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0/111
4.乳房肿大和假月经
常见出生3-5天内。 约在2-3周内消失。 女婴出生后第5-7天,可见阴道少许出 血,连续1-2天自止,称为假月经。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1/111
五、新生儿疾病
(一)常见症状 1.发烧 2.体温不升 3.吃奶异常 4.呼吸异常 5.大小便异常 6.皮肤异常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7/111
2. 环境中致畸原因
(1)病毒感染
据统计,妊娠一个月时,感染风疹病毒,有50%
胎儿患先天性风疹;2个月内,可造成30%胎儿患先
天性风疹;3个月为20%;4个月为5%;5个月后较
少见。
(2)药品
如惯用安定、本巴比妥、利眠宁等镇静安眠药品,
或者口服避孕药失败,可造成胎儿四肢畸形、内脏畸
无特殊原因,生育年纪不宜超出30岁。 超出35岁生育,在医学上称为“高龄初产 妇”。
(3)选择最正确受孕时机,确保优生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6/111
三、重视孕早期保健
1.防残关键期 (1)妊娠期 40周 分为三个时期: 孕早期:妊娠12周末以前(前3个月); 孕中期:妊娠13—27周末(4—6个月); 孕晚期:妊娠28周以后(6个月后)。 (2)器官形成时期 妊娠头三个月 “器官成形期” (又称为“致畸敏感期”)。
排出胎粪和尿液,所以新生儿出生2-4天 体重,比出生时下降3%-5%,普通不超出 10%。第四天以后体重开始回升,普通在 7-10天就会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8/111
2.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2-3天,出现皮肤黄染情 况,这种现象称之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占新生儿50%-70%,早产儿则占100%。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2/111
(二)新生儿疾病
1.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个新生儿皮肤和皮
下脂肪变硬或兼水肿疾病,又叫新生儿硬皮 病。
多见于早产儿和未成熟儿,多发生于严寒 季节。
保持室温。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3/111
2.新生儿脱水热
新生儿出生2-5天内,如发烧、哭闹 或烦躁不安,但无感染及感染中毒症 状,称新生儿脱水热。
皮肤或其它部位有破损时,要及早涂抹1%龙胆紫, 并内服清热解毒药品,到达预防感染目标。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9/111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和护理
一、早发觉疾病 (一)神情及脸色改变 (二)体温异常 (三)哭喊
1.非病理性哭喊 2.病理性哭喊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30/111
(四)食欲改变 1.食欲不振 2.食欲亢进 3.口味异常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4/111
2. 婚前体检是优生主要确保
(1)遗传病方面调查 (2)血缘关系调查 (3)调查有没有精神病患者 (4)两性畸形调查 (5)疾病方面检验 (6)生殖器官检验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5/111
3.适龄结婚,计划受孕
(1)过早生育弊多利少 (2)适龄结婚
科学研究表明,女青年24—28岁为最正确 生育年纪。
形,脊椎、肛门、外生殖器畸形;使用抗生素类药品,
如链霉素、四环素等,可引发先天性白内障、手指或
肢体短小、先天性耳聋及死胎;使用激素类药品,有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可预防能引发早产、腭裂或死胎等等。
8/111
(3)放射线 (4)烟酒 (5)环境污染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9/111
3. 孕期心境对胎儿影响
14/111
三、预防意外
(一) 应高度警觉新生儿以下表现
1、 吮吸不好、呕吐、口水多,体重在10天内不能 恢复到出生时体重,腹胀、腹泻。
2、尖叫声、惊厥、抽搐或哭声低,肌肉担心或无力, 拥抱反射减弱、消失。
3、皮肤有出血点、瘀斑、出血。
4、心率低于100次/分或高于140次/分。
5、呼吸超出50次/分,呼吸不规则,呼气有声,呼 吸时脑部抽动或下颌牵动。
1.病因 2.症状 3.护理 4.预防 (1)开展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2)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防止成人在室内吸烟。 (3)坚持合理营养,主动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性疾 病,要确保充分饮水。
(4)依据气候改变,及时增减婴幼儿衣服。 (5)在呼吸系统疾病多发季节,不要带婴幼儿到人 群拥挤场所。可采取食醋滴鼻、盐水漱咽等方法加以 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5/111
4.新生儿破伤风
病因:新生儿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自脐部 侵入新生儿体内所致严重疾病。
症状:经4-14天潜伏期(以4-6天最多), 开始出现症状;哭声低微,不吃奶;因面部肌 肉抽搐,展现苦笑面容;肢体阵阵抽搐,呈 “角弓反涨”;因喉肌、呼吸肌痉挛,可致窒 息。该病死亡率极高。
2.病理性多汗 低血糖患儿往往感觉头晕、心慌、脉搏加紧,同
时出汗增加;佝偻病患儿多汗,但与室温、季节、穿 着等无关,表现出情绪易激惹,睡眠不安,伴有枕突; 有时机体抵抗外来病原体,促进代谢加速,可出现体 温升高、出汗表现,等等。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35/111
二、婴幼儿常见病预防及护理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4/111
3.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防治: 新生儿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要适
宜; 加强锻炼,多晒太阳,增强抗病能力; 衣着要寒温适度,冬春季节不去公共场所,
以免上呼吸道感染,诱发肺炎。家人如患有呼 吸道感染疾病,要与新生儿隔离;
发觉新生儿有阵阵憋气等异常,要及时就 诊。
16/111
(三)预防意外
因宝宝年小体弱,活动能力弱,防御能力差,需
尤其保护,以防意外损伤。
1.防严寒损伤
2.防窒息
3.防烫伤
4.防溺水
5.防煤气中毒
6.防动物咬伤
7.防跌伤
8.不要猛力摇摆新生儿
9.拍照不宜用闪光灯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7/111
四、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
1.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第1-2天内哺乳量少,又
(五)睡眠异常
1.入睡困难 2.睡眠不安 3.嗜睡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31/111
(六)大小便异常
1.大便 (1)鲜血便 (2)脓血便 (3)红果酱样大便 (4)柏油样大便 (5)白陶土样大便 (6)蛋花汤样便 (7)便秘
2.小便 (1)尿量及排尿次数 (2)尿液颜色异常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36/111
(二)急性感染性喉炎
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常见于6个月至3岁婴幼儿。 1.病因 2.症状 3.预防
(1)多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提升抵抗力和耐寒力。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要经常开窗通风,防止 成人在室内吸烟。 (3)依据气候改变,及时增减婴幼儿衣服。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临床观察,孕妇在妊娠7—10周,情 绪担心不安,可能造成胎儿唇、腭发育 异常,出现兔唇、腭裂畸形。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0/111
四、孕期自我监护
1. 惯用自我监护方法 (1)检测体重 (2)检测胎动 2. 纠正臀位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1/111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和护理
32/111
(七)腹痛 1.腹痛部位 2.腹痛性质 3.伴随症状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33/111
(八)头痛 1.颅内疾病 2.颅外疾病 3.全身性疾病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34/111
(九)多汗
1.生理性多汗 (1)运动 (2)环境温度过高 (3)不良精神刺激 (4)特殊味觉刺激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3/111
二、抚触是护理中主要步骤
对宝宝进行抚触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轻重:以宝宝不疼不痒为准。 2、面积大:抚触面积越大对宝宝良性刺激越多。 3、时间能够不固定:家长能够各部分分解做,
宝宝吃奶时候能够对其做手和脚,睡觉时候能 够对宝宝背部进行抚触。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注意保温。新生儿对体温调整功效差,
故体温低,易受严寒刺激,应注意保温,但不 应过分升高室温,保持室内温度在24℃上下为 宜。
4、保持眼部清洁。
5、新生儿洗澡,可在出生2—3天后进行,
可水浴,水温在42℃左右,肥皂含碱质要少,
但不宜将新生儿全身浸入水中,严防将脐带弄
湿。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6/111
5、脐炎
原因:出生洗澡,未能护脐,水湿断脐处; 断脐带时剪、扎、包裹物品消毒不严,造成脐 部感染;脐部护理不妥,脐带为衣服摩擦过早 脱落。
预防是关键:断脐带时剪、扎、包均要严 格消毒;断脐后,应勤换尿布与敷料,保持脐 部干燥,洗澡时,要预防沾湿脐部;脐部脱落 前后,如发觉渗出液,应及早处理,杜绝发展 成脐疮。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8/111
7、新生儿败血症
(1)病因及症状
①子宫内感染 ②产道感染 ③产后感染
(2)防治
母亲妊娠末期发生感染性疾病,应及早治疗;
新生儿出院,要尽可能少探视,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尤其要注意保护脐部清洁卫生,防止脐部受潮和污染;
注意保护新生儿口腔粘膜,禁止用针挑“马牙”或 用布头擦拭口腔粘膜;
足月儿约在出生后10-14天自然消退, 早产儿约在21天后自然消退。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9/111
3.螳螂嘴和板牙
在新生儿齿龈切缘上,常有白色隆起状东 西,像排列小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
大约在出生后2—3周内便自然消失。 新生儿口腔内两侧颊部各有一个隆起脂肪垫 组织,成为“吸奶垫”,俗称“螳螂子”。
39/111
(四)婴幼儿腹泻
2.症状
腹泻症状较轻者,多由饮食原因或肠道外感染所 致。大便呈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烧, 食欲受影响不大。大便次数普通在数次至十余次,这 一类腹泻比较轻易恢复。
37/111
(三)龋齿(俗称“虫牙”)
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 (2)合理营养、多晒太阳 (3)药品防龋 (4)定时进行口腔检验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38/111
(四)婴幼儿腹泻
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该病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见。
1.病因 (1)非感染原因 (2)感染原因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一、新生儿护理
1、消毒隔离 2、环境温度、湿度与保暖 3、合理喂养 4、皮肤、粘膜保护 5、认真细致观察病情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2/111
二、抚触是护理中主要步骤
婴儿抚触不但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增强免疫 力、促进食物消化与吸收、降低婴儿哭闹、增 加睡眠,还能促进父母与宝宝亲情交流。
经过对330名正常婴儿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抚 触组婴儿智能发育、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 于对照组。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7/111
6、鹅口疮
(1)病因及症状 孩子口腔粘膜破损后,常受霉菌感染,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
小点,并逐步融合成大片白膜,孩子烦躁不安,精神欠佳,饮乳 量降低,甚至发烧。 (2)防治
保持口腔清洁,可用1%盐水洗口,或用2—3%硼酸洗口; 奶具要保持清洁,哺乳后喂些温开水,降低感染机会; 父母患有皮肤病,要注意预防霉菌交叉感染,尤其是患“鹅 掌风”,不要直接接触新生儿,要随时用肥皂洗手; 补充维生素B、C等,改进小儿身体素质; 小孩毛巾、被褥、衣服要勤洗、曝晒。
6、面部青紫、苍白。
7、肢体不温、水肿、硬肿。
8、脐部皮肤感染、皮疹、结膜炎。
以上表现,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同时存在,如发觉上述 情况应及时找有经验医生诊治。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5/111
(二)新生儿保健关键点
1、婴儿刚出生时,在呼吸之前,应注意消 除口腔内粘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用消毒好剪刀剪断脐带,断面应给予消 毒,并用消毒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是指因为生殖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染色体或染色 体上基因有缺点所造成疾病。如血友病等。
环境原因:
主要是指影响子宫内环境原因,包含孕期受到放射 线、感染、药品、环境化学物作用等。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3/111
二、优生办法应从婚前和孕前开始
1.遗传健康,从择偶开始 我国相关优生在法律上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五章 学前儿童常见病 和传染病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111
第一节 预防出生缺点
一、出生缺点严重性
1.什么是出生缺点 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胚胎在母亲子宫内就含有疾病和损 伤; 二是胎儿娩出时在产道中得到疾病和损 伤。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2/111
第一节 预防出生缺点
2.出生缺点病因 遗传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