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水循环学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1)组成:由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2)特征:连续但不规则。

2.水体空间分布⎩⎪⎨⎪⎧

海洋水:储量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8%大气水:分布最广

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水、

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3.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源相互补给。 二、水循环

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图中D 蒸发、C 水汽输送、B 降水、F 地表径流、G 下渗、H 地下径流、E 降水、A 蒸发。 3.能量来源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形成了循环运动。 4.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5.人类活动的影响

判断

1.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

2.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是双向的。( √)

3.海陆间循环的水量最大。( ×)

4.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地区的河流丰水期均为夏季,原因相同。( ×)

探究点水循环

中国科学院表示,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作为国际上首个对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它对深化理解水循环有重要作用。读“水循环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有什么不同?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为海陆间循环;在陆地上的为陆地内循环;在海洋上的为海上内循环。

2.由图分析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哪些圈层?

答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3.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

答案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4.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答案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其中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广泛。如下表:

1.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

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具体如下列图表所示: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3.水循环的意义

(1)联系调节作用

把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2)迁移交换作用

使地球表层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3)平衡更新作用

使地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4)地形塑造作用

不断塑造和改变着地表形态,江河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的形成都得益于水循环中物质的迁移。

4.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5.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D.蒸发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B 2.D

解析第1题,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第2题,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施加影响。

(2019·山东菏泽期末)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组合是( )

A.A→B B.A→C→D→E

C.F→D→G D.I→D→G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B.夏C.秋D.冬

答案 1.B 2.B

解析第1题,图中A→C→D→E发生在海洋与陆地及其上空之间,为海陆间循环,故选B。第2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丰沛降水,此时海陆间循环最活跃,故选B。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东北面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的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据此,完成3~4题。

3.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输送

B.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下渗与大气降水

D.径流、大气降水与大气输送

4.应用水循环原理,人们可以采取的缓解或避免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措施有( )

①控制渔业生产,减少湖面水汽蒸发②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③退田还湖,扩大

湖区④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3.B 4.D

解析第3题,地表和地下径流汇入的减少、大气降水的减少和湖水的蒸发都是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主要原因;大气输送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没有直接关系。第4题,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可增加湖水的水量;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可减少对湖水的引用量。

5.(2019·咸阳中学月考)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达6.8万平方千米、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已经消失。

材料三棉花生长期需水量以450mm~620mm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

(2)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逐渐消失的原因。

(3)引地下水灌溉,古已有之。有人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夏秋季为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冬季为地下水。

(2)人类的大规模垦耕使灌溉用水激增,导致河流入湖水量减少。咸海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流域年降水量极少,而蒸发量很大;流域河流短小,入湖水量少。

(3)赞同。地下水(较河流水)丰富;地下水开采技术较为简单,开采成本低廉;浅层地下水含盐量低,可用作棉田灌溉;开采地下水可以避免过度引用河水,避免生态恶化。(答出3点即可)

不赞同。当地降水量极少,地下水埋藏深,开采费用比引河水高;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补给,过度开采,也会导致地表水减少,无法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可能引发新的生态问题;棉花的蒸腾作用强烈,大量种植极易加剧当地干旱程度。(答出3点即可)

解析第(1)题,阿姆河与锡尔河发源于中亚的帕米尔高原,海拔高,有冰川存在;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河源头地区降水较多;因而咸海夏秋季有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冬季有地下水补给。第(2)题,人为原因为咸海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