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课件 苏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C
易错点 忽视物质的分类标准
(对应学生用书P3)
(2012年山东)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错因分析】 分类的标准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化学反 应有多种分类标准。如果不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 反应之间的关系,会错选 A;如果不理解“金属氧化物不一定 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 物,会错选 B。
浊液
A.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②③⑤
解析:根据酸分子中能够电离出的H+个数将酸分为一元 酸、二元酸,如CH3COOH分子中虽然含有4个H原子,但是只 能电离出1个H+,属于一元酸,①错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的分类依据是元素的性质,而不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金属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一般大于等于4个,但是H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属于非金 属元素,Ge、Sn、Pb最外层有4个电子,Sb、Bi最外层有5个电 子,Po最外层有6个电子,它们都是金属元素,③错误;胶体、 溶液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 同,⑤错误。故选A。
【正确解答】 选项A,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 还原反应,错误;选项B,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 性氧化物,错误;选项C,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 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正确;选项D,石油的分馏产物汽 油为混合物,错误。答案:C。
分类法是一 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可通过 分类法理解物质分类的标准,尤其是氧化物、酸、碱、盐的 多种分类方法。如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可分为一元酸、二 元酸和多元酸,可分为可溶性酸和难溶性酸,可分为易挥发 性酸和难挥发性酸,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等;又可将化学 反应进行分类,并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 关系等。
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
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 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C.若X、Y都为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 D.若X、Y都为非金属单质,则Z必为金属单质
解析:选项A,若X为Mg,甲为CO2,Z为O2,Y为C 时,符合转化关系,所以X、Y、Z不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 若X为C,甲为H2O,Z为O2,乙为CO,Y为H2时符合转化关 系,故选项B、D错误。选项C,若X、Y都为金属单质时, X、Y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而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不获得电子, 所以Z一定不是金属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
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关系,如2012年山东高考卷7
3.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 题。
概念。
3.与科技生产相联系考查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如2012年
散系。
山东高考卷8题。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请连线)
(对应学生用书P1)
2.树状分类法
金属
非金属 碱
氧化物
解析:如果物质中含有同素异形体,如O2和O3,则该物 质为混合物,A错误;H2SO4是强酸,是强电解质,但属于共 价化合物,B错误;Al2O3、Al(OH)3分别是两性氧化物和两 性氢氧化物,C正确;二氧化硫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合 而漂白,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有色物质而漂白,二者 作用原理不同,D错误。
(2)在拓展的物质转化关系中,能生成盐的反应还有氨基 酸与酸或碱的反应、氨气与酸的反应(如NH3+ HCl===NH4Cl)、非金属单质与无氧酸盐的反应(如2KI+ Cl2===2KCl+I2)、低价金属盐与氧化剂的反应(如2FeBr2+ 3Cl2===2FeCl3+2Br2)等。
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
固溶胶、液溶胶、 气溶胶 有丁达尔效应 Fe(OH)3胶体
浊液 >100 nm
大量分子集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悬浊液、乳浊液 静置分层或沉淀 泥水
胶体粒子带电荷的规律:金属氧化物(如 CuO、Fe2O3、Ag2O)、金属氢氧化物[如Fe(OH)3、Al(OH)3] 形成的胶体,胶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金属硫化物(如 FeS、Cu2S)、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硫化物(如SiO2、As2S3) 形成的胶体,胶粒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荷。
问题探究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O2和O3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问题探究2:在盐酸中存在着H+和Cl-,在硫酸中存在着 H+和SO24-,HCl和H2SO4是离子化合物吗?
提示:几乎所有的酸都是共价化合物,虽然HCl和H2SO4 全部电离,但它是共价化合物。
二、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物质W S C N2 Fe
条件a 点燃 点燃 放电 点燃
条件b 点燃 常温 常温 加热
【解析】 A中条件b应该为催化剂、加热,A项错误; C和Fe无法完成此转化关系,B、D项错误。
【答案】 C
巧解物质变化类试题 (1)需掌握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 中,能生成盐的反应: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 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酸性氧化物与碱、酸与 碱、酸与盐、碱与盐、盐与盐、金属单质与盐的反应等。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②有些含碳元素的化 合物,如Na2CO3等不属于有机物;④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是根 据元素的性质分的,不是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的。故选A 项。
【答案】 A
任何物质当归为一类时它们之间必然有相 同的属性,当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类物质时,一定要从定义的 要点去衡量,而不能只从表面关系衡量。
(3)气态:微粒间距离 较大 ,微粒 没有 自由
移动, 容易 固定形状, 可以
被压缩。其体
积由 分子数目 和 分子之间距离 决定。
有关氧化物认识的易错误区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 定是酸性氧化物,如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也不是碱性氧化物;CO、NO、NO2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不一定 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不一 定与水反应生成碱,如SiO2为酸性氧化物,FeO为碱性氧化 物,都不能与水反应。
答案:C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 直径大小 分散质粒 子成分
外观特征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 透过滤纸
分类
鉴别 实例
溶液 <1 nm
离子或小分子
均一、透明 稳定,静置无沉淀 能 饱和溶液、不饱和 溶液 无丁达尔效应 食盐水、蔗糖溶液
胶体
1 nm~100 nm
大分子或分子 集合体 均一、透明或半透 明 较稳定
能
(2012年河南濮阳模拟)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 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 液 ②根据是否含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 合物 ③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 ④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 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⑤根据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 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物 质
纯 净 物
化 合
物
(对应学生用书P2)
化 合 物
纯 物净 质物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
几点: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
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是不成盐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 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
溶液 胶体
浊液
(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 光亮的通路 , 这是由 胶体微粒对光线的散射 而形成的,利用该性质可以
区分胶体与溶液。
3.胶体的应用——净水
某些含铝离子或三价铁离子的盐溶于水后,产生 Al(OH)3
或 Fe(OH)3
胶体,能吸附水中的 悬浮物 并使之沉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 1.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重
质和混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 大科技成果为背景考查物质的
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 分类,如2011年北京试卷6题。
物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2.以某些元素及其化合物
2.了解溶液的含义及组成。 之间的转化考查常见酸、碱、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共价 电解质 非电解质
3.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1)固态:微粒排列 紧密 ,微粒间空隙 很小 ,微粒只 能在 固定位置 上振动,有固定形状, 不能 被压缩。其体 积由 微粒个数 和 微粒本身的大小 决定。
(2)液态:微粒排列 较紧密 ,微粒间空隙 很小 ,微 粒可以 自由移动 , 没有 固定形状,但 不易 被压缩。其 体积与 微粒数目 和 微粒本身大小 有关。
【答案】 B
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可以 透过滤纸;胶体粒子带电,而不是胶体带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胶体就是指胶状的物体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微粒不能通过滤纸
解析: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 散系,也不是胶状的物体,A、B项错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 效应,而溶液不能,C项正确;胶体微粒能通过滤纸,但不 能通过半透膜,D项错误。
(2012年临沂质检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的直径很小可以透过滤纸,因此可以用过 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B.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C.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D.有的胶体带正电荷或者负电荷,在电压作用下可电 泳
【解析】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两部 分组成,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胶体 粒子和溶液中的粒子都能透过滤纸,故A项错;悬浮微粒不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不是胶体 特有的性质,故B项正确;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 1~100 nm之间,故C项错;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带电,在电 压作用下可定向移动,叫电泳,而整个胶体是电中性的,故 D项错。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
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
元酸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
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
素和非金属元素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
应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
列分类的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为混合物
B.H2SO4、NaOH、NaCl均为强电解质,也都属于离子 化合物
C.Al2O3、Al(OH)3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都是具有两性的化合物
D.二氧化硫和臭氧都属于漂白剂,且作用原理相同
答案:C
性质和变化示意图
注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发生变化 的核反应(聚变、裂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对应学生用书P4)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降。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 (1)胶体粒子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以通过吸附离子 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它们之间相互排斥 阻碍了胶体粒子聚集成更大的颗粒,因此胶体具有介稳性。 (2)胶体的布朗运动也使得胶体粒子不易聚集成较大的颗 粒而沉降下来,使其具有介稳性。
问题探究3: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示: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答案:A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有一定的 对应关系,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通过四个基本反应类型 来实现的,把物质的转化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联系起来,就 会便于类推和记忆。
(2012年高考命题研究原创)下列为W、Q、R、
T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a、b为反应条件,下列选项中符合
的是
()
选项 A B C D
易错点 忽视物质的分类标准
(对应学生用书P3)
(2012年山东)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错因分析】 分类的标准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化学反 应有多种分类标准。如果不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 反应之间的关系,会错选 A;如果不理解“金属氧化物不一定 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 物,会错选 B。
浊液
A.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②③⑤
解析:根据酸分子中能够电离出的H+个数将酸分为一元 酸、二元酸,如CH3COOH分子中虽然含有4个H原子,但是只 能电离出1个H+,属于一元酸,①错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的分类依据是元素的性质,而不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金属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一般大于等于4个,但是H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属于非金 属元素,Ge、Sn、Pb最外层有4个电子,Sb、Bi最外层有5个电 子,Po最外层有6个电子,它们都是金属元素,③错误;胶体、 溶液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 同,⑤错误。故选A。
【正确解答】 选项A,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 还原反应,错误;选项B,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 性氧化物,错误;选项C,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 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正确;选项D,石油的分馏产物汽 油为混合物,错误。答案:C。
分类法是一 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可通过 分类法理解物质分类的标准,尤其是氧化物、酸、碱、盐的 多种分类方法。如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可分为一元酸、二 元酸和多元酸,可分为可溶性酸和难溶性酸,可分为易挥发 性酸和难挥发性酸,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等;又可将化学 反应进行分类,并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 关系等。
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
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 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C.若X、Y都为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 D.若X、Y都为非金属单质,则Z必为金属单质
解析:选项A,若X为Mg,甲为CO2,Z为O2,Y为C 时,符合转化关系,所以X、Y、Z不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 若X为C,甲为H2O,Z为O2,乙为CO,Y为H2时符合转化关 系,故选项B、D错误。选项C,若X、Y都为金属单质时, X、Y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而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不获得电子, 所以Z一定不是金属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
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关系,如2012年山东高考卷7
3.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 题。
概念。
3.与科技生产相联系考查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如2012年
散系。
山东高考卷8题。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请连线)
(对应学生用书P1)
2.树状分类法
金属
非金属 碱
氧化物
解析:如果物质中含有同素异形体,如O2和O3,则该物 质为混合物,A错误;H2SO4是强酸,是强电解质,但属于共 价化合物,B错误;Al2O3、Al(OH)3分别是两性氧化物和两 性氢氧化物,C正确;二氧化硫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合 而漂白,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有色物质而漂白,二者 作用原理不同,D错误。
(2)在拓展的物质转化关系中,能生成盐的反应还有氨基 酸与酸或碱的反应、氨气与酸的反应(如NH3+ HCl===NH4Cl)、非金属单质与无氧酸盐的反应(如2KI+ Cl2===2KCl+I2)、低价金属盐与氧化剂的反应(如2FeBr2+ 3Cl2===2FeCl3+2Br2)等。
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
固溶胶、液溶胶、 气溶胶 有丁达尔效应 Fe(OH)3胶体
浊液 >100 nm
大量分子集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悬浊液、乳浊液 静置分层或沉淀 泥水
胶体粒子带电荷的规律:金属氧化物(如 CuO、Fe2O3、Ag2O)、金属氢氧化物[如Fe(OH)3、Al(OH)3] 形成的胶体,胶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金属硫化物(如 FeS、Cu2S)、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硫化物(如SiO2、As2S3) 形成的胶体,胶粒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荷。
问题探究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O2和O3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问题探究2:在盐酸中存在着H+和Cl-,在硫酸中存在着 H+和SO24-,HCl和H2SO4是离子化合物吗?
提示:几乎所有的酸都是共价化合物,虽然HCl和H2SO4 全部电离,但它是共价化合物。
二、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物质W S C N2 Fe
条件a 点燃 点燃 放电 点燃
条件b 点燃 常温 常温 加热
【解析】 A中条件b应该为催化剂、加热,A项错误; C和Fe无法完成此转化关系,B、D项错误。
【答案】 C
巧解物质变化类试题 (1)需掌握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 中,能生成盐的反应: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 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酸性氧化物与碱、酸与 碱、酸与盐、碱与盐、盐与盐、金属单质与盐的反应等。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②有些含碳元素的化 合物,如Na2CO3等不属于有机物;④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是根 据元素的性质分的,不是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的。故选A 项。
【答案】 A
任何物质当归为一类时它们之间必然有相 同的属性,当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类物质时,一定要从定义的 要点去衡量,而不能只从表面关系衡量。
(3)气态:微粒间距离 较大 ,微粒 没有 自由
移动, 容易 固定形状, 可以
被压缩。其体
积由 分子数目 和 分子之间距离 决定。
有关氧化物认识的易错误区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 定是酸性氧化物,如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也不是碱性氧化物;CO、NO、NO2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不一定 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不一 定与水反应生成碱,如SiO2为酸性氧化物,FeO为碱性氧化 物,都不能与水反应。
答案:C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 直径大小 分散质粒 子成分
外观特征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 透过滤纸
分类
鉴别 实例
溶液 <1 nm
离子或小分子
均一、透明 稳定,静置无沉淀 能 饱和溶液、不饱和 溶液 无丁达尔效应 食盐水、蔗糖溶液
胶体
1 nm~100 nm
大分子或分子 集合体 均一、透明或半透 明 较稳定
能
(2012年河南濮阳模拟)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 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 液 ②根据是否含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 合物 ③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 ④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 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⑤根据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 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物 质
纯 净 物
化 合
物
(对应学生用书P2)
化 合 物
纯 物净 质物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
几点: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
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是不成盐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 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
溶液 胶体
浊液
(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 光亮的通路 , 这是由 胶体微粒对光线的散射 而形成的,利用该性质可以
区分胶体与溶液。
3.胶体的应用——净水
某些含铝离子或三价铁离子的盐溶于水后,产生 Al(OH)3
或 Fe(OH)3
胶体,能吸附水中的 悬浮物 并使之沉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 1.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重
质和混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 大科技成果为背景考查物质的
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 分类,如2011年北京试卷6题。
物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2.以某些元素及其化合物
2.了解溶液的含义及组成。 之间的转化考查常见酸、碱、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共价 电解质 非电解质
3.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1)固态:微粒排列 紧密 ,微粒间空隙 很小 ,微粒只 能在 固定位置 上振动,有固定形状, 不能 被压缩。其体 积由 微粒个数 和 微粒本身的大小 决定。
(2)液态:微粒排列 较紧密 ,微粒间空隙 很小 ,微 粒可以 自由移动 , 没有 固定形状,但 不易 被压缩。其 体积与 微粒数目 和 微粒本身大小 有关。
【答案】 B
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可以 透过滤纸;胶体粒子带电,而不是胶体带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胶体就是指胶状的物体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微粒不能通过滤纸
解析: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 散系,也不是胶状的物体,A、B项错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 效应,而溶液不能,C项正确;胶体微粒能通过滤纸,但不 能通过半透膜,D项错误。
(2012年临沂质检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的直径很小可以透过滤纸,因此可以用过 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B.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C.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D.有的胶体带正电荷或者负电荷,在电压作用下可电 泳
【解析】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两部 分组成,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胶体 粒子和溶液中的粒子都能透过滤纸,故A项错;悬浮微粒不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不是胶体 特有的性质,故B项正确;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 1~100 nm之间,故C项错;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带电,在电 压作用下可定向移动,叫电泳,而整个胶体是电中性的,故 D项错。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
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
元酸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
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
素和非金属元素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
应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
列分类的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为混合物
B.H2SO4、NaOH、NaCl均为强电解质,也都属于离子 化合物
C.Al2O3、Al(OH)3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都是具有两性的化合物
D.二氧化硫和臭氧都属于漂白剂,且作用原理相同
答案:C
性质和变化示意图
注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发生变化 的核反应(聚变、裂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对应学生用书P4)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降。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 (1)胶体粒子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以通过吸附离子 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它们之间相互排斥 阻碍了胶体粒子聚集成更大的颗粒,因此胶体具有介稳性。 (2)胶体的布朗运动也使得胶体粒子不易聚集成较大的颗 粒而沉降下来,使其具有介稳性。
问题探究3: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示: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答案:A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有一定的 对应关系,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通过四个基本反应类型 来实现的,把物质的转化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联系起来,就 会便于类推和记忆。
(2012年高考命题研究原创)下列为W、Q、R、
T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a、b为反应条件,下列选项中符合
的是
()
选项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