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古诗,说说古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山径
白云
人 家
枫 林
霜 叶
朗读古诗,理解句子:
点明深秋季节 远上寒山石径斜 山路 绵长 相呼应,写出 了山势的高而缓。
使人联想到炊烟袅
白云生处有人家 袅,鸡鸣犬吠,一驱寒
山清冷之意。 一个“生”字形 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 缭绕和飘浮等种种动 态,也说明山很高。
色彩鲜明

枫林
生机盎然
驻足欣赏 霜叶 秋比春美
[]
赠 刘 景 文 宋
苏 轼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 晴后雨》等。
诗词朗诵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zènɡ liú
秋天美丽的景色在诗人的 笔下充满了生机。读诗句,想 画面。这次秋游中诗人的心情 会是怎样的?
运用所学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整地说一说整 首诗的意思。
运用借助注释、图片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人的心情。
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 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我)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 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运用所学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整地说说 整首诗的意思。
听音乐背诵古诗。
书写指导
板 书 设 计 古
诗 三 首

秋末的特征 荷尽无叶
菊残傲霜



橙子金黄
收获的特征 橘子将黄犹绿
色彩明艳 富有生气
第3课时
夜书所见
在夜里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龙 小 五
这首诗的作者,你了解多少?
叶绍翁
南宋诗人,他擅长写七言 绝句,还擅长写景抒情。他写的 《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 人所传诵。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作者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 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两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深秋虽然万物 零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不 懈努力。
理 解 诗 意 古
诗 三 首
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请大家拿起笔来圈一圈。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说一说,下面哪副图吻合诗意,并说说理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4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古 诗 三
“方法”引航

第1课时
金秋的阳光, 洒在树叶上,
人文主题
洒在花瓣上,
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语文要素和习作目标
默读篇章页上面部分的语 句,说一说:这个单元的人文 主题是什么?
金秋时节
自由读课文,画出学习本 单元课文的要求,交流:你认 为“多种方法”是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无伤秋悲秋之感,而是借秋 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好 友刘景文的勉励。
板书设计
荷尽无叶
赠 刘
秋末的特征
菊残傲霜 色彩明丽
景 文
橙子金黄 富有生气
收获的季节
橘子青绿


[]

所 见



晚上写。书,写。
走近作者
叶绍翁,宋代诗人。字嗣 宗,号靖逸。
主要作品:《游园不值》 《嘉兴界》《四朝闻见录》等。
诗词朗诵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夜书所见
shào
[宋]叶绍翁
xiāo
sòn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cù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文解读
这里形容风吹 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送来阵阵寒意。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梧桐树。
使客人产生 了思念家乡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 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 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听音乐背诵古诗。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书 写 指 导 古
诗 三 首
板 书 设 计 古
诗 三 首
眺望远景——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色彩鲜明
山行
驻足欣赏——枫叶 霜叶——生机盎然
第2课时赠刘景文龙 小五苏轼(1037—1101)
生,产生,生出。
时节的山。
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 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 家居住。
因为。
被秋霜 打过的枫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傍晚时 候的枫树林。
比……还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 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听:秋风
看:梧叶、灯火
品 读 诗 句 古
诗 三 首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透过这些景物,你仿 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注释 —————————— ①【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②【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我们还可以从哪儿读出诗人的孤独之感? 江上秋风动客情。
那这里的“客”指谁? 叶绍翁。
诗人为何称自己为“客”呢?
因为他漂泊在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 是在外作客。这里的“客”可以解释为“客居 他乡”。
诗人祖籍在福建,他隐居西湖湖畔已经 很多年了。此时,他独自漫步湖畔,听到秋风 萧萧作响,看到梧叶漫天飞舞,他思潮起伏。
认 识 方 法 古
诗 三 首
借助拼音来读一读这3首古诗,猜一猜 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从哪 里读出来的?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 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 文学家。后人称他为“小杜”,以别于杜 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 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有《樊川文集》。
我们写风常用“呼呼”,而诗中用了“萧萧”, 能否把它换成“呼呼”呢?对比着读一读。
呼呼梧叶送寒声。 萧萧梧叶送寒声。
后一句更能体现诗人 凄凉、悲伤的心境。
古人常用“萧萧”来表现秋天的凄涼。看, 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就这样写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当年,杜甫年老多病,流落他乡,登高望远看到 了树叶随风飘落,长江水滚滚奔腾,他心生悲凉和孤 独之情。诗人叶绍翁也正是通过“萧萧”一词表达了 内心的这种情感。
听音乐读古诗。
回 顾 拓 展 古
诗 三 首
我们学过哪些借景抒情的古诗,还记得吗?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是怎样 借助景物来抒发 自己的情感的?
这样借景抒情的诗句还有很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龙 小 五
秋天所有丰收的景象,作者用了一个词概 括,那就是——橙黄橘绿。运用前面所学到的 理解词语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 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朋友,一 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 秋天。
诗题是“赠刘景文”,读到这里,你觉得 苏轼是想送给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赠刘景文
sònɡ sū shì
[宋]苏轼
qínɡ ɡài jú cán yóu ào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jūn
chénɡ jú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文解读
达到极端。诗中指 惨败;
不怕霜冻,
凋谢;荷尽指荷花枯萎。 枯萎。 坚强不屈。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指托 指叶子。 还,尚且。 住雨水。
朗 读 古 诗 古
诗 三 首
夜书所见
shào
[宋] 叶绍翁
xiāo
sòn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cù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秋天来了,蟋蟀叫得特别欢,好 像在对妇女们说:“冬天来了,冬天 来了,你们快快织布准备过冬啦!” 所以人们又把蟋蟀叫作促织。
初 读 古 诗 古
诗 三 首
tiǎo
①用竿子等把东西举起或支起。
tiǎo 挑战 挑花
②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 ③一种刺绣方法。 ④拨弄,引动。

tiāo 挑水 挑三拣四
tiāo ①用肩担着 ②挑、担的东西。 ③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 ④选,拣。
理 解 诗 意 古
诗 三 首
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画一画诗人
思亲 念家

诗人正是借助秋风、梧叶这 些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种写法叫作借景抒情。这正如 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 情语。”
料想,猜想。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作者为何在这里用“知”字,而不用“见” 字呢?为什么这两句诗不倒过来说呢?
灯下的儿童在捉蟋蟀,是作者看到的吗?
如果你行走在其中有何感受? 围绕“远” “斜”,说说诗人是不是在山中行走。
朗读古诗,体会秋天的美好。 看下列图,哪幅图更美?你喜欢哪幅图? 秋风中枫叶仍精神抖擞地染红了山岭,你有
何感想?
读后两句诗,读出画面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果关系
哪个词语说明 了这种关系?
有什么关系?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两句写出了诗人 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 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 舍不得离去。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 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 图,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寒山 石径
眺望远景

白云 人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 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指橙子黄、橘子绿的时候。
【诗意】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 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赠刘景文》这首诗抓住了秋季的哪些 景色进行描写?
荷尽 菊残 橙黄橘绿
不是的,他并没有亲眼看到,只是看到了 夜里篱笆下的灯火而猜想到的。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 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看到灯火,诗人回忆起了自己的家 人、家乡,此时的他又会想些什么呢?
读古诗交流,为什么诗人在思念家乡、 倍感孤独时还要写挑促织这样有趣的 事情呢?
诗词朗诵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山行
tánɡ mù
[唐]杜牧
hán jìnɡ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shuānɡ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文解读
向山的 远处伸展。
字面意思为“歪斜,不正”。 这里指山间小路弯弯曲曲。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深秋 石头小路。
——[唐]李商隐《赠荷花》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荷花凋谢。 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在诗中指的是荷叶。
朗读诗句,体 会秋天荷花衰败、 荷叶凋零的景象。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残:菊花开败了,一看就知道是深秋季节。
秋风中残菊的花枝 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 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读出节奏。
zènɡ liú
赠刘景文
sònɡ sū shì
[宋] 苏 轼
qínɡ ɡài júcán yóu ào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jūn
chénɡ jú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行”字。
山行
tánɡ mù [唐] 杜 牧
hán jìnɡ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shuānɡ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读诗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
物,请大家拿起笔来圈一圈。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王安石《泊船瓜洲》
借助月亮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板 书 设 计 古
诗 三 首


夜书所见
(思亲念家)


借景 抒情
4 古诗三首

[]
山 行 唐 杜 牧
走近作者
作家名片:杜牧(803—852), 字牧之,唐代文学家。其诗在晚唐成 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阿房宫赋》《江南 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