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10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第一节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二)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轴突的末端分成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的膨大部分称为突触小体或末梢小结或轴突终端它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接触而形成突触。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二者统称为轴索,轴索外面包有髓鞘或神经膜成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称为神经末梢
神经元在功能上可分为四个部位:①受体部位;②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③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④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主要是神经末梢。
神经元的功能有:①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兴奋或抑制;
②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行分析综合。
(三)树突的功能
树突可传播衰减性的去极化和超极化过程,但一般不产生“全或无”式扩布的锋电位。
(四)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与纤维类型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它是指沿神经纤维传播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兴奋的传导依靠局部电流而完成。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完整性: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而保持完整才能传导兴奋。
(2)绝缘性:各纤维传导兴奋时互不干扰。
(3)双向性:人为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引发的兴奋均可沿神经纤维向两端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在实验条件下连续电刺激神经数小时,神经纤维始终能保持其传异兴奋的能力。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无髓鞘、髓鞘的厚度以及温度有密切关系。
(五)神经元的蛋白合成与轴浆运输
神经末梢内,所有必需的蛋白质都是在胞体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内合成,然后通过轴浆流动,将这些蛋白质运输到神经末梢的突触小体。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顺向轴浆运输分:快速轴浆运输,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的运输。另一类是慢速轴浆运输,指的是由胞体合成的蛋白质所构成的微管和微丝等结构不断向前延伸,其他轴浆的可溶性成分也随之向前运输。还有自末梢到胞体的逆向轴浆运输。
(六)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神经营养性因子
1.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除能发挥调控其功能活动的功能性作用外;还能通过其末梢经常性地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称为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元所支配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神经营养性因子。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在周围神经系统,有包绕轴索形成髓鞘的施万细胞和脊神经节中的卫星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一)支持作用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以其长突起在脑和脊髓内交织成网,或互相连接构成支架,支持神经元的胞体和纤维。
(二)修复和再生作用
(三)免疫应答作用
(四)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五)绝缘和屏障作用
(六)稳定细胞外K + 浓度,维护神经元正常活动
(七)参与神经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第二节突触和接头传递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一)突触的分类
①轴突一树突式突触。②轴突一胞体式突触。③轴突一轴突式突触等。
(二)突触的微细结构
突触小泡分为三类:①小而清亮透明的小泡,内含乙酰胆碱;②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儿茶酚胺类;③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神经肽类。第一、第二类突触小泡分布在轴浆内靠近突触前膜的部位,与膜融合并释放其内容物至突触间隙,在其相对应的突触后膜上有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第三类突触小泡则均匀分布于突触前末梢内,可从突触前末梢膜的所有部位通过出胞作用而释放。
(三)突触传递的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使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电压门控式Ca 2+ 通道开放,Ca 2+ 进入前膜,降低轴浆的粘度,有利于突触小泡的位移;并且消除突触前膜负电位,促进突触小泡和前膜接触、融合及胞裂,最终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末梢内Ca 2+ 浓度的升高触发了Na + -Ca 2+ 逆向转运,Ca 2+ 被转运到细胞外。
递质在间隙中扩散到突触后膜,作用于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引起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的改变,带电离子进入突触后膜,从而使后膜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四)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
1.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
性突触后电位。是一个局部兴奋。其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导致膜上Na + 或Ca 2+ 通道开放.产生内向电流,使局部膜发生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某种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上Cl - 通道开放,Cl - 内流,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2.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突触后膜上电位改变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当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就可引发动作电位
(五)突触的抑制和易化
突触的抑制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突触的易化也分为突触后易化和突触前易化。
1.突触的抑制
(1)突触后抑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而发生抑制。有两种形式:① 传入侧支性抑制:冲动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引起某一中枢神经元产生 EPSP,并经总和后发生兴奋;另一方而通过侧支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引起另一中枢神经元产生IPSP,也称为交互抑制。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②回返性抑制: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去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其轴突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其意义在于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也促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儿之间的活动步调一致。
(2)突触前抑制:轴突末梢A与运动神经元构成轴突--胞体式突触,轴突末梢B与末梢A构成轴突--轴突式突触。末梢B兴奋时释放某种递质,使末梢A发生去极化,从而使传到末梢A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由此引起进入末梢A的Ca 2+ 量减少,末梢A释放的兴奋性递质量减少,最终导致运动神经元的EPSP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