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37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阶段练习(三)地理
说明: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列相应位置。

每小题3分,共75分。


1. 据图可知,亚洲()
A. 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B.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 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
D.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答案】B
【解析】
【详解】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与大西洋不相临,A错误;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正确;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C错误;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D错误。

依据题意,故选B。

2. 下列纬线没有穿过亚洲的是()
A. 赤道
B. 北极圈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纬度位置亚洲最北端的北地群岛,地处北纬80°,最南端努沙登加拉群岛,地处南纬10°,南北跨纬度约90°,且跨寒、温、热带。

赤道、北极圈、北回归线都穿过亚洲,而南回归线没有穿过,D错误。

选D。

【点睛】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3. 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阿富汗和蒙古分别属于()
A. 南亚和北非地区
B. 西亚和东亚地区
C. 中亚和北亚地区
D. 中亚和东亚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亚洲,通常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

阿富汗位置相对于亚洲地区来说比较靠西,属于西亚地区。

蒙古相对于亚洲地区来说比较靠东,属于东亚。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A 、C 、D 三项说法都不正确。

故答案为:B 。

4. 亚洲南面三大半岛从西到东依次( )
A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B. 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C. 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
D.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答案】D
【解析】
【详解】亚洲南面有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其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D 正确,ABC 错。

依据题意,故选D 。

5.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A. 南极洲
B. 大洋洲
C. 欧洲
D. 亚洲
【答案】D
【解析】
【详解】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洲;欧洲是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故D 符合题意。

6.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中间高,两边低
B. 中间高,四周低
C. 东西低、南北高
D. 中间低、四周高【答案】B
【解析】
【详解】亚洲地形是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导致亚洲大多数河流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选B .
7.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 由东向西【答案】A
【解析】
【详解】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亚洲的河流受地势影响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答案选择A 。

是.
亚洲面积广大,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下图示意亚洲气候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气候类型中,分布在大陆内部地区的是()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9. 亚洲气候特点是()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海洋性气候分布广④季风气候显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8. D 9. B
【解析】
【8题详解】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其中分布在亚洲内陆地区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所以D正确。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所以ABC错误。

故选D。

【9题详解】
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最长,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广,所以①②④。

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③错误。

故选B。

【点睛】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

大陆性气候强烈,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

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

10. 下列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白色人种的故乡
B.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 黑色人种的故乡
D.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答案】B
【解析】
【详解】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欧洲是白色人种的故乡,故A错误;亚洲是七大洲人口最多的大洲,
故B正确;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故C错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故D错误。

故选B。

11. 亚洲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是()。

A. 北部和南部
B. 东部和西部
C. 东部和南部
D. 北部和西部
【答案】C
【解析】
【详解】现在亚洲有近50个国家,人们习惯上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其中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C符合题意。

12. 关于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B. 韩国依靠石油加工,经济发展迅速
C. 马来西亚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 亚洲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好,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A错误;韩国缺少,不是依靠石油加工,B错误;马来西亚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C正确;亚洲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D错误。

故选C。

13. 亚洲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属于发达国家为()
A. 中国
B. 日本
C. 印度尼西亚
D. 马来西亚
【答案】B
【解析】
【详解】亚洲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日本,该国家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B正确,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ACD错误。

故选:B。

14.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A. 菲律宾群岛
B. 努沙登加拉群岛
C. 马来群岛
D. 巽他群岛
【答案】C
【解析】
【详解】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巽他群岛都是马来群岛的组成部分,故选C。

15.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其地处()
A. 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B. 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 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D. 大洋洲东部,印度洋西岸
【答案】C
【解析】
【详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A错误,C正确。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故B、D都错误。

故选C。

16. 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又被称为“火山之国”的是()
A. 缅甸
B. 印度尼西亚
C. 越南
D. 菲律宾
【答案】B
【解析】
【详解】印度尼西亚处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因而多火山地震,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印度尼西亚国家领土由137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B正确,ACD错。

故选B。

17.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其范围包括()
A.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B.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C. 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
D. 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
【答案】A
【解析】
【详解】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A正确。

苏门答腊岛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都属于马来群岛,所以BCD错误。

故选A。

18. 中南半岛北部与我国山水相连,半岛的城市、人口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②地势平坦,易于灌溉③水运发达,交通便利④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中南半岛的河流下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发展空间广阔,是中南岛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中南半岛北部山区水能资源丰富。

所以①②③正确,
④错误。

故选A。

19.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陈毅元帅的诗句描写的是哪一地区的地理特征?()
A. 南亚
B. 俄罗斯
C. 四川盆地
D. 中南半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根据题意,故选D。

20. 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 湄南河
B. 湄公河
C. 红河
D. 伊洛瓦底江
【答案】B
【解析】
【详解】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

流经东南亚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排除A、C、D,选B。

21. 东南亚有许多名胜古迹,著名的吴哥窑位于:
A. 缅甸
B. 泰国
C. 柬埔寨
D. 马来西亚
【答案】C
【解析】

【详解】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

故C 正确,排除ABD,故选C。

22.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A. 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B. 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C. 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D. 农作物在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带季风气候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故选C。

23. 去东南亚马来群岛旅游,下列物品中没有必要携是()
A. 雨伞、药品
B. 御寒衣物
C. 摄像机
D. 地图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所以去马来群岛旅游时没必要携带御寒衣物,雨伞、药品、摄像机和地图都有必要携带,故选B。

【点睛】
24.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下“南洋”谋生的中国人主要来自于()
A. 山西、河南
B. 云南、广西
C. 广东、福建
D. 台湾、海南
【答案】C
【解析】
【详解】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达2000万以上。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大量劳动力“下南洋”谋生。

他们中的多数人及其后代取得了所在国国籍,被称为华人。

故答案为广东省、福建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5. 有关东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南半岛人口稀疏,农业落后
B. 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C.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D. 中南半岛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南半岛人口稠密,农业较发达,故A错误;东南亚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马来群岛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中南半岛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BCD正确。

故选A。

二、简答题
26.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下图示意亚洲的位置。

(1)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____洋、____洋和____洋,东北隔____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____为邻,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

(2)简述亚洲的地形特点。

【答案】(1)
①. 太平 ②. 印度 ③. 北冰 ④. 白令海峡 ⑤. 非洲 ⑥. 青藏高原 (2)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亚洲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的世界之最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亚洲的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小问2详解】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7.
读东南亚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A____,B____,大洋C____,D____,海峡E____。

(2)东南亚位于亚洲的____部,包括____和____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____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____。

(3)说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答案】(1)①. 亚洲②. 大洋洲③. 太平洋④. 印度洋⑤. 马六甲海峡
(2)①. 东南②. 中南半岛③. 马来群岛④. 中国⑤. 马来半岛
(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东南亚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大洲大洋的位置、东南亚的范围、地形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地图得知,A亚洲,B大洋洲,C太平洋,D印度洋,E为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小问2详解】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小问3详解】
中南半岛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