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在杂交粳稻育种中的应用
红莲型杂交稻与野败型杂交稻及两系杂交稻的比较
目前所 有 商业应 用 的杂交 稻 品种若 以方法 学原 理 归类 , 可分 为三 系杂交 稻和 两系 杂交稻 两大类 ; 若 以遗 传学 原理 归 类 , 可分 为 遗传 控 制 型 ( MS 和遗 C ) 传与环境互作控制型两大类。所谓遗传控制型是不 育 系育 性受 一对 细胞核 基 因和一 对细胞 质基 因互 作 控 制 。遗传控 制 型不育 系根 据其 细胞质 来 源不 同和 花 粉败 育 时 间 的早 迟 又 分 为 野 败 型 ( WA) 红莲 型 、 ( L 和 胞 台型 ( T) H ) B 3种 。 目前 , 败 型 和 红 莲 型 野 主要 应用 于籼 稻 , 台 型 主要 应 用 于粳 稻 。所 谓 遗 胞
1 红莲型不育基因的发现及其不育系的转育
17 92年 , 乎 与 发 现 野 败 型 不 育 基 因 C 几 MS 同 时 , 国湖北武 汉 大学 朱 英 国在 中 国海 南 岛 的红 芒 中 野 生稻 中发现 了红 莲 型 不育 基 因 C , 将该 基 因 MS 并 转 育到 栽培 品种 “ 莲塘早 ” , 成 国 内第 一个 红 莲 中 育 型不育 系莲 塘早 A。19 96年 , 东省 农科 院育 成 了 广
CRO P RE SEARCH
21 02
,
2() 6 5
红 莲 型 杂 交 稻 与野 败 型 杂 交 稻及 两 系杂 交 稻 的 比较
缪 炳 良
( 江苏中南 种业科技有 限公 司 , 南京 2 0 0 ) 10 7 摘 要: 介绍 了红莲型不育系技术应用 的难点及其克服方法 , 比较 了红 莲型杂交 稻与野败型杂 交稻 、 红莲 型杂 交
核期) 败育 两种。红莲 型不育 系为配 子体 败育 类
型。
育种市场化的实践者——记水稻红莲型不育系专家缪炳良研究员
由R 3 9 8与 红 莲 型 不 育 系 粤 泰 A 测 配 的 杂 交 组 合 种 通 过 中 南公 司 和 国 内其 他 种 子 经 营 企 业 推 介 示 范 。 还 粤优 9 8 于 20 年 通 过 江 苏 省 审 定 。 由 于 产 量 、 质 在 东 南 亚 国家 快 速 推 开 。 0 9 2 1 年 由 中南 公 司负 责 3, 01 米 20—0 0 和适 应 性 的优 异 表 现 , 受 南 方 稻 区稻 农 的 喜 爱 。缪 炳 生 产 、由 中 国 国 内其 他 种 子公 司 间 接 出 口到 菲 律 宾 、 深 巴
莲 型 杂 交 稻 技 术 , 功 克 粤优 9 8累计推广 面积 30 成 3 00余 万亩 , 先后通 过皖 、 、 鄂
服 了红莲 型 不育 系 育性 赣 、 、 、 、 、 8省 品种 审定或 引种 审定 , 浙 湘 豫 桂 渝 取得 直
不稳 定 的 技 术 难 关 。 成 接 创 收 5 0 育 0 0万 元 的 经 营 业 绩 。
不 明 显 的 两 大 问 题 , 炳 良发 明 了 “ 本 循 环 提 保 纯 技 缪 亲
针对 粤 优 9 8在 推 广 中所 表 现 出 的 抗 倒 性 弱 的 问 3
术” ,使 红 莲 型 不 育 系 的 繁 、制 种 纯 度 保 持 在 9 . 99 %以 题 ,缪 炳 良及 课 题 组 对 原 来 的 红 莲 型 不 育 系 粤 泰 A 进
上 ,使杂 交制种纯度保 证在 9 %以上 ,该 技术 已经于 行 了 杂 交 育 种 改 良 , 育 出 了新 的 红 莲 型 不 育 系 “ 莲 8 选 中
2 0 获 得 国家 发 明 专 利 。针 对 红 莲 型 不 育 系 与 当 时 1 ” 04年 A 。该不育 系 已于 2 0 年通 过江苏省 鉴定 。由 中莲 08 野 败 型 恢 复 系 杂种 优 势 不 明 显 的问 题 , 炳 良发 现 含有 1 缪 A与 红莲 型恢 复系 R 5 9 0测 配 的杂交 组合 中莲优 9 0 5 粳 稻 血 统 的籼 稻 品种 ( )普 遍 对 红 莲 型 不 育 系 有 较 好 已 于 2 0 系 , 0 9年 和 2 1 0 0年 分别 通 过 河 南 省 和 湖 南 省 审 定 。 的 恢 复 性 和 杂 种 优 势 , 后 他 带 领 课 题 组 . 过 籼 粳 杂 由于抗倒 性得到改 良,中莲优 9 0已经成 功取代粤 优 其 通 5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垩白质:是松散的淀粉,易碎,外观差2、糊化温度:即在米饭蒸煮时,稻米淀粉粒加热吸水膨胀至不可逆时的温度。
此时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失去双折射现象,所以也称双折射终点温度。
3、糙米率:稻谷去除果皮后的%4、精米率:糙米去除种皮、胚后的%5、整精米率:去除碎米后的整米%14、短日高温生育性15、雄性不育系16、雄性不育保持系17、雄性不育恢复系18、孢子体不育19、配子体不育20、光敏核不育性二、填空题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但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 %以上。
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3、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
4、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53°27’N 。
5、我国水稻育种史上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大事件被誉为水稻的绿色革命。
6、50年代标志着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新纪元的3个里程碑式的矮杆品种是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在来1号。
7、我国水稻区划分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8、江苏属于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按照本省的水稻区划又可分太湖稻作区、镇宁扬丘陵稻作区、沿江稻作区、里下河稻作区、沿海稻作区、徐淮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9、根据江苏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适合本省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等4个熟期类型。
10、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11、生产上栽培的水稻品种千粒重一般为 18 至34 g。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栽培品种分类
栽培稻的分类
籼稻与粳稻的主要特征特性比较
项目
形
叶形、叶色
态
粒形、株型
特
芒的有无
性
颖毛状况
籼稻 叶片宽、叶色淡绿 粒细长略扁、株型较散 多数无芒或短芒 颖毛短而稀、散生颖面
粳稻 叶片窄、叶色深绿 粒短圆、株型较紧 有长芒、少数无芒 颖毛长而密、集生颖棱上
吸水发芽
生
耐寒性
理
分蘖繁茂性
特
耐肥抗倒性
征
脱粒性
减数分裂正常
图片引自毛玉姝(2012)
按不育发生的阶段分类
单核期前后败育
图片引自毛玉姝(2012)
按不育发生的阶段分类
2、配子体不育 雄性不育受配子体的支配。不育系花粉败育从二核期开始,这时花粉细胞壁进一步发育接近正常,细
胞核里由于双核中营养核的作用,细胞内有了淀粉积累,碘—碘化钾的染色反应呈现阳性,表现为圆形红 褐色至深褐色的败育花粉,称为染败。
栽培稻的分类
➢ 水稻与陆稻
水稻(包括深水稻和浮水稻)与陆稻 (也称旱稻)在植物学形态上差异不明显。 水稻通气组织发达,旱稻通气组织不发达 但根系发达,主要差异是耐旱性不同。
水稻的生活习性与沼泽植物的野生稻相 似,从而可以认定水稻是基本型,陆稻是 变异型。
深水稻 浮水稻
栽培稻的分类
在国外,根据稻作栽培过程稻田灌水深度的差异,有人又把水稻分为浅水稻(常 灌水层深度0~25cm)、中水稻(水层26~50cm)、深水稻(水层51~100cm)、浮 水稻(水层101~600cm)。
早稻:在完成光周期诱导时对日照没有严格要求。一般 认为早稻是经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变异型。
中稻:对日长的反应介于早、晚稻之间。
水稻不育系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1
4、病虫防治
同常规稻,注意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通常用20%粉锈宁100克兑水50公斤在破口期、 盛花期、终花期各喷1次。
本节复习思考题
水稻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杂交制 种技术。
丁颍幼穗发育8期划分法的形象归纳:
丁颍的8期划分法 1、第一苞分化期(2-3天)
2、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4-5天) 3、二次枝梗原基和小穗原基分化期
(6-7天) 4、雌雄蕊形成期(4-5天) 5、花粉母细胞形成期(2-3天) 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2天左右) 7、花粉内容充实期(7-8天)
8、花粉完成期(3-4天)
1972年BT台中65A(BT-C)引入中国后,由湖南 省农科院罗孝和等转育成BT型黎明A。
辽宁省农科院杨振玉通过籼粳交将籼稻IR8的恢复 基因引入粳稻,于1976年育成C57等C系统恢复系, 从而又实现了粳“三系”配套(黎优57)。
二、水稻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
总论中已提及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有三条:
• 花时:一般上午9~10时始花,11~12时盛花,下午2 时终花。一般籼早粳迟,晴早阴迟,温高早温 低迟;不育系迟于保持系、恢复系。一朵花开 颖至闭颖约60~90分钟。
• 顺序:全穗总体是由上往下开。就同一个二次枝梗而 言是顶部小穗先开,以后由下往上 开。
• 条件:最适温度30~35℃,最适湿度70—80%
• 人工去雄
(水稻的花器小,不可能通过人工去雄后配制杂)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不育系
• 生物去雄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
自交不亲和系(水稻发现极少发现)
• 化学去雄
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稻
• 雄性不育系:雄性器官退化或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正
常花粉,自交不结实,而雌性器官正常,接受其它水 稻品种的正常花粉能够受精结实的稳定品系,称为雄 性不育系(A)。
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配套技术
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配套技术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配套技术是指针对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的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进行技术配套,以提高粳稻产量和品质,实现稻米的高效生产。
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粳稻产量、改善粮食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种植环节是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配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种植环节,科学施肥、合理密植、优质种子选育等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粳稻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满足粳稻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需求,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粳稻的成本效益。
优质种子选育可以保证种子的质量,提高粳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其次,管理环节也是影响粳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科学的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能够提高粳稻的生长状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稻米的品质。
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保证稻田的水分供应,促进稻谷的生长发育。
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害对粳稻的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田间管理包括杂草清除、通风透光等措施,可以提高粳稻的产量和品质。
最后,收获环节也是影响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收获时间、科学的收获方法、适当的贮藏技术等都对稻米的品质产生影响。
合理的收获时间可以保证稻谷的充分成熟,提高稻米的品质。
科学的收获方法可以减少损耗,保证稻米的完整性。
适当的贮藏技术可以延长稻米的保存期限,保持稻米的优质。
总之,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粳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的种植、管理、收获技术措施能够提高粳稻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加大对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配套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粳稻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种细胞质六千辛A粳稻不育系育种利用特性的比较研究
S ur e o cs
ZH U e — i , ZH A NG H o — n,LI Zh ng B n ng Ge U Ch o,LI a Pe g, YI n Ch n— n ua De g, T N G S — A hu Zhu , a d G U n M i g— o g n H n
现象,不育 性较 B T型六千辛 A稳 定。()不育 系的花粉败 育程度影 响倒一节 间长度 ,花粉败育越 彻底 , 一节间越 2 倒
短 .从 而 使 穗 伸 出 度 和 株 高 相 应 缩 短 ;因 此 , WA 型 六 千 辛 A 表 现 包 颈 ,而 B T型 、 HL型 、C L型 六 千 辛 A 均 无 包 颈 。
Ab ta t A e fi n ce ralpami a o ia CM S l e u in i c n t ce t o rdfee tc tpam o re sr c : s t o u la l ls cjp nc o s o i sLiqa xnA. o sr td wi fu i rn yo ls s uc s n u h f m ia aeSe l 、 i c WA p ) Han nRe wn dW i c HL tp ) Hu a h l gw i c cLtp ) r Han n M l tre Vl Rie( o i d t e, ia d A e l Rie( e, n n C ai l Rie( y e. y d y n d
扬 州大学江 苏省作物 遗传生理 重点实 验室 /教育 部植物 功能基 因组学重 点实 验室,江苏扬州 2 5 0 209
红莲型水稻不育系统花粉发育不同时期,MADS—box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
a n a l t e s mp e .Th s a itc l a a y i f t e o y r h s b n s s o d t a t e mo g l h a l s e t ts ia n l ss h p l mo p i m i d h we h t h o M ADS b x g n s t o n i p r a tr l h y o ls a d n ce ri t r c i n o S a d f r - o e e o k a m o t n o ei t e c t p a m n u la e a to fCM n e — n n
维普资讯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2 0 ,0 5 :2  ̄ 3 8 0 2 2 () 3 5 2
J u n l o h n B tn c l R s a c o r a f Wu a oa i ee r h a
红 莲 型 水 稻 不 育 系 统 花 粉 发 育 不 同 时 期 MA S b x基 因家 族 的 表 达 分 析 D —o
d t c e n a l a l s wih t e s e i c M ADS b x p i r a d Ol o d z e e t d i l s mp e t h p c f i - o r me n i TlGC n i o d z g a d Ol Tl g CG
a e s a n he s o h t t ge a t r f t e HL— CM S s s e wih t e ho ofdif r n i ld s a y t m t he m t d fe e ta i ply.3 nd r 82 bi s we e
tlt e t r ton i i e Att e l s .t i a rha i c s d t e a i s p be we n t v r i iiy r s o a i n rc . h a t h s p pe s d s us e he r l ton hi t e hedi e s— t nd d CM S nd s e iiy r s o a i y bi s an a t r lt e t r ton.The ap ia i n ofdif r n ildipl y us n p cfc pl to fe e ta s a i g s e ii c prme n c mplc t d bi o c lp no na i lo dic s e i ri o i a e ol gia he me S a s s u s d. Ke y wor ds:Or a s tva L ;Cy o a m i l t rlt yz a i t pl s c ma e s e iiy;Fe tlt e t r ton; M ADS— r iiy r s o a i box g n ee f miy;Dif r nta i pl y a l fe e i ld s a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电子教案
重庆市农业、畜牧兽医、农机、水产养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评结合及以考代评考前复习资料答案(种植业卷)第一篇作物育种第一章作物育种基础绪论一、基本概念:(一)、育种学: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二)、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二、基本问题:(一)、品种的特征特性?1、遗传上的相对稳定性;2、形态上的整齐一致性;3、有别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4、一定的生态适应性。
(二)、如何识别不同的品种?1、外部形态性状:株高、株形、颜色、籽粒;2、内在的遗传物质:Protein DNA。
(三)、优良品种在农业上的作用?1、提高产量;2、改善品质;3、增强抗性;4、扩大栽种地区;5;改革耕作制度;6、促进农业机械化。
*三、思考题:(一)品种的合理利用?1、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因地制宜地种植良种。
2、良种良法相结合。
3、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与合理搭配。
4、注意优良品种的防杂保纯和良种良繁工作。
第二章粮油作物育种复习参考题水稻部分一、名词解释1.雄性不育系:雌雄同株植物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品系。
2.雄性不育保持系:当作为父本与雄性不育系杂交时,能使F1保持雄性不育性的植物品系。
3.雄性不育恢复系:雄性不育恢复系是指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的品系。
4.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5.配子体不育:指花粉的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所控制。
6.光敏核不育性: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是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中对光线敏感的,调控花粉发育的重要基因。
二、填空题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2、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粒数和粒重。
水稻的繁殖及其遗传特点
N rfrf
×
S
rfrf
雄性可育 ♂ 保持系
S rfrf
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F1
当水稻的一个品系的细胞核具有与 细胞质不育基因相对应的育性显性 恢复基因(RfRf),不论它是正常 细胞质或是不育细胞质,其基因型 为N(RfRf)或S(RfRf),表现型 均为雄性可育。用它的花粉对雄性 不育系授粉,结果是:S(rfrf) ×N(RfRf)或s(rfrf) →S (Rfrf),所产生的后代恢复雄性 可育,称之为恢复系。
细胞核:不育基因用r表示 可育基因用R表示 R对r呈显性 细胞质:不育基因用S表示 可育基因用N表示 关系:R对r呈显性,核可育基因R可以抑制质不育基因S的表达
当一个品系具有正常的细胞质基因 (N)和雄性不育系相同的隐性核 基因(rfrf)时,其基因型为N (rfrf),表现型为雄性可育。用 它的花粉对雄性不育系的雌花授粉, 结果为:S(rfrf)×N(rfrf) →S (rfrf),所产生的后代仍保持雄 性不育性,称之为保持系。
——陈良碧(1991)
型、冈型、红莲型、印尼水田谷型、滇型等多种不育系,其
保持系大多是杂交选育获得。
20世纪90年代由于科技政策的导向使两用核不育系发展
朱
迅速。
英
进入21世纪以后三系不育系逐渐复苏,形成了与两系不
国
育系共同发展局面。
水稻雄性不育性的概念
植株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雄性不育性(male-sterility)。利用雄性不育 性有利于避免自交,提高自然异交率,增强植物种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水稻的雄性不育性
应用雄性不育系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途径和必要
条件。
我国杂交稻的成功最早开始于野败不育细胞质的发现和
三系杂交水稻的利用原理
三系杂交水稻的利用原理三系杂交水稻是利用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逆性的一种育种方法。
其利用原理主要涉及三系杂交水稻的核心技术,阳性核不育系、阴性核不育系和恢复剂的应用。
三系杂交水稻的利用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制备阳性核不育系,制备阴性核不育系,制备恢复剂以及配制杂交种子。
首先,制备阳性核不育系。
阳性核不育系是指不具备精子活力的水稻株系。
通过诱导水稻株系发生某种突变或不育基因的介导,可以获得阳性核不育系。
具体而言,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染色体敲除技术或辐射诱导来获得阳性核不育系。
核不育系的特点是有利于杂交种子的采集和保存。
其次,制备阴性核不育系。
阴性核不育系是指具有精子活力但卵子不育的水稻株系。
与阳性核不育系相反,阴性核不育系的不育性主要是由于卵母细胞的不育性引起的。
通过遗传和细胞学的方法,可以将这种阴性核不育基因引入到水稻品种中。
引入该基因后,卵母细胞无法正常发育,导致不育性。
第三,制备恢复剂。
恢复剂是指可以恢复阴性核不育系的育性的水稻品种。
在阴性核不育系配子时,恢复剂提供的基因使得该阴性核不育系的卵子恢复正常发育能力。
恢复剂通常是很多常见水稻品种或其他稻种,其使阴性核不育系的不育性被抑制,从而形成具有正常育性的杂交子代。
最后,配制杂交种子。
利用阳性核不育系作为种子亲本,通过人工授粉,将恢复剂的花粉施加到阳性核不育系的柱头上。
经过授粉后,子代种子就是三系杂交水稻的杂交种子。
三系杂交水稻的利用原理可以总结为利用阳性核不育系、阴性核不育系和恢复剂的互作,实现了水稻的杂交育种。
通过引入不育系制度,杂交种子的制备和保存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
阳性核不育系保证了水稻花粉的不育性,而阴性核不育系则保证了卵母细胞的不育性。
恢复剂的作用是恢复阴性核不育系的卵母细胞的育性,使得杂交种子能够正常发育。
通过这种杂交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逆性,推动水稻育种事业的发展。
中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研究与发展概况
见远缘基因的引人和利用对杂交水稻的成功是重要的 遗传物质基础。 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过程是利用了国际水 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品种IR8、IR24等为代表的一系 列品种或其衍生系作为父本,从而配制出具有强优势 的杂交水稻组合。我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最大、时间最 久的杂交稻组合汕优63的恢复系明恢63就有国际水 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品种IR30的亲缘;我国杂交水稻 早期推广的强优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的恢复系也是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IR24;还有我国广泛应用的其他杂 交水稻强优组合汕优3号(珍汕97A/IR661)、汕优8号 (珍汕97A/IR28)、威优6号(V20A/IR26)、威优30号 (V20A/IR30)等都是以国际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 品种作为恢复系品种的[4】。王三良、阳峰萍等对我国
CROP RESEARCH
中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研究与发展概况
万昕,李海林,罗斌,徐庆国。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总结回顾了中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途径, 指出了今后我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工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杂交水稻;分子育种;中国 中图分类号:S511.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80(2009)05—0306—04
2水稻分子育种研究概况
197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周光宇教授 创造出植物分子育种的理论(植物分子杂交理论)和技 术(花粉管通道法)。之后,她本人和许多农业科技工作 者在棉花、小麦、大豆、蔬菜等农作物上进行了分子育 种的实践和理论探讨,培育出了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 1989年湖南农业大学万文举用“外源DNA溶液浸胚 法”将慈利玉米DNA导入水稻品种湘早籼8号,于 1990年获得变异株[1副,1991年选出系列水稻品系,其 中水稻品系GER一1于1993年通过鉴定,1994,---,1995 年种植面积达14万公顷[3]。湖南省慈利县水稻研究所
SSR标记及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SSR标记及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张桂莲,陈立云,张顺堂,雷东阳(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长沙,410128)摘 要:SSR标记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已开始应用于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
概述了SSR类型、特点、原理,总结了其在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其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SSR;分子标记;水稻;遗传育种中图分类号:S511.03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280(2004)0520325204 简单重复序列(Si m p le sequence repeat,SSR)亦称微卫星DNA(m icro satellite DNA),是一类以少数几个核苷酸(一般1~6个)串联重复的DNA序列。
SSR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
对SSR的研究始于动物基因组。
1974年Sk inner等在寄居蟹DNA中发现了一类(TA GG)n[1]。
1982年H a m ada等在人心肌肌动蛋白(H a225)的内含子中发现了一个重复25次(T G)序列[2]。
随后在其它生物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相似的串联重复序列。
由于SSR在不同基因组型间表现高度的多态性,使其很快成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3],在多种作物中广泛应用。
本文拟就SSR标记类型、特点、原理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1 SSR类型根据SSR核心序列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将SSR分为完全型(perfect)、不完全型(i m perfect)和复合型(compound)。
完全型SSR是指核心序列以不间断的重复方式首尾相连构成的DNA;不完全型SSR是指在SSR的核心序列之间有3个以下的非重复碱基,但两端的连续重复数大于3;复合型SSR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串联核心序列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连续的非重复碱基分隔开,但这种连续性的核心序列重复数不少于5。
W eber 等[4]研究指出,这3种类型SSR在人类基因组中所占的比例差异很大,分别为64%,25%和11%,3种类型内完全型是SSR标记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类型。
水稻不同不育系花药的细胞学比较研究
郭玉华,张立爽,林团荣,等.水稻不同不育系花药的细胞学比较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1):91-94.水稻不同不育系花药的细胞学比较研究郭玉华,张立爽,林团荣,姜可心,曲明南(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摘要:以沈农05-9不育突变株及其后代混粉1、混粉2、混粉3、混粉4和6个辽宁省主要杂交稻母本等11个不育系为材料,以沈农05-9原始株系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了花药形态学特征、细胞学特征观察比较。
结果表明,花药染色较深、药壁分层不清晰为各不育系普遍存在的特点。
9214A 、屉A 、14A 、盛粳A 等4个不育系花药壁、药隔的发育均表现正常,其中,屉A 及14A 绒毡层延迟解体,9214A 和盛粳A 绒毡层都提前解体。
但沈农05-9不育株、混粉1、混粉2、混粉3、混粉4、辽99A 、52A 花药表现瘦瘪,花药药隔维管束纤维化严重,维管束周围细胞结构紧密,绒毡层消失较早。
花药早期的纤维化及结构杂乱为不育系败育的原因,药隔结构的异常直接影响了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形态。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细胞学;花药;药隔;形态学中图分类号:S511.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0)01-0091-04收稿日期:2009-05-11基金项目:农业部/9480项目(编号:30040025);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沈阳农业大学中青年导师基金。
作者简介:郭玉华(1957)),女,辽宁新宾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E -m ai:l guoyuhu a2006@126.co m 。
在水稻花药发育过程中,花药内任何结构的异常都可能导致雄性不育。
前人对于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较多,对于花药结构与败育原因的关系也众说纷纭。
潘坤清发现野败型不育系绒毡层细胞液化最终引起败育[1]。
徐树华在红莲-华矮15不育系中发现绒毡层细胞增生,造成花药室中的花粉母细胞解体,造成花粉败育[2]。
杂交粳稻育种取得突破
汇报人:2023-12-08CATALOGUE目录•引言•杂交粳稻育种技术路线•突破成果展示•突破成果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结论与建议01引言杂交育种技术杂交育种技术的出现为粳稻育种带来了新的突破。
通过利用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优势,可以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新品种。
粳稻种植历史粳稻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然而,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效率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在杂交粳稻育种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难题亟待解决。
杂交粳稻育种背景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杂交粳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有望为粮食生产带来新的突破。
在杂交粳稻育种过程中,科研人员创新性地运用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了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未来的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杂交粳稻育种的突破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还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优质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新品种的推广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
高产优质新品种创新育种技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突破成果及其意义02杂交粳稻育种技术路线03亲本提纯复壮采用提纯复壮技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提高杂交后代的遗传纯度。
01高产优质亲本选择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特性的亲本,确保杂交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基础。
02配合力测定通过配合力测定,评估亲本间的遗传互补性,为杂交组合设计提供依据。
亲本选择与优化根据育种目标,制定杂交组合策略,如强优组合、互补组合等,实现优良性状的聚合。
杂交组合策略杂交技术杂交后代处理采用高效的杂交技术,如花粉管通道法、子房注射法等,提高杂交结实率和种子质量。
杂交粳稻的概念
杂交粳稻的概念杂交粳稻是指利用不同亲本品种进行交配,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稻种。
粳稻是水稻的一个品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地区,因其外观粳实短浆,所以被称为粳稻。
而杂交粳稻则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将不同的粳稻亲本进行交配,培育出具有丰产、抗病、优质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
杂交粳稻的培育是针对传统粳稻在生长发育、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和缺陷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组合亲本,可以获得丰产、抗病、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杂交粳稻的培育过程需要经历亲本选择、杂交组合、杂交制种、杂交组合性状观察和筛选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亲本选择,即根据目标性状的遗传规律和亲本间的互补性,选择既具有不同有利性状又存在显性互补、互补调控的亲本,这一步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后续杂交组合的效果。
其次是杂交组合,即通过人工授粉或其他手段,将选择的不同亲本进行杂交配制,形成杂交种子。
然后是杂交制种,即将杂交种子种植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培育,培育出大量的杂交后代。
接着是杂交后代性状观察和筛选,通过对杂交后代的性状进行观察和筛选,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种质资源。
最后是对选出的优良杂交后代进行后代纯化、品种选育等环节,最终培育出新的优良杂交粳稻品种。
杂交粳稻的优点主要包括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等。
首先,杂交粳稻可以利用杂种优势效应,获得更高的产量。
通过杂交,可以获得杂种优势,即杂交后代的产量明显高于亲本品种的平均产量,从而实现丰产。
其次,杂交粳稻可以提高抗逆性。
不同亲本的组合可以提高杂交后代的抗病虫害、逆境环境等的能力,增强稻种的生存适应性。
再者,杂交粳稻可以获得品质优良的特点。
通过选择合适的亲本组合,可以获得米质优良、口感好的优质稻米,满足人们对优质食品的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杂交粳稻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了许多具有丰产、抗病、优质等特点的新品种,为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