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发现学习的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文章
COVER STORY
Jul 29/2019
理财周刊
学习是子女教育中最核心的一环,也是最考验家长的一环,一般家庭育儿的烦恼多半围绕着学习。很多家长热衷于择校,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放在了怎么把孩子送进名校、牛校上了,却忽略了对家庭的学习氛围和孩子学习方法、学习观念的培育。
过度的教育功利化是烦恼之源。如果说功利化不能完全避免,家长也应该尽力带孩子找到学习的情怀,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成长。
择校不是学习的全部
名校的升学率有目共睹,但名校也不是白来的,一届一届用心的家长和孩子、老师一起造就出了名校。能进名校当然是好事,家庭配合学校的共同努力也不能少。有的名校老师抱怨,家长在送孩子进校时拼得头破血流,送进来之后就放手不管,一切交给学校和培训班。择校只是一个起点,学习过程是漫长的,在家长、孩子、老师的长期努力下,“菜场”学校也可以出好成绩。以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产业园为例,我们看看“考二代”是怎样炼成的。
今年北京高考成绩公布后,高分分数段几乎被海淀区考生占据,人们发现,海淀区高校教师和高新科技公司员工的子女,也就是“考二代”们,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众所周知,海淀区高校扎堆,然而基础教育资源在过去并不均衡。上地一带地处偏远,曾是一片农村,周围的北京
二十中、清河中学等学校,本来都算不上好学校。如今的上地和临近的西二旗已经是著名的宝地,到处都是年薪50万元以上的“码农”。90年代以来,上地产业园区崛起,许多科技从业者到此扎根。海淀区许多院所的青年教师、学者也选择住到偏北的上地。他们都是高校扩招之前的大学生,通过高考而平步青云,上地是这些“考一代”们成家立业的起点。“考二代”们出生后,上地周边一批新的学校也应运而生。在名气和师资方面,这些新学校并没有优势,但是伴随着“考二代”的成长,如今这些学校也成为了牛校、名校。
例如,1998年才创建的上地实验学校,位于上地的中心地带,是一所在传说中“很拼”的学校,因为升学高中名校的比例较高,成为很多家长、学生心中向往的目标学校。再如更年轻的清华附中上地学校,前身是北京上地中学,原本非常普通,2012年被清华附中承办后提升较快,近年来也得到了不少家长的关注。上地的一些老学校的质量同样有所提升,比如北京市二十中2004年已经升级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带孩子发现学习的幸福
学习是一项大型综合工程,花钱买学区房、进名校、报班只是启动步骤,后面的提升和竞争是漫长的,在家长、孩子、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方法、学习观念,“菜场”学校也可以出好成绩。
■文/本刊记者柯思婷
学习篇
Study
图/壹图
22
MONEYWEEKLY Jul 29/2019
许多被“学霸”亲测有用的学习方法其实无须花大钱,也不用受身心折磨。
这里的“考二代”家庭有着自己的学习风气。海淀区没有西城区普遍的名校派位直升体系,家长和学生更乐于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和考试来实现目标。不管是K12基础教育还是高考选拔、学科竞赛、自主选拔培训,“考二代”们对每一轮竞争都不马虎。高水平的“考一代”家长们习惯了知识竞争的游戏规则,带着孩子参与学习,并乐在其中。孩子和家长一样,在新知中获得满足感,事实证明高压之下也有快乐学习,而择校并不是学习的全部。
好方法不必花大钱
家长为孩子的学业花钱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有些关键问题光靠花钱还不能解决,比如学习方法的养成。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即便是在一些普通的学校,一样可以升入名牌大学。而光靠课外补习,也有很多人进不了好大学,即使进了大学,也未必能念得好,因为在更加自主的高校课业中,没有那么多补习班可以依赖,就更需要有效的学习方法。许多被“学霸”亲测有用的学习方法其实无须花大钱,也不用受身心折磨。
数学是很多中小学生的一道门槛。抽象的数学在孩子眼中显得很无趣,再怎么补课,想到数学依旧头疼。从一开始就认识数学的美妙、激发兴趣是重要的一步,也许这才是数学的正确打开方式。带小朋友看一些有故事性又有科普性的书籍和纪录片,例如《解码者》《一个数学家的自白》《数学的故事》《数学大迷思》《逻辑的乐趣》等,和他们讨论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尽量让孩子不再抗拒数学。一旦有了学习兴趣,解题的过程就变成探索游戏,而不再是痛苦挣扎。从具体的课业来看,小学阶段重视培养计算能力,观察和总结规律,有能力的可以选学一些奥数的内容;初中注重经典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掌握数形(数字和图形)结合的解题思路;高中则要掌握由函数和集合等知识构建的数学体系。培训班老师大多是带着孩子刷题,只灌输解题技巧,不提炼数学思维,没有充分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数学的难关还是过不去。
家长最愿意在英语上花钱,很多小朋友上小学前就开始学英语了。英语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已经简化了许多,而且学习资源应有尽有,是一种门槛较低的外语,学英语完全可以变成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有的学生涉猎广泛,却从没背过一篇文章,其实有些“笨方法”的效果却非常显著,人手一套的《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和第二册足以应对小学和初中的英语,熟读、熟背就可以让孩子的英语水平上一个台
阶。手机上有很多新概念英语的APP,花很少的钱,甚至不用花钱就可以下载,学起来也很方便。高中英语要求比较
高,高考的试题会从海外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中选择,可以通过读外刊、看英剧美剧、英语新闻等方式提高英语水平。看电视电影学英语很令人兴奋,然而不注意方法也会做“无用功”。一部接一部地看剧看片,连情节都还来不及理清楚,更别说学台词了。就像泛读与精读的结合,看片学英语也要选择一些“干货”较多的作品多看几遍,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国王的演讲》等,还可以做盲听和台词分析。
语文是一个不那么标准化的科目,因而语文学习也被一些人浪漫化了,以为“有书就看”,语文这一科就成了。许多知名语文老师建议,多读只是第一步,多背、多写也是必要的。博览群书的确是语文学习不可替代的过程,但学习时间宝贵,要首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书,不要被劣质畅销书带偏。背诵好诗好文,把优质文学作品储存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是语文学习的另一项童子功。多写则是一种语文综合训练,不只是写作文,也包括写日记、随笔等,既能训练语言驾驭能力,
也能提高感悟能力。
图/microfotos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