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作文
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述的意境,就是我今天游览的寒山寺景区。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秦淮古运河畔。
我们乘车来到景区门口。
在景区门口的右侧,写着三个雄伟的大字:“寒山寺。
”进入大门后,正前方是宏伟的大雄宝殿。
在大雄宝殿里,有许多金光闪闪、栩栩如生的罗汉。
在宝殿后的长廊里,有许多雕刻着“枫桥夜泊”这首诗的石碑。
参观完这些碑林后,我们登上了利普明宝塔。
在宝塔的二楼,我们便可以远眺整个寒山寺景区的美景了。
大家一定还记得“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吧,我还登上钟楼亲自体验敲钟的乐趣呢!
在寒山寺景区的对面,间隔着一条秦淮河。
秦淮河曲折蜿蜒,像一条银光闪闪的绸带飘落在寒山寺景区和枫桥景区之间,给两个景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河的两岸架着枫桥河江村桥。
过了桥后,便是枫桥景区了。
就这两座桥,把寒山寺景区和枫桥景区给连接在了一起。
以前,我是在诗中了解“枫桥夜泊”的意境的。
我今天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如诗如画的胜景,使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2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妈妈坐着旅游车,来到苏州寒山寺游玩。
一路上,导游介绍说:“寒山寺是苏州名刹之一,建于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因为唐代僧人寒山主持住过这里,后来又
改名为寒山寺……”说着说着,我们的旅游车在寒山寺碑前停了下来。
随着导游的脚步走,我看见了一面墙. 导游连忙说:“这是寒山寺照墙!”寒山寺照墙像一道屏障耸立在山门之前,墙上嵌有三方青石,上面刻着“寒山寺”这三个字。
绕过照墙,前面便是寺门。
走过寺门,进入前院,顿时觉得满目葱郁,清幽萧远。
正面为大雄宝殿,四侧配殿对峙,庄重肃穆,四周嵌有花岗石碑,上刻“寒拾遗踪”四个大字。
大雄宝殿是寒山寺的正殿,它正中三间有露台前身伸﹑露台中央各设有宝鼎,鼎内终日香烟缭绕,使寺院平添宁静安谧的气氛。
这景象真是雄伟壮观啊!
我们沿着安静幽雅的长廊,来到寒山寺钟楼。
钟楼旁有寒山﹑拾得﹑丰干三位僧人的石刻雕像。
在钟楼里陈列着寒山寺的古钟。
此时此刻,凝望着古钟,我思绪万千。
我耳边仿佛回响起了“当﹑当﹑当”的钟声。
我也不禁想起一首古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3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这一问一答,清简了多少红尘琐事。
若饮食男女能做到此,世间少了多少纷争。
据说寒山是隋朝王室杨氏后人,隋朝灭亡,苟延在盛唐,只因相
貌缺陷而屡试不第。
顶着遗老的帽子,满腹才学无人问津。
后机缘巧合遁入空门,从西京流亡到江南,礼佛侍经,再无心仕途。
看淡了出身,丢掉了红尘,置身于重岩,只有飞鸟经过的白云缭绕的所在,从此晨钟暮鼓,做百岁僧人。
拾得,是天台山高僧森林中拾到的婴儿,因怜悯带回寺庙抚养,后与寒山结为莫逆之交,一生向佛,被后人称为和合二仙。
这些简要的介绍来自许多年前父亲的故事中,曾经居住在乡村的多少个夜晚,父亲的一个个传神的故事伴随着我成长,寒山与拾得是其中的一个。
今日进入因寒山拾得得名的姑苏寒山寺,父亲的故事情节又活泛起来,二三十年了,未曾褪色。
我在想父亲居于乡野,未曾进入学堂,他如何知晓呢!我不得而知,即便我问,父亲也便是淡然一笑,似乎许多故事天生嵌入在他脑海中一样。
唐朝的某一个夜晚,诗人张继夜宿枫桥,夜半听寒山寺的钟声,寒霜漫天的秋夜,家国忧思随秋霜弥漫开来,后寒山寺因张继的诗而闻名,而后人读着这首诗,也许体会不到诗人的忧愁,更多的却是对姑苏城外这座寺庙的向往与臆测,到底它的钟声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羁旅的人写出这首名垂千古的诗篇。
早秋的清晨,来到寒山寺,走过寒拾殿,看和合二仙的雕塑,双手合十跪拜,心得一缕安宁,替父母祈求平安,告诉父亲我在寒拾殿重温了孩童时代你给我讲述的故事。
在空旷的寺院里随意漫步,来到闻钟亭下听寺院的钟声,据说寺庙的钟声以108次为吉利数字,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24个节气,一年有72 候(一年360天,5
天为一候),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刚好108。
敲满108次意味一年烦恼尽消,尽善尽美。
浑厚的钟声,多么美好的寓意,这便是佛家宁神之境吧。
坐在亭内,看婆娑树影,听钟声,听风吹过的声音,游客渐多的时候,抽身离开,拾得宁静清晨、宁静一隅的安宁,再走入市井,过尘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