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的美育
浅议美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V0 . 3 No 9 I2 . Spe e t mbe 01 r2 0
● 教 学新 探 ●
浅 议 美 育 在 中学 历 史教 学 中 的重 要 作 用
张 红 梅
( 商丘 市 第 九 中 学 , 南 商丘 4 6 0 ) 河 7 00
摘 要 : 历 史对 于 中 学 生 的成 长 与 发 展有 着 不 可 估 量 的 重要 作 用 , 中学历 史 教 学往 往 枯燥 乏 味 , 学 但 让 生不 易 接 受 。其 实 , 史 中处 处 可 见 美 育 的 影子 和 素 材 , 文 探 讨在 历 史教 学 中进 行 美 育 渗 透 的 方 法和 作 用 , 历 本 试 图增 加 中学 历 史 教 学 的趣 味 性 。
的学 习信 念 与 态度 !在 讲 述 汉朝 历 史 时 , 有 很 多 历 史 典 也 故可 以结 合 , 《 釜 沉 舟 》《 水 一 战 》《 王 别 姬 》 等 , 像 破 、背 、霸 等
在 讲 述这 些 历史 典 故 时 , 让学 生 像 听故 事 一样 容 易 接受 、 既
记 忆 , 向学 生 展 示 了 项 羽 、 信 率 领 士 兵 们 奋 勇杀 敌 、 又 韩 奋
人肺 腑 ”I 历 史成 语 典 故 中 包 含 着 很 多 精 辟 的美 学 见 解 , 。] z 在教 学 中可 以 把 美 的 体 验 与 感 受 升 华 为 对 美 的探 索 。例 如, 在讲 述《 公移 山 》《 杵 磨 针 》《 鸟 先 飞 》《 耻 下 愚 、铁 、笨 、不
谈 史 色变 。历 史 学 科 失 去 了 应 有 的 魅 力 和 功 能 。 历 史 学
1 历 史 成语 典 故 的 美 育 渗透 .
“ 成语 典 故 包含 着 丰 富 的美 的特质 , 其 漫长 而 广泛 的 在
教育学美育的历史知多少
引言概述:
美育在教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深入探讨美育在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带领读者了解和认识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的脉络。
正文内容:
一、美育的起源
1.美育在古代教育中的地位
2.美育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起
3.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
二、美育思想的演进
1.18世纪美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2.19世纪美育思想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3.创造性教育和美育思想的结合
三、美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1.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1.1儿童对美的感知和表达的培养
1.2美育对儿童认知和社交能力的促进
1.3美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2.美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和挑战
2.1美育在中学艺术课程中的地位和内容
2.2美育在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
2.3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四、美育教师的培养与教育
1.美育教师的专业背景和能力要求
2.美育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2.1高等教育中美育专业的设置
2.2美育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体系的建设
五、未来美育的发展趋势
1.科技与美育的融合
2.跨学科整合与美育的发展
3.艺术市场和美育的关系
总结:
美育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使命。
美育的发展经历了起源、思想演进、在现代教育的实践应用、美育教师的培养与教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五个大点的讨论。
通过深入了解美育的历史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美育在教育领域的发展。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而不 舍 的学 习精神 , 苦学 习 文化科 学知识 。 刻 历 史 事 件 美 。 在 历 史 事 件 中 , 仅 成 功 的 、 利 不 胜
的 是 美 的 , 要 是 积 极 的 、 步 的 都 是 美 的 。如 文 成 只 进 公 主 进 藏 , 发 展 藏 族 的经 济 文 化 ,加 强 汉 藏 两 族 的 为
王 朝 编 写 史 书 的 典 范 ; 时 珍 数 十 年 含 辛 茹 李
仅 就 个 人 在 近 几 年 历 史 教 学 中 的 初 步 探 索
和思考 谈些 看法 。
一
苦 致 力 于 《 草 纲 目》 写 作 , 世 界 的 医 药 本 的 对
学 和 植 物 学 都 作 出 了 重 大 的 贡 献 ; 泽 东 等 毛 共 产 党 人 奋 斗 几 十 年 , 立 了新 中 国 。 这 都 建 是 坚 强 的 意 志 力 支 撑 的 结 果 。 通 过 这 些 事 例 , 学 生 让
友 谊 和 团 结 作 出 了 重 大 贡 献 ; 和 七 次 下 西 洋 , 扩 郑 为 大 中 西 贸 易 , 强 相 互 友 谊 立 下 了 丰 功 ; 胜 、 广 发 加 陈 吴
动 的农 民 战 争 , 重 地 打 击 了 封 建 地 主 阶 级 , 们 的 沉 他
为 人 民 为 革 命 而 斗 争 ,为 真 理 为 正 义 而 奋 战 , 自 己 使 的人 生放 射出耀 眼 的光芒 。如 林则 徐领 导禁烟 运动 , 成 为 民 族 英 雄 ; 世 昌 、 永 升 等 5 0多 名 官 兵 在 甲 邓 林 0 午 战 争 中 英 勇 殉 国 , 我 国 反 侵 略 史 上 谱 写 了光 彩 夺 在
、
全 面 挖 掘 中 学 历 史 教 材 中 的 美 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二十一世纪国际的竞争,是对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
在重视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今天,面对目前的国际形势,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中学历史课的教育功能,达到“智育、德育、美育”的教育要求,已经成为所有历史学科教师不断探讨摸索的课题。
本文以现代历史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论述新课标理论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最终任务,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历史美学价值的认识,确立现代新的历史教育观念和方法。
通过作者历史教学实践的积累,强调学科中美育的渗透,挖掘中学课本中的美学内容结合点,提出自己在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与尝试。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
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教科书。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
美,从形态上看,通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
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二、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
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分析一、美育渗透策略分析1. 着眼于历史教学本身高中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理解过去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课程。
在历史教学中,美育可以通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精美的历史图片等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领略历史的魅力。
通过展示历史背后的文化、艺术、建筑、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提升历史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历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传授历史文化、文物鉴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通过教授历史文物的外观特点、工艺美术、历史背景等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美的价值、体会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美感和美学情趣,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发展创造力美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展创造力来实现。
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历史探究和创作,提升学生在历史领域的创造力。
4.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美育渗透策略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历史教学中的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通过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内容,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文素养;通过历史事件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1. 教师专业培训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美育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加强教师的美育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培训。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美育的内涵和方法,学习相关的美育教学理论和案例,提升自身的美育素养和教学水平。
只有教师具备了美育意识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 教材教法的改革美育渗透策略的落实还需要对历史教学的教材和教法进行改革。
需要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入更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资源,使历史教学更加多元和丰富;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入多媒体技术、实地考察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历史课堂盛开美育之花——浅谈高中历史课的美育渗透
历史课堂盛开美育之花——浅谈高中历史课的美育渗透发布时间:2021-03-29T11:31:25.73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作者:屈梅[导读] 新时期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还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美育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美育教学内容,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五育并举”培养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主要通过学科内容审视屈梅陕西延安中学 716000【摘要】新时期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还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美育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美育教学内容,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五育并举”培养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主要通过学科内容审视、传统文化体认同、学科意蕴挖掘等途径进行。
【关键词】“五育并举”历史教学美育渗透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66-0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美育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美育教学内容,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五育并举”培养目标。
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探索
在 历 史 课 教 红
( 滕州市至善中学 , 山东 滕 州 2 7 7 5 9 9 ) 在 当前大力提倡 素质教育促 进学生全 面发展 的形势下 . 历 史 课 教 学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在 历 史 课 堂 教学 中 , 重视美育 。 充 分 发 挥 美 育 的作 用 ,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 培养 学 生 的 丰 富 个 性 和 高 尚 的审 美 趣 味 , 既 能 够 达 到 良好 的 课 堂 教 学 效 果 . 又 对 深 化 历史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有 重 要 意 义 。 美育是关于“ 美” 的教 育 , 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它 同 智 育、 德育 、 体育等教 育一样 , 都 是 在 人 类 社 会 生 产 实 践 和社 会 实 践 的基 础 上 形 成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 并 以 自身 的 发 展 影 响 . 促 进 人 类 的生 产 实 践 和 社 会 实 践 。 我 国是 历 史 悠久 的文 明古 国 . 美 育 很 早 就 成 为 教 育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 受到应有重视。 近代著名 的教 育 家 蔡 元 培 先 生 将 美 育 与 德 育 、 智育 、 体 育 并 列 作 为 教 育 的基 本 内容 , 确立 了美 育 在 现 代 教 育 中的 重 要 地 位 。 长 期 以来 , 由于“ 智育至上 ” 思想的影响 , 使 美 育 和 其 他 教 育 不 同程 度 受 到 教 育 者 和 受 教 育 者 的忽 视 。 与智 育 和 德 育 相 比, 美育 主要 是 培 养 人 们 正 确 的 审美 观 , 提 高 人 们 鉴 赏美 和 创 造美的能力 。 结合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的 实 际 。 在 历 史 教 学 中渗 透 美 的 教 肓, 使 学 生不 仅 具 有 审 美能 力 , 而且 具 有 创 造 美 的 能 力 。 1 . 进行 历史课教 学 的同时 。 运 用 历 史课 强 大 的 学 科 教 育 功 能启 发 、 教 育学生, 增 强 学 生体 验 美 、 感受美的能力。 在历史课教学中 , 首 先 要 为 学 生 创 造 一个 美 的 学 习 环 境 , 明 净 而 整 洁 的教 室 ; 温文尔雅 、 服 饰得 体 的授 课 教 师 , 干 净 漂亮 的板书 , 以 及教 师艺 术 化 的授 课 语 言 , 都 会 给 学 生 以美 的感 受 。
初中历史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意义与途径
1美眉 2024.01下教研与美育美育园地初中历史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意义与途径刘永红(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甘肃 白银 730900)摘 要:美育教育,顾名思义,是以艺术和审美为核心的教育。
在初中教育中,历史学科的地位不容忽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时代的需求。
本文从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义、历史中的美育内容、历史美育教学的问题和途径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初中历史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教育途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美育渗透美育教育,顾名思义,是以艺术和审美为核心的教育。
它关注的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理解力,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和审美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素养、身心健康、创造能力、自信心、合作精神、文化素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显现。
初中历史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地位不容忽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掌握基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态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意义美育渗透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培养审美观念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美育渗透可以通过展示历史文物、艺术品、建筑等美的载体,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和评价美。
例如,通过欣赏中国古代的玉器、陶瓷、书画等艺术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从而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提高人文素质历史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美育渗透,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领略到历史中人性的光辉和文化的多样性。
例如,通过学习古代文明的兴起,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从而提升对人类文明的认知和尊重。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引言美育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它不仅仅应该局限于艺术教育领域,而是可以在各个学科中渗透。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案例。
渗透美育的重要性培养审美情趣历史教学中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鉴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研究历史时期的艺术形式、建筑风格和艺术品等,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品味。
提升创造力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创造力。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学生可以发展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历史教学也涉及到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明创造,这些历史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渗透美育的方法选择适合的文化素材在历史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文化素材是渗透美育的重要一环。
可以引入历史时期的艺术品、文学作品、音乐、电影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讨论来感知和理解历史背景下的艺术和文化形式。
创设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在历史教学中,设计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组织创作比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亲自体验艺术和文化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为了更好地渗透美育,历史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数学、科学和地理等学科的元素,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历史的同时,了解科学原理、地理环境等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应用案例文化传承和艺术鉴赏在研究古代文明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艺术品,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并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展示他们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感悟。
创造性思维训练在研究重要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解释和观点,并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
一
中美 育 的 渗 透 已经 刻 不 容 缓 。
日为 国捐 躯 的 杨 靖 宇 ; 为 民 主 革 命 奋 斗 盆 ” 让 我 们 的 学 生拒 绝 平 庸 , 择 美丽 。 从 ; 选 在
终身的孙 中山到“ 点江 山, 扬文 字” 指 激 的 新 一 轮 课 程 改 革 的 背 景 下 , 究 和 实 践 历 研
是“ 花盆 ” 在 学 生 嘴 中变 成 了“ , 瓦盆 ” 同样 大 林毅 然 坚 持 红 场 阅 兵 , 召人 民“ 斗 到 。 号 战
都 是 陶 器 , 总 觉 得课 的效 果 变 了味 儿 。 但 这
一 一
最 后 一 滴 血 ” 是 果 敢 之 美 ; 锋 同 志 平 凡 , 雷
于 一 种 和 谐 安 全 的 课 堂 气氛 。 美 给 人 以安 ”
对“ 陶器 ” 的认 识 , 设计 提 问 : 同 学 们 , 们 “ 我
为 ” 霍 去病 , 豪 迈 之 美 ;人 生 自古谁 无 愉 悦 感 , 许 学 生 “ 错 改 错 ” 引导 学 生 在 的 是 “ 允 试 ,
身 边 的 东西 有 哪 些 器物 属 于 陶 器 ? 老 师的 死 , ” 留取 丹 心 照汗 青 ” 文 天 祥 , 悲壮 之 教 学 过 程 中 敢 于 真 实 地 表 现 自 己 的 特 长 , 的 是 自 话 音 刚 落 , 名 学 生 举 手抢 先 回答 : 死 人 美 ; 战 时 , 吉 尔 发 表 演 说 : 我 没 有 什 么 充 分 地 展 示 自 己 的 个 性 , 由地 深 入 探 究 一 “ 二 丘 “
1 美育的渗透是人文教 育的要求
毛 泽 东 等 老 一 辈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家 ; 坚 持 从
史课 程 的 审 美 化 和 历 史 教 学 的 审 美 化 , 已
新课标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之我见
新课标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之我见
冉红媛 ( 重庆 市丰都县滨江 中学 重庆 丰都 4 0 8 2 0 )
摘要 :教育 离不开美育。王国维说 :“ 美育者,一面使人之 感情发达 ,以迭完美之域;一 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 ”蔡元培也说 :
可见 。 美 育不仅能完成对学生 “ 淳风美化” 的美育 任务 ,而且可 以提高 学生 的整体 素 质, 尤其对引导学生走上爱祖 国、爱科 学的 道路更有特殊意义。
一
实物 、语音设备 、多媒体 电脑 , 使认知活动
从平面走 向立体 , 从无声走 向有声 , 从单 一 走 向多元 , 从苍 白走 向多彩 , 从而极大地丰 富学生的心理活动 , 激起强烈 的美感。在讲
的塞外风光河流纵横的江南水乡 , 还提到了 许多经过劳动加工的 自 然美 , 蜿蜒起伏 的万
里长城 、阡陌纵横的田野 。
2 . 社会之美
的怀抱。一般可在校外活动 中采用登高、远 足、露 营、旅游等方式来进行 。让他们领 略
大自 然 的灿烂多彩 、千姿百态和勃勃生机 , 悬 崖峭壁 、云海怒涛、奔流瀑布的雄浑壮丽 之美 ; 一泓清泉 、 几多野花 、 几丛竹子 的清 新绮丽之美 ;怪石如林 、奇异梦幻 的溶洞的 怪诞神秘之美 , 这种能直观感受的美 , 培养
“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 于教 育,以陶养感情为 目的者也。 ” 历史教育 中的美有着丰 富的 内容,它涵盖 了自然美、社会 蔓、科 学荧和 艺术美。教 学中, 教 师要结合 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社会 实践 法、直观教 学法、衬托比较法 , 有 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开展教 学活动 ,才能做到 寓教 于乐。我结合 自己的历 史教学 中渗透 蔓育谈谈 。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美育探索
[5][ 德 ] 席勒著,徐恒醇译:《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 联出版公司,1984 年,第 107—108 页。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第09期 59
在《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这一课中,在领略了 文化作品,有了初步的审美感知后,教师可以继续 追问: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 而追溯文化背后的人文因素,进一步催生学生的审 美想象。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宋元时期个性化 艺术的产生体现了艺术家对人的真实感受的重视、 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而这种人文的内涵就是一种审 美意识。在总结本课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通过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丰富审美想象必须引 导学生挖掘文化背后人文的因素,这样才能使学生 真正地领会文化,增强审美的能力。
四、领悟文化:陶养审美情怀
相比审美感知与审美想象,审美情怀的陶养与 德育的关系更紧密,它彰显了审美的价值取向。在 本课中,审美情怀直接指向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理学思想中展现为家国担当,在少数民族文字中 展现为包容互鉴的精神。理学思想充满了哲学思辨, 是中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在教师讲解了理学的基 本理念后,应引导学生去领悟程朱等理学家在那个 时代为什么要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改造。理学产生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宋代士大夫群体的历史使命感
相济的词曲杂剧、尚意纵情的书法作品、标新立异 的山水绘画。这些特色鲜明、云屯雾集的文艺作品 正是提供直接审美感知的最佳资源,而对这些作品 背后历史成因的挖掘也有助于丰富审美想象。这一 时期还出现了一大批博闻强识的科学家和独具匠心 的平民发明家,他们取得了领先世界且影响深远的 成就。除了展现科学美,上述科学家和发明家严谨 审慎的态度和鞠躬尽瘁的精神也是一种情感陶养, 体 现 了 审 美 的 价 值 取 向。 在 思 想 方 面, 宋 代 新 儒 学——理学横空出世,士大夫群体社会责任感的驱 动是其诞生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它在社会上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家国责任意识,两 者均为中华美育精神的组成部分。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美育功能的发挥
论 中学历史教 学 中美育功能 的发挥
楼军
( 山东 师 范大 学 历 史文 化 与社会 发 展 学院 , 山 东 济南 20 1 ) 50 4
【 要 】传统观点认为 ,美育的功能主要由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来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则体现在智育和德育方面。实际上 ,历史教学蕴含着丰富的美 摘 育素材 ,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历史教师若能利用恰 当的途径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可大大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效果 。 【 关键 词】中学历史教学;美育;功能;实践
一
推 动 人 们 为 振 兴 中 华 而 奋 力 拼 搏 ,就 是 审 美 情 感 和 道 德 情 感 紧
密交 织在一起 的 。总之 ,历史教学 中的美育就 是要最终促使 学
生 追 求 真 善 美 的和 谐 统 一 。 第 二 ,培 养 学 生对 美 的感 受 能 力 , 丰 富学 生 的情 感 体验 ,完 善学生人格的功能。我 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 “ 美育者 ,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 目的者也 。”② 可见 ,美育是 审美与教育结合 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 。如今我们的 教 育 中存 在 各 种 各 样 的 问 题 ,如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淡 薄 ,人 际 关 系 冷 漠,攀比之风盛行等,这在很 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长期 以来并 没有直指心灵 ,过分注重智育有关。 第三 ,促进学生心理平衡的功能。以劝说为主要特点 的德育 也可 以起 到 促进 学生 心理 平 衡的 作用 ,但 其 作用 是间 接 的,不 如 以 情感性为特征的美育来得直接与热烈。通过对美的发现 、感受和欣 赏,有利于学生的心灵达到宁静与和谐,促进学生心理平衡。 二、 中学历史教学 中的美 育素材 美育可以分为 四类:艺术美,包括 以音 乐、舞蹈、绘画、文 学 和 影 视 剧 等 为 审美 对 象 所 感 受 和 体验 到 的美 ; 自然 美 , 即 以大 自然 为 审 美 对象 所 感 受 和 体 验 到 的美 ;社 会 美 , 即 以社 会 生 活 中 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 到的美 ;科学美,即以科学的 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 的美 。历史教学中包含有丰富 的 美育 素材 ,主 要表 现 在艺 术 美和 社 会美 方 面 。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素质教育作为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的手段,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潮流。
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只有这样,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才能在素质教育的潮流中与时俱进。
历史教师应重视学生情感特征和情感内容的研究,努力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有效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在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功能,培养和完善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历史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感受情感教育的殿堂。
一、拥抱现实,贴近生活新世纪,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顺应时代的要求,历史这门古老的科学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新的历史课程必须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旧的教科书、教学大纲游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之外,不加选择地将大而全、繁而难的东西提供给学生。
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仍过分“科学化”,具体表现有:没有建立起相对独立、适合教学全面需要的体系、结构;使本来活生生的历史成为缺乏生气,远离生活,学生不感兴趣、不愿意接受的内容。
这都使历史课生动活泼、绚丽多姿的本相遭到扭曲,历史课异化了。
事实上,历史可以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与现实相关的教学内容,即注重“平民历史”,将知识社会化,让历史张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
1.以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现实是历史的折射,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现在的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历史加以解释和说明。
现代教育日益重视探究教学、以史探引就是这个道理。
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你认为谁该为这场战争负责任?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才可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的命运,使学生更加懂得和平的重要和可贵。
浅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当前,应当注重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学生的审美教育。
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此,历史教师应以历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为载体,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将审美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切入口,以挖掘历史美学的教育功能为手段,恰到好处地将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同审美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认识美、体验美、判断美,逐步形成“审美地看待世界”的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逐渐形成美的行为,美的言谈举止,时时处处表现美,进而发展美、创造美,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教学;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通过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来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以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作为中学生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能力,锻炼身体外,还必须接受审美教育,加强美育。
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前,更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在历史课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的意义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时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①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五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促进其他各育发展的需要。
1.美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足既给青年一代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也给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带来复杂性,从而给教育者提出更高要求。
当今大众媒体和娱乐场所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媒体文化一方面给学生带来大量丰富的信息,使学生紧握时代脉搏,扩大视野,增强能力;另一方面给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行为的改变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问题学生”逐步增多。
浅析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浅析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摘要;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就是指,教师利用合理资源,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体会历史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心灵美;升华李凯老师的书中提到,历史教学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教什么,二怎么教。
这正是历史教师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于历史的学习,我们一直强调学生的历史素养的提升。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几方面。
那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堂的目标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吗?当然不是。
历史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学科间相互渗透,使之更加综合化、整体化。
对美的欣赏正是我们要整合进学科教学的重要一点。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应该在立足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历史之美,带动和培养学生在历史时空中的审美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如何在课堂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讲渗透美育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美育”。
“美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历史学科中蕴含的审美因素。
那么历史学科的美育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历史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我们在讲历史课的时候,一直强调要对古人的智慧要抱有敬畏之心,我们所欣赏的历史之美就是从敬畏和智慧中来。
历史老师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这个充满美的历史时空,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逐一展开说明和论述。
首先,我要先说一下,历史的“自然美”在学科中的渗透。
我认为历史的自然美指的是人文景观融入自然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美。
这种美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人文气息的自然之美。
体会自然美的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图片和视频来进行的。
也谈历史课堂教学之“美”
休、 语序混乱 。 2 . 形象美 , 即对事物 的描述和对事件 的叙述要生动形 象 、 栩 栩如 生。 对教材 中描述人类 生存环境和 大 自然美景 的内容 , 教师
的描述要充分展示 出其中蕴涵的 自然美 , 表达对祖 国大好河 山的 热爱 , 培 养学生热爱祖 国的真挚情感 。 如讲到鲜卑 民歌《 敕 勒歌》 时, 则应该把北方草原 漫无边 际、 气 势磅礴 、 满 眼葱绿 的壮美 景象 描绘 出来 , 让学生感受 到北方 自然景色 的壮美及北方人 民的宽广
我 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 : “ 凡是 学校所有的课程 , 都
没有与美育无关 的。 ” 在《 高 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中, 也明 确 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历史课 堂教学 , 同样会 给人 美的体验和美 的追 求 , 做到语言美 、 文字美 、 意境美 、 真善美 和创
离开 了灵魂 、 精神和信仰 , 历 史教育将毫无价值 。 所 以, 作为历史 教师 , 如果没有能够 承担起对学生进行 精神塑造 的责任 , 就是对 国民教育 的不 负责 任 。 对学生进行 真善美教育 , 是历 史教学 的灵
魂所在。
豪迈 ; 对 历史事件的叙述 , 要在把握 历史原貌 的基 础上进行艺术
加工 , 尽量将事件的发展叙述得情节跌宕 , 富于吸引力 , 让学生陶 醉于故事情节之 中。
如 ,学习 日本侵华 的历史并联 系当今 日本 的教 科书问题 、 靖
3 . 音韵美 , 即讲究教 学语 言 的节奏 、 语音 、 语调 , 做 到高低起
伏、 长短相间 、 快慢适宜 。 随着教 学内容和教学实 际的需要时轻时 重、 时缓时急 、 抑扬顿挫 、 声情并 茂 , 使学生听起来兴趣盎然 , 并学
我的历史课,我的美育
课程 内容 的选择应 体现 时代 性 ,符合学生 的心理特征 和认 知 水平 ,减少 艰深 的历 史理论和 概念 ,增加 贴近学 生生活 、贴近 社会 的内容 ,有助于学 生的终 身学习 。江 西是典 型的江南鱼 米之 乡,以红色革命根据 地之称享 誉全球 ,教学八 年级上册 新 民主 主义革命 的兴起 、中华 民族 的抗 日战争 、人 民解放战争 的 胜利 等教材 内容时 ,笔者 引导学生广泛 搜集赣西 井 冈山革 命 根据 地、湘赣革 命根据地 、赣东北革命 根据地 、湘 鄂赣革命 根
2003,(3).
(责任编辑 若 曦 )
122
二 、教 学方法 创 设美育情 景历史课程 标准指 出,历 史课程 改革应有利
历 史知识 ;通 过收集 资料 、构建 论据和独 立思考 ,能够 对历 史 现 象进 行初步的归纳 、比较 和概括 ,产 生对人类 历史的认 同感 , 加深对 人类 历史发 展进程 的理解 ,并做 出 自己的解释 。有 时 我还让 学生分成若 干学 习小组相互 学习相互批 改作业 ,学 生 在理解 的基础上基 本记住 教学 内容 ,能用 自己的语言简 明叙 述历史 发展进程 ,基 本掌握 历史事件 ,客观解释 历史人物 ,我 就给学 生打满分 。学生 高兴地说 ,邵老 师的教学 评价是人 性 化 的评 价 。和美 的教学评 价机制 建立后 ,我所带 教学班 的学 生历 史课学 习成 绩均有 大幅度提 高 。
于 教师教学 方式 的转 变,树 立 以学生 为主体 的教 学观念 ,鼓励 教 师创造性 地探索新 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 段 , 组 织丰 富多彩 的教 学实践活 动 ,为学生学 习营造一 个兴趣 盎 然 的 良好 环境 ,激发学 生学 习历 史的兴趣 。笔者在 教学 中除 了学校组 织 的学 生外 出重走 井 冈山道 路等校 外活动外 ,还 动 员学生利用节假 日在家长和亲友 的带领 下到南 昌八一纪念馆 、 英豪广场 等德育 基地参观 。课堂 中,笔 者更注重制 作 PPT课 件 ,多媒体辅 助教学 ,通过形 象直观 的动画 、图像 、音影等 直观 视听教 学手段激 发学生 学习兴趣 ,从而 大大提 高了我班历 史 课堂教 学效率 。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的美育途径
之情 。有 “ 投 笔从 戎 ”, 以身报 国的班超 ;有 “ 留取丹 心 探 求 ,使 学生在 语 言艺 术 中得 到感 染 、熏 陶 。 是 课堂 教学 的有 机成 分 。匠心 独运 的板 书 ,既有 利于传 授
知 识 ,又可 成为 撬 开学 生智 慧大 门的杠 杆 ,还 能给学 生 以
教学 实 践 】
浅论 中学历史教 学 的美育途径
◇ 江苏省 睢宁县南 门中学/ 赵艳秋
历 史 教 学 中 的 美育 , 以形 象 具 体 的 历 史知 识 为 审 美 等 。
客体 ,以课 堂 内外的 审美 活动 为审美 途径 ,通过美 的 内容
此 外 ,还 有 一 大 批 杰 出的 科 学成 就 :有 早 于 古 希 腊 比欧洲 早 4 0 0 年 的 活字 版 ; 有 比现 行 公 历确 立 早 3 0 0 年 的 《 授 时历 》等等 。所 有 这些发 明创 造 ,难道 不 能给今 天 的 人 们 以美 的启示 ?
内容 ,都 日趋科 学 , 日臻 完美 。
缀 ,也无 跌宕起 伏 的故 事情 节 。但在 叙述历 史 事件和 历 史 探 索美 的教 学手 段 ,使历 史教 学 中的美 育 ,无 论 从形 式 到 1 . 美 的教 学语 言 。语言 表 述是 教师 完成 教 学任 务 的基
1 . 人物 美 。人 物美 是指 历 史人 物按 照 社会 生活 的 发展 础工 具 。教师 要借 助语 言手 段来 传播 知识 ,传 授思 想 ,从 规 律 和 审 美理 想 创 造 出来 的 美及 创 造 者 自 己的 思想 品德 而完 成 教学要 求 。这就 要求 教师 语言 准确 、生 动 、形象 , 和道 德情 操 的美 。 以中国史 为例 ,悠 悠 历史长 河 汩汩淌 流 要增 强语 言 的情 感 色 彩 。所 谓 “ 情 真 词 切 ”就 是 这 个 道 至今 ,孕 育着 华夏 五千 多年 的文 明史 ,缔造 出璀灿 耀 目的 中华 文 明 。其 中无 一 不蕴藉 着炎 黄子 孙 的拳 拳之 心,报 国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实践课
龙源期刊网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实践课作者:石晶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重要组成,带有很强的人文性和审美性的特征。
作为新课程的重要内容,美育日益受到关注,而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积极发挥历史学科之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学科优势,充分发掘历史学科之中的美育价值和育人资源,开展中学教学之中的美育实践课创新探索。
重视培育学生良好的历史品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借助美育实践课,深入感受历史学科魅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美育;美育实践课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200-01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
"历史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美育育人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学科载体作用。
同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标准》还对历史的人文性进一步作出解释:"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可大致概括为六个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课的美育[内容提要]:爱好美,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们的共同心愿,是人类最珍贵的特性。
但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美育正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
本文试从中学历史课堂教育的内容美与形式美进行阐述,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历史美育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历史是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科学,是人类社会过往的客观存在[1—P1],它不仅跨越古今、博大精深,而且其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历史除了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鉴往知来、陶冶情操、道德感染、加深涵养等功能。
同时,历史又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这些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历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即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不仅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而且还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而要使学生想学,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去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
历史不乏有美育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美育。
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蔡元培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教学与教育、智育、德育、美育相互联系与渗透。
《2000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除重视德、智、体育之外,美育和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纲要》特别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什么是美育呢?一般的教育书籍这样阐述道: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它是借助于艺术手段和现实世界的美,影响人、感染人、陶冶人和教育人,从而使人具有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教育[3]。
随着现代美学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美学教育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重要意义。
美育不仅是艺术课的内容,也不仅是教会学生某种艺术技巧,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将美育的原则贯彻到德、智、体诸科的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美育在各科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美育大可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为唯有审美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
但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却存在着诸多弊端,影响美育的实施。
如照本宣科、机械死板、脱离实际、偏难刁怪、自由散漫,教师单一信息输入式、灌输式等等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中随处可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
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各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不同,但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老师在重复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在背诵课本,毫无探索或研究的积极性和动力,对一些历史的现象和背景,没有人有兴趣去探究。
这样的历史课,就算教材上的内容是正确无误的,学生在毕业后还能对历史有兴趣吗? 面对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对历史课根本就不感兴趣。
更谈不上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他们的心理活动,使他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了。
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同时也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如何做到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美育与创新和谐统一,是当前历史教学过程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新课题。
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诗宋词、元剧、明清小说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
“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
”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
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打下基础。
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学和美育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历史教材中所提供的充分的美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美育呢?一.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1正确的情感。
历史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情感。
它包括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热爱历史课教育,满腔热忱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
即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
从美学的角度看,这就是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美。
它是由美的形象引起的,能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
它能使人在心理与理智上得到满足,进而鼓舞人们更加热爱生命与生活,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2 提高语言和文字表达效果。
口头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信息传输效果。
教师要有美的语言和表情才能激发学生去感受和享受美。
语言表达方面,要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做到口齿清晰,嗓音洪亮;对所要表达内容要再三推敲和锤炼,做到表达准确,不拖泥带水;要努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既要进入角色,富有感性色彩,又要朴实无华,催人奋进。
文字表达方面,无论是编教案,撰写论文,还是板书,就应做到文理通顺,语句流畅,内容简洁,论证严密。
3 渊博的知识。
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娴熟运用历史知识,要有创新精神,充分开拓教材中具有美育的因素。
二. 充分发现和运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历史学科的美育因素和无数的审美对象一样,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
其中社会美和艺术美占主要地位,而自然美则和社会美、艺术美融为一体,并通过社会美和艺术美而表现出来。
历史学中包含着丰富、生动、形象的美学知识,最适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的要求,是培养美的绚丽之花的土壤和摇篮。
我国古代的文学史、艺术史、音乐史、建筑史等都包含着美育的最佳素材。
自然美是指自然景物所显示的美。
在一般情况下,历史教材中的自然美不是通过直接感受,而是通过诗词歌赋艺术美的鉴赏间接所得。
例如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体现迷人的塞外风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卢山风景。
而历史教学中的自然美,更多的是通过千百年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的人文景观融入到自然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历史自然美。
通过学习和欣赏自然美,可以增长知识,启发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推进科学的发展,用自己的肉眼亲自发现真理。
这些自然美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是多么自豪。
历史教师通过自然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所表现的美,它根源于社会实践,和真善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由历史人物所显示的美包括有:现象美、行为美和品德美等。
历史的现象美是通过历史人物征服自然、改造弊端创造出一种祥和美满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现象。
如汉之“文景之治”,唐之“开元盛世”,十月革命后莫斯科——喀山铁路工人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
而世界历史上各个民族的精英,他们所迸发出来的思想之光和体现出来的时代风采,为我们提供了生动感人的行为美和品德美。
以中国史为例,一部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是华夏儿女创造美的过程:伏羲氏结网捕鱼,神农氏制作耒耜、遍尝百草是创造美;汉昭君出嫁匈奴单于,张骞出使西域是献身为国贡献美;唐太宗善于纳谏是德政美;孙中山将毕生精力用于拯救民族灭亡,李大钊为民主革命奋斗终身是崇仰真理的信念美。
还有勤于政事的商汤;保持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一颗丹心照汉青”的文天祥。
从“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迈诗篇,到杨靖宇饮冰雪、食草根、坚持抗日的英雄业绩……这些正面的、先进的、英雄的历史人物形象无不闪现着人格之美。
历朝历代,无论兴衰成败,总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特定的精神和物质,这都包含着美。
历史的画卷绚丽多彩,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因而社会美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历史教学中,强化优秀人物的闪光的心灵、灿烂的人生,肯定历史劳动群众的劳动创造,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艺术美是实现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反映。
它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结晶,是人民群众对美的创造。
历史教材中的艺术美包括建筑、雕刻、工艺、绘画、文学和戏剧等。
如才华横溢的王维能诗善画,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都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充满震憾人心的艺术美。
还有万里长城的雄姿,秦始皇兵马俑的雄壮,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等。
又如世界上雅典卫城的壮丽;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流光;但丁爱憎分明的诗魂《神曲》;贝多芬震撼人心的《命运》……这些文化艺术珍品,令人陶醉、叹为观止,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艺术美是客观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各种形式的艺术美,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抓住教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熏陶,会使历史知识点在学生心中留下美的回忆,从而加深记忆,牢牢掌握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正确传授美。
课堂教学和环境熏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两个主要途径,那么,历史课怎样正确传授美呢?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美的语言和教态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要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包括校园、图书、课堂等硬环境和气氛、风气、交往关系、教师的态度等软环境。
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的站在讲台前,可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注意力迅速集中;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教、抑扬顿挫的语言、扣人心弦的精讲,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刺激学生适度的兴奋,既可使学生有学好历史的信心,又能使其智力发展达到最佳状态;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投以慈祥、鼓励的目光,可使其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智慧得以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