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作者简介:马辉,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江苏省初中英语特级教师。
原文出处:《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沈阳)2014年第12期第38-40页。
期刊名称:《中学外语教与学》复印期号:2015年04期。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预先设定的学生课堂上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它是教师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方向和归宿;其设定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和教学的效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简单地将教学要求等同于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对三维目标选点偏失,不能突出目标的主攻方向……不合理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的高耗低效。笔者以16节评优课为例,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目标行为主体错位
【案例l】
【分析】教学目标是指对学习者通过课堂教学后会做什么、该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目标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非教师。但是本案例中对教学目标的陈述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help the students”“make the students”“encourage the students”等行为动词指向的主体施动者都是教师,反映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其关注点在于教师将做什么,却未体现学生将要学会什么、怎样学的目标指向。
问题二:目标行为难以测量
【案例2】
1. Knowledge aim
(1)To understand the text further.
(2)To grasp the use of some key phrases and expressions.
2. Ability aim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directions given by others and draw the routes.
3.Emotion aim
To arouse the students' awareness of helping others in need.
【分析】姑且先不说这位教师尚且分不清教学目的(aim)和教学目标(objective)之间的差异,仅从其对目标描述时使用的动词看就有问题。这里目标行为不够具体、无法检测,如目标(1);行为动词没有清晰地指向学习结果;而且understand,grasp,know等词过于笼统,难以捉摸,到底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学得如何,是无法通过可视性的检测来判断的。
问题三:目标要求脱离实际
【案例3】
1. Grasp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reading material.
2.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3. Arouse their awareness of helping others in need.
【分析】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这位教师预设的三个教学目标都过大,过于宽泛,不易实施。目标1放在任何一节阅读课教学中都是适合的,没有可操作性,也缺乏可评价性。目标2及目标3中的行为动词误用,其主体都是老师而不是学生,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唤醒学生帮助他人的意识”这样的目标在一节课里是无法具体实现的,必须得通过相当长期的时间才可能慢慢培养起来。
问题四:目标要素残缺不全
【案例4】
1.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find the main idea and important details of the text by reading and discussing.
2.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learn the useful expressions by heart.
3.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from the text in other contexts.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学目标主要涉及的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目标的叙述合理规范,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也具体明确。唯一不足的是缺乏学习情感目标的介入与渗透。如能补上一条“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know what they can do to help people in need by pair or group work”的情感目标,这样目标的三个维度就都呈现出来了。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对策
(一)关注目标行为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学习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应在“学”字上,若在目标的表述中使用“help,lead,guide,encourage,inspire,arouse”等词,就极易出现目标行为主体错位现象。若将上述教学目标的主体表述转变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如改为:By the end of the class, the students will have been able to…
这样的表述先将行为主体凸显出来,后面若干目标表述中,教师必然会关注学生行为,角色转变就变得容易多了。这就体现了教师教学重心的转移,即从关注自己教的方向与效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的方向与效果。
(二)关注目标指向的可控性
因为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描述目标的行为动词必须是表示结果而非过程的行为动词。这样的目标才有可能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的特征。因此,目标的表述要尽量采用能观测到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操作,也有利于在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评价。例如:要明确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让学生“描述、辨认、标识、排列、命名、列提纲、选择、阐述”(describe,identify,label,list,name,outline,select,state)等动词来描述目标;要反映学生对于知识理解及内容理解的目标,可以用“谈论、辩论、区别、描述、解释、扩展与概括、举例、交换、小结”(talk about,defend,distinguish,describe,explain,extend,generalize,give examples, exchange, summarize)等动词渗入对目标的描述;要表述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要求,可用“改变、演示、调整、预测、准备、展示、产出、使用”(change,demonstrate,modify,predict,prepare,show,produce,use)等动词;要表达综合能力目标方向,可用“判断、分类、综合、分析、联系、设计、计划、改写、比较、结论、论证”(infer, classify, combine, analyze, relate, devise, plan, rewrite,compare,conclude,justify)等动词来表述。
(三)关注目标内容的适切性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倘若预设目标超出该标准,则目标无法顺利达成;倘若预设目标过低,则会使教学效益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