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牛栏山第一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牛栏山第一中学上册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连接好装置;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②③①④⑦⑥B.③④⑤⑥⑦①②
C.②③⑤①④⑦⑥D.②④③⑤①⑥⑦
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B.
C.
D.
3.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4.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
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5.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其纯度
C.10mL酒精与1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mL
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7.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8.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 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10.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
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
12.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5:1
D.乙不是化合物
14.
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
灭,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
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不
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
置在天平上
A B C D
A.A B.B C.C D.D
15.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
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H2S B.S C.SO2 D.H2SO3
1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吸烟场所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隙
17.苏州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
C l9H l9N7O6。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18.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
19.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

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0.“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

(1)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图2中的__________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填字母);若用下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将方框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___。

(4)25g石灰石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与盐酸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生成8.8g二氧化碳,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
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_______再_______,目
的是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仪器①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
因是______。

(4)如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_______;植物油上面的空气对测量生成CO2的体积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5)图G和图B都可用作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G装置与B
装置比较,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

常温下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制取并收集NH3,应该
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_______(填序号)。

23.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内容装置(实验1)制备气体
Ⅰ.打开K1,用注射器向盛有锌粒的A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
面浸没下端导管口
Ⅱ.在K1上方导管口收集气体
(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K 1关闭,打开K 2、K 3,向B 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 瓶外壁,说明装置在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2)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置的情况下,使A 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 中的操作是:打开_____,关闭_____。

24.乙醇(25C H OH )完全燃烧时生成2CO 和2H O 。

如果氧气不充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生成CO 。

现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 、2CO 和2H O 。

请回答下列问题:
I.能验证产物中有H 2O 的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以下相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II.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 中石灰水变浑浊,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III.能验证产物中有CO 的现象是_____或_____;E 装置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F 装置不足之处为_____。

IV.若乙醇燃烧时生成11.6g 2CO 和CO 混合物,其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为31.03%,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

25.实验室常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G___________ ,H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想把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写一条)。

(4)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CO 2气体_____________。

26.市售某品牌饮料的罐体是A1—Fe合金,为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精确称取0.050 g合金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Ⅰ、Al和NaOH溶液反应,放热并生成H2,反应中对应关系为2Al ~ 3H2,Fe和NaOH溶液不反应;Ⅱ、实验条件下,H2的密度近似为0.090 g·L—1。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②装入药品和水,连接装置;③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5 mL;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关闭活塞;⑤待温度降至室温时,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49 mL;⑥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
(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量气管中加入水,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水面相平,关闭活塞,降低量气管,若两侧水面高度差_________(填“改变
..”或“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水面刻度之前,需进行的操作
..是_________;
(4)计算此A1—Fe合金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3分,精确到小数点后
.......3.位.);
_______;
【实验反思】:
(5)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

A.实验过程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B.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读数
C.装置漏气
27.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
①缓缓通入CO2,点燃A处
木炭粉减少。

D中有气泡产

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____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点燃B处酒精喷灯,加热
一段时间
B处玻璃管内______
实验①②说明______有还原

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
A、B两处的火焰
D中液体沿导管进入C
中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_。

28.下列是初中化学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可以选用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只能用此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能用B和F装置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如将发生装置B改成D,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炔(C2H2)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实验室常用电石(CaC2) 固体与水反应来制取,当电石与水接触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同时生成一种叫熟石灰的固体。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乙炔气体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用如图装置来收集乙炔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端(填a或b)。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A
解析:A
【解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应选A。

2.A
解析:A
【解析】
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A、气体的分子数不
变,C+O2 点燃
CO2,故A正确;B、气体的质量应增加,故B错误;C、氧气是过量的,
固体质量最终应变为零,故C错误;D、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 错误。

3.B
解析: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甲元素的名称是溴,带“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B、甲是溴(Br),溴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乙元素是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不是中子数为11,错误;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错误。

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

即该反应是丁=丙+甲。

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8:16=1:2,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

故选C。

【点睛】
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

5.D
解析:D
【解析】
A、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序数30,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30,不是中子数是30,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
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正确。

故选D。

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6.B
解析:B
【解析】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
B.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会发生爆炸,故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其纯度,正确;
C. 分子之间有间隔,10.0mL酒精与10.0mL蒸馏水混合,一部分酒精分子占据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占据了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故溶液的体积小于20.0mL,错误;
D. 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错误。

故选B。

7.C
解析:C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的氢气是单质,该反应中四种物质不是均为化合物,错误;B、反应前的H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水中H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
的方程式是:2Mg+CO2点燃
2MgO+C,由此可知:A、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从CO2转化为
C,镁元素从Mg转化为MgO,碳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2: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和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2 (24+16)]=3:20,故正确。

故选D。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原子序数是Z>Y>X,说法错误;
B、X和Z位于同一族,同一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说法错误;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说法正确;
D、Z的电子层数比X的电子层数多1,说法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选项A正确;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③④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选项B正确;
C.④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选项C错误;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选项D 正确。

故选C。

11.A
解析:A
【解析】
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

A、参加反应的
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9g=12:19,错误;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
26g﹣19g=7g,正确。

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
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

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16%=1:8,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质量分数直方图的形式出现,要先看懂图形的变化,分析数据,弄清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质量分数的数据确定物质变化的质量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

反应后甲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12g=8g,反应后丁质量减小,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质量为:20g-18g=2g,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反应后乙质量增大,乙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乙的质量为:2g+8g=10g,该反应是:甲+丁==乙。

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此选项错误;
B、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此选项错误;
C、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0g:2g=5:1,此选项正确;
D、甲和丁反应生成乙,乙一定是化合物,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确定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待测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不正确;
B、吸取液体;滴管的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入胶帽内,腐蚀胶帽,不正确;
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加热会导致刻度不准确,正确;
D、称量药品时一般先在天平上放一张纸然后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正确;
故选C。

15.D
解析:D
【解析】A、H2S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正确;B、S是单质,化合价为0,正确;C、SO2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正确;D、H2S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错误。

故选D。

点睛:掌握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是解题关键。

1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在吸烟场所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选A。

17.B
解析:B
【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
B、叶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 =228:19:98:96,错误;
D、一个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B。

18.D
解析:D
【解析】由题中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与另一种物
质,另一种物质中必定含有钠元素和碳元素,故选D 。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解题关键。

19.B
解析:B
【解析】
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
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又因为氧气越多燃烧越旺,所以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比呼
出气体的瓶中更旺。

解:A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此选项与题意不相符,所以A 不正确;
B 、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
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所以B 正确;
C 、呼吸过程中主要是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但不能被完全消耗,所以C 不正确;
D 、呼出的气体主要还是氮气,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所以D 不正确。

故选B 。

2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题干可知,Fe 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若设Ni 元素的化
合价为x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得:x+(+3)ⅹ2+(-2)ⅹ4=0,x=+2,故B 选项符合
题意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锥形瓶 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防止高
锰酸钾进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
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B 、D
解析:锥形瓶 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42422Δ2KMnO K MnO +MnO +O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 用带
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B 、D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