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爱莲说》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答案 B
练习
正确答案 D
下列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 A.同予者何人? 译: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B.有仙则名。 译:有了仙人就著名。 C.何陋之有?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D.濯清涟而不妖。 译:生长在清水里但并不显得妖气。
文章
1.文章层次划分
1.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描写 莲花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选自 《周敦颐集》,是一篇议论散文。
创作背景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 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 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 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 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这篇 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 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 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 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练习
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爱莲说》
哆啦老师
1 文学常识
2 知识回顾


3 对比阅读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 1073),北宋哲学家。字 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人(今湖南道县 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前“濂溪学堂”讲学,世称 “濂溪先生”,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鼻祖,北宋五子 之一,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 落,如光风霁月”。
文言对比阅读1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 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重点字词回顾
香远益清:香气远闻更加清芬。益:更加。 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赏玩。亵,亲近而不庄重。 隐逸: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陶后鲜有闻:鲜,少。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人应当很多了。宜,应当。
特殊句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省略句,“出”“濯”后省略介词“于”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练习
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B. 宜乎众矣(应当) C. 不蔓不枝(枝茎) D. 亭亭净植(竖立)
文体介绍: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 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 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 代杂文颇为相似。
《爱莲说》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练习
正确答案 D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C.《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著有《刘 梦得文集》。 D.《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南宋哲学家。著 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第二部分(2):评述三种花,揭示三种花的比喻义,并 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感叹。
2.你认为莲花有哪些高尚品质?

环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体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气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风度
气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庄重质朴
内心通达 行为正直
君子
美名远扬
独立高洁(仪态庄重) 令人敬重
T
知识回顾
1 字词
2 句子
3 文章
字词
重点字词回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之:助词,的;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独:只;自:从;李唐:
指唐朝。 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清涟:清水。涟,水波;妖:艳丽 中通外直:(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 水 里 , 陆 上 各 种 草 木 的 花 , 可 爱 的 很 多 。 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 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 (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可以远远观 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它。
作业
1. 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性观看重点视频进行复习。 2. 将教材P102-P103 过关练习4 习题完成。 3. 上课所发纸质资料剩余对应习题完成。
下周见~
(《五柳先生传》节选)
练习
(1)下列各项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 会宾客大宴 B.濯清涟而不妖 人不知而不愠 C.亲旧知其如此 故人不独亲其亲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
正确答案 B
练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
蔓:名词作动词,长枝蔓。 枝:名词作动词,生枝杈。
一词多义
水陆草木之花。 之:助词,“的”。
莲之出淤泥而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不译。 不染
一词多义
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 副词,远远的。 亵玩焉。
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 形容词,少。
芳草鲜美。
形容词,鲜艳。
练习
正确答案 C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从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的形象。 B.【乙】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C.【甲】作者把牡丹、菊花与莲花对比,赞赏了莲花的高洁,否定了牡丹、菊花的 富贵庸俗。 D. 两文都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志趣,但写法有所不同,【甲】文托物言志,借 莲花的形象来表达,【乙】文作者虽托言为五柳先生作传,实为自传。
陶后鲜有闻:____少_________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教材P100 过关练习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 挺立(在那里)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啊。
3.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可爱者甚蕃:___多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_河___沟__、__池__塘___里__积__存__的___污__泥____
出淤泥而不染:_沾___染__(__污__秽___)__
濯清涟而不妖:_过__分___艳__丽_____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靠__近___玩__弄__,__亵___,__亲__近__而__不___庄__重___
正确答案 C
练习
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谈笑有鸿儒/鸿鹄之志 B. 可以调素琴/素不相识 C. 花之隐逸者/闲情逸致 D. 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正确答案 D
句子
节奏划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 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H
对比阅读
教材P100 过关练习2
1. 本文选自_《___周__敦__颐__集___》___,作者___周___敦__颐_______,_____北__宋_______代文学家。
2. 文章题目“爱莲说”的意思是( A )
A. 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B. 谈谈爱护莲花的若干理由
C. 热爱莲花的人应该说说理由 D. 谈谈人们为什么不喜欢莲花的道理
3.托物言志
托物 ———
言志(象征)
君子之德: 洁身自好, 不同流合污, 不慕富贵, 不趋炎附势。
4.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 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 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
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练习
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德者 鲜 惋惜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君子者 无 赞美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利者 众 讽刺 映衬手法:陶渊明爱菊 鲜(正衬) 世人爱牡丹 众(反衬) 予独爱莲(突出)
练习
下面对课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陋室铭》一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爱莲说》中写菊和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洁品质。 C.《爱莲说》中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四个角度表达了作者对 莲的赞美之情。 D.《陋室铭》中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 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爱莲说》)
文言对比阅读1
【乙】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 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 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 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