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和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



相容元素:分配系数大于1,元素主要集中在结晶相 (固相中富集)--在岩浆结晶早期含量高- Fe,Mg,Ca… ...。 不相容元素:分配系数小于1,元素主要集中在液相 (液相中富集)--在岩浆结晶晚期(分异后的岩浆结 晶)含量高(富集)。--两类: 1,高场强元素(HFSE or HFS):半径小,电荷高、高 场强,REE,Th,U,Zr,Hf,Ti,Nb,Ta,Pb4+ 2,大离子半径亲石元素(LILE or LIL) :半径大,电 荷低低场强元素:K,Rb,Cs,Ba,Sr,Eu2+,Pb2+ 根据元素分配系数可以预测它们在岩浆结晶过程中的行 为。
(1)SiO2:是最重要的成分,含量高,是 岩石酸性程度(基性程度)的标志。随着 SiO2含量的变化,其它氧化物呈现规律性 的增加或减少。 超基性岩SiO2<45% 基性岩SiO2=4553% 中性岩SiO2=53-66% 酸性岩 SiO2>66% (2)Al2O3 :在火成岩中含量仅次于SiO2, SiO2 、Al2O3 与 CaO、Na2O、 K2O一起组 成长石和副长石类矿物;与FeO*、MgO、 CaO等结合形成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 矿物。
Nernst分配系数
用分配系数来描述微量元素在物相间的分配。 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中,常用Nernst分配系数 描述微量元素在矿物和熔体之间的平衡分布, Nernst分配系数定义为: Kd=Ci(矿物)/Ci(熔体) 其中Kd是Nemn Nernst分配系数,Ci(矿物)是元 素i在矿物中的含量,ci(熔体)是元素i在熔体中 的含量,其单位可以是则%,也可以是ppm
4. 同位素(Isotope): 1400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传统的稳定同位素:炭、氢、氧、硫/非传统 Fe/Cu/Zn/Mo/As/Se/Ca/Li等同位素 研究意义:传统主要用来获得岩浆源区的信息;非 传统Mg、Fe同位素,制约早期行星演化, Cu和Zn同位 素环境演化。 16O,17O,18O,其中16O和18O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分馏明显, 分馏造成不同源区的氧同位素组成会有明显不同. S 花岗岩>10%。;M型<6%。不同的稳定性同位素之间质 量上存在差异,在生物、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表 现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同位素组成 上的差异,这一现象叫做同位素分馏效应(isotopic fractionational effect) )

岩浆体系中微量元素的行为;亨利 定律—关于分配系数

事实上,理想状态很少,但如果溶液非常稀薄时,组分 和活度之间会呈正比例变化: ai=hiXi---亨利定律 稀溶液定律:在组分i的稀溶液中(摩尔分数Xi--0), 物质i的蒸气压和组成呈线性关系 Ki=Pi/Xi 地球化学表达: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当两个共存 地质相A,B平衡时,以相同形式均匀赋存于其中的微量 组分i在这两相中的浓度比值为一常数:kiA/B=CiA/CiB (简单分配系数,Simple partition coefficient)
火成岩的成分
--化学成份和矿物成分
2015 .11.3
一、火成岩的化学成分



1,常量元素:O、Si、Al、Fe、Mg、Ca、Na、K、Mn、Ti、 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 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 主要化学成分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 TiO2、P2O5、H2O、CO2 等 。 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 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 [SiO4]4-

火山岩(Na2O+K2O)—SiO2 (TAS)的 化学分类图(据 Le Bas et al., 1986)
15 13 11 9 7 5 3 1 37 49 53 41 45 超基性 基性 45 52 57 61 中性 63 69 65 酸性 73 77 Wt% 碱玄质 响岩 副长石岩 响岩质 碱玄岩 Na 2 O+K 2Owt% 响岩 粗面岩 (Q<20%) 粗面英安岩 (Q>20%) 粗安岩
洋岛玄武岩n( 87Sr)/n(86Sr).(0.70280)比洋 底和洋中脊玄武岩 n( 87Sr)/n(86Sr).(0.70437)低,意味后者源 区的n(Rb)/n(Sr).比前者高;洋底和洋中脊 玄武岩不易受到古老的硅铝层混染,这就 说明历史上地幔的一部分可能发生过Rb的 富集,而洋岛玄武岩可能来自更原始的地 幔--地幔柱物质,这和地幔热点含较高 的U,Th,K相一致。 这种地幔的不均一被认为已经存在至少2Ga.
•2.主要元素的组成及其意义



从本质上来看,火成岩石的化学成分受其源区的 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所制约。 熔体的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由部分熔融过程 类型和部分熔融程度而决定,尽管熔体在从源区 迁出上侵定位的过程中或许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 火成岩石的放射性成因同位素组成能够准确地限 定其派区的性质,因为其初始比值在部分熔融和 岩浆房过程中保持恒定。 源区的本身成分是曾经发生在源区的各种地质过 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流纹岩
( Ol<10% ) 玄武 碧玄岩 粗安岩 粗面 玄武岩 玄武 玄武岩 安山岩 安山岩 英安岩
TAS图解的适用性 (1) 适用于非高镁 火山熔岩; (2) 所使用的岩石 应为未蚀变(或一些 低级变质)的新鲜岩 石; (3) H2O<2%,CO 2<0.5%(烧失量<2. 5%); (4) 去掉挥发份后, 以100%重新计算各 氧化物的含量,然后 投图
哈克图解:
SiO2-其它氧化物 的相关图 1.分离结晶作用 2,研究同化作用 和分离结晶作用 (AFC图) 3.部分熔融作用
火成岩主要造岩氧化物含量的大致范围:

SiO2 34~75% 少数可达80% Al2O3 10~20% 在纯橄榄岩中较低 MgO 1~35% CaO 0~15% 但某些辉长岩中达 23% Fe2O3+FeO 1~15% 一般FeO>Fe2O3 Na2O 0~15% 霞石岩中可达 19.48% K2O 一般<10% 白榴石岩中可达 17.94% H2O+(结晶水)和H2O-(吸附水) 一般<2% , 个别达 10% TiO2 0~2% 很少超过5% P2O5 0~0.5% 很少超过3% MnO 0~0.3% 很少超过2%
(1)里特曼(组合)指数(δ) δ=[ω(Na2O+K2O)2]/[ ω(Si O2)-43] δ<3.3者称为钙碱性岩, δ =3.3~9者为碱性岩 (alkaline rocks), δ>9 者为过碱性岩。 (2) SiO2—(Na2O+K2O)图 解:该图解是较常使用的碱 度系列划分图解,可将火成 岩划分为碱性系列(A)和亚
3.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因意义
微量元素(痕量元素)(Trace elements): < 0.1%。一般不以独立的矿物相出现。 主要以类质同像形式替代矿物中的主要元素, 其次是保存在快速固结和冷凝的火山玻璃或气 -液包裹体中, 第三是吸附在矿物表面或以杂质的形式存在于 矿物矿物晶体缺陷的间隙中。
根据:岩浆体系中微量元素的 行为



相容元素(compatible element ) 当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作用时,微量元素择优进入固体 (矿物)相的微量元素被称为相容元素,(如Cr、Ni、Co、 V等 ) ; 这些元素的离子半径、电荷、晶体场等晶体化学性质 与构成结晶矿物的主要元素(Fe\Mg)相似,因此,在 固-液相反应或平衡中易于呈类质同象形式进入有关矿 物相。 固-液相分配系数近于1.
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

1),野外的地质关系是利用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研究的 前提。如果野外关系没有观察清楚,即便最好的地球 化学数据也可能给出模棱两可的解释。 2),如何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来识别岩石形成的地 质过程;火成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过程的主要 地球化学指纹或者特征。


3),地球化学数据的质量决定了研究的价值,任何的 分析都必须考虑方法的精度,准确度和检验限。




(2)放射性同位素:火成岩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放 射性同位素主要有 K-Ar、Rb-Sr、Sm-Nd、U-Pb、Th-Pb、 Re-Os 和 Lu-Hf。 Sr有四种同位素,88Sr,86Sr,87Sr,84Sr,其中88Sr, 86Sr, 84Sr的丰度不变,87Sr可以由87Rb经过放射性,衰变 产生,-原岩的(86Sr/87Sr)n;87Rb的衰变时间 Rb(27,天然87Rb(放射), 85Rb)-K+; Sr(23,天然四个,稳定,88Sr, 87Sr, 86Sr, 84Sr)-Ca+; 87Rb→ 87Sr+β+ν+Q 岩石中87Sr组成是变化的,取决于该矿物及岩石的年龄 及其n(Rb)/n(Sr).



(3)Na2O和K2O :是碱性长石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其含量较高时还可形成碱性暗色矿物和副长石。 a. Al2O3< Na2O +K2O(分子数比,下同):碱 过饱和岩石 b. Al2O3> Na2O +K2O+CaO(分子数比):铝过 饱和岩石 c. Na2O +K2O < Al2O3 < Na2O +K2O+CaO :钙 碱性岩 (4)FeO*、MgO、MnO与SiO2 结合形成橄榄石、 辉石等矿物。 (5)TiO2与FeO组成钛铁矿,与CaO结合生成榍 石,与P2O5、CaO结合则形成磷灰石。TiO2结合 形成橄榄石、辉石等矿物。

Li、V、Cr、Co、Ni、Cu、Pb、Th、U、Zn、 Rb、Sr、Ba、Zr、Nb、Ta、Au、Ag、Pt、W、 Sb、Bi、Sn 稀土元素(REE):La、Ce、Pr、Nd、Sm、Eu、 Gd、Tb、Dy、Ho、Er、Tm、Yb、Lu、Y 挥发分(V):主要是H2O和CO2 ,其次是 SO2、 SO3 、 CO 、 N2、HCl、Cl2、F、H2S 、CH4 其总量一般<10%。挥发分通常溶解在岩浆中, 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加而降 低。
岩浆过程的同位素示踪

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Sr趋向斜长石中,而Rb 留在液相中,结果是结晶过程中残余岩浆的 n(Rb)/n(Sr).值逐步增加。(热变质作用,风 化,沉积等作用影响明显!)
•研究意义:主要以此确定火成岩的形成年龄和岩浆源区及岩 浆演化的示踪。I 花岗岩<0.708;S花岗岩>0.708;直线的截距 (86Sr/87Sr)0;前提是新鲜和比较年轻.
不相容元素( inconsistent element)



择优进入熔体相的微量元素叫做不相容元素,即它们 不能被矿物品格所容纳,只能进入熔体相-亲岩浆元 素 (hy-gromagmatophile elements) 。 在岩浆或热液的矿物结晶过程中趋向于在液相中富集 的某些微量元素(如Sn、Li、Rb、Sr、Cs、Be、Ba、Zr、 Hf、Nb、Ta、Th、u和稀土元素)。 固-液相分配系数近于零
高场强元素(HFS)



元素的电荷/半径比值常称为场强,相当于离子势,具 有小半经和高电价阳离子的元素称为高场强元素(HFS), 其离子势>2.0。大半径且低电价阳离子的元素称为低场 强元素(LFS ) ,其离子势<2.0。低场强元素又叫大离 子亲石元素(LILF). 高场强元素包括镧系元素,Sc和Y,以及Th,U,Pb, Zr,Hf,Ti,Nb和Ta,具有极为相似的电价和半径。 低场强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包括Cs,Rb,K和Ba,还可以 加上Sr,二价的Eu和二价的Pb,它们的半径几乎相同。 他们通常具有低的分配系数D≤0.1(较多在熔液体相富 集)
分配系数D





微量元素在岩浆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和岩浆的性质、成 因及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具有指征性的要素 1,戈尔斯密特( Goldschmidt,1937)(元素置换) 定律:一个离子的大小和电荷与另外一个离子大小和 电荷相似,那么在晶体结构中两者可相互替代。 ---类质同像: 完全类质同像:任意比例互溶,形成一系列组成比例 不同的混晶,镁-铁橄榄石,钙长石-钠长石-斜长 石 部分类质同像:碱性长石:钾长石-钠长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