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切眼扩刷托煤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面切眼扩刷掘进工作面托煤掘进
技术措施
按照工作面设计要求,工作面切眼扩刷期间需托煤掘进。

为保证托煤期间施工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工作面切眼扩刷段巷道设计掘进长度173.3m,扩刷段巷道断面形状为矩形,一次支护形式为锚网索支护,断面规格净宽3000mm,净高2900mm,掘进期间若顶板破碎或托的顶煤掉落严重时,则采取注化学浆加固顶板。

二、施工方案
1.托煤掘进期间严格控制托煤厚度,每班掘进前探测一次顶煤厚度,及时掌握托煤情况并及时填写台账。

2.托煤掘进期间必须短掘短支,一刀一排,每循环1.0m,一循环一支护,掘进后及时对顶板、帮部进行支护,减少顶、帮裸露时间,支护不符合要求严禁掘进。

顶板钢筋梯锚索、槽钢梁锚索、点锚索支护紧跟迎头,若顶板破碎及时打设超前锚杆进行支护,防止迎头冒落或帮部片帮。

掘进前,帮上部2根锚杆滞后最前一排钢筋梯锚索距离不大于1个钢筋梯锚索排距。

3.顶板托的顶煤掉落严重时,超前对掘进区域顶板注化学浆进行加固,加固后方可继续掘进。

4.当班跟班队长和验收员必须对施工质量严格监督,确保打设锚索符合措施要求,保证使用锚索长度符合规定,严禁剪锚索或使用短锚索。

开工前,对迎头顶板及迎面墙进行安全确认,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施工并撤出人员。

三、注化学浆技术要求
1.工作面注浆孔布置
(1)施工钻孔采用MQT-130/2.8型钻机在迎头对迎面墙及顶板打
眼,钻头为φ28mm,钻杆为B19mm中空六棱钻杆,孔深8m(下3根注浆管,每根注浆管长度为2m),两帮注浆孔沿掘进方向与中线夹角15~20°,仰角为35~50°,中线注浆孔沿掘进方向打设,仰角35~50°。

(2)注浆孔布置在距巷道顶板以下500~1000mm的位置,注浆孔共布置2根,巷道中线处一根,扩刷侧距巷帮500mm位置一根,也可根据巷道顶板破碎情况调整注浆孔位置,片帮、冒顶严重地段可适当调整或增加注浆孔位置。

注浆孔用棉纱等将注浆管与注浆孔周围堵严,以防漏浆。

如果发现漏浆,应停止注浆,等化学浆凝固后再进行注浆。

每次注浆范围8m,允许掘进5m,预留3m超前距,依次循环。

2.单孔注浆量、注浆压力和扩散半径
化学浆加固材料每孔设计用量为250~550kg/孔,实际施工中根据煤岩层顶板与煤壁破碎情况,适当调整注浆量,注浆扩散半径1.5~2m,现场以松散煤体渗出浆液为止。

3.注浆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标孔→钻孔→检查钻孔质量→安装注浆管及封孔部件→封孔→准备浆液→开泵注浆→凝固→检查注浆质量→验收。

附图1:《工作面切眼扩刷掘进工作面托煤掘进平、剖面示意图》
工作面切眼扩刷掘进工作面托煤掘进
安全措施
按照工作面设计要求,工作面切眼扩刷期间需托煤掘进。

为保证托煤期间安全施工,特编制本安全措施。

一、一般规定
1.由值班队长或技术人员负责传达审批的措施。

传达并进行签字后方可下井作业,轮休或请假超过5天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学习并签字。

2.每班开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对工作地点进行详细检查,并进行敲帮问顶,找掉开裂、离层的煤块。

敲帮问顶时要一人监护,一人操作,事先清理好退路,操作人员用不小于2m长的长柄工具,由外向里认真检查作业范围内巷道支护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

3.掘进过程中,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等异常现象时,必须停止作业,将受威胁区域内的所有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汇报调度室,严禁冒险作业。

4.掘进机司机在割煤期间,加强对顶板、煤壁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组织人员处理后再掘进。

5.严禁空顶作业,掘进时使用好临时支护,掘进后及时进行支护。

6.锚索支护紧跟迎头,锚索必须张拉后,方可继续施工。

7.巷道中应存放不少于200根的备用坑木或杨杂木,并且距迎头的距离不大于200m。

8.根据《2019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托煤掘进期间顶板管控措施如下:
(1)严格按地测科所给中线进行施工,加强顶板管理,按规定使用前探梁,严禁空顶作业。

(2)加强巷道支护检查,班组长在每班开工前对所辖地区的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时,才准人员进入地点。

(3)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施工期间必须安排两名有经验的老工
人进行审帮问顶,及时除去松动的煤体。

每班开工前,施工人员要清理好退路,审帮问顶人员要站在支护完整的空间下作业,严防顶帮掉矸伤人。

(4)顶板破碎掘进时,发现有压力突然增大、有冒顶征兆等迹象时,施工人员立即撤至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维护好顶板后再恢复工作。

二、局部冒顶处理措施
1.跟班队长或班组长必须现场指挥,组织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处理。

2.维护好冒顶地点周围10m范围内的支护,清理好退路,确保工作地点安全和退路畅通。

3.备有足够的材料和工具。

仔细观察顶板和支架情况,用长柄工具取下顶帮上的活矸,如有异常要立即撤出所有人员至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以后方可进入查看情况。

4.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情况,加强冒顶范围内的支护。

5.对于局部冒顶应先对临近冒顶处的巷道采取加固措施,然后由外向里逐段进行出矸、支护,完成冒顶区的巷道处理工作。

6.如出现大型冒顶,另行补充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三、预防煤体片帮、冒落引起突出安全措施
1.加强帮部管理,掘进后帮部及时进行支护,减少帮部裸露时间,防止帮部煤体片帮引起突出。

2.加强顶板管理,对顶板支护情况进行巡查,对网片开裂、网片兜肚处及时进行处理。

3.发现帮部片帮及顶板冒落等情况,应及时汇报,安排处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4.加强瓦斯检查,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甲烷传感器T1的甲烷浓度读数,如有报警现象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撤离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向调度室汇报。

5.煤与瓦斯突出预兆。

无声预兆:煤层紊乱、煤质变软、煤黯淡无光;煤层厚度变化,工作面压力增大,煤壁开裂外鼓;瓦斯涌出异常、瓦斯浓度忽大忽小,打钻时喷钻、卡钻、顶钻。

有声预兆:煤体内响煤炮、煤岩开裂、掉渣,打钻时喷煤,哨声、风声等,工作面压力增大等。

6.一循环一支护,减少顶板裸露时间,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7.掘进后,从上而下进行支护,防止帮部片帮引起突出事故。

四、防灭火管理
1.加强对巷道内所注化学浆的监测,发现温度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并采取相应降温措施。

2.井下一旦发生火灾,应视火灾性质、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及时汇报调度室,并按照避火灾路线撤离。

五、注化学浆安全注意事项
1.注浆前必须对注浆泵、管路、连接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完好方可注浆。

2.注浆时,先试注浆,待确保管路完好不漏浆后方可正常开始注浆工作。

3.注浆期间,注浆地点附近3m范围不准有人逗留或作业。

4.人员在倒注浆液时,要缓慢倒液体,防止浆液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施工人员倒注浆液时必须戴手套。

5.浆液不准放在机电设备电机或热源附近。

六、避灾路线
1.避灾准则:施工地点发生火、瓦斯等灾害时,应采用撤离优先、避灾就近的原则,及时佩戴好隔绝式(ZH30D型)自救器,选择就近安全路线进行撤离。

施工地点发生火、瓦斯等灾害时,应按照以下路线迅速撤离:
施工地点→工作面切眼→工作面下顺槽→二盘区轨道大巷→东轨道大巷→轨道大巷→副井底→地面。

发生水灾时,应照以下路线迅速撤离:
施工地点→工作面切眼→工作面上顺槽→二盘区轨道大巷→东轨道大巷→轨道大巷→副井底→地面。

2.若自救器失效或无法沿安全路线撤离,应尽快撤离至最近的避难硐室(水灾除外)解决吸氧、饮食、通信等问题,以便等待地面救援,应按照以下路线进行撤离:
施工地点→工作面切眼→工作面下顺槽→二盘区轨道大巷→二盘区避难硐室。

附图2:《工作面切眼扩刷掘进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