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工程测量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后续各种测量类课程的入门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大比例尺测图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测绘理论基础,为后期拓展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成为一名合格人才打下铺垫。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目标:
1.全面理解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DS3型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构造及性能,熟练掌握使用和检验校正仪器的正确方法;
3.掌握等外水准测量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程序方法以及内业成果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并对有关测量限差制定的理论有所了解。
7.掌握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以及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8.具有图根控制测量的基本能力和大比例尺地形测绘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结构和各单元目标、任务
三、技能实训项目
项目一:DS3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2学时)
1.内容:通过改变仪器高度来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
2.目的:了解DS3型水准仪各部件及作用。
掌握水准仪的使用,练习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观测、记录和计算。
3.要求:每次高度的变化幅度大于10cm ;两次测定的高差之差小于5mm 。
项目二:普通水准测量(6学时)
1.内容:完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高差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工作。
2.目的:学会在实地如何选择测站和转点,掌握普通水准测量施测方法。
3.要求:视线长度小于100m ;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n f h 20±=,其中n 为测站数。
项目三:四等水准测量(6学时)
1.内容:完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测站计算、高差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工作。
2.目的:掌握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3.要求:符合四等水准一测站的技术要求;符合路线技术要求。
项目四:三等水准测量(4学时) 1.内容:三等水准测量。
2.目的:掌握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3.要求: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各项精度指标。
项目五:DS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学时)
1.内容:完成一台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工作。
2.目的:掌握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它们之间应满足的条件;熟悉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项目与校正方法。
3.要求:DS3微倾式水准仪的i角不应大于20″,否则应进行水准管轴的校正。
项目六:DJ6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4学时)
1.内容:选定1个测站点和2个目标点,进行对中、整平、瞄准、读数,观测水平角。
2.目的:了解DJ6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性能;练习DJ6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瞄准、读数;学会经纬仪水平角的方法、步骤以及记录计算。
3.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整平误差小于1格。
项目七:测回法观测水平角(4学时)
1.内容:选定3个测站点,组成三角形,用测回法观测出三个内角。
2.目的: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步骤、记录和计算方法及限差的规定。
3.要求:半测回差小于40″;测回差小于24″。
项目八:全圆观测法观测水平角(4学时)
1.内容:选定1个测站点,设置4个目标点,用全圆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2.目的:掌握全圆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步骤、记录和计算方法及限差的规定。
3.要求:半测回归零差小于24″;同一方向各测回差互差小于24″。
项目九:竖直角观测(2学时)
1.内容:观测两个竖直角,且每个角观测2个测回。
2.目的:熟悉经纬仪竖直度盘的构造;掌握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3.要求:每测回指标差互差应小于25″;竖直角测回差应小于25″。
项目十:DJ6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4学时)
1.内容:完成一台DJ6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工作。
2.目的:掌握经纬仪的主要轴线及它们之间应满足的条件;熟悉DJ6光学经纬仪的检验校正方法。
3.要求: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心应小于1格;指标差应小于60″。
项目十一:钢尺一般量距(2学时)
1.内容:完成一段距离的测量工作。
2.目的:掌握钢尺一般量距的方法。
3.要求:往返丈量距离的相对误差小于1/3000。
项目十二:视距测量(2学时)
1.内容: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量两固定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2.目的:掌握视距测量的方法。
3.要求:往返测量距离的相对误差小于1/300,高差之差小于10mm。
项目十三:导线测量(6学时)
1.内容:对某一闭合导线进行外野观测和内业成果计算。
2.目的: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和内业计算。
3
.要求:测角精度达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达到1/2000。
项目十四:三角高程测量(2学时)
1.内容:选定2点,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出两点间的高差。
2.目的: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作业步骤。
3.要求:往返测高差之差的容许误差为
D
f
h
04
.0±
=
容,其中D为边长,以
百米为单位。
项目十五:碎部测量(4学时)
1.内容:测绘一小块1:500的地形图。
2.目的:掌握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
3.要求:竖直角可只用盘左1个位置观测,读数读至整分数;上、下丝读数读至毫米,中丝读至厘米;水平角读数读至分数;碎部点距离及高程计算至厘米。
四、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表
五、说明
1.本课程为5.5学分;
2.本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学制为三年的工程测量专业。
完成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为110学时,其中理实一体授课56学时,技能训练54学时;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分工
与课程有联系的课程有:《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和数理统计》、《工程制图》、《地形图绘制》等。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
《测量学基础》,王金玲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8
参考资料:
1.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测量学》(1991第三版) 测绘出版社;
2.赵文亮《地形测量》(2011年第二版)黄河水利出版社;
3.马真安吴文波《地形测量技术》(2011年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4.马真安吴文波《地形测量技术实训指导》(2011年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5.聂让施锁云等,《测量学》(2004年第一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