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整个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线,寓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于其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
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
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才能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
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有陶冶了情操。
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词、句的训练
教学时,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并引导、鼓励学生在口头、书面语言中运用积累的词句。
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还可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的方法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体会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重点句(中心句),以及对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具有概括性的句子。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课教学要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把预习引进课堂,把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贯穿于卡堂教学过程中。
初读时让学生进行探究,精读时让学生感悟。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着眼于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洞口、动手获取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
当然,精当的点拨讲解也必不可少。
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才能有语言的交流,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
在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要求学生自己仔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演这个故事情节。
一是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二是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是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教育,做错事能认识到错
误并且主动认错道歉也就是知错就改。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发展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独立、创造性阅读的基本条件。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在阅读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意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每学一篇课文,我都在学习后,向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和有一定难度的疑问,促使他们进行探求,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在学生质疑后,鼓励学生通过以下的方法解决疑难:1、在读中解难。
对一些较易理解的疑问,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2、在查中解疑。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或课外读物,了解一些课文以外的知识,从而到达解疑的目的。
3、在议中解疑。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意见,共同在探讨中寻找答案。
4、在问中解疑。
鼓励学生向别人请教来解决问题。
四、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阅读为前提
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
五、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要注重情感体验。
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体验为基础
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阅读实践中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整体参与。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配角,不当主角,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
讲读课文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
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教师再做适当点拨。
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六、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
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地改进,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恰当的运用鲜明的图画、生动的录像、美妙的音乐、形象的表演、绘声绘色的语言为提高可阅读教学服务。
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总之,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度重视朗读训练,以“读”
为本,方法到位,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对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思维,发展智力的作用,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阅读教学,我们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总结、改进阅读教学方以便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