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按我原来的理解,混合运算的教学是很简单的。

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学生照着既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但陆主任的一席话使我对教材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以“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为例,一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重视情境的导入。

数学源于生活”。

尽管运算顺序是一定的,但课堂上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到文具店购买文具,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

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二、注意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冲突。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乘加混合”学生还是习惯地从左往右,但
第二个问题“乘减混合”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与学
生原有的认识组织产生认知冲突。

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
学,使学生认识到先用乘法算出付出的'2盒水彩笔的价钱,
再用减法算出找回的钱,最后再总结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
应先算乘法。


三、灵活用好练习题。

“想想做做”第2题改错可根据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选取,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既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又能体验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乐趣。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数学源于生活。

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

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弁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
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

在此基础
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

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

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

通过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针对出现的错误。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3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学习已接近尾声。

本单元学习主要涉及到4个知识点: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两部混合运算以及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习混合运算时,主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整体观察一分清顺序一认真计算一全面检查的习惯。

教学中前松后紧,加大练习的量,通过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

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

教学中,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
算法。

例题呈现的是简单的购物场景,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
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弁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

弁且坚持让学生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有利于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整理和复习时,先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本单元知识点。

从作业反馈看,效果还不错。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4
教材说明
这一节教材主要教学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教材先通过第72页例1, 16X4+6X3,指出在这个式题中,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即先算16X4和6X3,再把两个积相加。

然后,通过例2教材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果把例1中的“ + ”改成”一1 该怎样算?把“X”改成“ + ”,该怎样算?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刚刚掌握的运算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节省教学时间,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式题脱式运算,就需要加强训练。

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九中安排了比较多的三步式
题,弁注意把新学的内容同过去学过的内容进行混合练习。

止匕外,
还安排了一些帮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的练习以及一些应用题,避免学生单一地做式题。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第72页上的内容,完成练习十九中的第1〜9题。

2.学生在第四册中学习过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乘法(或除法)。

本节的混合运算依然依据这一运算顺序的规定。

在教学例1之前,可先让
学生口算复习题。

口算时,要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教学例1时,先引导学生看一看题中有哪些运算。

然后,教师可再联系复习题,使学生明确这一题依然是没有括号的式题,弁且只有乘法和加法,所以还是先算乘法。

接着可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同时请一、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

一般来讲,大部分学生会这样做:
16X 4 + 6X3
= 64 + 6X3
= 64+18
=82
教师再引导大家分析哪一步可以省略?两个乘法同时进行脱式计算,这是新知识。

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白,由于题目是求两个乘积的和,要算出两个积之后才能相加,所以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计算。

4.教学完例1以后,教师提问:如果将例1中的“ 十”改成“―;该怎样算?弁在例1的旁边写出算式:16X 4—6X3, 让学生思考解答。

再分别将两个算式中的“X”都改成“ + ”,一一写出算式让学生计算。

最后,再引导学生对这四个算式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5.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计算步骤,再计算。

6.关于练习十九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如有必要,可先引导学生分析第1小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

第6题,比较每组上下两题的结果后,可再出两组题让学生试一试,以加深印象。

第7题,是综合练习题。

练习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审题,明确运算顺序,还应着重强调要细心认真地计算。

第8、9题,都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有的学生做这种应用题时,常常只解答出第一问,而把第二问漏掉。

为此,做这两个题时,要强
调把题读完后再做。

第10题,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第1小题,引导学生看等号左边有哪些运算?如果口中有数,应先算什么?由此得出,这道题实际上是告诉我们250减去一个数(口* 9的积)等于70o 从而启发学生想到把口* 9看成是一个数,先想250减去多少等于70?求出口* 9= 180后,再求口是多少?第2、3、4小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74页下面的思考题,可以先让学生说出题意,然后让学生思考,教师不要提示,学生做完后可以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

答案可以是:4X4+4 —4、5+5+5+5。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
本节课设计是个突出的亮点,由四道同级运算的旧知识迁移到同级脱式运算的新知识,不仅能够巩固孩子们的旧知识,而且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对新知识产生一种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注意在同级运算中,计算过程中应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这个时候,我没有按照以前的方式把等号写在等式的右边,而是写在等式的左下方。

看到我这样书写,有学生按捺不住了,举手示意,问老师是不是写错了。

正是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
我顺势跟学生们讲解了今天重点的内容一一脱式计算。

我在教学中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

强调在脱式运算中,等号要写在等式的左下方,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规范孩子的书写,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

弁且让学生独立用脱式计算时,让孩子经历“先观察算式一一再确定运算顺序一一最后有序计算”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对于乘除混合运算教材直接呈现,所以我让孩子利用知识迁移自主试算。

在试算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对于习题的处理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加设一个小医生改错,巩固孩子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最后加设一个找朋友环节提高孩子的计算兴趣,同时培养孩子检验习惯,在课下找朋友是还可以和我们学习的统计知识联系起来。

用什么样的方式统计出好朋友的数目,培养合作意识。

一个一个问肯定不行,我认为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

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处理过急,在讲解脱式运算时结合情境效果应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