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22-2023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满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且变誓死死守节。同时,女姓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这一现象
A. 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B. 体现了男女平权的发展
C. 得益于女性经济的 D. 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
【答案】A
A. 经济的发展催生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 摆脱教会的束缚 D. 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没有自由就不能携带商品走南闯北……商品就缺乏广阔的市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就会失去可观利润……没有理性就会破产”可知重视自由理性、主张宽容等具有人文主义特色的思想观念产生于经营商业发展经济的需要,故A项符合题意;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主流思想,排除B项;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现象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A。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古代雅典的官员在就职和卸任时都要接受审查,说明当时雅典对公共权力进行了监督,故选B;雅典的政治核心是公民大会,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对官员的监督,而不是维护其合法权益,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分权制衡,排除D。故选B。
10.文艺复兴前夕,意大利的市民阶层重视自由,因为没有自由就不能携带商品走南闯北;敢于冒险,因为害怕漂洋过海.商品就缺乏广阔的市场;主张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就会失去可观利润;重视理性.因为没有理性就会破产。这说明意大利
A. 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C. 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D. 始终受到西方媒体的质疑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中国的新面孔”“中国赢了”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从“中国的泡沫”“钉子户”等信息也可以看出中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说明新时期的中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故答案为C项;中国尚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排除B项;材料中也有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肯定,排除D项。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美国影视形象的塑造刻意地针对苏联,这反映了在时代大背景下美国影视公司的冷战思维,故选B;材料无法反映民众的情绪,排除A;材料仅反映了美国一方,无法体现美苏双方,排除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B。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前期,由于人口激增,内地人地矛盾不断尖锐,于是便出现了向人烟稀少的边远或未经开发的深山老林地区的“长时间,大规模”的流动现象,至鸦片战争前后,由内地诸省迁往边远省份人口总计有700万~800万。同时,游民队伍也在与日俱增,不断扩大。嘉庆八年,滞留北京街头的“无业贫民”就有8万人之众。四川省“游民极多”,仅成都“每日清晨城门启后,四门进城者不下两万人”。苏北一带每到秋冬之际,“游民百十为群”,乞食四方。流民、游民的大量存在,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2)不同及后果:中国:人口增长主要为内增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促进边区开发、民族融合,增强中华文明的内聚力;人地矛盾尖锐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流民、游民剧增,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美国:外来移民增长是其人口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和成熟劳动力;促进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及文化的多样性;促使美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带来就业压力及种族问题,开始限制移民。
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22-2023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许停云《万古江河》记载:”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青铜制器皿在山东各处出土者不少。大致可见的趋势,齐器中的礼器越到晚期越少,日用器则相对日益普遍。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也越来越多姿多彩,井且越晚越多装饰性与趣味性”这可以说明青铜器
A.礼仪性的淡化B.广泛用于平民生活
明清时期
短篇小说
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
以白话为主,以市井小民为对象
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章回体,白话小说,题材众多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三纲五常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以及女姓作家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等,正是这一社会转型趋势的表现,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男女平权,故B错误;此时女性经济还未,故C错误;材料信息还不足以说明自我意识的觉醒,故D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7.如图为某时期香烟和火柴盒上的组图案。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知识界揭露灭亡中国野心 B. 经销商发布广告促销产品
C. 企业家唤起民众救亡意识 D. 共产广泛进行宣传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香烟盒上的“918”和火柴盒上的“77”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战争时期企业家唤起民众救亡意识的意图,故C正确;这不是知识界的行为,故A错误;经销商发布广告促销产品不是材料表达的实质,故B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共产的行为,故D错误。
8.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经常以美国视角描述中国。以下图片可以反映出新时期中国
C.神圣性的增强D.完全成为艺术珍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齐国青铜器皿中礼器越来越少,日用品相对普遍,器皿的器形和纹饰越来倾向于装饰性和趣味性,由此可以说明当时青铜器礼仪性的淡化,故选A;“广泛用于”过于夸张,排除B;当时青铜器中礼器越来越少,器形与纹饰趣味性增加,说明神圣性在弱化,排除C;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A。
3.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这一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古代外来农作物名称的变化
时期
名称
秦汉——唐宋
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胡瓜(黄瓜)
唐宋——明清
番薯、番茄、番椒、番豆(花生)
清以后
洋椒、洋芋、洋葱、洋白菜
A. 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B. 贸易体系的逐步转换
C. 天下观念的不断改变 D. 朝贡关系的强弱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表格内容可知,我国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上由多用“胡”到多用“番”再到多用“洋”,反映了我国对其他民族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基于贸易体系的转变,即由朝贡贸易到近代化的商品贸易的变化,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A项;清以后外来农作物多用“洋”,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华夷”观念和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被打破,而不是改变,排除CD两项。故选B。
2.下图是从战国到晚清时期 牛耕图
据上图可知,中国古代
A. 精耕细作的生产观念 B. 民为邦本观念的传承
C. 重农政策的渊源流长 D. 农耕技术的发展缓慢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战国到晚清,牛耕始终是农业方面的主要耕作技术,说明农耕技术方面没有质的变化,发展缓慢,D正确;题干与精耕细作无关,排除A;民为邦本是古代民本思想,题干材料不属于思想领域内容,排除B;材料与政府政策无关,排除C。
5.1867年,针对西方在修约过程中的非分要求,李鸿章“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1881年,驻外公使曾纪泽利用西方“可随时修约”的规矩,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这反映出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 国际环境利于外交斗争
C. 外交平等成为国人共识
D. 对外交往增强主权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在外交活动中利用国际法争取外交权利,说明近代对外交往活动增强了国家主权观念,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地位并没有提高;B选项错误,此时期列强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阶段,不断扩大资本输出,抢占殖民地,这种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展开外交活动;C选项中“国人共识”的表述绝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摘编自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
材料二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失业现象愈发严重,为了吸引欧洲移民来美国,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1861年至1920年掀起两次移民高潮,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有大约93%是熟练工人,85%的人年龄在14岁到44岁之间,并且以男子居多。美国历史上的移民潮不但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使得美国在短短一百多年里能够迅速崛起;同时也促使美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成为拥有十分多样化的种族及民族。由于在就业、和民族问题上的矛盾,1920年以后,美国彻底结束了自由移民的时代,开始实行有配额的限制性移民政策。
6.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 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 向西方学习开始兴起
C. 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 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洋务运动时期 书籍大部分介绍西方事、工艺制造和机械工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自身统治,故C正确。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的说法比较片面,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故A错误。早在洋务运动之前林则徐魏源等人就关注西方,学习西方,故B错误。本项与所学知识相悖,先进技术也有利于中国技术的进步,社会科学思想对中国是有益的,故D错误。
——摘编自世界人口网《美国人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的中国与1920年前的美国人口增长最大的不同,并说明这种不同给两国带来的不同后果。
【答案】(1)特点:人口增速加快、呈直线上升趋势。原因:清代前期,国家统一;社会持续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税制的(摊丁入亩);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9.在古代雅典,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包括500人议事会成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卸职检查,这时如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了雅典
A. 以陪审法庭为政治 核心 B. 实现了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C. 注重维护官员的合法权益 D. 通过分权制衡来防止专制
【解析】
【详解】(1)关于“特点”,由材料“人口激增,内地人地矛盾不断尖锐”,可得出人口增速加快、呈直线上升趋势。关于“原因”,可以从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税制和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等角度作答。
(2)关于“不同”,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外来移民是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清前期中国的人口增长主要是内部增长。关于“后果”,根据材料,可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作答,清前期的人口增长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中国文明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稳定性、内聚性,另一方面,也对环境、社会稳定等带来不利影响;而美国大量移民的增长不但造成其长期的种族问题、民族偏见,同时也成为各种文明的大熔炉,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的发展。
12.20世纪60年代,美国漫威公司创造了绿巨人浩克这一漫画人物形象,情节是苏联间谍在实验中搞破坏,主人公由于受到伽马射线 辐射而变成了绿巨人。这一艺术创作反映出
A. 美国民众对于苏联崛起的恐惧
B. 漫画人物形象塑造受到时代影响
C. 美苏两极对抗扩展到文化领域
D.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
【答案】B
11.1933年斯大林指出:“似乎在鞭策国家,使它加速向前奔跑”,“必须催赶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落后带来了致命的威胁。”这一观点
A. 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 B. 体现了苏联实现工业化的紧迫感联经济落后的国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苏联在当时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要想保护革命取得的成果,必须加快工业化步伐。B正确;材料指的是要进行工业化建设,不是加快农业建设,A错误;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的召开确定了工业化的方针,C错误;苏联当时国情决定了苏联要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因此符合国情,D错误。故选B。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阶段
类型
代表作
特色
秦汉时期
远古
《燕丹子》
幻想方式、叙事方式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干宝《搜神记》
以写神仙鬼怪为主
志人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以人物的琐阅轶事为主
隋唐时期
传奇小说
白行简《李娃传》等
以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为主
宋元时期
话本小说
《三国志平话》等
白话小说出现,以平民为对象
A. 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B. 体现了男女平权的发展
C. 得益于女性经济的 D. 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
【答案】A
A. 经济的发展催生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 摆脱教会的束缚 D. 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没有自由就不能携带商品走南闯北……商品就缺乏广阔的市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就会失去可观利润……没有理性就会破产”可知重视自由理性、主张宽容等具有人文主义特色的思想观念产生于经营商业发展经济的需要,故A项符合题意;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主流思想,排除B项;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现象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A。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古代雅典的官员在就职和卸任时都要接受审查,说明当时雅典对公共权力进行了监督,故选B;雅典的政治核心是公民大会,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对官员的监督,而不是维护其合法权益,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分权制衡,排除D。故选B。
10.文艺复兴前夕,意大利的市民阶层重视自由,因为没有自由就不能携带商品走南闯北;敢于冒险,因为害怕漂洋过海.商品就缺乏广阔的市场;主张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就会失去可观利润;重视理性.因为没有理性就会破产。这说明意大利
A. 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C. 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D. 始终受到西方媒体的质疑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中国的新面孔”“中国赢了”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从“中国的泡沫”“钉子户”等信息也可以看出中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说明新时期的中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故答案为C项;中国尚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排除B项;材料中也有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肯定,排除D项。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美国影视形象的塑造刻意地针对苏联,这反映了在时代大背景下美国影视公司的冷战思维,故选B;材料无法反映民众的情绪,排除A;材料仅反映了美国一方,无法体现美苏双方,排除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B。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前期,由于人口激增,内地人地矛盾不断尖锐,于是便出现了向人烟稀少的边远或未经开发的深山老林地区的“长时间,大规模”的流动现象,至鸦片战争前后,由内地诸省迁往边远省份人口总计有700万~800万。同时,游民队伍也在与日俱增,不断扩大。嘉庆八年,滞留北京街头的“无业贫民”就有8万人之众。四川省“游民极多”,仅成都“每日清晨城门启后,四门进城者不下两万人”。苏北一带每到秋冬之际,“游民百十为群”,乞食四方。流民、游民的大量存在,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2)不同及后果:中国:人口增长主要为内增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促进边区开发、民族融合,增强中华文明的内聚力;人地矛盾尖锐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流民、游民剧增,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美国:外来移民增长是其人口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和成熟劳动力;促进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及文化的多样性;促使美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带来就业压力及种族问题,开始限制移民。
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22-2023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许停云《万古江河》记载:”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青铜制器皿在山东各处出土者不少。大致可见的趋势,齐器中的礼器越到晚期越少,日用器则相对日益普遍。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也越来越多姿多彩,井且越晚越多装饰性与趣味性”这可以说明青铜器
A.礼仪性的淡化B.广泛用于平民生活
明清时期
短篇小说
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
以白话为主,以市井小民为对象
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章回体,白话小说,题材众多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三纲五常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以及女姓作家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等,正是这一社会转型趋势的表现,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男女平权,故B错误;此时女性经济还未,故C错误;材料信息还不足以说明自我意识的觉醒,故D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7.如图为某时期香烟和火柴盒上的组图案。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知识界揭露灭亡中国野心 B. 经销商发布广告促销产品
C. 企业家唤起民众救亡意识 D. 共产广泛进行宣传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香烟盒上的“918”和火柴盒上的“77”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战争时期企业家唤起民众救亡意识的意图,故C正确;这不是知识界的行为,故A错误;经销商发布广告促销产品不是材料表达的实质,故B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共产的行为,故D错误。
8.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经常以美国视角描述中国。以下图片可以反映出新时期中国
C.神圣性的增强D.完全成为艺术珍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齐国青铜器皿中礼器越来越少,日用品相对普遍,器皿的器形和纹饰越来倾向于装饰性和趣味性,由此可以说明当时青铜器礼仪性的淡化,故选A;“广泛用于”过于夸张,排除B;当时青铜器中礼器越来越少,器形与纹饰趣味性增加,说明神圣性在弱化,排除C;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A。
3.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这一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古代外来农作物名称的变化
时期
名称
秦汉——唐宋
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胡瓜(黄瓜)
唐宋——明清
番薯、番茄、番椒、番豆(花生)
清以后
洋椒、洋芋、洋葱、洋白菜
A. 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B. 贸易体系的逐步转换
C. 天下观念的不断改变 D. 朝贡关系的强弱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表格内容可知,我国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上由多用“胡”到多用“番”再到多用“洋”,反映了我国对其他民族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基于贸易体系的转变,即由朝贡贸易到近代化的商品贸易的变化,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A项;清以后外来农作物多用“洋”,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华夷”观念和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被打破,而不是改变,排除CD两项。故选B。
2.下图是从战国到晚清时期 牛耕图
据上图可知,中国古代
A. 精耕细作的生产观念 B. 民为邦本观念的传承
C. 重农政策的渊源流长 D. 农耕技术的发展缓慢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战国到晚清,牛耕始终是农业方面的主要耕作技术,说明农耕技术方面没有质的变化,发展缓慢,D正确;题干与精耕细作无关,排除A;民为邦本是古代民本思想,题干材料不属于思想领域内容,排除B;材料与政府政策无关,排除C。
5.1867年,针对西方在修约过程中的非分要求,李鸿章“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1881年,驻外公使曾纪泽利用西方“可随时修约”的规矩,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这反映出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 国际环境利于外交斗争
C. 外交平等成为国人共识
D. 对外交往增强主权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在外交活动中利用国际法争取外交权利,说明近代对外交往活动增强了国家主权观念,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地位并没有提高;B选项错误,此时期列强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阶段,不断扩大资本输出,抢占殖民地,这种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展开外交活动;C选项中“国人共识”的表述绝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摘编自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
材料二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失业现象愈发严重,为了吸引欧洲移民来美国,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1861年至1920年掀起两次移民高潮,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有大约93%是熟练工人,85%的人年龄在14岁到44岁之间,并且以男子居多。美国历史上的移民潮不但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使得美国在短短一百多年里能够迅速崛起;同时也促使美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成为拥有十分多样化的种族及民族。由于在就业、和民族问题上的矛盾,1920年以后,美国彻底结束了自由移民的时代,开始实行有配额的限制性移民政策。
6.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 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 向西方学习开始兴起
C. 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 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洋务运动时期 书籍大部分介绍西方事、工艺制造和机械工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自身统治,故C正确。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的说法比较片面,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故A错误。早在洋务运动之前林则徐魏源等人就关注西方,学习西方,故B错误。本项与所学知识相悖,先进技术也有利于中国技术的进步,社会科学思想对中国是有益的,故D错误。
——摘编自世界人口网《美国人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的中国与1920年前的美国人口增长最大的不同,并说明这种不同给两国带来的不同后果。
【答案】(1)特点:人口增速加快、呈直线上升趋势。原因:清代前期,国家统一;社会持续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税制的(摊丁入亩);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9.在古代雅典,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包括500人议事会成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卸职检查,这时如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了雅典
A. 以陪审法庭为政治 核心 B. 实现了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C. 注重维护官员的合法权益 D. 通过分权制衡来防止专制
【解析】
【详解】(1)关于“特点”,由材料“人口激增,内地人地矛盾不断尖锐”,可得出人口增速加快、呈直线上升趋势。关于“原因”,可以从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税制和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等角度作答。
(2)关于“不同”,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外来移民是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清前期中国的人口增长主要是内部增长。关于“后果”,根据材料,可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作答,清前期的人口增长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中国文明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稳定性、内聚性,另一方面,也对环境、社会稳定等带来不利影响;而美国大量移民的增长不但造成其长期的种族问题、民族偏见,同时也成为各种文明的大熔炉,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的发展。
12.20世纪60年代,美国漫威公司创造了绿巨人浩克这一漫画人物形象,情节是苏联间谍在实验中搞破坏,主人公由于受到伽马射线 辐射而变成了绿巨人。这一艺术创作反映出
A. 美国民众对于苏联崛起的恐惧
B. 漫画人物形象塑造受到时代影响
C. 美苏两极对抗扩展到文化领域
D.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
【答案】B
11.1933年斯大林指出:“似乎在鞭策国家,使它加速向前奔跑”,“必须催赶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落后带来了致命的威胁。”这一观点
A. 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 B. 体现了苏联实现工业化的紧迫感联经济落后的国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苏联在当时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要想保护革命取得的成果,必须加快工业化步伐。B正确;材料指的是要进行工业化建设,不是加快农业建设,A错误;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的召开确定了工业化的方针,C错误;苏联当时国情决定了苏联要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因此符合国情,D错误。故选B。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阶段
类型
代表作
特色
秦汉时期
远古
《燕丹子》
幻想方式、叙事方式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干宝《搜神记》
以写神仙鬼怪为主
志人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以人物的琐阅轶事为主
隋唐时期
传奇小说
白行简《李娃传》等
以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为主
宋元时期
话本小说
《三国志平话》等
白话小说出现,以平民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