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及练习题带答案【中考专题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及练习题带答案【中考专题训练】
无错误和明显问题的文章:
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题及答案【中考修辞专题】
一、比喻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有四个方面: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
二、比拟
比拟是一种修辞手法,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
拟人是将物人化,拟物是将人物化。
比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就是一种拟人的比拟,而“他夹着尾巴逃跑了”则是一种拟物的比拟。
比拟的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添特有的情味;②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③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动。
三、借代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以分为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材料代本体、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标志代本体等类型。
借代的作用有四个方面: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
四、夸张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合乎情理的有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可以分为夸大和缩小两种类型。
夸大是对事物进行有意扩大,而缩小则是对事物进行有意缩小。
例如“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就是一种夸大的修辞手法。
夸张的作用有三个方面: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感情鲜明,增强语言生动性。
五、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类型。
正对是两个短语或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对正面,反对则是相对负面,而串对则是交替出现的对偶。
例如“打倒烦恼,攻下忧愁”就是一种正对的对偶。
对偶的作用有三个方面: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六、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排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排、反排和交叉排。
正排是指排列的短语或句子的内容相同或相似,而反排则是相反的,交叉排则是正排和反排交替出现。
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一种正排的排比。
排比的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七、设问
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达到表达作者观点的目的。
设问可以分为直接问和间接问两种类型。
直接问是直接提出问题,而间接问则是通过叙述事实来暗示问题。
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一种间接问的设问。
设问的作用有三个方面:①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文章的吸引力;②能表达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能启示读者,引导读者思考。
八、反问
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反问来表达作者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反问可以分为正反问和反正问两种类型。
正反问是提出的问题和作者观点相反,而反正问则是提出的问题和作者观点相同。
例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能够革命吗?”就是一种正反问的反问。
反问的作用有三个方面:①能表达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②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文章的吸引力;③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九、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交替叙述和议论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夹叙夹议可以分为前插式和后插式两种类型。
前插式是先叙述,后议论,而后插式则是先议论,后叙述。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就是一种前插式的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的作用有三个方面:①能表达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②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③能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B.窗外的雨丝,像是天空中的银河倾泻而下。
C.他的心情就像是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儿,渴望着自由。
D.这个城市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让人迷失方向。
删除此段,因为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的一项是()
A.你们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吗?是时间。
B.这个问题,难道你们不想知道答案吗?
C.你们难道不知道,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吗?
D.你们难道不明白,我们的未来需要靠自己奋斗吗?答案:B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的一项是()
A.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抱怨、不埋怨、不
嫉妒、不攀比、不放弃?
B.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条河流,奔腾不息,永不停歇。
C.这个城市的夜晚,像是一张巨大的黑色的网,将人们
紧紧地困住。
D.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但没有人能给我一个确切
的答案。
答案:A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的一项是()
A.他的心情忽高忽低,忽喜忽悲,像是一只被困在笼子
里的鸟儿。
B.这个城市的夜晚,寂静无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神秘
的气息,让人感到不安。
C.他们的爱情,如同一条长长的河流,源源不断地流淌着。
D.她的眼睛,像是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答案:C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的一项是()
A.我们的生命,不是一场华丽的表演,而是一次次的奋斗。
B.我要告诉你,我们的未来需要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
的汗水。
C.他的心情时而高兴,时而沮丧,时而充满希望,时而
感到绝望。
D.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那熄灭的灯。
答案:D
A.他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打乒乓球
的动作真灵活。
改写:他的打乒乓球的动作非常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蹦下跳。
B.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
絮语。
改写:鸟儿在清泉旁歇息,休整翅膀,聆听着泉水的细语。
C.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改写:他的声音洪亮如铜钟,甚至可以听到十里之外。
5、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分析:这不是诗句,而是一段文字,且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
6、判断下面各句,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A.“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上升上来。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正确。
B.“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正确。
C.“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
正确。
D.“这些人……说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
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正确。
7、从下面几句话中,找出与“年头要账的挤破了门框”这
句话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B.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句话使用的是比喻手法,而不是描写场景的形容词修辞。
8、对修辞手法依次做出正确判断的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拟人、排比
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反复
③沙鸥翔集,XXX游泳。
--对偶
正确。
9、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无题。
A。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
”这句话使用了
排比修辞方法,强调了渐进的重要性。
B。
“要注重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
”这句话使用了
反复修辞方法,强调了事实的重要性。
C。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不过去,会后乱说。
”这句话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说话的重要性。
D。
“他们的品质是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美丽和宽广!”
这段话由两组对偶句组成,强调了这些人的优秀品质。
10.A。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B。
“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使用了夸张修辞方法;C。
“苏州园林可不是对称的,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使用了反问修辞方法;D。
“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
因此,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C项。
11.句子“苏州园林可不是对称的,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判
断错误,应该是使用了反问修辞方法,而不是反问。
12.与例句使用相同修辞方法的是D项,“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
13.句子“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判断错误,应该是使用了夸张修辞方法,而不是设问。
14.句子“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使用了对偶修辞方法;句子“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使用了设问修辞方法;句子“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使用了拟人修辞方法。
因此,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A项。
15.“这篇议论文结构严谨,犹如铜墙铁壁—样”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恰当地形容了文章的结构严密;而“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使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
因此,使用比喻修辞方法恰当的是A项。
A.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明媚,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比喻)
B.这个小镇的街道弯弯曲曲,像一条蜿蜒的小溪。
(拟人)
C.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像一声雷霆。
(比喻)
D.这个公园里的花园,美丽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比喻)
A.我微笑着回忆起年少时的自己,当时看向未来,觉得它是一片无限美好的土地。
B.在人们心中,艺术和科学的魅力不在于它们是可以永久占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永不结束的世界。
C.放下烦恼,审视内心,你会发现一小团火苗仍在坚定地闪烁,那是你曾经拥有的梦想,现在已被遗忘。
D.一棵巨大的垂柳从小院内伸出半个身子,柳枝如丝,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到访的旅人。
23.B
调查研究非常重要,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然而,浮躁的人无法坚持下去。
即使坚持下去了,也无法真正投入。
最终,这就像在油锅里加水,看起来混合在一起,实际上油花还是浮在水面上。
24.A①② | ③④ | ⑤
①描述了波浪轻轻拍打岩石的情景,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一种柔和的氛围。
②通过描述延安城的景象,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情感。
③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揭示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巨大差距。
④使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种宏伟的场面,营造了一种庄严的氛围。
⑤使用了反复和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的矛盾。
25.B
①使用了反复和拟人的手法,强调了打印社会广告的重要性。
②使用了反语和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大衣的高贵和毛线衣的低贱。
③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强调了皮鞋油的优秀品质。
④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因此,选项B中的“双关反语”和“双关拟人”是不正确的。
26.B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先祖们在开垦土地时所面临的困难。
但是,句子中的“斩荆棘”是不正确的,因为“荆棘”是一种植物,不能被斩除。
因此,选项B中的“夸张”是正确的,但是“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是不正确的。
C.他的言辞犀利如刀,刻薄如剑,让人不寒而栗。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言辞比喻为刀剑,形象地描绘了其锐利和刻薄的特点,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震慑力。
D.这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探索、发展和创造。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城市比喻为磁铁,形象地说明其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海与山融为一体,难以分辨哪个侵入了哪个,海围绕着山形成了半岛,山环绕着海形成了海湾。
通过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XXX相融的美妙景象。
漓江两岸的景色更加奇妙了。
悬崖峭壁上挂满了石乳,形态各异,有如莲花、海棠叶、葡萄,甚至有仙人骑鹤、乐手吹箫的形象。
仿佛你已经忘记自己在漓江之上了。
参考答案:
1.D
2.A
3.删除
4.B
5.改写
6.改写
7.删除
8.D
9.C。
A是排比
10.改写
11.B
12.C
13.A
14.C
15.B
16.C
17.B
18.D
19.A
20.B,改写
21.A
22.D
23.B
24.B
25.B
26.改写
27.改写
28.D
29.B,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