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一下·绥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9年1月8日,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接过“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证书。

“以智慧筑牢地下长城、以心血________和平之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________的心愿。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岁月中,钱七虎为祖国的防护工程事业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2年,钱七虎建议在长江上修建越江的水下隧道。

两年多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肩负起这一新的挑战。

“不能完全依赖外国,要靠自己,才能创新,才能超越。

”对钱七虎来说,()。

2008年8月,当盾构机掘进第659环时,突然停止工作。

“后来,我们改良了刀具,性能大幅增加,由之前每把刀具平均掘进20米的极限提升为200米。

”钱七虎至今回忆起来仍________。

2010年5月28日,作为长江上隧道长度最长、盾构直径最大、工程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南京长江隧道在历经5年之久的建设后,全线通车运营。

钱七虎被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的称号。

从城市地下空间到军事工程,钱七虎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引领和推动我国防护工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为多项大型工程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铸就矢志不渝踌躇满志出谋划策
B . 打磨矢志不渝意犹未尽一锤定音
C . 铸就梦寐以求意犹未尽出谋划策
D . 打磨梦寐以求踌躇满志一锤定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两年多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承担起这一新的挑战。

B . 两年多后,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他肩负起这一新的重担。

C . 两年多后,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的他,发起这一新的挑战。

D . 两年多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遭遇了这一新的挑战。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刀尖上行走也不过如此
B . 这个攻关项目犹如在刀尖上行走
C . 这个攻关项目和在刀尖上行走有相似之处
D . 攻下这个项目犹如在刀尖上行走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6高一上·成安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感冒”一词竟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

原来,“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

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

”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

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

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

这一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

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

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

’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

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

”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

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

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

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

“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

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

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

”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感风”变成了“感冒”,“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
从官场发源,“感冒”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

人人都会感冒,人人都会说“感冒”这个俗语,可是它有趣的来历却被遗忘了。

(1)下列对“害肚历”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 “害肚历”是宋代馆阁官员们对请假簿的俗称。

馆阁中的官员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腹肚不安,免宿”一句,“害肚历”由此得名。

B . 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对“害肚历”的来历有详细的说明,这为后人考证“害肚历”一词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C . “害肚历”上请假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天,“腹肚不安”不一定真的是身体有病,而是相沿成习的托辞。

D . “害肚历”一词的出现和宋代馆阁以及馆阁官员的关系密切,这个名称被南宋的陈鹄戏谑地改称为“感风簿”。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感冒”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流行病,可是在任何一部典籍中都找不到“感冒”一词。

作者考证发现,“感冒”最早是一个官场术语。

B . 宋代设置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事务的机构,通称“馆阁”,这是“害肚历”一词产生的场所。

C . 南宋“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将复杂疾病病源分为三种——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D . 北宋时期,“害肚历”一词出现:南宋时期,“感风簿”一词开始风靡官场;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陈无择将复杂的疾病分为三种,虽然难能可贵,但不是很科学,例如我们今天常说的“抑郁症”“传染病”便无法归入其中。

B . 陈鹄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感风簿”一词的由来,由此可以看出“害肚历”对陈鹄创造“感风簿”一词有一定的启发。

C . “感冒”一词最开始是官场专用语,意思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但很快就成为医学术语,为我们所熟知。

D . “感冒”一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口语,成为人们熟悉的一个词,因而它有趣的来历被遗忘了。

3. (9分) (2019高一下·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多家媒体报道,多项研究显示近年来全世界的蜜蜂数量减少,甚至存在灭绝风险,蜜蜂数量锐减已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

在坊间传闻中,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蜜蜂消失后,人类只能活四年。

”这个假托爱因斯坦的说法虽然已被证实确实为“假托”,但却从一定程度上昭示了蜜蜂的特殊性。

在人类发现蔗糖和甜菜糖之前,是蜜蜂生产的蜂蜜开拓了人类舌头味薔上最初的甜。

假如蜜蜂灭绝了,首先人类可能再享受不到蜂蜜的美味了。

其次,除了玉米、小麦、大米等风媒作物以外,全球约30%的农作物都依賴虫蝶授粉,如果传粉昆虫消失,虫媒作物的产量就会显著下降,有些甚至会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的危机,人口数量持续暴增的人类将面临严重的饥荒。

有研究表明,相比人工授粉,昆虫授粉可以使大多数作物的产量质量都得到提高。

而相比苍蝇、黄蜂、甲虫这些授粉昆虫,能够大規模家养的蜜蜂在授粉上更高效更专业,。

(摘编自《假如蜜蜂灭绝人类只能活四年?》2018年4月3日《中国妇女报》)
材料二
蜂蜜的主要成份是果糖和葡萄糖,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珍貴的能量来源,是许多动物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通过法国及西班牙岩画上的证据推测,人类大约从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在野外获得蜂蜜了。

为了获得秘密的蜂蜜来源,古塢及人最早对蜜蜂进行驯养。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养的昆虫之一,西方蜜蜂随着人类活动被带到世界各地。

目前除南极洲外,每个大陆均有西方蜜蜂分布。

但毕竟西方蜜蜂对于许多地区来说是一种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

由于它们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一些本土的野生蜜蜂种群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中国为例。

西方蜜蜂于1896年被引入,由于它们体型较大,竞争能力强,造成我国野外分布的原生种类中华蜜蜂的分布区域迅速缩小,而一些本土生态系统中依赖中华蜜蜂传粉的植物,西方蜜蜂很少拜访,进而也影响到植物授粉量。

(摘编自《“蜜蜂消失后,人类只能活四年”》,2018年5月1日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
材料三
为了防患于未然,科学家们也开始着手研究“机器蜂”或其他替代品,来实现蜜蜂的授粉功能,以应对未来蜜蜂可能消亡的糟糕情况。

但从目前来看,短期内都无法代替蜜蜂。

想要生产1千克的蜂蜜,辛勤的蜜蜂必须要完成200万朵花以上的巨大“工作量”,90万英亩(约3642.17平方千米)的杏仁树,需要蜜蜂为3万亿朵花来授粉。

像无人机授粉这种方式需要远程操控,指挥整个蜂群那样的一大群无人机似乎不切实际。

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某日,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和人工智能,无人机有一天“学会”自己飞行。

机器蜂无法像真正蜜蜂一样“酿造”香甜的蜜,因为蜂产品内部有蜜蜂自身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点是机器蜂完全不可能取代的。

另外,在传粉昆虫和开花植物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蜜蜂等昆虫逐渐形成了高效传播花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这也是机器蜂难以具备的。

(摘编自《假如蜜蜂灭绝,人类只能活四年?并非耸人听闻》2017年4月24日新浪科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蜜蜂消失后,人类只能活四年”虽然不是爱因斯坦所言,但蜜蜂消亡会造成人类毁灭的观点却并非绝对荒诞。

B . 人类驯养蜜蜂的历史非常悠久,相关证据显示,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古埃及人就开始对蜜蜂进行驯养以获取蜂蜜。

C . 蜂蜜除果糖、葡萄糖外,还含有蜜蜂自身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这正是真正的蜂蜜与“人工蜂蜜”最大的差异。

D . 蜂蜜不仅给人提供珍贵的能量,而且在人类发现蔗糖和甜菜糖之前,还是唯一的甜味剂,带给人味觉上的享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假如蜜蜂真的灭绝,最大的问题是会对人类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出现全球性的饥荒,引发全人类的生存危机。

B . 蜜蜂在授粉上更高效更专业,是因为苍蝇、黄蜂、甲虫等其他传粉昆虫不具备高效传播花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C .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管是家养蜜蜂还是野生蜜蜂,其数量都在急剧减少,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蜜蜂已
经刻不容缓。

D . 西方蜜蜂的引入扩大了蜜蜂总量,但也挤占了本土蜜蜂的生存空间,本地蜜蜂以及依赖本土蜜蜂授粉的植物前景堪忧。

E . 科学家为了防患于未然,想用机器蜂替代蜜蜂的所有功能,出发点和设计意图是很美好的,但短期内还难以成为现实。

(3)在蜜蜂数量锐减的现实面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虫媒作物的授粉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4. (12分)(2020·宜宾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敦煌,黎明中升起
许实
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新鲜而明媚。

这是敦煌的飞天女,衣袂飘逸,花朵一样的笑容,她刚刚从夜里走来,反弹琵琶的声音,使漆黑的夜里翻腾咆哮的沙漠,此刻像天空一样宁静。

沿着绿色铺开的道路,我穿过敦煌街道。

夜雨早停了,屋檐上,灌木上,电线上,树上湿漉漉的,麻雀叫着,抖掉身上黑夜,蹲在树上观察日出前每一个细节。

此时,我也像麻雀抖掉黑夜,游荡在敦煌大街上。

一辆辆早起的出租车穿梭在大街上,偶尔刺耳的喇叭声,唤醒睡梦中的旅客。

可是在阳关,干裂的阳光晒得脸皮疼,滚烫的风吹干了身体里的水。

莫高窟绚烂的壁画,精美的彩塑,精彩的故事,九色鹿舍己救人,丑公主变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还在脑海里浮动,还想伸出手摸一下,惊讶地张大的嘴还没有合拢,让脑仁疼的喇叭声就钻进了耳朵。

党河水安静地流淌,河岸上草木舔着水花自顾自地灿烂、摇曳、生长,还有鸟雀的栖息,这些繁盛的树木只想着在太阳出来之前吸足水分。

我沿着河岸前行,荡荡的河水仿佛东汉“草圣”张芝[注]家的墨池。

张芝、张昶兄弟俩每天清晨就开始练习书法,他们在临河的墨池里蘸一蘸笔尖就把水染黑了,还有他们家的庭院,到处挂满布,写着黑字的布在风里飘扬。

这些集“月之阴柔,日之阳刚,地之宽厚,天之崇高”于一体的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像七月敦煌的天气滚烫、蒸熟生硬的果实。

河岸上传来牛的哞叫声,几条狗在撕咬、打架,岸上是一排排土坯房子,有烟囱冒出了烟,是出租车司机刘家的,昨晚回家迟,几个来自远方的年轻游客租车去了雅丹。

这是古丝绸路南道北干线,由此向西沿白龙堆沙漠穿越罗布泊直到楼兰,再从楼兰到若羌转入丝路南道,这条道为沙漠路。

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

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

年轻的斯文·赫定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走进沙漠后,目之所及,全是荒芜贫瘠的黄色沙丘,茫茫沙海铺在眼前。

干得能当火种的沙,掀起了干热的风,疯狂吸食身体里不多的水分,皮肤干成了牛皮纸。

今朝高考语文网:收集。

干渴让他的队伍分崩离析。

在见不到一丝绿色和动物的痕迹、只有冷峻的星光划破死寂的夜里,斯文·赫定抽出沙里的身子,听着自己在沙上发出的沙沙声,趁着凉爽的黑夜前行。

当他靠吃野草、树叶、芦苇芽、苦水里的小蝌蚪走出沙海,把最后一盏点亮的灯放在沙丘上时,多么希望失散的人员、骆驼、狗儿能跟来,沿着他留下的足迹,找到于阗河……就这样,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

他留下的足迹、灯盏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

党河岸上,土坯房上,许多烟囱冒起了烟,人们在告别昨夜的梦吗?我听见有音乐从窗户里流出,有诵读声飘在村庄上空,这些美好的声音,让缀满果实的杏树心花怒放,让李广杏子像海绵球在墙上蹦跳。

天空万里无云,无边无际,向四面舒展开去,丰沛、连绵、密集的阳光赋予敦煌灿烂无比的早晨。

光焰四射的晨阳,漫过党河岸,洒向熙攘的城市、丰饶的村庄。

在燃烧的阳光里,棉花裂开坚硬的外壳,纷披的李广杏子星星似的闪烁在绿叶里,大片大片杏林就是深邃的夜空。

敦煌已经醒来,而且喧嚣起来,我听见有人诵读:
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
黎明中起身的敦煌——
鸣沙山就在前面,太阳这个大火球,早把那点湿气舔干净了,沙子开始发烫,远处沙丘脊线上腾起火焰。

这片沙漠背对海洋,这里的人们多么希望面朝大海啊。

人们还记得大海的、海草的味;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水花溅在脸上热辣而冰凉,激起尖利的惊叫声。

来自海边的人们在鸣沙山上逍遥,胀鼓鼓的风扫过一尘不染、炫目的沙丘,裹着花色披肩的年轻人吹着口哨,光屁股的孩子们在沙上厮打,从山脊上滚下来再爬上去。

有马厩的气味飘来,有清脆的铃铛声传来,浩浩荡荡的驼队从更远的沙脊上走来,训练有素的骆驼,驮着欢乐的、唱着歌、尖叫的、互相拥抱汗津津的人们,穿越喷着火的沙丘。

整个白天,鸣沙山持续不断的喧嚣、欢乐、呐喊,让平日里心情沉郁的人,此时容光焕发,心里不禁产生一种明媚的期望。

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

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

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

(选自《人民日报》)
(注)张芝,东汉时敦煌酒泉人,曾在敦煌苦练书法。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从清晨的阳光写起,阳光“新鲜而明媚”韵特点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愉悦、轻快的情感基调。

B . 文章写张芝家的庭院中到处挂满布,上面写着黑字,“像簧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表现了张芝对敦煌的影响。

C . 文中通过人们诵读的“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既解释了敦煌的字面之意,又突出了其气势雄伟浩大。

D . 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

(2)文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试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角度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20高一上·来宾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

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

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

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①,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拜郎中,赐缣九千匹。

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

”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

稍迁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

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

诏以卓为中郎将,副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之。

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

朝廷复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

拜卓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

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

章、遂亦进兵美阳。

温、卓与战,辄不利。

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中,驴马尽鸣。

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

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

章、遂败走榆中,温乃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

温参军事孙坚说慎曰:“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慎不从,引军围榆中城。

而章、遂分屯葵园狭,反断慎运道。

温时亦使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卓于望垣北为羌胡所围,粮食乏绝,进退逼急。

乃于所度水中伪立堰,以为捕鱼,而潜从堰下过军。

比贼追之,决水巳深,不得度。

时众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屯于扶风,封黧乡侯,邑千户。

(节选自《后汉书·董卓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B . 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C . 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D . 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笈礼时,取的一个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B . 羌,我国古代民族,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

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与汉人杂处从事农耕。

C . 太守,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

汉景帝时为一郡最高长官。

《桃花源记》中“诣太守”与文中“太守”相同,都指官名。

D . 假节,借给符节。

皇帝将符节拿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

当任务完成后,臣子可自行处理符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董卓外游结交部族首领。

年轻时曾游历羌人的聚居地,广交部族首领。

有部族首领来投奔他,他杀牛设宴款待。

B . 董卓力量过人使人生畏。

他可以同时带着两副装箭的弓匣,左右奔驰发射,羌胡地区的人都十分畏惧他。

C . 董卓所得赏赐全部分发。

他击败羌族人,升任郎中,得到了赏赐,便把赏赐全部分给将土,自己什么也不留。

D . 董卓用谋略保全了军队。

在葵园狭被羌胡围困时,他就在要渡的河上修建一道水堰来假装捕鱼,暗地撤走了军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年春,边章将数万骑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

②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2017·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安贫
韩偓①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②。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注】①韩偓:唐末五代诗人,唐昭宗曾欲拜他为宰相,但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逐出朝廷。

后来朱温篡唐,建立梁朝,韩偓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

②蒲卢,又名螺嬴,一种细腰蜂,每产卵于小孔穴中。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诗歌首联中的“风”指四肢风痹。

“八行书”指信札。

“暗”是形容老眼昏花,视力不明。

“九局图”指棋谱。

“手风”和“眼暗”,都写自己病衰的身体。

B . 颔联就室内景物略加点染,进一步烘托出“安贫”的题旨。

“野马”一句暗示时光如白驹过隙,难以把握。

“筠管”,竹管,这里指毛笔筒。

C . 《新唐书•韩偓传》记载,一次朱温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纷避席起立,唯有韩偓端坐不动,引起朱温的恼怒。

这就是诗中自谓的“安蛇足”、“捋虎须”,也就是诗人致贫的来由。

D . 尾联紧承颈联对往事的回忆,运用了“滥竽充数”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黑暗世事彻底失望、愿意隐退,满腔的愤懑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

E . 《安贫》是唐代诗人韩偓晚年感叹身世的作品。

诗作将现实与回忆连成一片,这里的“贫”,一语双关,不光指经济上的困窘,同时也指政治上的失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