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术前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术后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手术方式: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double inguinal hernioplasty
麻醉方式:硬麻Epidural anesthesia
术中所见:疝囊从内环口突出,下至外环处,右疝囊外有一5*5cm大小的脂肪包块。
打开疝囊,囊内容物无出血坏死。
手术经过:1.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沿右腹股沟韧带上方2cm 处做一斜形切口,长约7cm, 逐层切开皮肤、脂肪及浅筋膜,提起并切开腹外斜肌键膜,显露腹股沟管内容物。
3.游离并用吊带提起子宫圆韧带及血管,打开疝囊,如术中所见,将疝外脂肪包块切除。
将囊内容物纳回腹腔,并在疝囊颈处结扎囊壁。
4.在内环处放置补片,可容子宫圆韧带顺利通过,将补片与邻近联合腱、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等缝合固定。
5.手术野彻底止血,间断缝合腹外斜肌键膜、皮下组织,皮肤行皮内缝合。
6.同法处理左侧腹股沟斜疝。
7.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 术后病人安返PACU
左侧腹股沟斜疝
手术名称:
手术经过:
1 麻醉满意后,患者平卧,取右耻骨结节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两横指作一斜切口,长约8㎝,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
2 腱膜下潜行分离,上显露联合腱,下显露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及耻骨结节.
3 切开提睾肌,于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打开,见疝内容物已返纳,疝囊入口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证实为斜疝.
4 横断疝囊壁,近端向上剥离至内环口,7号丝线结扎+缝扎疝囊颈,远端疝囊壁止血后任其敞开.
5 于精索后方置入补片,分别与耻骨结节、联合腱及腹股沟韧带缝合缝合固定,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及海氏三角区,重建内外环口使其可容纳一示指尖,术中保护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查看创面无出血,逐层缝合切口并包扎。
6清点器械、敷料无误,逐层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
手术名称:左腹股沟斜疝嵌顿复位+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仰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左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见腹外斜肌腱膜菲薄,联合肌腱萎缩。
切开疝囊,内为小肠嵌顿于腹股沟管内环,血运良好。
将疝内容物返纳入腹腔,横断疝囊,高位游离并结扎。
修补腹横筋膜,游离精索,腹股沟管后壁内置巴德平片修补。
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层。
手术经过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少,术后安返病房。
疝修补术手术
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沈岩)
麻醉达成后,留置导尿管,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下腹股沟上循原切口进入。
原切口纤维化,解剖不清。
打开腹外斜肌腱膜,仔细分离粘连,游离精索,其内环扩大约3指,因寻找疝囊困难,将阴囊内容物提出,切开睾提肌,打开疝囊,发现疝内容物为小肠,可轻易回送,囊外组织增厚,游离疝囊,在高位缝扎。
严密止血后,将阴囊内容放回阴囊。
术中诊断:右斜疝。
决定行右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取巴德氏花瓣置入内环,周边与腹横筋膜及腹肌
疤痕缝合数针,再以巴德氏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周边分别与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腱疤痕缝合数针固定以加强后壁。
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关回。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术毕,安返病房。
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沈倩云)
麻醉达成后,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耻骨联合至左髂前上棘连线上方两指作斜切口长约5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探及皮下环,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切开睾提肌,打开疝囊,发现疝内容物已回缩,疝囊与腹腔相通。
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术中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游离疝囊,在疝环处高位缝扎,切除疝囊,探查发现内环扩大约3指,决定行左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取巴德氏花瓣顶部与疝囊缝扎处缝一针后置入内环,周边与腹横筋膜缝合数针,再以巴德氏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周边分别与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腱缝合数针固定以加强后壁。
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关回。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术毕,安返病房。
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至左耻骨结节连线作切口,长约6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探及皮下环,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在精索内上方找到疝囊,疝囊远端未进入阴囊。
横断疝囊,游离近端疝囊至疝囊颈部,予2#线作荷包缝合关闭疝囊颈部,切除远端多余疝囊组织。
取Pluge网塞修剪后缝扎于疝囊颈部,填充内环处,并将Mesh片修剪后于精索后方固定在耻骨膜、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肌腱加强腹壁,创面及切口止血,探查无活动性出血,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及皮肤,右侧同左侧操作顺序。
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
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安返。
【疝高位结扎术】
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在右侧腹股沟中点上方2厘米处作与之平行的斜切口,长约3厘米。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在精索外侧找到疝囊,用两把血管钳提起疝囊并切开,疝囊内容物为大网膜,向腹腔内推入大网膜,在疝囊高位靠近内环口处结扎,清理切口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纱布、针线无误后逐层关腹。
而后做包皮环切术。
用两把蚊式钳分别夹住包皮系带侧及其对侧并提起,用剪刀向阴茎头方向剪开包皮,至内板离冠状沟0.5厘米处,然后平行于冠状沟环行剪掉多余包皮,止血并缝合创面,术毕。
30. 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手术方式: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double inguinal hernioplasty
麻醉方式:硬麻Epidural anesthesia
术中所见:疝囊从内环口突出,下至外环处,右疝囊外有一5*5cm大小的脂肪包块。
打开疝囊,囊内容物无出血坏死。
手术经过:
1.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沿右腹股沟韧带上方2cm处做一斜形切口,长约7cm, 逐层切开皮肤、脂肪及浅筋膜,提起并切开腹外斜肌键膜,显露腹股沟管内容物。
3.游离并用吊带提起子宫圆韧带及血管,打开疝囊,如术中所见,将疝外脂肪包块切除。
将囊内容物纳回腹腔,并在疝囊颈处结扎囊壁。
4.在内环处放置补片,可容子宫圆韧带顺利通过,将补片与邻近联合腱、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等缝合固定。
5.手术野彻底止血,间断缝合腹外斜肌键膜、皮下组织,皮肤行皮内缝合。
6.同法处理左侧腹股沟斜疝。
7.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 术后病人安返PACU
31. 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术后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手术方式: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double inguinal hernioplasty
麻醉方式:硬麻Epidural anesthesia
术中所见:疝囊从内环口突出,下至外环处,右疝囊外有一5*5cm大小的脂肪包块。
打开疝囊,囊内容物无出血坏死。
手术经过:
1.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沿右腹股沟韧带上方2cm处做一斜形切口,长约7cm, 逐层切开皮肤、脂肪及浅筋膜,提起并切开腹外斜肌键膜,显露腹股沟管内容物。
3.游离并用吊带提起子宫圆韧带及血管,打开疝囊,如术中所见,将疝外脂肪包块切除。
将囊内容物纳回腹腔,并在疝囊颈处结扎囊壁。
4.在内环处放置补片,可容子宫圆韧带顺利通过,将补片与邻近联合腱、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等缝合固定。
5.手术野彻底止血,间断缝合腹外斜肌键膜、皮下组织,皮肤行皮内缝合。
6.同法处理左侧腹股沟斜疝。
7.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 术后病人安返PACU
【无张力疝修补术】
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在右侧腹股沟中点上方2厘米处作与之平行的斜切口,长约7厘米。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显露腹股沟管,切开提睾肌,游离精索,用小纱条提起保护,在精索内侧找到疝囊,用湿纱布将疝囊从精索上钝性剥离,并将疝囊从内环口推入腹腔,用网塞填充内环口缺口,缝合数针,将网塞与周围组织固定,并铺补片于精索后方,将补片周围固定在联合腱、腹股沟韧带、耻骨联合上,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在精索上方缝合腹外斜肌腱膜,检查伤口无活动性出血,逐层关闭切口,术毕。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
腹壁切口疝的发生,常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切口有无感染,切口有无张力,切口位置,缝线类型,缝合技巧等。
这些因素大部分可设法避免和纠正,以预防切口疝的发生。
发生切口疝后,如无特殊禁忌情况,原则上宜及早手术修复。
因时间愈长,疝囊增大,腹壁周围肌肉愈弱,手术成功机会也就相应减少。
另一方面,切口疝多为切口感染的后遗症,切口愈合后短期内瘢痕尚有充血水肿,甚至尚有隐匿的感染存在,过早进行修复手术也不易成功。
所以,一般以切口愈合后半年再行修复为妥。
如病人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等疾病不宜手术时,则可使用疝带治疗。
[术前准备、麻醉]
除与其他疝修复术相似处,还应注意术前加强腹股锻炼,消除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等。
[手术步骤]
手术切口需根据切口疝的位置、大小而定。
因需将原切口瘢痕一并切除,故常采用梭形切口。
现以上腹部经腹直肌切口疝为例:
对有皮肤覆盖的切口疝,可在切开皮肤瘢痕后锐性分离。
对仅有瘢痕覆盖的切口疝,则可在皮肤和瘢痕结缔组织交界处切开,显露出切口疝外层覆盖的纤维结缔组织,即所谓假性疝囊,将假性疝囊四周的结缔组织充分分离,使之与邻近的腹壁皮肤和皮下组织分开。
一般
两侧需超出2~3cm,以减少缝合时的张力。
用止血钳提起两侧腹直肌前鞘的筋膜组织,向外拉开,沿假性疝囊基部边缘切开腹直肌前鞘。
再次腹直肌向前侧拉开,继续向深部锐性分离假性疝囊、直至显露疝囊颈和两侧的腹直肌后鞘和腹膜。
先在疝内容物与疝囊无粘连处切开疝囊,再沿假性疝囊颈部与正常腹膜组织交界处环形剪开。
切开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内容,大网膜粘连可以结扎、切断。
完全切除假性疝囊,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
检查下面的腹内脏器无粘连和损伤后,用7-0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腹直肌后鞘和腹膜。
用4-0或7-0号丝线间断缝合腹直肌(间距1~1.5cm即可)。
再用7-0号丝线重叠缝合(间断褥式缝合和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
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血,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疝内容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后鞘由于瘢痕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缝合有张力。
这时,应在开始分离过程中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的连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鞘缺损。
[术后处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日。
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腹股沟直疝修复术
腹股沟直疝常发生在老年人,多为腹壁的薄弱所造成,与由先天性缺损所致的腹股沟斜疝不同,故在修复时,应注意加强局部腹壁。
[手术步骤]
1.显露直疝外突部皮肤切口应比斜疝修复术稍偏内侧。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向上拉开联合肌腱,向下拉开精索,即可显露出直疝的外突部和附近组织结构。
2.环形切开疝基底部腹横筋膜分离并拉开精索后,先向内上方提起直疝突出部分,在其下缘用刀环形切开疝基底部的腹横筋膜。
再向外下方拉开直疝,同样切开疝基底部内上缘的腹横筋膜,直疝是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向外突出的,故切开基底部外侧时,要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
待整个基底部环形切开后,用止血钳向上提起切开的腹横筋膜远端缘,这部分腹横筋膜即被外翻呈杯状,并将其剥离。
3.分离疝囊分离腹膜外脂肪,显出直疝疝囊。
用止血钳夹住疝囊顶部提起,沿疝囊壁将疝囊与膀胱作锐性分离,最后将疝囊完全分出。
这样,既可估计其范围大小,又可稳妥地切开疝囊进行处理。
4.切开疝囊无论是进行斜疝修复或是直疝修复,都必须切开疝囊。
如果轻度提起疝囊不予切开,仅在疝囊颈部简单结扎,既不能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又可能误伤内脏。
切开并提起疝囊,仔细检查疝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要注意腹壁下动脉在直疝疝囊颈的外侧,而髂内动脉分出的闭合的脐支则常在直疝疝囊颈的内侧。
5.切除疝囊、缝合囊颈将疝内容物放回腹腔,清理疝囊后,在靠近疝囊颈部切除疝囊囊壁。
因直疝疝囊颈一般较宽,不易行内荷包缝合或单纯缝扎,故常行间断缝合关闭。
缝合宜使用4-0号丝线,第1层是间断褥式缝合,第2层是间断8形缝合。
直径小于3cm,基底宽的直疝囊,可以不切开腹横筋膜和疝囊,只在隆起处的腹横筋膜上缝合一排内翻缝合,使隆起的部分折叠内翻后,再按Halsted法修复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6.修复腹股沟管缝合腹股沟后壁时,先用4-0号丝线间断缝合腹横筋膜。
然后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
重叠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将精索置于腹外斜肌腱膜的外面,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股疝修复术
股疝占整个腹外疝的5%,好发于中年以上的女性。
股疝发生嵌顿的机会较多,所以宜及早手术修复。
股疝的诊断常较困难,甚至发生误诊。
如术前未能检查出来而按肠梗阻进行剖腹探查术,会造成术中困难。
故凡遇成年肠梗阻病人,特别是女性病人,应在术前常规检查股部,以免遗漏。
施行股疝修复术的原则与腹股沟斜疝修复术基本相同,主要是高位结扎疝囊,修复闭合股管。
术中应避免损伤邻近组织特别是膀胱、小肠和闭孔动脉等。
[手术方法的选择]
股疝修复术的手术途径有经股部和经腹股沟两种,二者各有优缺点。
经股部手术可直接进入疝囊,术中操作简便,但显露较差,特别当疝囊较大时不易高位结扎,股疝嵌顿时不易解除嵌顿,发生肠坏死时也不易行肠切除术。
经腹股沟手术虽然显露途径比较间接,但显露较好,并可向下延长作纵行切口,以利显露疝囊,对较大的疝囊或嵌顿性股疝较易处理,必要时还可改行下腹纵行切口。
经股部股疝修复术
[术前准备]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麻醉]
局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
1.切口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以股管位置为中点,作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
如属嵌顿性疝,宜在股管部位作纵行切口,并根据术中情况向上延长,扩大显露范围。
2.显露疝囊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卵圆窝处分开覆于疝囊表面的脂肪结缔组织(包括筛筋膜、股中隔和腹膜外脂肪组织等),显露疝囊。
用两把小弯止血钳夹起疝囊后将囊壁切开。
用止血钳夹住疝囊壁的切缘,将囊壁切口张开、提起,即可见疝囊内的腹内脏器(小肠或大网膜等)。
在疝囊颈外下方可见大隐静脉,应注意避免损伤。
3.高位结扎疝囊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用4号丝线高位缝扎疝囊颈,然后剪去多余的疝囊。
4.修复股管修复股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腹股沟韧带缝于耻骨肌筋膜上,一是将腹股沟韧带缝于耻骨韧带上。
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3~4针,等全部缝好后,再一一结扎。
缝合时要避开大隐静脉和股静脉,以免损伤。
同时,注意缝线不要缝得太近血管,以免压迫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处。
5.缝合仔细止血后,缝合股管下口周围的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1.因为股疝自腹腔外突时压迫筛筋膜,使疝囊外各层组织发生变异,当手术显露疝囊(特别是经股部途径)时,易将疝囊内肠袢壁误认为疝囊壁而切开。
所以,术中辨认疝囊遇到困难时,可改用经腹股沟手术途径,先切开腹腔,再辨认疝囊壁。
2.闭孔动脉的起源常有异常变化,当手术需要切开陷窝韧带以松解股环时,应另作腹股沟部斜切口显露韧带。
异常血管应先行结扎后再切开陷窝韧带。
3.股疝疝囊内缘常与膀胱靠近,特别是术前未排空膀胱者,分离疝囊时应避免损伤膀胱。
4.股疝疝囊附近还有髂外与股动、静脉、腹壁下动脉、大隐静脉等,应注意避免损伤。
5.股疝修复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疝囊颈是否得到高位结扎。
用经股部途径修复
时,必须特别仔细将疝囊分离到颈部以上结扎、切断。
遇有大的复发性股疝,最好采用经腹股沟途径修复,或采用经腹股沟与股部联合纵行切口的途径修复,较为方便可靠。
[术后处理]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滑疝修复术
腹股沟斜疝的部分疝囊壁由腹腔内脏本身构成时,即为滑疝。
其发生率虽低,但如果处理不当,常损伤内脏或造成复发。
手术时,除了要完成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的手术步骤外,还需将脱出的内脏送回腹腔。
对腹股沟滑疝常用的修复方法有腹腔外和经腹腔两种。
腹腔外滑疝修复术(Bevan)
此法适用于一般滑疝,脱出肠袢长5cm以上,但不超过10cm者。
对有较长肠袢脱出超过10cm以上的滑疝,用此法修复会引起肠折曲而致梗阻或影响血运,应采用经腹腔法修复。
[手术步骤]
1.显露、切开疝囊皮肤切口与“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相同。
因脱出的脏器形成疝囊后壁,故疝囊的前侧即是脏器的腹膜反折。
纵行切开疝囊前壁后,如见到疝内容物和由结肠(或其他内脏)构成的疝囊后壁,即可诊断为滑疝。
2.剪开结肠两边的腹膜将精索从疝囊上分离后拉开。
铺开疝囊壁,把疝内容物经疝囊颈部送回腹腔,看清构成疝囊后壁的结肠。
然后,用几把止血钳夹住并提起结肠旁边的腹膜,在离结肠边缘2cm处剪开结肠两边及顶端的腹膜,直至疝囊颈部。
提起脱出的结肠,在结肠后面轻轻分离至内环以上。
3.重建结肠系膜撤除止血钳,用手提结肠,在结肠后面把两侧的腹膜切开缘拉拢缝合,形成一片新的结肠系膜,再缝合剩余的疝囊切开缘。
4.高位缝扎疝囊颈将结肠送回腹腔。
在疝囊颈部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的疝囊,或在上半段疝囊作3道荷包缝合,然后自内而外顺次结扎,将疝囊向内翻入。
5.修复腹股沟管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缺损,按“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修复腹股沟管,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经腹腔滑疝修复术(LaRoque-Moschcowitz)
此法适用于滑脱肠管超过10cm以上的巨大滑疝。
多用于左侧。
[手术步骤]
1.显露并切开疝囊按“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的切口及显露。
分离、拉开精索后,将疝囊前壁切开线沿距肠壁1.5cm处延长至疝囊颈部,仔细分离脱出的结肠周围,但切勿损伤其血管。
2.另作腹膜切口再将腹外斜肌腱膜尽量向上拉开,充分显露出腹内斜肌。
然后在髂腹下神经走向上方逐层切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膜。
3.自腹膜切口提出疝内容物切开腹膜后,术者一手示指自下方上推疝囊,另一手拇、示指在上方拉出滑疝内容物。
双手配合操作,将滑出的内容物(部分乙状结肠)送回腹腔,并自上方切口提出。
4.重建乙状结肠系膜当滑疝被完全送回腹腔,又提出腹腔时,即可看到原来在中所示疝囊前壁切开时的两端方向已完全上下颠倒过来。
切除乙状结肠系膜的多余部分,将两侧残留的游离缘用细丝线间断缝合。
5.还纳疝内容物将乙状结肠送回腹腔。
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与壁层腹膜固定。
6.缝合腹膜、修复腹股沟管用中号丝线分层缝合腹膜、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完全闭合髂腹下神经上方的切开部分。
然后修复内环口的腹横筋膜,并按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修复腹股沟管,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腹腔外滑疝修复术(Zimmerman)
随着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进步,利用腹横筋膜和修复内环口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而高位结扎疝囊原则已不被过分强调。
这一新观点已被许多学者迅速应用于滑疝的修复。
Zimmerman等1967年提出了一种简单技术修复滑疝。
比LaRoque和Bevan两种方法大为简化,收到相当满意的效果。
[手术步骤]
1.切口、显露内环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显露疝囊后与精索剥离达内环口水平。
在前侧切开疝囊,切除多余的疝囊,不必剥离与肠管紧密粘连的疝囊后壁和进行腹膜化。
2.缝合疝囊用7-0号丝线仅作一单纯的外荷包缝合,然后缩紧外荷包缝合打结。
助手扶持疝囊残端,术者用剥离子仔细把精索从疝囊后壁钝性剥开,达内环口以上。
3.修复内环口把疝囊残端返纳进内环口的腹膜外间隙。
按常规用7-0号丝线间断修复内环口及腹横筋膜裂隙。
其余可按Bassini法修复。
[术中注意事项]
1.滑疝的疝囊可大可小,也可没有,因此在未找到疝囊前切口不可开大,以免伤及内脏。
对辨认确有困难者,应按经腹腔滑疝修复术切开上方腹膜,待伸入手指检查即可确定。
2.分离结肠时,除应避免分破肠壁外,还应注意在疝囊后面有脱出结肠的供应血管,慎勿损伤。
在切除或高位缝扎疝囊颈时,尤应注意。
3.滑疝术后容易复发,除了因术中未能确认,未做恰当处理外,还可由于内环处的腹横筋膜缺损未得妥善修复,未将结肠分离至内口以上就作缝扎,以及残留腹膜突起等原因。
4.脱出的阑尾一般不宜切除,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5.脱出的乙状结肠的脂肪垂不宜切除,以免误切潜在的憩室,造成感染或肠瘘。
6.疝囊内侧缘分离或切开前应试行穿刺,避免误伤膀胱,一旦膀胱被误切开,应立即缝合,并放留置导尿管,引流至拆线后拔除。
[术后处理]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绞窄性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腹股沟斜疝发生绞窄后,除了局部肠管坏死外,更严重的是引起肠梗阻和全身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必须紧急手术治疗。
手术前要施行胃肠减压,迅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输血。
麻醉时必须提防反射性呕吐造成致命性窒息。
[手术步骤]
1.显露、切开疝囊手术切口可按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切口向下延长2~3cm,以便于显露。
切开时不要切得过深,因疝囊外各层因疝内容物肿胀压迫而变薄,容易切入疝囊,误伤疝内容物。
2.松解内环狭窄切开疝囊后,尽快松解内环的狭窄,以解除肠袢的绞窄。
此时,可在疝囊颈前外侧的狭窄内环和疝内容物之间小心置入有槽探针或止血钳,然后沿槽或在略张开的钳翼间切开内环,以免损伤疝内容物和附近脏器。
在此同时,需注意勿使坏死的肠段滑入腹腔。
3.处理绞窄肠袢绞窄解除后,应将整个疝囊内的绞窄坏死肠段连同近、远端部分正常肠袢提出切口,严格保护切口免受污染,再行检查和处理绞窄肠袢。
肠袢的活力可依据色泽、温度、弹性、蠕动、肠系膜血管搏动和疝囊内液体颜色、气味等情况来判断,绞窄解除,经温盐水纱布垫热敷或暂时放回腹腔内5~10分钟后,存活的肠管颜色应转为红润、肠壁有弹性和硬度,肠管浆膜恢复光泽和滑润,刺激肠管能产生肠蠕动,肠系膜血管恢复搏动。
如经上述处理仍有怀疑时,对老年病人宁可切除该肠袢为妥;而对婴儿或儿童应取谨慎态度,可先放回腹腔,术后严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