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 以王崧舟生本课堂教学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者有机统一而成的动态三维立体模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掌控、授受地位,占主导。
学生处于被引导、被掌控、接受地位,占主体。
教材作为客观的教学媒介,在师生之间充当牵线搭桥的联姻作用,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必备硬件。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整个教学过程。
因此,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传输活动,缺了任何一环,教学活
动都无法进行下去。
语文教学活动中总是很难处理好二
者的关系,将“教”与“学”割裂、对立起来,殊不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不是敌我矛盾般的你死我活,而是藕断丝连般的难分难舍。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常出现的误区有: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一星为主,众星环绕”的相机传授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具有绝对的决定权与话语权,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体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导致教师独讲,无人回应情形的存在。
这就是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误区,呈现出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则被动充当“背景墙”“道具场”。
此外,还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给予他们无限的自主权,这样的教学必然是聒噪无序的,学生获取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种放养型教学和残缺型教育形态,到头来只能是事倍功半,课堂表面热闹,实则拖沓低效。
因而,应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二者的关系,弘扬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接下来,笔者就教学中的两个误区加以详细阐释。
一、主导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关键在于“导”,即引导、指导,与后现代课程观理念中的“平等中的首席者”相契合。
借用綦振芳的比喻,即拈弓搭箭,引而不发。
要注意
的是,这个“导”不是全知全能式地包办一切,而是指教师不能只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之道,还应适时、适度地演好引领者、督促者、帮辅者的角色。
此外,还要注意教师对学生的指引有“度”,预设有度,提问有法。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有言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导学”的重要性,即坚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原则。
古希腊苏格拉底也提出一种启发式教学法,即以“讥讽、助产、归纳、定义”为步骤的产婆术。
近代赫尔巴特提出以课堂、书本、教师为本的课程中心论,以巴格莱、斯宾塞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均强调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在此指导下,传统语文教学中弥漫的“唯书是从”“唯师是从”以及“唯权威”论,注重知识,忽视学生的经验,大大消解了学生言语自由,抑制了学生心理自由。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应用班级授课制,采用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
二、主体论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语文是一门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过去的包办婚姻的封建家长转变为亦师亦友的替代式父母,由过去的解说员变为辅导员。
坚持“权利下放”,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照。
儿童生来是画家,是诗人,拥有各种有待挖掘的能力。
王夫之的“教在我而自得在彼”,与孟子的“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看法契合,也与西方建构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学习是学生自己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知识的过程,重在“自得”。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生学习要全部沉浸,而不只是“颈部以上的运动”,并且这种活动是自动自发的。
因而,只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进步主义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以关注学生、活动、经验为中心,恢复学生学习的合法地位,但忽
石河子大学
刘梦宇
——
—以王崧舟生本课堂教学为例. All Rights Reserved.
视知识的系统化学习,耗时耗力,实施难度大,课堂反馈效果差。
由此可见,将二者随意割裂,均会引起一系列问题,要防止忽视教师带头人作用和忽视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偏向。
三、结合论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整体统一,才能获得绝佳的教学反馈。
发扬学生主体地位是教师营造高效课堂的塔基柱,彰显教师主导作用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助推器。
二者相辅相成,共进共赢。
学生不是承载知识的容器,不应被喂大,而应自己长大。
教师不能把学生裁成尺寸、大小完全一致的零件,否则与机器无异。
离开教师引导,学生的发展便像无头苍蝇,迷失方向。
内因是外因的基础,外因是影响内因发展的条件。
教师的“导”不能取代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导”。
因此,教育过程就是师生、生生、生本多维生成过程。
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市场机制,国家施以宏观调控。
在教学中,也应当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
教师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宏观指导,师生在教学相长中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反对学生“读书死”,反对教师“教死书”,要求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在劳力上劳心。
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及六步自读法,层层深入,于无疑处生疑,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学习。
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要求。
“诗意语文”流派王崧舟在本色语文的基础上,恪守“仰望星空与诗意栖居”的教育观姿态,彰显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风格。
王崧舟诗意淙淙、行云流水般的生本课堂,将终极关怀指向语言文字的文质彬彬、返璞归真,为一线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意义性指导。
下面,笔者就二者结合论提出一些建议性对策。
(一)角色与观念
教师要改变传统意义上“讲师”角色,不再让学生“谈师色变”。
首先,明确平等的师生意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放还学生的自主权,一改以往单纯的“一言堂”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牵引学生主动发展。
把学生看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有灵魂会思考的“芦苇”,视作一个主动的人、能动的人、有能力的人。
相信学生可以自己发展自己。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教师只不过是辅助自己成才成人的长者,并不是封建家长,没有居高临下,也不是狮蛇猛兽。
帮助其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可以主动发展,创造奇迹。
其次,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
课堂组织多元化,合作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敢
于发言、勇于质疑。
此外,还应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
生在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包容,教师树立良好形象,正确
开展与学生的课堂交往,协调师生交往中的冲突。
二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不矛盾,教师只
有“导”得好,导得正确,导出水平,学生才能
在学习舞台上唱得好,舞得好,才能在赛场上赛出成绩,
赛出水平。
在王崧舟的课堂教学中,
的价值理念,处处体现出一个儒雅睿智、
谦君子形象。
一颦一笑、一赞一叹,俯首、
态,近距离聆听学生发言,语速缓慢,
满,学生上课如同与长者促膝长谈,
小儿辩日》课中,
来。
王老师说道:“不好意思,
如,《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
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
(屏幕出现: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
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
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读得真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频繁使用“请你”“好吗”“行吗”
“愿意吗”的字眼,并基于学情和个例,体谅学生、关爱学
生,放下身段向学生致歉,充分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
主动权,体现出教学的平等和人文关怀理念。
(二)“放手”与“动手”
在平等观念指导下,教师应该奉行“放手”政策,学
生应当积极“动手”行动起来。
然则,“放手”应有“度”。
如
罗杰斯所言,教学中要使学生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中,包
括他的躯体、情绪与心智。
即常说的眼到、心到、口到。
若
把师生作比,可比作一支合唱队。
教师是乐队的指挥,在
指挥棒的指挥下,整支乐队向着同一个目标演奏,紊而
不乱。
而学生就是乐队中形形色色的乐器,可以是小提
琴,也可以是贝斯、吉他,各有各的旋律,各有各的精彩,
共同谱写出一首美妙绝伦的乐曲。
首先,创设情境,唤醒主体。
教师以亲和的人格魅
力、大方的谈吐、流畅的语言、风趣的幽默来吸引学生全
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兴趣驱动,教
学过程才能由“见闻为”的感性阶段过渡到“开心意”的
理性阶段,学生就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
其次,诱发体
验。
“朱子读书法”中有一条叫“切己体察”,就是体验的
意思,即“现场经历”。
伊瑟尔接受美学提出“召唤结构”
案
例
ANLI
. All Rights Reserved.
“期待视野”,均肯定了人这个主体通过想象能够对文学文本的意义“空白”以及“不确定性”进行创造性填补,主体视野的嬗变能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与历史的重构。
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深刻体验,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个性思考。
再次,平等对话。
有问有答,有回有应,才叫对话;有言有语,有声有色,才叫课堂。
因而,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重思维对话会迸发出巨大的火花。
最后,知识迁移。
根据同化、顺应原理,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思维逻辑的发展,在练习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才能有所创新。
王崧舟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课件呈现高大的抗美援朝纪念碑)说道:“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以直观的图片、鲜明的文字、动人的声音,全方位、立体式营造情境,以情入境,自然切入正题。
其次,王崧舟特别注重引读的重要性,尊重学生话语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执教《长相思》时,王老师针对所讲部分进行发问:“读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有问题问一问纳兰性德?”勾起了学生对与词人心灵的共鸣。
课件呈现出词人征途所作《菩萨蛮》中的“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引导学生去“现场体验”,体味词人内心的感伤,明白“身向榆关那畔行”为戍边保家的坚定决心。
在《慈母情深》中,王老师说:“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在《枫桥夜泊》中,针对“十年不到枫桥寺”,讲道:“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课堂中以民主平等的对话形式贯穿始终,遵循“倾听——
—理解——
—应对”的对话模式。
“导”字在王老师课堂的朗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带领学生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地一遍又一遍地去读,可称之为“引读”。
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迎着风,迎着雨——
—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走过春,走过夏——
—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引读很好地体现了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出教师主导作用,很好地彰显了学生主体地位。
(三)评价与鼓励
评价是个体站在主观立场上对客体做出的价值判别,是对教学的反馈总结,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调控教学行为。
当今教学评价存在一种误区,就是教师持有评价裁决权,绝对决定权。
新课程标准倡导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因此,我们应转变以往泰勒式的“目标模式”为斯腾豪斯式的“过程模式”。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通过表情、微笑、态度、话语以及更多提问、赞扬,把一种隐含期待传递给学生,学生会予以反馈,使期望成为现实。
此外,马卡连柯提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通过多元化主体、多样化方式的教学评价,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与建议“一日三省其身”,自我认识定位得以明确,自我教育能力得以提高。
评价时注意多正面鼓励,毕竟人人都喜欢被称赞。
王崧舟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与鼓励,这种评价不是敷衍、泛泛的,而是切实、有针对性的。
例如,《一夜的工作》中王老师夸赞学生“你的体会太深了!”《荷花》一课中,称赞学生:“连老师都被你读得想翩翩起舞了!”在《去年的树》课堂上,王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尽显教育智慧,譬如:“读得真棒!”“你注意到了人物心情的不同,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真好!谁还有不一样的猜想?”“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这个‘天天’。
”“哎呦——
—‘地久天长’,感情是那样深。
”“写得多好。
”“这个比喻真贴切。
”“真好,都读得非常好!就是有一个人没读好。
”“你们太谦虚了,树读得非常好。
大门也读得很好。
”等等。
只有坚持教师主导性,发挥学生主体性,才能实现有效教学,使学生从“让学”走向“问学”,从“入文”走向“出文”,从而成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增长点,才能
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李莉E-mail:*****************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