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新沿水平方向推装满书的木箱,但是箱子太重没有推动。
那么小新对箱子的推力()
A.小于箱子对他的作用力B.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C.等于箱子受到的总重力D.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B
解析:B
小新沿水平方向推装满书的木箱,但是箱子太重没有推动,箱子受推力和摩擦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关闭动力拉下制动后,某满载旅客的高铁沿平直轨道缓缓驶入南阳东站。
下列说法正确()
A.列车受到的重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列车的惯性减小了
C.列车减速前进时,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D.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A
解析:A
A.列车受到的重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质量没有改变,则列车的惯性大小也不变,故B错误;
C.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来说,其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A。
3.学校运动会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
A.羽毛球比赛中,球在空中飞行,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作匀速直线运动
B.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C.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此时领奖台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手握奖杯悬空不动,增大手对奖杯的压力,奖杯所受摩擦力变大A
解析:A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球在空中飞行,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作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惯性仅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无关;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跳得更远,故B错误;
C.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此时领奖台所受的重力小于地面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奖杯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增大手对奖杯的压力,摩擦力不会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木箱,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下列情形中,关于木箱受到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不受摩擦力
B.当用5N的力推木箱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不受摩擦力
C.当用10N的力推木箱时,恰好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10N
D.当用15N的力推木箱时,木箱在水平面上滑动,此时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B 解析:B
A.只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静止的木箱没有向左或向右的运动趋势,所以木箱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用5N的力推木箱时,木箱依然静止,木箱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为5N,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用10N的力推木箱,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箱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为10N,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15N的力推木箱时,木箱在水平面上滑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两个物体存在,它们间就一定存在力
B.被踢起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仍然受到踢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只能表现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无论是否接触,只要物体间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力D
解析:D
A.两个物体之间只有有相互作用,才能存在力,故A错误;
B.被踢起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是因为具有惯性,才能向前飞行。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故B错误;
C.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
D.无论是否接触,只要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
B.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船员用船桨向后划水船就前进,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
D.自然静止于水平桌面的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三要素相同B 解析:B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方向在改变,说明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
B.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故B正确;
C.船员用船桨向后划水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桨也受到水向前的作用力,所以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C错误;
D.自然静止于水平桌面的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但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7.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路边的石块绊了一下,向前跌倒。
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①小刚身体向前倾倒。
②脚被石头绊了一下,下半身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立即停下。
③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④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前行走。
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A
解析:A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故小刚跌倒过程的正确解释是:④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前行走;②脚被石头绊了一下,下半身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立即停下;③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①小刚会向前跌倒;故合理的顺序为④②③①,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在“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使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建立模型法D.转换法B
解析:B
在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时,使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用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代替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是等效替代法,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起重机匀速吊起一重物,开始以3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静止2 s后,又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匀速上升、静止、匀速下降三个阶段中,钢丝绳的拉力()
A.上升时最大B.静止时为零C.下降时最小D.始终不变D
解析:D
匀速上升、静止、匀速下降三个阶段都是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钢丝绳的拉力和重力,它们大小相等,所以在三个阶段中,钢丝绳的拉力始终不变。
故选D。
10.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
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高压电饭锅重力约为10N D
解析:D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向前运动状态,飞出去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鸡蛋向碗边用力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也会给鸡蛋一个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所以鸡蛋破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饺子上的花边是由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高压电饭锅重力大于10N,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置着A、B两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物体对A物体的支持力与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B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解析:D
A.物体B对物体A的支持力与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A错误;
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与物体A受到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物体B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12.在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正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将悬挂电灯的绳索剪断后它将()
A.匀速下落B.匀速上升C.保持静止D.无法判断C
解析:C
【分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电灯原来静止,当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将悬挂电灯的绳索剪断后它将保持静止。
故选C。
13.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下列关于A对B的摩擦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A对B的摩擦力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A对B的摩擦力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A对B的摩擦力A
解析:AC
A.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B相对于A向左滑动,所以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故A正确;
BCD.物体B受水平向左的拉力、A对B向右的摩擦力,由于物体B静止不动,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A对B的摩擦力。
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14.为了增强体质,每天锻炼一小时,同学们积极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
下列活动所涉及力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等于排球对手的力
B.投掷出去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仍受推力作用
C.篮球撞到篮板反弹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就是足球对地面的压力A
解析:AC
A.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手对排球的力等于排球对手的力,故A正确;
B.实心球由于具有惯性,投掷后虽然不受推力的作用,仍然能在空中飞行,故B错误;C.篮球反弹回来,说明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改变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篮板对它的力的作用,故C正确;
D .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足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但是分别作用在地面和足球上,且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所以这两个力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D 错误。
故选AC 。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重6N ,乙物是一块磁铁,重8N ,吸在竖直的墙面上,不计弹簧测力计与绳子的自重,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此时乙物体刚好沿墙面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若想使乙物体沿墙面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物体的质量需要增大______kg 。
04
解析:0.4
[1]乙物体刚好沿墙面竖直向下匀速运动,甲也匀速运动,所以甲受力平衡,甲重力为6N ,所以绳对甲拉力6N ,弹簧测力计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弹簧测力计两边受到拉力均6N ,示数6N 。
[2]乙物体刚好沿墙面竖直向下匀速运动时,乙自重8N ,绳拉力6N ,所以摩擦力为2N ,方向向上,使乙物体沿墙面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压力不变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2N ,方向向下,所以甲需要增加的重力为
8N 2N 6N 4N G F ==+-=
甲物体的质量需要增大 4N 0.4kg 10N/kg
G m g === 16.如图所示,木块A 在推力F =15N 的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只将推力F 的大小增加到20N ,此时木块A 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力F 合=____N ,方向水平向____。
水平向右
解析:水平向右
[1][2]木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推力F 与摩擦力f 为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大小为15N ,方向向左,将推力F '的大小增加到20N 时,摩擦力不变,合力为
==20N 15N=5N F F f '--合
[2]合力方向与大力方向一致,所以合力方向与推力方向一致,水平向右。
17.学习惯性知识后,小明用6N 的水平推力推着书,书上的橡皮擦恰好随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书对橡皮擦的支持力是由于______(选填“书”或“橡皮擦”)发生形变产生的,如果书突然停止运动,橡皮擦将会向______(选填“左”或“右”)
书右
解析:书右
[1]由于书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弹性形变,而产生一个对橡皮的支持力。
[2]书突然停止运动,橡皮擦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故橡皮擦将会向右运动。
18.如图(a)所示,物体甲重10N,被15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__N。
如图(b)所示,物体乙重10N,在6N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______N。
乙
6
解析:6
[1]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了重力和摩擦力两个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重力为10N。
[2]物体乙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拉力和摩擦力两个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拉力为6N。
19.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
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_____N;他在_______(选填“t1”、“t2”、“t3”、“t4”或“t4之后”,下同)时刻获得向上的速度最大,他在_______时刻达到最高点。
3t4之后
t4 之后
解析:3
[1]运动员下蹲后、蹬伸前处于静止状态(图中0-t1这段时间),其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由图象知道,运动员的重力
G=F=500N
[2][3]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方向向上,运动员的重力G方向向下;由图象知道,t1 -t2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t2 -t3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继续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t3-t4内,F<G,运动员受到合力向下,由于惯性运动员还是会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向上的速度会减小;所以,t1 -t3过程,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增大;t3 -t4是减速,故t3时刻获得最大速度。
运动员在t4 之后会到达最高点。
20.小敏在超市购物时,用1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小敏撤去推力,小车因为具有_____会保持运动状态而继续运动,则小车随后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
超市里有螺丝刀,螺丝刀的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_。
惯性做减速运动直到静止增大摩擦力
解析:惯性做减速运动直到静止增大摩擦力
[1][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去推力,小车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此时小车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做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3]刀柄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手与刀柄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三、解答题
21.质量为106kg列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100s通过的距离为103m,列车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5×10-3倍。
(g取10N/kg)
(1)求列车所受重力?
(2)求列车的牵引力?
解析:(1)107N;(2)5×104N
解:(1)列车所受重力
G=mg=106kg×10N/kg=107N
(2)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那么牵引力
F=f=5×10-3G=5×10-3×107N=5×104N
答:(1)列车所受重力为107N;
(2)列车的牵引力为5×104N。
22.质量为2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推力下的作用下。
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G。
(2)物体受到的推力F。
(3)若突然发现前方遇到障碍物,马上改用大小为80牛的水平拉力F'使物体减速。
求在减速的过程中,物体受到合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1) 196N;(2) 39.2;(3) 119.2N
=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
(1)由G mg
G=mg=20kg×9.8N/kg=196N
(2)由于物体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f=0.2G=0.2×196N=39.2N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由于马上改用大小为80牛的水平拉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39.2N不变,所以,此时摩擦力和拉力的方向相同,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合力的大小为
F合=F′+f=80N+39.2N=119.2N
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即向左。
答:(1) 物体受到的重力196N;
(2)物体受到的推力39.2;
(3)物体受到合力F 合的大小119.2N ,方向向左。
23.一质量为30kg 的小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用10N 水平拉力拉小车时小车未动,用更大的力拉小车,使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5%(g =10N/kg )求:
(1)小车重力为多少?
(2)小车受到地面支持力为多少?
(3)用10N 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未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4)小车运动时,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300N ;(2)300N ;(3)10N ;(4)15N 。
(1)小车的重力是
30kg 10N/kg 300N G mg ==⨯=
(2)由二力平衡得小车所受支持力F G =支,所以
300N F G ==支
(3)由二力平衡得阻力
10N f F ==阻拉
(4)匀速运动时由二力平衡得
''5%300N 5%15N F f G ==⨯=⨯=阻拉
答:(1)小车重力为300N ;(2)小车受到地面支持力为300N ;(3)用10N 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未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10N ;(4)小车运动时,当水平拉力为15N ,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4.质量为1200kg 的小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它在10min 内通过的路程为15km ,已知小轿车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
(g=10N/kg )求:
(1)小车受到的重力。
(2)小车在行驶中受到牵引力的大小。
解析:(1)1.2×
104N ;(2)2.4×103N 【解析】
(1)汽车受到的重力:G =mg =1200kg×
10N/kg=1.2×104N ; (2)汽车受到的阻力:f =0.2G =0.2×
1.2×104N=
2.4×103N ;因为汽车做的是匀速运动,所以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牵引力F =f =2.4×
103N 。
答:(1)汽车所受重力为1.2×
104N ; (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2.4×103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