社会,都会陷于瘫痪甚至崩溃。

3、大脑是人类的重要信息处理器官。

大脑思维承担生命体与与外部世界之间得信息处理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组织协调,情感、知觉、反应、态度、支配行为等。

4、信息处理、传递与交换,需要载体。

二、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
1、大脑思维活动是极其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

它所处理的信息来源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信息接受器官”。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信息通道,可以单一或互相配合传递信息。

2、信息的传递需要载体。

实物、手势、表情、姿势、动作行为等,都具有信息载体功能。

3、在所有的载体中,“声音”是最方便、最灵活、成本最低的载体。

有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符号系统。

4、语言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36亿年的生物史中,猿类出现后经过1800万年的进化,才产生了人类的语言。

人类和语言经过近200万年的进化和摸索,才创造了文字。

在人类语言产生后近200万年的历史中,语音语义的结合逐渐形成系统规定的关系。

三、语言系统的三要素是什么?(返回)
1、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

任何语言都是物质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

2、基本词汇
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基本单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3、语法
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则和规律。

四、什么是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
1、内部语言是大脑思维的信息符号系统。

内部语言活动是以外部语言为基础,并以生成外部语言为结果的信息处理过程。

2、外部语言是说出来的话,是人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音义结合的信息符号系统。

3、无论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都是人类所创造和运用的符号系统。

五、语言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语言的重要属性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社会性。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所有成员以不同形式参与、约定和服从这种约定的结果。

2、交际性。

语言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交际。

3、工具性。

语言工具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系统功能,这是促进语言发展的动力。

六、语言的功能特点有哪些?
1、逻辑思维的符号。

人类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语言,人类社会离不开语言。

如果没有语
言,就不成其为人类社会。

2、认知交流的媒介。

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

如果没有语言,思想、认识和经验等都失去了重要的媒介。

3、智力开发的工具。

语言与人的智能活动密切相关。

语言能力的
获得是人类进化的关键。

人的智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语言思维和表达。

4、文化传承的载体。

有了语言文字的记录,历史才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

有了语言文字的记录,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华才能在共时的空间中更广泛地传播。

5、信息处理的重点。

在多媒体信息网络时代,在所有的信息媒体中,语言文字仍是信息处理的重点。

我们社会和生活中绝大多数信息都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出现的。

可以说,进入信息时代的根本标志就是语言文字信息的数字化。

6、民族心理的寄托。

语言是构成民族特征的重要部分,并成为民族心理的寄托。

语言文字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7、国家主权的标志。

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自己法定的语言文字。

七、语言文字的现代化包括哪些内容?
“语文现代化”是信息社会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对汉语汉字来说,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电脑化。

主要包括“电脑中文化”和“中文电脑化”两方面。

2、工程化。

语言应用、语言处理、语言产业、语言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都是系统工程;
3、国际化。

与国际接轨、建设国际统一的信息平台是当前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

4、标准化。

语言文字作为重要的知识载体必须走法制化、标准化的道路。

八、世界语言结构类形有哪些?
从语言的内部结构特征上看,一般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以下四种:
1、孤立语
孤立语的重要特点是词形在句子中不起变化,而是依靠虚词和语序表达各种语法关系。

汉语是典型的词语。

2、屈折语
屈折语的特点是依靠词形内部变化表达各种语法意义。

这种语言
也使用附加成分,但一个附加成分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

这种类型的语言,没有粘着语那么长的词。

英语、俄语、阿拉伯语是屈折语的代表。

3、粘着语
粘着语的特点是词根不发生变化,依靠各种附加成分来表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个附加成分只表示一个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

如果一个词具有一系列语法意义时,就需追加成分,形成一个很长的词。

蒙古语属于典型的粘着语。

4、多式综合语
多式综合语以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为代表。

这种语言的句子只需一个复杂的“词”。

通常以动词词根为中心,用前后的附加成分表示复杂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根和附加成分形成一个整体,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所有构成词的附加成分不能当作“词”来单独使用。

九、我国境内的语系分布是怎样的?
我国境内55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分属其中的五大语系。

分别是:
汉藏语系:有30个民族(包括回族,不包括汉族),人口共约4860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约6643万)的73%。

我国的民族大多数属于汉藏语系。

阿尔泰语系:有17个民族,人口共约1539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3%。

南岛、南亚、印欧三语系(以及语系未定的):有8个民族,人口共约244万,占少数
民族总人口的4%。

十、汉藏语系包括哪几个语族?汉藏语系有什么特点?
在汉藏语系中共有四个语族,分别是:汉语语族,侗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

汉藏语系中各语言的主要特点:
1、有声调;
2、单音节词根占多数;
3、有量词;
4、使用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十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这一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

1、狭义的用法指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

2、广义的用法统指普通话和方言。

3、“现代汉语”有不同的称呼:在台湾称“国语”;东南亚、新、马、泰称“华语”;英美也有称现代汉语为“官话”或“满大人”的(英语译音词)。

现代汉语的特点有:
(一)语音特点
1、每一音节都带声调。

声、韵、调是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的标志。

2、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l、r,?没有复辅音。

3、元音是汉语音节结构的核心。

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

4、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没有入声
(二)词汇特点
1、以单音节词根和根词为主
2、双音节词占优势
3、在多音节词语中,“四字格”形式占多数
(三)语法特点
1、词形没有形态变化
2、词法以词根复合构词法为主
3、量词丰富
4、存在许多兼类词
5、句法与词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6、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四)语用特点
1、现代汉语具有意会性
2、一些歧义短语需依靠语境消歧
(五)修辞特点
1、现代汉语采用汉字作为书写符号
2、汉语音节具有整齐的声韵结构,所以汉语的语音修辞特点十分明显
3、含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具有极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信息处理特点
1、汉字属于“大字符集”。

汉字字种数量大、字形结构复杂、字体变化多样
2、存在词语切分问题。

书面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

因此中文信息智能化处理中需突破
“词语切分”等关键问题
3、存在“词性标注”问题。

汉语词典一般不标词类。

兼类和活用的词,离开具体的上下文语境难以确定词性。

中文信息处理自动标注词性成为关键课题
4、大陆和台湾的统一和规范
十二、现代汉语是怎样形成的?
1、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近代汉语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书面汉语的文体形式经历了从方言——近代白话——现代白话的一系列变革。

2、秦始皇“书同文字”政策意义深远。

汉字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是非常完善的文字体系了。

但是中间经历了2000多年诸多朝代的变迁,最后冠以“汉”名,至今仍称之为“汉字”,足以说明汉王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中原文明与周边其他并存的文明之间,互相接触和渗透,配合和冲突,归化与流散。

其结果逐渐形成了汉藏语系不同语族、语支和语言的格局。

3、秦汉时代的书面语是“文言”。

秦汉时代言文脱离的现象已经存在,这可以从《史记》、《汉书》中所记录的“口语”中看出一些端倪。

文言作品在言文脱离的情况下,对语言的统一和发展起了积极
的作用。

面向口语现实的书面作品,为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五四”运动以后现代汉语逐渐形成。

汉语史分期:先秦称为古代汉语;汉唐称为中古汉语;宋元明清为近代汉语;清末“五四”运动以后称为现代汉语。

十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1、有史以来就存在共同语与方言的不同。

2、共同语是在某一强势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所谓强势方言,多与政治、人口、经济、文化等实力有关。

(1)政治的原因
汉语的共同语与方言在近代汉语中,就是官话与非官话的区别。

明代有了“官话”的名称。

现在的南京话就属北方官话区。

辛亥革命后,共同语改称“国语”,至今港台仍用“国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普通话”。

200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为普及推广民族共同语提供了法律保障。

(2)经济的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形成,知识分子和市民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

这种“白话文学”作品的传播的同时,促进了“官话”、“共同语”的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提高了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不断扩大了应用范围。

(3)文化的原因
“五四”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在语文生活上提出了两个口号:“白话文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在书面汉语中的统治地位;“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北京语言的标准地位。

“国语运动”有两大宗旨:一是“国语统一”;二是“国语普及”。

“国语统一”的口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推行注音字母,传习“国语话和国语文”;二是添设闰名字母,调查方言,改良方言文学。

“国语普及”的口号,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提倡“国语字”,增加义务教育
和平民教育的效率,即提高民智;二是给汉字和古文以相当的地位,解除普通教育和人才教育的困难,即以保存古文化。

十四、简述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现代汉语有七大主要方言:
1、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以北京话为代表。

北方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地域分布最广,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语音差异,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湖南、广西北部边缘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2、吴方言
吴方言的使用人数占汉族总人口的7.5%左右,以上海话为代表。

吴方言主要通行于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可分五个次方言:(1)太湖次方言,通行于常州、杭州、宁波等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方言;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方言;
(4)以金华话为代表的婺州方言和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方言。

3、湘方言
湘方言的使用人数占汉族总人口的3%左右,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又称湖南话。

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老”湘语的分别。

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

4、赣方言
赣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语总人口的3.3%,以南昌话为代表,又称赣语或江西话,通行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

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加之地理上与江淮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它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的淡化。

5、粤方言
粤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3%,以广州话为代表,通行于珠江三角洲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习惯上又称“粤语”或“广东话”,当地人称之为“广府话”或“白话”。

东南亚、南北美洲等海外华侨和华裔中近90%的人都来自粤方言区,所以国外“唐人街”中老年华人流行的汉语,多为粤方言。

6、闽方言
闽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

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于福建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海南部分地区及台湾省汉人居住区,是内部分歧最大、最复杂的一大方言。

闽南闽北之间不能通话。

因此,也有人主张将闽南、闽北划分为两个大方言区。

闽方言分为5个次方言区: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
(3)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
(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
(5)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

南洋群岛中的华侨和华裔中多数来自闽方言区。

7、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语总人口的4%。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通行于广东,福建、广西、台湾、江西、湖南、四川等客家人居住区。

历史上自东晋开始为避战乱。

中原汉人经
过5次大规模的南迁。

“客居异乡”,虽然在其他方言的包围之中。

仍保留内部语言的一致性。

在东南亚、新马泰、越南、菲律宾等
客家华侨华裔中,仍使用客家方言作交际用语。

十五、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是什么?
建立统一、明确、共同遵守的标准,以利于正确表达的和理解。

1、必要性
(1)语言的本质在于应用,生命力在于交际行为中沟通信息。

语言的社会性。

(2)语言的发展是约定俗成的过程,规范化就是不断的约定俗成。

(3)我国人口众多、需要规范的现代汉语。

(4)多民族国家的官方语言和联合国工作语言,国际交往和外国人学汉语,需要一个标准和规范的汉语。

(5)信息处理、人机对话、信息档案、语音识别与合成等,都需要有一个规范的处理对象、形式,便于计算系统的识别与处理。

(6)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利用,也亟需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2、可能性
汉语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是一个不断规范化的过程。

语言的性质和功能在于交际应用,使用者双方的最大要求是正确表达和正确理解。

交际的过程就是“约定俗成”的过程。

语言系统本身也能够主适应交际双方而做出调整或改变。

调整或改变的方向就是让更多的交际使用者认同和使用,一些用法的规范就在交际实践中渐渐形成了。

历史上政府行为干预语言文字应用的先例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汉语的规范化。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规范化。

“约定俗成”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任何语言现象,包括语音、词汇、表达方式等,都存在使用都多少的情况。

人们学习语言时常选择多数人使用的,因为学会了以后会有广泛的使用空间。

学习和使用的这种共同心理也使语言规范化成为现实。

十六、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有哪些?
现代汉语规范的标准有:
1、语音规范的标准
1924年国语统一会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现代汉语以北京语
音系统为标准音。

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音节结构系统。

至于个别的轻声、儿化、异读等北京话特有的语音现象,不能作为规范的依据。

2、词汇规范的标准
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适当吸收汉语方言和外来词语中具有特殊表现力的词汇。

主要以《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化的实际参考标准。

异体词(或叫异形词)也应当加以规范。

通常可以把《现代汉语词典》作为词汇的规范,作为学习和使用的词汇标准。

3、语法规范的标准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一规定十分明确,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4、文字规范的标准
关于汉字规范的标准主要是:以简化字为规范字;整理和淘汰异体字;纠正错别字;反对乱造滥用不规范简化字。

关于非汉字符号的规范主要有:字母数字使用法;标点符号使用法等。

十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

全国56个民族共使用73种语言;30个有文字的民族目前正在使用的文字有26种。

2、我国目前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

例如:
●有些地区方言盛行,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没形成风气;
●社会上存在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的现象;
●有些企业热衷于取洋名、洋字号,乱造音译词;
●信息技术产品中存在语言文字混乱情况;
●不少出版物、广告、商店招牌、商品包装和说明中滥用外文;
3、语言文字立法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增强对社会成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指导性和约束力。

第二章语音
一、语音的性质有哪些?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载体,它是人类发出的、用于表示意义进行交际的声音。

它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不同于自然界的风声、雨声等声音,这些声音不是由生理器官发出的,也不能表示意义,它们只有物理属性,而没有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语音也不同于其它动物发出的叫声,它们具有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但没有社会属性;语音也不同于人类发出的咳嗽声、鼾声等声音,它们虽然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但不能表意义,进行交际。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它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

二、语音的四要素是什么?
1、音高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振动的快则音高就高,反之则音高就低。

物体振动快慢由发音体的形状决定,其表现如下:
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音高低。

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快,音高高。

一般说来,儿童和女性的声带比较小,比较薄,所以发音比较高;而成年男性的声带比较大,比较厚,所以发音比较低。

2、音强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小。

幅度越大则声音越强,反之则越弱。

声音的强弱由发音时用力大小所决定,用力大,则振幅大,音强就强,用力小,则振幅小,音强就弱。

3、音长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由发音时物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所决定,发音体振动时间长,则音长越长,否则就越短。

汉语中一般不用音长作为主要的区别意义的手段,但音长作为发音中的一个自然属性,经常以伴随性的特征出现。

4、音色
音色也叫音质,是指声音的本质特征,是一个音与其它音进行区别的最根本的特征。

它取决于发音时的音波形式,音波不同,音质就不同。

三、人的发音器官包括哪几个部分?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
肺是重要的呼吸器官,同时也作为发音器官,通过呼出和吸入气流为发音提供原动力。

气管和支气管是气流经过的信道,起着输送气流的作用。

2、喉头和声带
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杓状软骨组成,呈圆筒形,下接气管,上通咽腔。

声带是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长约13一17毫米,前后两端粘附在软骨上,中间的通路叫声门。

3、口腔、鼻腔和咽腔
发音的气流从肺部呼出,进入咽腔、口腔和鼻腔,形成共鸣,然后经由口或鼻逸出,所以口腔、鼻腔和咽腔不但是气流通道,还有共鸣器的作用。

(1)口腔
口腔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面部分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小舌。

口腔的下面部分包括下唇、下齿、舌头。

(2)鼻腔
鼻腔位于口腔之上,是一个空腔。

(3)咽腔
咽腔位于喉头之上,呈叉状,上通鼻腔,前接口腔,下连喉头和食道。

四、语音的最根本的性质是什么?
语音的最根本的性质是社会属性。

语音都是含有一定意义、作为意义的载体而起交际作用的,这就决定了语音具有社会的属性。

这也是语音区别于自然界其它声音的最根本的性质。

语音与意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

语音作为一种符号与它所代表的意义相联系着,但这种联系并不是必然的。

一个语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意义,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在使用中约定俗成地固定下来
的。

同时,语音与意义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之后,个人不能任意更动。

这也是语音具有社会性的表现。

语音的系统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任何语言或方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系统。

语音以人的发音器官为其必不可缺的生理基础,又同其它声音一样,具有物理的属性,但最根本的是它具有社会的属性。

它与意义紧密结合,成为语言的物质存在形式。

五、汉语的语音单位有哪些?
汉语的语音单位主要有:
(一)音素。

音素是按照音质的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与音高、音长和音强没有关系。

它又是最小的单位,不能再加分析。

(二)音节。

音节是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三)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则称为零声母。

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后边的音素,它可以是一个元音,也可以是元音的组合,也可以是元音和辅音的组合。

声调指音节中能区别意义的音高的高低升降变化。

六、什么是元音?元音有什么发音特点?
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元音又叫“元音”。

元音的发音特点可概括以下方面:
1、元音时,气流由咽腔到口腔自由流出,不受到明显的阻碍。

在发各种元音时,舌和唇也有一些变化,如舌头可前可后,可高可低,唇可开可较闭,可展可圆。

这样就改变着气流通道形状,调节气流,从而发出不同的元音。

如发[a]时,舌头位置较低,口较开,而发[i]时舌头位置较高,口较闭。

但即使在发舌头位置较高口较闭的元音时,虽然气流通道较为狭窄,但仍没有哪个部位形成明显的阻碍,气流可以不被闭塞、也不受摩擦地自由流出。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位肌肉均衡紧张。

由于发音时不是某一部位对气流构成特别的障碍,各部位肌肉紧张程度比较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