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方法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理念下中学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初探
—在中路片区“联校互动”语文教研活动中的讲话
三台县教育研究室 周 丹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尽量做到“三有”,即有趣、有情、有理。

虽然中学语文教材上所选的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环境描写多姿多彩但是往往由于篇幅较长,学生难以抓住重点,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要抓住小说人物形象这个中心,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学习小说的效率。

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虽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慨,但更多的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下面我就将这种喜悦拿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系列提问,直入形象
系列提问要求紧扣标题,以人物为中心提问和阅读思考
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探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这个题目向我们揭示了哪些信息?(第一,交代了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第二,揭示了俩人的关系,第三、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要打?怎样打的?)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这个情节在节选部分属于小说情节结构的那部分?(高潮部分)
3、鲁达为什么要打郑屠?怎样打的?
4、作者通过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
5、、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鲁达哪些性格?请用一句话概括鲁达这个人物。

二、音像渲染,感知形象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手段的优选是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主要方案之一。

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和录音这些现代传播媒体,就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难点。

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变色龙》是契河夫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

作品的思想内容隽水深刻,而这深刻的主题思想又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的。

因此,让学生深刻领会主人公的典型性格特征是学生理解作品主题的前提。

那怎样才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主人公的真正嘴脸呢?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先分组指派角色,分别充当奥楚蔑洛夫、赫留金、独眼鬼、叶尔德林和普洛何尔;接着播放这篇小说的朗读录音。

同时投影四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幻灯片,让学生眼观变色龙的形象,耳听变色龙的声音,使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边体验人物的语言、语态、语势,体会神态、动作以及动作表达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再到课堂仿演出来;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变色龙这一形象的意义。

这样,采用音像结合的方式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感知人物形象,再让学生亲身实践去领悟这一人物形象。

从而,使学生在欣赏和实践中领会变色龙这一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悟出了作品的深刻内涵,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有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高潮部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这部分的电影在听朗读思考
三、抓住重点,比较形象
例如《故乡》一文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

这两个人物在二十年中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如果学生能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及其变化原因,进而就能深刻地理解主题。

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识水平有限,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很难。

为了把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艺术典型形象地再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我选用投影分别打出了他们的形象画面。

当我打出少年闰土画面时,银幕中呈现出少年闰土月夜刺猹的美丽画面(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圆脸,项带银圈,瞪着一双活泼机智的大眼睛,红活圆实的手捏着一柄钢叉,正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一转身,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被激发起来。

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同学们都认真观察画面,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仿佛已置身于那美妙的画面之中。

这时,学生不仅能易如反掌他说出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而且能深刻地领会闰土这个小英雄的形象。

正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之中,我随即打出中年闰土画面。

这时,同学们立即从沉醉中惊醒过来,惊异地注视着画面,观察着饱经风霜、迟饨麻木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红肿,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此时,毋须老师多讲,学生已分明地感受到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

这时,教师适时点拨,填写比较表,让学生再从外表、言行和态度去分析比较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通过形象的前后对比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杨二嫂是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

她明索暗偷,贪婪刻薄,是个泼妇的形象。

尽管书中对杨二嫂的外貌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对这一形象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刻。

因此,在分析这一形象时,我采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看画面听录音,学生闻其声,见其人,充分感知杨二嫂这一泼妇式的人物形象及其与众不同的尖利怪声 。

当同学们看到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的杨二嫂时,自然就想起了画图仪器中细脚伶仃的圆规,同时,也深深理解了鲁迅这一形象比喻的深刻内涵。

随即,我又打出杨二嫂年青时的图片(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年青漂亮的豆腐西施)。

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式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变化原因。

这样,教师对作品主题的提炼和作品意义的讲解可谓是水到渠成了
四、引入表演,理解形象
对一些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的课文,可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以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再如教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情节改编成课本剧,要特别强调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把镇关西的感觉表现出来,并组织学生排练表演。

例如:鲁达:(上前一步,踏住郑屠胸脯,提起拳头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屠户鼻子上,)
郑屠:( 双手捂住鼻子,只觉得鲜血从指间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好像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又一拳打在眼眶际眉梢处)
郑屠:( 只觉得好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一摸乌珠已经迸出) 这种形式其实是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第二课堂活动的相互结合。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进一步巩固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而且也丰富了课余活动,使学生的读、写、听、说、做等多种语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使之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五、辨析辩论,透视形象
就是教师事先将教材中的某一关键的问题的几个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认真钻研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辨析,选择一种观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辩论,以达到透彻理解人物形象,明确人物形象的效果。

例如教学《将相和》时,有位教师首先提出:“在渑池之会上,赵王和秦王究竟谁战胜了谁?有的说战成了平局,有的说秦王战胜了赵王,有的说赵王战胜了秦王。

你认为呢”?然后学生认真钻研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观点,然后各方展开了唇舌之战,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论的根据,有时他们还反问对方。

最后,教师根据各方辩论的情况予以公正的评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促使学生热情地深入地钻研课文,也有利于辨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六、合理想象,拓展形象
这种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改动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或续写小说,进行一种再创作的思维训练。

如,学习了《孔乙己》一文后,就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假设孔乙己中举后,请你给他写个续编等等。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训练,并且有助于与《范进中举》一文进行比较学习。

纵观中学语文教材,小说的比重是较大的。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符合小说体裁特点的有效地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

以上发言只是个人在小说课文鉴赏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肤浅的认识,敬请大家指正。

谢谢大家!
2010年11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