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世雄 急救医疗中心建设与我区的发展思考-2015河池

合集下载

急救中心项目计划书

急救中心项目计划书

急救中心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外事故频发,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急救中心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急救中心作为城市的急救救治中心,对于提高城市急救救治能力,减少生命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座标准化的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设施,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急救救治服务,以满足市民对急救服务的需求,提高城市急救救治能力,提升城市形象。

三、项目内容1. 急救中心选址及建设- 选择地理位置便利、交通便捷的地点,确保急救中心能够迅速响应急救请求;- 完善急救中心建筑设计,符合急救救治要求,提供宽敞、舒适的急救治疗环境;- 配备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设施,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确保急救救治能力。

2. 人员培训及岗位设置- 对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急救救治水平;- 合理设置岗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保障急救救治质量。

3. 急救服务宣传推广- 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市民急救意识,教育市民正确急救方法;- 制定急救服务宣传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将急救服务推广给更多人,提升急救服务的影响力。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立项阶段(1-3个月)- 确立项目团队,明确各部门职责;- 制定项目计划书和预算;- 确定急救中心选址并进行规划;- 确定急救设备及设施采购计划。

2. 建设阶段(6-12个月)- 开展急救中心建设工作,确保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购买急救设备及设施,并进行安装调试;- 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培训,提高其急救救治水平;- 开展急救服务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市民急救意识。

3. 运营阶段(长期)- 运营急救中心,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救治服务;- 定期对急救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组织急救服务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急救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五、项目预算- 急救中心选址及建设费用:1000万元- 急救设备及设施采购费用:500万元- 人员培训费用:200万元- 急救服务宣传推广费用:100万元合计:1800万元六、项目风险及对策1. 地址选择风险:应提前调研选址,选择地理位置便利、交通便捷的地点;2. 建设进度风险:应加强项目管理,确保按计划进行建设;3. 设备及设施采购风险:应在可靠的供应商处购买设备及设施,避免质量问题;4. 人员培训风险:应加强培训计划,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救治水平。

大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前景

大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前景
….
如此培养的医学生是不是 真正的急诊医师?
20
4.时间轴
“时间轴”
院前--急诊--危重症--专科救治 首要且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
21
22
急诊的真正作为在哪儿?
胸痛中心 创伤中心 卒中中心 中毒中心 ....中心
“时间线”是过程管理 “时间窗”是结果管理
“坚持以急诊科为核心的一体化的急救生命绿色通道建设”
手术室 介入室 腔镜 CRRT ECMO
...
打造多维、立体、全覆盖、无缝隙,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 需求的紧急医疗体系
26
四个前移势不可挡
专科 院内 院前 急救
急诊 院前 现场
社会
27
6、院前是短板也是突破点
重视院内抢救,忽视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其实大有作为。
28
下一个医生荒、护士荒的是??
院前急救!!!
吕传柱, 张海涛, 张伟,等. 探索符合国情的急诊流程设计[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 09(1):6-11.
14
行为规范
中国缺的 不是制定标准, 而是执行标准!
15
时间规范
伤者现场评估时间 呼叫至首次医疗干预时间
呼叫至接受检查时间 抽血时间 判读时间 决策时间
呼叫至手术时间 门球时间 门栓时间 ...
29
生命链丢了几个??
我们的生命链从第一环节就开始丢失!
院外心跳骤停
识别和启动应 急反应系统
即时高质量CPR
快速除颤 基础及高级急救医疗服务
高级生命支持和 骤停后护理
针对非专业施救者
只剩最后两个环!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
30

稳定 提升 转岗
规培医师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关于加强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_概述及解释说明

关于加强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_概述及解释说明

关于加强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急救体系建设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它关乎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无数生命。

然而,目前我国的急救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建设以提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关于加强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

首先,我们会对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举例分析成功案例以及国内外对其关注和重视程度。

接下来将通过现状和问题分析,探讨现有急救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影响因素及挑战,并考察其他国家在该领域中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总结。

最后,我们将提出具体建议和方法,涉及法律政策支持与推动机制构建、培养急救人才与提升技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推广等方面。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出一些关于加强急救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以期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深入分析急救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成功案例和国内外经验,我们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急救体系建设做出贡献,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参与。

只有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社会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 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2.1 社会需求与紧迫性:急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需求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时有发生,人们对于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需求日益增加。

一个完善的急救体系可以为受伤或患病的人提供紧急救治,挽救生命,减少伤害。

2.2 成功案例分析:在各国已存在的成功案例中,强调了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例如,美国将其急救系统与独立医院进行紧密结合,并投入大量资源培训专业人员。

这样做使得在事故现场可以快速反应,并通过高效协调来达到最佳抢救效果。

此外,澳大利亚用直升机作为一种快速运送医疗援助的方式,在遇到交通拥堵或地理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够及时赶到现场。

急救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急救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急救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一、背景介绍急救一体化建设是指在医疗体系中,将急救服务纳入整体规划,实现急救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高急救响应速度和效率,以救治更多的患者。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包括急救一体化的意义、目标、关键要素和推进措施。

二、急救一体化的意义1. 提高急救响应速度:通过整合急救资源,减少信息传递和协调环节,使急救人员能够更快地抵达现场,救治患者,提高生存率。

2. 增强急救效率:急救一体化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3. 提高急救质量:通过统一标准和流程,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提高急救质量,减少医疗事故。

4. 促进医疗协同发展:急救一体化可以促进急诊科、重症监护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医疗体系,提高综合医疗水平。

三、急救一体化的目标1. 建立统一的急救指挥中心:通过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实现急救资源的统一调度和指挥,提高急救响应速度和效率。

2. 建立急救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急救资源共享平台,包括急救车辆、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的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建立统一的急救标准和流程:制定统一的急救标准和流程,确保急救人员的操作规范和专业水平,提高急救质量。

4. 加强急救人员培训和团队建设:通过加强急救人员的培训和团队建设,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急救效率。

四、急救一体化的关键要素1.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急救一体化建设,提供资金和人力保障。

2. 技术支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急救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急救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3. 人员配备:合理配置急救人员,包括急救医生、护士和司机等,保证急救队伍的专业化和稳定性。

4. 设备投入:提供先进的急救设备和器材,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救治患者。

5. 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急救人员培训机制,包括培训课程、考核评估和继续教育等,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

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提升了医疗急救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及时、有效的医疗急救服务。

下面就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的投入,加强了基层医疗急救设施建设,提高了医疗急救设备和技术水平。

目前,各地区的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站点和急救车队得到了有效的建设和配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急救需求。

其次,医疗急救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培训急救人员,提高了
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还加强了急救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确保了医疗急救队伍的快速响应和高效运作。

再次,医疗急救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通过建设和整合急救资源,我国医疗
急救服务的覆盖范围得到了有效扩大,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医疗急救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急救需求得到了更好地满足。

最后,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不断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我国医疗急救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医疗急救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医疗急救服务的覆盖范围得到了有效扩大,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及时、有效的医疗急救服务。

总的来说,我国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医疗急救体
系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医疗急救队伍的培训和管理,进一步扩大医疗急救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医疗急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急救服务。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借助省级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中心平台推进急救中心护理质控管理的探讨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借助省级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中心平台推进急救中心护理质控管理的探讨

卫生管理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借助省级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中心平台推进急救中心护理质控管理的探讨!唐连家阳世雄(广西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办公室,南宁市530022,电子邮箱:837856119@q q.c o m)【提要】院前救治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患 者伤残率和死亡率。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借助广西壮族自治区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平台,大力推进急救中心院前急 救护理质控管理工作,实现急救中心护理质控管理目标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高了院前急救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院前急救;质控中心;护理;质控管理;广西南宁市;急救医疗中心【中图分类号】@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3-4304(2018)09-1116-031116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 May. 2018 $Vol. 4Q $No. 9D O I:10.11675/j.issn.0253-4304. 2018. 09. 34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科技和医疗的进步,医疗服务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而院前急救是急诊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现场救治的质量是降低急症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2],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必须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3]&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广 西院前质控中心+)成立并挂靠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以 下简称“我中心+),我中心借助广西院前质控中心这一平台,切实把院前急救护理质控管理作为急救中心的一项重点工作,多措并举,从工作制度、工作规范、技术水平、物品管理、感染控制、满意率调查等进行全方位管理,院前急救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现报告如下。

1中心护理质控模式我中心是目前广西唯一一家同时拥有调度及院前急救功能,且独立运行的急救中心,设有3个直属急救站、7个非直属急救站及33家院前急救网络医院。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与思考安排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与思考安排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与思考安排作者:何北川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期何北川四川宜宾市紧急救援中心,四川宜宾 644000[摘要]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同时也有很多疾病、事故的发生率在逐年的上升,并且大部分的疾病、事故都需要进行紧急的医疗处理,因此,对急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逐渐的发展,各个医疗项目的建设工作也在有序的开展,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

文章就此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与思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思考[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075-02急诊医学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也为人们看病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急诊医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其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现阶段,急诊医学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是对于基层医院的急诊来说,其发展的状况不是很乐观。

一方面其医疗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编制,另一方面,大量的伤患前来就诊,但是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没有达到要求,从而导致了医患之间的矛盾重重。

1 医院院前急诊的现状想要对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建设提供相应的意见,就要对医院院前急诊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医院院前急诊需要新型的医学理论,对于新时期急诊医学理论其主要是分析急诊医学的出现,其实伴随着新时期医学的不断发展作为前提条件,并将救助措施作为辅助性手段,基于整体研究以及科学管理而最终产生的一类临床性学科类别之一。

同时,相较于常规临床学科类别来说,此学科其具备独立性,主要涉及到院前、院内以及监护三位一体的治疗监管体系,很显然三部分不可分割,所以形成了三环理论地位[1]。

其次从医院院前急救的工作情况来看,医院的急诊科室的模式可以根据坐诊医生的工作性质简单的分为3类,第一类就是在急诊科室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并且这些医护人员都是几个固定的专科医生,比如骨科、外科等。

急救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急救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急救一体化建设的思考第一篇:急救一体化建设的思考急救一体化建设的思考贵航302医院 ICU 刘泽银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危重症监护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既各具独立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而院内急救则受急救模式的影响,往往导致患者救治延误,甚至极易诱发医疗纠纷。

院前院内急救需要由不同部门或单位组成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协同完成,并像生产流水线一样顺序接替,环环衔接良好,故称为急救一体化或院前院内急救链。

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ICU)是EMSS的重要环节,其应急能力和救治水平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医疗技术水平和特色。

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急救中心的运转模式,对于发展急救医学,提高重症医学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很多人看来,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就只是为了单纯的争取时间。

但衔接不仅仅是为了争取时间,还为了科学有效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尤其是紧缺的急救资源,从而避免或减少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这就涉及调配谁、何时调配和怎样调配等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制定必要的衔接预案;二是要进行强化训练和模拟演练;三是要在实际运用中注重相互配合协调。

根据国内、外急诊医学发展模式,结合我院的现状和困境,将综合ICU与急诊科统一协作发展,建立融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为一体化急救运转的平台模式。

从而达到完善学科建设、增强专业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

具体方法:1、流程再造进行功能改造,重新整合有效资源,再造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集急诊抢救、急诊手术与急诊危重症监护为一体的救治体系,进一步畅通了“绿色通道”。

急诊科处理一般的急诊疾病,急救抢救室重点应对各类急危患者生命的抢救,而重症监护室病房则承担急诊手术后及危重病人的进一步观察和抢救。

上述分工有专人负责分诊与引导,保证各类急诊患者的救治安排更科学、合理。

急救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急救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急救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急救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急救体系覆盖面不够广,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急救资源匮乏,急救知识普及率低。

其次,急救设施和设备不够完善,急救车辆、急救器材等方面存在一定缺口。

此外,急救人员队伍建设还需加强,急救技能和救护意识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急救体系建设的
投入。

首先,加强对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开展急救培训、宣传教育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其次,加强急救设施和设备建设,提升急救车辆、急救器材的更新换代,完善急救设施建设,提高急救救治能力。

同时,加大对急救人员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急救人员的培训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加急救人员的数量,保障急救队伍的健康发展。

在急救体系建设方面,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
急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急救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

同时,加强急救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急救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提高急救救治水平,提升急救体系的整体应对能力。

总的来说,我国急救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急救体系建设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急救资源整合和共享,加强急救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急救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不断提升我国急救体系的整体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建设急救中心工作计划

建设急救中心工作计划

建设急救中心工作计划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急救中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还可以帮助降低急救时间,保护市民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现代化的急救中心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在建设急救中心之前,首先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涵盖从选址、规划、建设到运营的所有方面,确保所有步骤都能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急救中心的目标和使命。

1. 选址急救中心的选址是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选址应该考虑市民的分布情况、交通便利性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

最好选择一个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的地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急救中心的效率和覆盖面。

2. 规划在选址确定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

规划应考虑建筑结构、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等方面。

建筑结构应该符合急救中心的功能需求,并且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设备配置要满足急救需求,包括急救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

人员配备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确保有足够的急救人员和医疗团队,以应对突发状况。

3. 建设建设急救中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施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要求。

同时需要加强施工监管,避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验收,确保急救中心可以正常运行。

4. 运营急救中心建成后,需要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

这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急救流程优化等方面。

人员培训是重中之重,需要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具有丰富的急救经验和技能。

设备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急救流程的优化可以提高急救效率,缩短急救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综上所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和协作。

只有整体规划,有序推进,才能真正建设一个高效、现代化的急救中心,为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阳世雄 急救医疗中心建设与我区的发展思考-2015河池

阳世雄  急救医疗中心建设与我区的发展思考-2015河池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执业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
、附则。起草过程中紧紧围绕院 前医疗急救相关工作,重点解决 六个方面的问题。
31
• 1、明确急救网络的构建问题。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以 急救中心(站)为主体,按照急救半径和呼叫反应时间 ,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医院共同组成网络。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2、急救中心的发展
从单纯的、粗放的院前转运变成代表政 府职能的,集医疗急救、灾难救援、医疗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保障、危重病监护转运、急救车服务等功 能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3、急救中心的职能
(1)指挥调度 (2)院前救治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3)灾难救援 (4)医疗保障 (5)危重病转运 (6) 急救培训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三、我区院前医疗急 救发展的思考
院前急救,以往多是强调城市院前医
疗急救,但是现在国家正在推进城镇化建 设,因此,在思考下一步的发展,必须重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点把握院前医疗急救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
设问题,否则浪费资源不用说,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均等化就无从说起,也是与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不相符。


6、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一)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 (二)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中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西医结合学会下还设置了院前急救的学术组 (三)每两年一届的全国院前急救学术大会 (四)每年一届的灾难医疗救援案例分析会

(五)每两年一届的全国院前急救技能大赛 (六)中国急救网是行业的旗帜网站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七)发行《医学参考报急诊医学频道》报刊 (八)发行《院前急救》内部资料
“120”呼叫号码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医疗 急救呼叫电话; ( 3).急救中心(站)不得因

关于医疗急救中心建设的提议

关于医疗急救中心建设的提议

关于医疗急救中心建设的提议为了提升医疗救护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建议在我们的社区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医疗急救中心。

这个中心将为我们的社区居民提供快速、高效的急救服务,以应对突发的医疗紧急情况。

建设医疗急救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我们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急救中心将成为第一时间抢救的重要场所。

它将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便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和治疗。

这样一来,我们社区的居民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

医疗急救中心的建设将有利于提升医疗救护的效率和质量。

中心将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急诊医生、护士和急救技术人员等。

他们将接受专业的培训,具备丰富的急救经验和技能,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此外,中心将与周边医院和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将患者转运到更适合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这将大大提高医疗救护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服务。

第三,医疗急救中心的建设将提升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急救中心将成为社区居民获得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

中心将不仅提供急救服务,还将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这将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提高了他们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依赖度。

医疗急救中心的建设将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个良好的医疗救护体系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它不仅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流入社区,为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医疗急救中心对于我们社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将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疗救护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也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这个提议一定能够实现,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好的医疗救护服务。

急救医疗中心建设方案

急救医疗中心建设方案

急救医疗中心建设方案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急救医疗中心是一个能够迅速响应急救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现代化城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篇文档将介绍急救医疗中心的建设方案,包括地点选择、设施建设、设备配备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地点选择急救医疗中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应该建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区。

一般来说,商业中心、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和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区都是理想的选址地点。

此外,急救医疗中心应该建在离关键区域和交通主干道不远的地方,以保证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设施建设急救医疗中心的设施建设应当符合现代化医疗设备标准,并且适应不同的病情需求。

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包括:1. 独立的医疗区域急救医疗中心应当拥有充足的空间来建立医疗区域,在不同的病情情况下可以为患者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

2. 状况监控和记录设备急救医疗中心需要拥有先进的状况监控和记录设备,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3. 洁净的病房和手术室急救医疗中心还需要拥有洁净的病房和手术室,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 数字信息系统现代化的急救医疗中心应当拥有数字信息系统,以便医生们快速准确地确定患者的病情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设备配备急救医疗中心中必须配备最新的技术设备,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来说,急救医疗中心应该配备以下设备:1. 心电图机心电图机可以对患者的心脏进行监控备份,及时发现心脏相关问题。

2. 神经系统诊断机器神经系统诊断机器可以以非侵入式的方式检测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为医生识别各种神经疾病提供帮助。

3. 血糖监控仪血糖监控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患者的血糖值,帮助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4. 快速血液凝固性检测仪快速血液凝固性检测仪可以检测患者的血液凝固状态,以便识别和预防血液病的发生。

总结急救医疗中心的建设关乎每个人,在人们交通和安全事故越来越多的现代都市中,它显得更加重要。

院前急救构成的三大要素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概况

院前急救构成的三大要素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概况
2.每位患者的病历仍是手工纸质填写,缺 乏科学、智能的病历管理,相关的数据分 析也无法自动统计;
3.在病人转移过程中,医生无法获知病人的实际情况(包 括各种生理参数),无法给急救车上的救护人员提供专业 指导;
4.专科医生,手术医生,专家等无法提早参与到急救过程 中,不能够最大程南度宁地市缩院前短急急救救体系时现间状,提高急救效率;
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 阳世雄
院前急救构成的三大要素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院前急救构成的三大要素
1、灵敏、可靠的通信网络: 具有先进的通信指挥平台、无线通信网络和设备、
特服号码120、车载终端(急救监控系统、数传、 对讲)卫星定位系统(GPS)。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院前急救构成的三大要素
现有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不足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目前主流120急救系统的信息流程是单向的,仅仅是以接警 调度为主,对于急救过程、急救医生和患者等重要的环节没 有做到信息化的管理,急救数据也无法实现互通和共享。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1.南宁市的接警调度模式为110、120、 119、122四警合一调度模式,120调度 中心位于南宁南市宁城市院市前急应救体急系现联状动中心,南宁 急救医疗中心无法实时掌握调度、出车等 信息;
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概况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始于20世纪50 年代,当时在大中城市成立了院前医疗急 救的专业机构-救护站。
20世纪80年代南宁以市后院前,急救我体系国现急状 救医疗服务体 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省、地、县的 三级城市院前急救服务系统,院前急救作 为急救医学服务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 ,也是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级医院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县级医院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县级医院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闫自雄
【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
【年(卷),期】2009(7)5
【摘要】急诊科是医院应急抢救各科危重病人的场所,急诊急救医疗服务质量的
好坏,直接体现医院综合水平和文明程度,急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生死.所以加强急诊、急救,完善急诊,急救体系非常重要。

笔者就经历急诊科的成立发展及现在停滞不前的情况,浅谈我院急诊科的现状与发展。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闫自雄
【作者单位】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浠水438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23
【相关文献】
1.西北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青海省民族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J], 李长著;冯国桢;尚季芳
2.中药注射剂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J], 聂忠富
3.西藏山南地区急诊医学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J], 屈纪富;胥全宏;文亮;刘明华;彭
顺舟
4.西部地区县级医院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J], 石海峰;王海龙
5.中医急诊医学模式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探讨 [J], 石存忠;李桂伟;肖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救站建设进度汇报材料

急救站建设进度汇报材料

急救站建设进度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在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稳步推进急救站建设工作。

现将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建设进度1. 土地选址:已完成土地选址工作,确定在市中心区域建设急救站,便于紧急救援车辆快速出发。

2. 建筑设计:与相关建筑设计单位密切合作,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

方案注重急救站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并充分考虑了灾害应对等方面的要求。

3. 施工准备: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合同,按照施工计划安排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和平整土地、采购建筑材料等。

4. 筹备人员:已组建了急救站管理团队,招聘了急救医生、护士和行政人员,并进行了相应的培训。

5. 装备采购:已编制了装备采购计划,购置了紧急救援车辆、急救器材以及医疗设备等。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资金问题:目前急救站建设资金存在一定压力,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积极开展募捐活动,争取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2. 目标需求分析:急救站的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我们将进行市场调研和专家咨询,确保建设目标与用户需求相匹配。

3. 施工进展问题:由于气候条件、施工队伍力量等原因,施工进展存在一定困难。

我们将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 确定最终建设方案:结合专家意见和市场调研结果,完善建设方案,进行最终设计招标。

2. 开展宣传工作:加大对急救站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急救站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医疗机构、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做好协同工作,提高急救站的应急能力。

4. 确保资金到位:积极与财政部门联系,争取资金支持,并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合规。

尽管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将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高质量建设急救站的目标,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我们将继续加强沟通协调,随时向您汇报进展情况,欢迎领导给予指导和支持。

谢谢!。

急救点筹建情况汇报

急救点筹建情况汇报

急救点筹建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X,现在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急救点筹建情况。

首先,我们对急救点的选址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评估,最终确定在市中心人流密集的地段进行建设,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覆盖到市民的急救需求。

同时,我们也考虑到了交通便利性和周边医疗资源的配套情况,确保急救点的建设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其次,我们在筹建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与当地政府、医疗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我们成功地争取到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持,为急救点的筹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设施建设方面,我们注重提高急救点的应急救治能力。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配备了专业的医护人员,确保在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救治。

此外,我们也注重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培训,组织开展了多场急救知识普及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为急救点的未来运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目前急救点的筹建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急救点的建设和运营,确保其能够在社区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市民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此致。

敬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
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稳定的经费保
障机制,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与当地社会、经
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
34
重点内容 5、明确院前急救工作行为规范问题。
“六不准”:(1).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个人不得使用急救中心 (站)的名称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 2).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


7、全国急救中心的发展形势
北京、杭州、武汉、海口、等城市的急救中 心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发达国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家的急救医疗机构或医学院校进行密切合作和 学术交流,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急救水平 的差距。
杭州急救中心和AHA合作挂牌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海口急救中心和AHA合作挂牌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二、认真贯彻落实《院 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一)重要性
心肌梗死患者
得到现场救治60-50% 未在发病初得到现场救治死亡的达40-50%
40-50%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60-50 %
以上数据表明,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 系中的首要环节,关系到整个急救医疗的成败, 而且直接关系着伤病员的预后。
(二)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
加强急救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合理利用各类卫生资源,探索建立院前院 内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推进院前医疗急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救城乡一体化。
统筹建立先进的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 平台,如果暂时财力不足,必须做好顶层 设计,逐步实施,力求做到“四个统一” 管理模式。
管理等重点内容
对于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急诊急救行 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卫 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将院前医疗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急救工作纳入医政管理重要议事日程,专 题研究贯彻意见,确保《办法》得到落实。
重点内容
(二)明确的问题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共 6章41条,包括总则、机构设置、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办法》规定医疗救护员应当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考
核合格持证上岗,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救护人员的从业资质。
医疗救护员从事的是辅助性医疗救助工作,区别于医护人员开 展的医疗行为。
33
重点内容
• 4、解决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紧缺的问题。 规定在技术职务评审、考核、聘任等方面 ,给予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适当优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四个统一

统一受理平台:整合市、县、乡的“120”受理
平台,由设区市急救中心网络统一进行受理。建 立统一的“120”急救数据平台,收集受理记录、 GPS定位、急救时间节点等信息,形成完整的本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辖区的院前医疗急救数据库。

统一调度系统:在实行“统一受理”基础上,
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研 究“统一调度”的工作机制,适时建立“统一调 度”模式。

5、急救中心的运行模式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世界各国院前急救 模式划分为二大类
英—美模式是以现场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法—德模式是以执 对症处理为主,主要 业的急救医生为主, 由EMT(急诊医疗技 术员)或Paramedics 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抢 (辅助医务人员)履 时间进行高质量的医 行现场急救任务,然 疗救助,强调救护措 后将病人运到医院急 施尽早高质量和现场 诊科,由急诊医师提 医疗急救的重要性 供进一步的医疗急救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救护
车定位追踪及轨迹回放 急救受理流程监控 调度平台与联动中心对接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120 电话呼叫受理,按照就近、就急原则调度派车 ,点击派车按钮,医院接收到电子派车单
(2)单纯院前型,如北京、上海、天
津120,由急救中心站及其分站与医院
紧密协作模式,属于集中指挥型。
2、依附医院型,如重庆,依托辖区内医 院开展院前急救的模式,在全国占多数。 3、单纯调度指挥型,如广州、珠海,柳 州由市急救指挥中心负责,以若干个医院急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诊科成立一个区域中心,实行分区域分科负 责急救模式。 4、联合型,如南宁、苏州、镇江,与公 安、消防、交通等多部门联合设置模式,实 行资源共享。
统一
统一调度院前急救 资源,急救中心( 站)负责指挥、调 度急救网络医院, 开展院前医疗急救 工作
统一救护车标识
3、加强院前医疗急救队伍建设
院前急救人员应为专职专业技术人员,争取每
救护车单元须配备医、护、驾3名工作人员,和1
名医疗救护员。执业医师应具有三年以上临床经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验,执业护士应具有两年以上临床经验,医疗救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三、我区院前医疗急 救发展的思考
院前急救,以往多是强调城市院前医
疗急救,但是现在国家正在推进城镇化建 设,因此,在思考下一步的发展,必须重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点把握院前医疗急救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
设问题,否则浪费资源不用说,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均等化就无从说起,也是与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不相符。
(三)卫生计生部门重点要抓好的工作
1 2 3 4
加快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
统一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配备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加强院前医疗急救队伍建设 建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全程监管机制
1、加快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
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完善本辖区院 前医疗急救体系的规划和建设。院前医疗急 救体系包括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各设区市要独立设置一个市级急救中心,负责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指挥和调度;市级急救 中心覆盖不到的县(市、区)可设立县级急 救中心(站),接受市急救中心的统一调度 和业务指导。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海口急救中心IT项目挂牌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北京OS合作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8、院前急救法规建设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经2013年10 月2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务会议讨论通过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2013年11月 29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令第3号公布。自2014年2月1日 起施行。
“120”呼叫号码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医疗 急救呼叫电话; ( 3).急救中心(站)不得因
指挥调度原因拒绝、推诿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 35
(4).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 医院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 5).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络医院不得将救护车用于非院前医 疗急救服务;(6).除急救中心( 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外,任何单位 和个人不得使用救护车开展院前医 疗急救工作。
统一指挥体系:建立各市统一的指挥 体系。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和承担重 大保障活动时,各市院前医疗急救中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心在当地卫生计划委的授权下,及时 统一指挥和调度院前医疗急救资源, 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提升应急保障力 度。
统一考核机制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制定院 前医疗 急救系 统的业 务考核 标准和 体系
我国院前急救模式
因各地的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急
救意识、服务区域以及传统观念的影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响,在设立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时,所
采取的院前急救模式亦不相同。目前
我国院前急救大体上可分为如下模式:
1、独立型——其中有两种: (1)院前院内完善型,如北京999, 由院前急救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 构成,与市政府卫生局、各大医院直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接联系。


指挥调度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院前救治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灾难救援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医疗保障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危重病转运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4、急救中心规模
全国300多个地级市和2000多个县级市 都建设了急救中心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从业人员达数万人,初步形成了二级或三 级的城市急救网络,全天24小时提供急救 医疗服务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一)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 (二)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中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西医结合学会下还设置了院前急救的学术组 (三)每两年一届的全国院前急救学术大会 (四)每年一届的灾难医疗救援案例分析会

(五)每两年一届的全国院前急救技能大赛 (六)中国急救网是行业的旗帜网站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七)发行《医学参考报急诊医学频道》报刊 (八)发行《院前急救》内部资料
各设区市要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和医疗服务需求等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本 地的发展模式,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要有前瞻性,如钦州、防城港、北海等将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海上院前医疗急救 /搜救考虑进去,有条 件的要规划直升机停机坪以便空中院前医 疗急救的需要。统筹安排建设进度和建设 经费,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急救中心( 站)的建设。
院前医疗急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提 供者,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院前医疗急救需
南宁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 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院前医疗急
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 院前医疗急救的性质、概念,院前急救网络的 建设原则,医疗救护员的配备,院前急救号码的
• 2、明确院前急救的公益性问题。院前急救应由地方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 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管理、实施,
加大对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扶持力度,保证其公益性质

32
重点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