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谷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二学高一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第Ⅰ卷(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人口迁移是指
A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
B 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
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
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地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2--4题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3.第(4)种人口增长模式,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
A.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
B.人口的老龄化
C.出生率的下降
D.生活质量的下降
4.有关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A.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第(1)、(2)阶段
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第(2)、(3)阶段
C.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阶段
D.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步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
5.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60%以上
B住宅区在城市形成之初已见雏形
C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D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向同一侧发展的状况6.下列地区在相同的面积条件下,承载人口最多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台湾南部、海南岛、西双版纳等地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 D市政用地
8.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9.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A资源 B科技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
10.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 自然环境因素
B 社会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灾害因素
11.关于商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B 商业区多位于城市的边缘
C 商业区是人们进行科技文化交流的场所
D 商业区没有饮食服务
12.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
B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
D合理容量是比较确定的,可定量估计
13.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正确的是
A距离市中心远 B交通不便
C距离市中心近 D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
14.城市的等级与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关系正确的是
A城市的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越小
B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
C城市的等级越低,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越大
D城市的等级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15. 兼有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的国家有
① 澳大利亚② 南非③ 中国④ 美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交通 D科技
17.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交通便利 B饮食习惯 C靠近市场 D广阔的天然牧场
20世纪70年代前甲鱼价格便宜,80年代后价格飞涨,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七年才能上市,随后,江汉平原有很多人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这样三年即可上市,以后价格大幅度下跌,于是有的又转向养观赏龟。据此完成18-19题。
18.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因素是
A气候 B政策 C科技 D市场
19.甲鱼能3年就上市,这是由于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交通条件
20.①长江的双季稻种植②河套平原的粮棉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济南郊区的乳畜业。决定上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 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 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 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山东是我国的粮食、棉花、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种植为主的出口基地。
21.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可能有
①农民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的收入比种植粮食作物收入高②山东对外交通发达,便于蔬菜、水果、花卉的及时外运③山东自然条件适合发展水果、蔬菜生产④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的特点,它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A地域性特点 B季节性特点 C周期性特点 D专业化特点
23.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加大劳动力投入 B加大热量投入
C加大科技投入 D加大生产资料的投入
24.依据农业生产的对象可将农业分为:
A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B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C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 D种植业和畜牧业
25.东亚、东南亚、南亚从事大规模水稻种植业的原因是:
①大面积的肥沃的土地②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④人们的食米爱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6.下列关于水稻种植业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农业 B小农经营,多以家庭为主
C机械化水平低,因而单产低,商品率低 D 因气候适宜,水利工程量小
27.下列关于大牧场放牧业叙述正确的是:
A多分布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B从农业分类讲属于粗放农业
C美国和阿根廷的牧羊业地位重要 D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28.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自给农业的是: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29.荷兰人在规划圩田居民点时,尽可能将高一级居民点设置在()
A.低一级居民点中央 B.低一级居民点边缘
C.陆地边缘 D.港口附近
30.下列有关建设生态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 B.减少城市中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发展绿色交通 D.要扩大城市用地和城市中的绿地
第Ⅱ卷(40分)
二、综合题
31.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