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阳气生发的日子,做好这些,来年无病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冬至,阳气生发的日子,做好这些,来年无病痛!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
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
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
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
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
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2021年冬至时间
2021年12月21日
农历十一月十八星期二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
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
所以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
冬至饮食习俗
北方冬至宰羊、吃饺子;南方在这一天则会吃米团、长线面。
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
冬至进补坚持十个一
冬至后进补吃点啥好?给你推荐点身边最普通的食物和最简单的养生法。
01
一把大豆:补充蛋白
天气骤冷,免疫力容易下降。
稍有不慎,感冒病菌就会趁机侵袭。
“饮食方”里第一个强调的就是蛋白质的摄入。
针对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每天吃一把大豆,即30~50克黄豆、黑豆或青豆等,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岐黄名媛艾灸百科',学习艾灸知识,轻轻松松就能摄入丰富的蛋白质,且不会额外摄入胆固醇。
02
一碗栗子羊肉汤:补肾强筋
羊肉性热,味甘,中医多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虚劳不足、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等症。
栗子可用于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是不错的冬季进补佳肴。
03
一根萝卜:下气消食
中医认为萝卜能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
也就是说,它具有清洁肠胃的作用。
每个月吃上几次,既能增强肠胃之气,又能将体内淤积的毒素、浊气通过大小便排出去。
04
一碗茯苓薏仁粥:温胃驱寒
冬季喝粥是一个温暖胃部又助消化的简单而有效的食疗方法,推荐茯苓薏仁粥,特别适合在冬季食用。
因为茯苓和薏仁具有健脾利湿、温胃功效,而姜片则可以散寒。
05
一块生姜:驱寒暖胃
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的寒气,所以受冻的病人,就可以常喝姜汤来驱寒,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
06
一把松子:滋阴润肺
冬季皮肤干燥,老人易皮肤瘙痒,进食松子仁,能养液息风,滋润肌肤,预防和辅助治疗皮肤干燥症。
同时,松子仁每百克含热量681千卡,常食之能给机体提供较高
的热量,尤其在寒冷冬季,对老年体衰、体虚者补充机体的能量,更是颇有裨益。
07
一个阳池穴:促进血液循环
阳池穴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
08
一个午睡:保护心脏
冬季午睡能缓解疲劳,补充阳气。
午睡时,正值心经当令,能够保护心脏,休养心血。
09
一次泡脚:暖身袪寒
冬季要重视足部的保暖,在睡前用热水浸泡中药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让睡眠更安稳。
10
一起走走:促进血液循环
冬季宜收,不适合做剧烈的活动,可适当做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登山、体操等。
冬至养生攻略
1.三十六计“躲”为上
冬藏要藏阳气!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岐黄名媛艾灸百科',学习艾灸知识,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要学会“躲”才能保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躲
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
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躲
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躲
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
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躲
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2.保健康,补阳气
晒后背,补阳气
天下第一补阳品是——太阳!
万物生长靠太阳,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晒太阳!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补阳的方式是晒背部。
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
搓后腰,养阳气
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方法:双手搓热后,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100遍。
3.饮食既要“补”也要“润”
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
冬季进补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三九寒冷”。
但不可过食,过食易上火。
此外,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别忘补充津液,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4.增强免疫力做艾灸
冬至艾灸:中脘穴、关元穴、涌泉穴
每日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艾灸2天休息1天。
进入寒冬大家关门闭户,艾灸十分不便,那么简单三穴,将我们冬至养生核心点“滋阴、藏阳、强脾胃”都概括进来了。
冬至节气15天,建议大家最好白天艾灸,最晚不要超过9点。
如果没时间,就早点睡吧!泡脚、搓脚后艾灸太溪穴、涌泉穴总共20分钟,无妨!可以帮助睡眠。
冬至也是进九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说的三九灸的开始,三九灸主要是针对肺经虚寒问题的艾灸,比如:哮喘、咳嗽、支气管炎、鼻炎、经常感冒......
如果你有这个方面的问题那么这时可以取穴:
冬至艾灸:风门、肺俞、定喘
每日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艾灸2天休息1天。
冬至养生食谱:补对一天,健康一年
1、滋补羊肉汤
食材:
羊肉、党参、红枣、枸杞。
做法:
1、羊肉块先热水煮去血水,捞出洗净。
2、加水、放羊肉块、生姜片、党参段、红枣、枸杞、盐、白糖、胡椒粉、料酒,蒸2小时即可。
功效:
大补元气,可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
2、西红柿土豆炖牛肉
食材:
牛腩、西红柿、土豆。
做法:
1、牛肉用大火煮开后,放山楂、葱段、花椒、桂皮、八角,淋入生抽,再小火炖40分钟左右。
2、放切好的土豆块,继续炖3分钟,然后放切块的西红柿,炖1分钟放盐。
3、改大火煮3分钟,撒入香菜即可出锅。
功效:
补血暖胃,滋补身体。
冬至补不仅在冬至这一天要补,按照气候来说,接下来的15天都属于冬至节气,都可以进补。
3、羊肉萝卜饺子
食材:
羊肉、猪肉、萝卜、葱末、姜末、盐。
方法:
1、羊肉搅成泥,萝卜插丝剁馅,加上葱末、姜末、盐即成馅。
2、包在擀好的皮里下锅煮熟即可。
功效:
营养价值全面,对所有虚寒病症均大有裨益。
4、山药鱼片
食材:
鱼肉片、山药、青萝卜。
方法:
1、山药压成细末,鱼肉片放入碗中加适量淀粉、精盐,打入1-2个鸡蛋,拌匀后腌20分钟,投入热油中炸熟。
2、加入山药末、炸熟的鱼片、青萝卜丝、精盐,用小火炖20分
钟,加胡椒粉即可。
功效:
补中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