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耀华嘉诚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是,则实际时间是()
A.B.C.D.
2.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B.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为3 108km/s
C.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也为40°
D.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一定增大10°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湖光倒影
B.狗的影子
C.筷子“弯折”
D.雨后彩虹
4.看电影时,坐在影厅各个地方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这是因为()
A.电影幕布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电影幕布上
C.射到电影幕布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D.射到电影幕布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5.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D.有光照,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
6.如图,下列光现象及应用中,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凸面镜扩大视野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自行车的尾灯
7.如图所示,公路边有一块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的行驶路径是()
A.向南行驶,向右拐弯B.向西行驶,向左拐弯
C.向北行驶,向左拐弯D.向北行驶,向右拐弯
8.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该装置看到的是一个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的实像
B.如果要看见更大的像,可以将圆筒向外拉,增大光屏和小孔的距离
C.实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D.应把A端朝着较暗的室外,B筒朝着明亮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9.夏天我们在树荫下有时会看到一些亮斑,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请问“亮斑”是什么样的形状?()
A.树叶的形状B.树叶缝隙的形状C.倒立的火苗状D.圆形
10.如图,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前放一个物体S,则眼睛可以看到S的像最多个数是()
A.1B.2C.3D.4
11.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光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一叶障目
B.坐井观天
C.杯弓蛇影
D.临川羡鱼
12.小明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张绿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叠,然后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如图所示,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呈现的颜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是白色
B.甲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绿色
C.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黑色
D.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红色
二、填空题
13.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则反射角为___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____度。

14.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3m处,小芳的身高为1.6m,小芳的像与镜的距离为
_____m;若小芳向镜移动1m后,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5.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某透明物质,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0°,且它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度。

16.如图是某时刻丹丹家电子时钟显示的时间,若丹丹从背后的平面镜中看,时间应该是______,若从水平玻璃茶几的台板中看,时间应该是______。

17.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

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走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则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___________°。

19.如图,是小丽检查视力时平面镜、小丽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观察,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_____m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______(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小丽在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_____________。

20.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并在月球放置了一套反射光的装置,地球上的科学家向它发射了一束激光,测量出激光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约为2.56s,则由此可计算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

不能用超声波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______。

三、解答题
21.下列是物理中的相关实验,请补充完整。

(1)如图甲所示的课本实验,当收音机播放音乐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节奏在晃动,这主要说明______ ;把纸屑放在喇叭上,当喇叭播放音乐时,纸屑会随着音乐而跳动,这说明______;
(2)如图乙实验中向外抽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可以推理得出______;
(3)图丙是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有 A、B 两种加热方式:A.酒精灯直接加热;B.放在开水中加热。

应使用______(填序号)种加热方式,该过程中碘从固态变为
______ 态。

(碘的熔点为113°C);
(4)如图丁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AB)区域。

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下同)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了______外侧的光。

2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_________。

(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______反射。

(3)如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

23.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简称HUD。

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等,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挡风玻璃所成的仪表盘的像是光的_____(选填“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

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__(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
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24.阅读文,回答问题:
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里出土的人俑,秦朝废除了人殉制度,所以秦始皇就命工匠做了一些跟人一样的陶俑来当陪葬。

这些兵马俑是按真人1∶1的比例来做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开了真人比例陶俑的先河。

小明和家长去兵马俑参观,看到玻璃橱内的兵马俑后,就想到比较现代人和古代人的身高。

(1)为了便于比较身高,小明让父亲站到橱窗玻璃前,让父亲的脚和兵马俑的脚高度
_____,父亲的脚和兵马俑的脚到玻璃的距离_____。

(2)小明观察发现父亲的像比兵马俑高,他得出父亲比古人的身高要_____,依据是
_____。

25.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图1所示,小明正在市图书馆站等待沈阳地铁2号线,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另一侧的虚像。

广告牌上宣传的是专家研制的一种新型材料——“泡沫铝”,泡沫铝是由气泡和铝隔膜组成的集合体,气泡的不规则性及立体性使得它具备许多优良的特性。

泡沫铝的密度大约为
0.3g/cm3,如图3所示。

(1)如图用AB线段代表站在玻璃屏蔽门前的小明,请你在图4中做出小明通过玻璃屏蔽门所成的像。

(2)受到上面成像的启发,小明粗略测出了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距离,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a.小明应该从图2所示的位置向________(选填“左”、“右”)移动,直到观察到
________;
b.记录自己此时所站的位置;
c.用直尺量出________的距离,量得的这个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

(3)做完上述实验后,如图5小明发现地铁显示牌上提示“下次列车5分钟到达”,若沈阳地铁的平均运行时速是60km/h,此时地铁距本站的路程是________m。

(4)继续等车中的小明根据广告牌的数据计算出了2dm3泡沫铝的质量,他发现和以下某个物品的质量大致相当(______)
A.1个鸡蛋
B.1张A4打印纸
C.1个苹果
D.1瓶550ml的矿泉水
2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a)所示,通过三个小孔能看到的烛焰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2)如图(b)所示是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烛焰时,孔对着
______,膜对着______,(选填“烛焰”、“眼睛”),可以看见倒立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跟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是显示屏中数字的像,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像,像和物体左右颠倒,上下不颠倒,所以实际时间是12∶51,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D
A.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A错误;
B.真空中的光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
C.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50°,那么反射角的大小为50°,故C 错误;
D.当入射角增大5°时,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也增大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故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A
A.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狗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放在水中,看起来像弯折了,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解析:C
A.幕布不是光源,本身不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眼睛不发光,看电影时是接收光线,故B不符合题意;
CD.我们能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电影,是因为幕布本身是粗糙的,光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

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解析:B
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

故选B。

6.C
解析:C
A.凸面镜对于平行光是发散,但看物体的反射光不是平行光,正是这种发散导致成像位置显得更远更小,视角就更大,视野就开阔了,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
D.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后边来车的灯光照到自行车尾灯上,被反射回去就能让后边来车看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解析:C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
这辆车实际上是向北行驶、左拐弯。

故选C。

8.B
解析:B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结合小孔成像时光路的特点可逐一做出判断。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上部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射到了光屏的下部,下部的光照到了上部,所以小孔成的像上下是颠倒的;物体左边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右边,右边的光射到了左边,所以小孔成的像左右是颠倒的,故A错误;
B.由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如果将圆筒向外拉,也就是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大,故B正确;
C.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而不是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故C错误;
D.小孔成像时,光通过前面的小孔,像落在后面的光屏上,同时为了便于观察,应将A 端对着明亮的室外物体,眼睛在B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故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D
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太阳的实像,像和太阳的形状是一样的,是圆形,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10.C
解析:C
竖直的平面镜成一个像;水平面的平面镜成一个像;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另一个平面镜二次反射,反射后光线的会聚点成的像重合。

所以最多能看到三个像,故ABD 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解析:C
A.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坐井观天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杯弓蛇影是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临川羡鱼,从水面看向水中,光发生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解析:C
A.红色透明玻璃片只透过红色,绿色透明玻璃只透过绿色,甲区域是只透过了红光,故是红色,A选项错误;
B.由A选项可知,甲区域主要呈现出红色,故B选项错误;
C .乙区域是两片玻璃重合的地方,由于上方绿色透明的玻璃说明透过了绿光,绿光无法透过红光,故没有光线到达乙区域,故乙区域为黑色,故C 选项正确;
D .丙区域是只透过了绿光,故是绿色,故D 选项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3.30
解析:30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
图中AO 是入射光线,AOM ∠是入射角,OB 是反射光线,MOB ∠是反射角,OC 是折射光线,NOC ∠是折射角。

[1]由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是40°可知入射角是50°,故反射角是50°。

[2]由图可知,折射角是30°。

14.4不变能
解析:4 不变 能
[1][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芳到平面镜为3m ,则像到平面镜也为3m 。

小芳向镜移动1m 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 ,则像与小芳的距离为4m 。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等大,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4]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在镜子后面放置物体不影响成像,即在镜后放物体不妨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妨碍成像,所以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5.60°30°
解析:60° 30°
[1]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0°,入射光线与发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为
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60°。

[2]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0°,则反射光线跟界面成30°,由于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故折射光线跟界面的夹角
90°-30°=60°
所以折射光线跟发法线的夹角为,即折射角是
90°-60°=30°
16.10:5115:01
解析:10:51 15:01
[1]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从背后的平面镜中看左右相反,故时间为10:51。

[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若从水平玻璃茶几的台板中看,上下会颠倒,故时间为15:01。

17.虚像不变
解析:虚像不变
[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所以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当医护人员走近平面镜时,医护人员大小不变,那么像的大小也不变。

18.不变10°
解析:不变10°
[1]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但水面总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线与水面垂直,故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变,则反射角不变。

[2]保持入射点不变,在木板倾斜5°时,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由于水面总是水平的,则此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为10°;根据光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此时的反射角为10°。

19.左方7:20
解析:左方 7:20
[1]距视力表3m远,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也是3m,所以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人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5m,所以人和视力表之间的距离是
6m-5m=1m
[2]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相当于平面镜对称.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视力表像的“E”开口向纸外,所以则被测者应向她的左方.
[3]图中时针在4与5之间,分针在40分处,即镜中时钟显示的时间为4:40,而平面镜的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所以实际时间是7:20.
20.84×108m真空不能传声【分析】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小真空中的光速取v=3×108m/s;当测得激光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就能计算出反射面到光源之间的距离;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84×108m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
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小,真空中的光速取v=3×108m/s;当测得激光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就能计算出反射面到光源之间的距离;真空不能传声。

[1]由
s
v
t
可得,在2.56s内激光传播的路程
s=vt=3×108m/s×2.56s=7.68×108m
地球和月球大约相距
88117.6810m 3.8410m 22
s s '==⨯⨯=⨯ [2]向月球发射超声波的办法不能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月球与地球之间是真空,没有传声的介质。

三、解答题
21.声波具有能量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铃声越来越弱 真空不能传声 B 气
A A
(1)[1]当收音机播放音乐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节奏在晃动,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2]把纸屑放在喇叭上,当喇叭播放音乐时,纸屑会随着音乐而跳动,这说明发声的喇叭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3][4]图乙实验中向外抽气,随着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直到几乎听不见;通过推理可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3)[5]图丙是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应放在开水中加热,因为开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防止碘由液态变为气态,所以应该选则B 加热方式。

[6]碘的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4)[7]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AB 区域),由上到下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光以外的红外线区域辐射的能量较多,所以温度计放在A 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较快。

[8]电视遥控器是利用了红光以外区域的不可见光,也就是红外线,即A 外侧的光。

22. 漫 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
(1)在法线右侧,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由入射角等于40°,可知反射角也为40°。

如图所示:
(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3)如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3.反射 厚度 45 远离 C
(1)[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2]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所以能形成两个像,形成重影。

(3)[3]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4)[4]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远离挡风玻璃。

(5)[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利用平面镜成像与物对称,可以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故选C。

24.相同相同高平面镜成像,物像大小相同
(1)[1][2]比较兵马俑与现代人的身高,我们可以利用平面镜成像比较,橱窗玻璃相当于平面镜,让小明父亲站在橱窗玻璃前,让父亲的脚和兵马俑的脚高度一致,使父亲的脚和兵马俑的脚到玻璃的距离相等,比较父亲的像与兵马俑的大小即可;
(2)[3][4]小明观察发现父亲的像比兵马俑高,他得出父亲比古人的身高要高,依据是平面镜成像,物像大小相同,父亲像的身高于兵马俑的高度,得出父亲的身高比古人高。

25.右自己的像成在广告牌上(自己的像与广
告牌重合)自己站立的位置到玻璃屏蔽门之间5000D
【解析】
(1) 先作出端点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 a. 小明应该从图2所示的位置向右移动,直到观察到自己的像成在广告牌上(自己的像与广告牌重合)。

b.记录小明所在的位置。

c.测量自己站立的位置到玻璃屏蔽门之间,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量得的这个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

(3)由v
=得,此时地铁距本站的路程:s=vt=60km/h h=5km.(4)由得,2dm3泡沫铝的质量:m=V=0.3g/cm32103cm3=600g. A.1个鸡蛋大约50g;B.1张A4打印纸约
为4g;C.1个苹果约150g,D.1瓶550ml的矿泉水550g,故2dm3泡沫铝的质量大致相当1瓶550ml的矿泉水,故选D.
26.不是烛焰眼睛实无关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a)所示,通过三个小孔能看到的烛焰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而是实际的烛焰;
(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通过小孔时,上方的光射向下
方,下方的光射向上方,是实际光斑的汇聚,成的是倒立的可大可小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如图(b)所示是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烛焰时,孔对着烛焰,膜对着眼睛,可以看见倒立的实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跟孔的形状无关.
考点: 小孔成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