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京赶考,心得体会
篇一:重温进京赶考心得体会
重温《进京赶考》心得体会
按照学校的安排,学习习近平“重温进京赶考,交出满意答卷”。

毛泽东等老一届革命先辈把赴京担当起建设新中国的重任当做是“进京赶考”,旨在提醒全党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党的本色。

习近平说,如果领导干部弄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在反思中作答。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教育实践活动中,共产党人在行动中作答。

“眼睛向下、为人民做事、多雪中送炭”
“赶考”永无止境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农村教师,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的教诲,密切贴近学生,赢得家长的信赖,做到在思想上尊重学生,行动上深入学生,工作上为了学生,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

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我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通过学习,我决心做到: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紧跟时代气息。

深入学习、领会、实践党的十八大、两会、“两个环境”建设等会议精神,理论联系实际,查找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践行,真正体现出人民教师的特点。

主动寻找差距,发现他人长处,弥补自身缺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工作中无论学历、年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优点,主动与人接触,了解新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弥补自身不足。

要始终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低调做人、认真做事;要把个人利益看轻、把工作看重,做到理性思维求进步、平和心态度人生;要厉行勤俭节约;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加强理论学习、道德修养,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克服日常工作中拖拉的现象。

扎扎实实做事,严格要求自己。

篇二:时代仍在前进赶考未有穷期——重温进京赶考心得体会
时代不断前进,“赶考”未有穷期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

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提出的?进京赶考?,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赋予了它实实在在的内容。

早在移驻北平之前,毛泽东就在发出?两个务必?号召的同时,在党内作出了一系列戒骄戒奢的具体规定。

进城后,他本人始终饮食简单,衣着朴素,工作上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我们党坚决果断地严惩了包括刘青山、张子善在内的一大批党内腐败分子。

这些做法,震撼全党、警醒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惩治腐败、保持政治清明的决心。

可见,保持?赶考?的心态,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政治品质和精神境界。

只有具备这种品质,才能在一次次考试中折桂,才能在一个个考场上从容应对。

60多年过去了,毛泽东同志的?进京赶考?、?不当李自成?,对于今天全党、全国来说,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义。

?事当极盛之地,必有阴伏之机?。

今天,我们党的社会地位较之60多年前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然而?赶考?还在继续。

新的环境对党员干部如何永葆党的好作风,展示党的先进形象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在工作中永远保持?赶考?的心态,常怀为民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常除非分之想,永葆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不懈怠,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向党和人民交出新的合格答卷。

保持?赶考?的心态,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赶考赶考,就是要把自己放在做学生、当考生的位置上,而?考官?则是人民群众。

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考试主题始终不变,那就是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赶考?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时都要接受人民(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进京赶考,心得体会)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争取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增强宗旨意识,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保持?赶考?的心态,必须自觉提高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一种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充满生存智慧的
进取精神,既是对现实清醒、理性的判断和分析,也是对未来科学、合理的洞察和预见。

实践证明,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一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蒸蒸日上;一个人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居安思危、埋头苦干、扎实工作。

对为党员干部来说,有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有没有勤奋为政、廉洁为公的奋斗精神,正是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高低的具体表现之一。

保持?赶考?的心态,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

增强责任意识,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责任意识强不强,不是看嘴上讲得怎么样,关键是看能否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来。

必须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平时工作能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能够豁得出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牢记肩上的重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把思想集中到干事业上,把精力凝聚到做实事上,把功夫施展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卓有成效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当做?进京赶考?,旨在提醒全党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党的本色。

在下一步的工作
和学习中,我将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做到:
1、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公仆意识。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毛泽东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
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要的实践在于认清职责,立足本职,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把本职当作党赋予每个党员的任务和使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践行,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特点。

2、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

要加强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

时刻牢记崇高理想和根本宗旨,时刻牢记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以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条件衡量检查自己,以一个称职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联系实际,刻苦读书学理论,学以致用,增强不断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当前实际中的重大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

3、剖析自己,虚心接受,更快进步。

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
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

正确地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意见,从群众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进步。

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团结,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能上一新台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党的事业无止
境,?进京赶考?无穷期。

只有始终保持?进京赶考?的精神状态,把每次?考试?当成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旺盛的斗志迎接新的?考试?,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篇三:“进京赶考”心得体会
有感于“毛泽东进京赶考”
一个初暖寒春的日子。

路旁的杨柳吐出了微微的嫩芽,田野中的麦苗焕发出勃勃的生机,黄土地铺就的山路迤逦伸向远方。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中央书记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浩浩荡荡进京赶考。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

会议决定,为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共中央
办公地点将在全会后由西柏坡迁往古都北平,建立新中国,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离开西柏坡进北平,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大转移。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毛泽东思考了很多,讲了很多,也准备了很多。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和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决议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这个考虑,这个思想。

但毛泽东觉得还不够,还要强调。

也许毛泽东觉得决论的表述太长,不够精炼;也许毛泽东是在无意之中提到“进京赶考”这个词汇,而后成为经典。

但在“进京”这个大问题上,毛泽东确实又一次创造性地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又一次习惯性地运用了他的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和幽默风趣提出“赶考”,从而极其简炼地向全党再次明白而着重地阐述了政治这个大问题。

“进京赶考”,是中国历史上自设立科考制度以来众多有志之士和文人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理想。

北宋抗金元帅岳飞,清代大学士刘墉、纪晓岚等都是通过科考,金榜题名而后为国家出了大力的。

据说清时一位秀才赶考,还写了“进京赶考”诗自慰,诗曰:“昨夜小住驿风尘,清晨小二扣客门。

道旁杨柳成荫绿,黄天不负赶考人”,道出了赶考的艰辛。

还有赶考联。

联曰:“一叶孤舟,坐两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
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也是十二分的艰辛。

那年,季羡林先生进京赶考,报考邮务生,大概是今天的邮差吧,不料名落孙山。

一气之下报考清华、北大,却连中双元。

从此,中国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学术大师,而少了一个邮务生。

季先生既成清华学子,又在北大执教50余年,可谓“沉郁顿挫(杜甫)北大”与清新俊逸(李白)清华”双得,算是赶考中精笔的一笔。

毛泽东的“进京赶考”则更为恢宏,更为气魄,更为壮观。

他说进京赶考,实际上是把考场设在了全中国,全国人民皆为考官,而所有的共产党人包括毛泽东在内都是考生。

共产党考得合格不合格,全中国人民是最有资格来发言,来评判的。

进京赶考是毛泽东对落实七届二中全会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发展。

七届二中全会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其基本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要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由战争为主题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夺取政权转变为掌握政权、巩固政权。

而要完成这个转变,对于共产党来讲,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全新的任务。

这就需要学习,学习掌握革命政权的经验,学习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学习经济建设的经验。

而学习就是考试,就是要考出个好成绩向全国人民交待。

进北平,看看天有多高,地
有多厚,看看共产党究竟搞社会主义能不能成功。

所以,毛泽东提出的“进京赶考”决非一句虚言,是实实在在把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在实处的高度提炼和精辟概括。

进京赶考是毛泽东对所有共产党员提出的又一次警示,是两个“务必”的又一次具体化和明白化。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

应当说,不仅在当时,就是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对于共产党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至于在后来共产党的文献中和历届党的领袖们的讲话中曾多次强调两个“务必”对现实的重要指导作用。

西柏坡的山峰依然青翠,西柏坡的灯塔依然耸立,西柏坡的精神依然瑰丽。

历史,将会把毛泽东和共产党人的这次进京赶考永远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