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选修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媒体我们经常听到或见到各种地

关 震、海啸、火山喷发、旱涝、台风等对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
活动甚至生存造成影响。另外,沙尘暴、水污染等也对我们构
成威胁,所有这些均属于环境问题。
教材详解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教材详解区
2.例如,若确定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则其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
用一种道德态度来尊重自然。
教材详解区
(5)丹尼斯·梅多斯:目前世界的困境可以通过人口、工业
本 发展、污染、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等五种因素的联系和变动

栏 表现出来。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

开 关
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继续不变,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
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的某一个时期达到极限。人类不要盲目
环境伦理观不仅认为破坏环境从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且还认为破坏环境从而危害物种生存和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即环境伦理观不仅表现在人类行为中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还表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
网络构建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章末整合
教材详解区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材 P4 “探索”

开 关
消耗,污染不断加重,但是人口增长、污染程度均没有超过
环境容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第Ⅱ阶
段,人口、经济迅速增长,资源急剧消耗,污染迅速加重,
且人口、污染超过了环境容量。
教材详解区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失调。第Ⅲ阶段,人口增
长变慢、资源消耗速度也变慢,污染程度减轻,而经济继续
教材详解区
教材P7 “思考” 树木拥有法律地位。树木与人类一样都是地理环境的组
成因子,如果认为树木不具法律地位而遭到破坏,人类所处
本 课
的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所以,人与

目 树木等生物之间必须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环境伦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约束,也表现在
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保持和谐与平衡关系。环境伦理认为破
本 CO2,同时植被尤其是热带原始森林的破坏,造成吸收CO2
课 栏
的数量减少,使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CO2能强烈吸收地
目 开
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
关 暖,从而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教材详解区
教材P11 “思考”
1.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以看出,人类与环境是
本 课
加上该地区降水集中,且夏季多暴雨,这是产生水土流失的

目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人类在利用该地区的资源时

关 造成植被的破坏,如开荒、开矿等活动使地表变得疏松,又
使植被失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从而加重了水土流
失。
教材详解区
教材P12 “思考” 1.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牲畜的反刍或呼吸、工厂和电
救地球,也需要改变人的主体地位,即走出“人类中心”的
思想误区。
教材详解区
(3)奥尔多·利奥波德:把人看做大地共同体的一员,伦理
本 道德要向大地扩展;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保持生物存

栏 在的多样性、保持土地完整无损的行为就是合乎大地伦理规

开 关
范的行为。
(4)蕾切尔·卡逊:人类不能再扩充自己的征服精神,而要
调发展
只有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
教材详解区
2.环境伦理观不仅认为破坏环境从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
本 课
为是不道德的,而且还认为破坏环境从而危害物种生存和损

目 害生命维持系统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即环境伦理观不仅表

关 现在人类行为中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还表现在人类与自然
的利益关系上。
教材详解区
教材P8 “复习题”
1.答案如下表所示:
发展阶段
原因
畏惧、崇拜自 生产力水平低,科技不发达,认识蒙昧,无法摆脱

课然
自然的控制和威胁

目 开 关
无视自然,试
农业文明使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工业文明提升
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盲
图主宰自然
目乐观,开始无视自然,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
寻求与自然协 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到,
本 课
相互作用的。如果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或能量的速度超过

目 了环境的再生供给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破

关 坏;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可见,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
产生的。
教材详解区
2.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其产生原因
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黄土具有直立性,土质疏松,再
厂及交通工具燃烧矿物能源、焚烧固体废弃物、树木燃烧、

课 森林破坏、农业活动等。此原因可大致归纳为两类:自然原

目 开
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例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
收利用;提倡节俭;节约能源
教材详解区
地追求经济增长,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教材详解区
2.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应当把自己认为是环境中的
本 课
一员,同其他生物一样,都属于环境的组成部分,走出“人

目 类中心”的思想误区,同其他生物和谐平衡地发展,树立正

关 确的环境伦理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和发展观。
教材详解区
课 栏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探索
目 开
本“探索”旨在引导我们探究不同学者和组织对人地关

系的理解,我们根据他们的言论,归纳出他们的人地观。
老子的人类自然观:反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述。但在总的自然观上,把
人类看作自然的奴隶,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
系。
教材详解区
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又协调发展。第Ⅳ阶
本 课
段,人口增长速度和资源消耗速度继续下降,污染继续减轻

目 且在环境容量之内,而经济持续上升,人口、资源、环境与

关 经济之间仍然呈现协调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由协调→失调→协调的变
化过程,说明我们应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既要满
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不造成危害。
教材P17 “思考”
本 课
1.英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税收调

目 节、节能建筑、绿色能源。


2.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温室气体进
行回收,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等。
教材详解区
教材P17 “复习题” 1.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 本 坏、酸雨,以及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培根的人类自然观:文明社会的到来,生产力水平有了
很大的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环境为代
本 价,积累巨大的物质财富,其后果是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

栏 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开 关
恩格斯的人类自然观: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反馈作用。
我们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同时,环境也把它受到的影响反
作用于人类。当两者出现矛盾时,社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
题。
教材详解区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人类自然观:关注环境与发展
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寻求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相
本 课
协调的道路。




教材详解区
教材P6 “阅读” 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本“阅读”材料介绍了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


第Ⅰ阶段,人口缓慢增长,经济在缓慢发展,资源缓慢

栏 这些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原因可归纳如下表:
目 开 关
教材详解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教材详解区 2.本节所介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它们的表现类型如下
图所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3.当地环境问题,如河流污染、沙尘暴、赤潮、土地次 生盐碱化、土壤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
3.本题可以从现实中人类对生物的破坏从而产生的环境
本 课
问题入手,分析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如针

目 对生物及生态系统的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针对内蒙

关 古草原区的土地沙漠化的问题,采取禁止挖掘发菜、甘草等
措施。
教材详解区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教材 P9 “探索”
本 课
探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坏环境从而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破坏环境从而
危害物种生存和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
教材详解区
教材P8 “思考”
1.(1)阿尔贝特·史怀泽:人类应当保护生命,爱护生
本 课
命,既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一切具有生命的存在物的生

目 命。


(2)马丁·海德格尔:呼吁人类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要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