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人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蒋庆庆)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
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中华民族的摇篮)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1、这一段讲了什么?(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
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中华民族的摇篮)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内容: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感知黄河同学们,老师这有一段视频,你们想看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看这段视频。
同时请大家边看边想:“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了什么?”【播放课件:《黄河颂》】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的确是黄河。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河,感受黄河,进一步的了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件出示:课题。
】二、自读自悟下面请大家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这篇文章,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
然后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刚才大家读得都很认真,一定了解了许多内容。
谁先说说?你们了解了这么多内容,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你们在了解课文的同时遇到问题了吗?现在请大家把你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老师通过电脑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展示出来。
【课件出示】了解了这些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下面让我们再来仔细阅读这篇文章,然后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深入了解文章,遇到了困难,可以找合作伙伴共同学习。
谁愿意先说说你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课件出示: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我知道“摇篮”是小孩在很小的时候休息、睡觉的地方。
我感觉“摇篮”应该是温馨、舒适的,让人看了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这里把黄河比喻成摇篮,我想是为了告诉人们黄河是人类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样在黄河这个温馨、舒适的摇篮里逐渐壮大起来的。
【课件出示:资料】这些资料让我们感到黄河源远流长,哺育了黄河两岸的中华儿女。
【课件出示: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
】“比美”就是说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良好,就像现在的江淮流域一样美丽富足,是个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居住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件 PPT课件
痛苦的回忆
黄河改道,泛滥成灾,给原为富庶之区的豫 东平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自1938年6月 至1946年6月,河南省12个行政区的1 10个县中,计有中牟、尉氏、西华等20个 县沦为黄泛区。数年间,计有146万间房屋 及650万亩良田被淹没,无家可归的难民不 得不以草根、树皮果腹,甚至“以含毒野菜及 观音土充饥,糠秕杂食反成佳肴”,先后死伤 150多万人。
上一页 返回主页
继续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
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 松散,很容易受到侵蚀和崩塌,助长 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上一页 继续
人为原因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
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 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 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 土流失。
返回主页
痛苦的回忆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000多 年 间, 黄 河决口1590次, 大的迁徙改道26 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 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 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 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 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 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一片凄惨、荒凉 的“黄泛区。”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上一页 继续
黄河清了,大 地绿了,我们的地 球又充满生机了!!
上一页 返回主页
摇
篮
资料一
资料二
祸 河
原因及治理
首 页
返回主页
继续
Hale Waihona Puke 继续继续继续继续
继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 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 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 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 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 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一、说教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治理的方案,从而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说目标与重难点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a.认识8个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
b.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c.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确定为:基本理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三、说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老师,除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授予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本节课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目标教学法2.自读自悟法3.合作探究法这几种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主体的原则。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说教学程序1.激情导入,共享资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的激情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很快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汇报搜集的资料,既培养了他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2.读题目提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勤于解决问题的习惯,因为有时候提出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3.初读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生学习了上篇课文《自然之道》,已初步学会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本节课,当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再次落实这一单元训练重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相关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相关资料)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小学四年级语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3篇)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3篇)四年级语文教案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3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1.教学本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问题可以围绕题目与课文内容提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如: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学生提出的字词理解方面的问题可布置学生自学自查,再适机交流,超过本文范围的问题可指导课外去探究。
(2)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圈点勾画,批注感受,再在小范围内交流。
(3)全班交流,读中点拨,解决问题。
围绕重点问题组织全班交流问题、朗读重点句段、点拨理解难点,结合资料袋畅谈阅读感受和体会,激发环保意识与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4)小结学法,延伸探究。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学习本篇课文所采取的方法,如:以朗读、默读为手段,以疑问为线索展开的。
有条件,可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与探究有关黄河治理的问题。
2.教学本文要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以略读为主,虽是略读,但读中要作深入的思考,其中,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学习的重点,对黄河变化的原因就应作深入的思考。
学生找出有关语句并不难,而要真正理解则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原因,气候转寒、暴雨集中和结构松散的黄土,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使水土大量流失,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
二是社会原因,即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这是人为造成的,是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师可用下列板书说明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
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显著下降水土流失从上述原因中可以看出,泥沙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因而下文中讲到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在理解黄河发生变化原因这一重点问题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畅谈从文中受到的启示,如: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大自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等等。
小学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实录片段和感受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实录片段和感受四年级语文教案
今天我刚上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这节课上完以后心情很好。
那是因为好久没看见过这样积极的教学氛围了。
回想这节课,我从题目入手。
“同学们,在____年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出‘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倡议”这里所指的母亲河是哪条河呢?
(生:黄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读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这是一个问题)
师:请读出问问题的语气
(生读)
师:你读了这题目能否猜得出文章大概说的是什么内容吗?
生:关于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变化的原因
师:非常好,你看从题目当中提出问题,或者作出猜测也是一种阅读方法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该怎样学习呢?
生:结合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读课文;还可以边读边自己提出问题读书
生开始读书。
……
这节课的开头,我充分的利用了课文题目的资源。
四年级语文下册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拓展阅读 黄河的主人素材 新人教版
黄河的主人
阅读提示:阅读下面的文章,说说谁是黄河的主人?
黄河滚滚。
那万马奔腾、逐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
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黄河是怎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xx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xx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选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教学重点了解xx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3.教学难点根据小组研究主题,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制作电子文稿。
二、说目标信息的浪潮席卷全球,人类不可避免的走进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网络教学”过渡。
根据网络教学及学科特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能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在获取、过滤、分析、处理、重组信息的过程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情感目标:通过电子简报的制作,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的教训和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法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黄河的美丽风光及黄河洪水泛滥的片断对比,引出课题。
任务驱动法:通过呈现任务的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演示法:通过“地上悬河”形成过程的演示,加深对黄河变化过程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四、说学法协作式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机房座位安排上,三个人一组,好中差结合,便于交流合作,协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出要求,由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自己设计、解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拓展延伸的目的。
讨论、总结学习法: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和思考练习,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活学活用,自己创作出新颖别致的电子文稿。
四年级下语文课文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注音
huánɡhéshìzěn yànɡbiàn huàde黄河是怎样变化的yìmínɡ佚名rén men dōushuō,huánɡhéshìzhōnɡhuámín zúde yáo lán 。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kěshìyìcháhuánɡhéjìn 2 000nián lái de“biǎo xi àn”,可是一查黄河近20 00 年来的“表现”,quèjiào rén dàchīyìjīnɡ。
huánɡhézài jìn 2 000jiānlái jìnɡ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 2 000 间来竟juékǒu1 5 0 0duōcì,ɡǎi dào2 6 cì,ɡěi liǎnɡàn决口1 5 0 0 多次,改道2 6 次,给两岸rénmín dài lái leshēn zhònɡde kǔnàn。
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rénmen bújīn yào wèn:xiànɡzhèyànɡyìtiáoduōzāi duōnàn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de huòhé,zěnme nénɡchénɡwéi zhōnɡhuámín zúde“yáo lán”ne ?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shuōlái yǒuqù,zàishùqiān nián dàoshùwàn nián qián,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huánɡtǔɡāoyuán nǎizhìhuánɡhéliúyù,zìrán tiáo jiàn shìhěn hǎo de,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kěyǔjīn rìde jiānɡhuái liúyùbǐměi 。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黄河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黄河教学目标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③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①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
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②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扣题质疑①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④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①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
教师适当检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③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篇11.教材分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选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
3.教学难点根据小组研究主题,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制作电子文稿。
【说目标】信息的浪潮席卷全球,人类不可避免的走进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网络教学”过渡。
根据网络教学及学科特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能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在获取、过滤、分析、处理、重组信息的过程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情感目标:通过电子简报的制作,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的教训和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法】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黄河的美丽风光及黄河洪水泛滥的片断对比,引出课题。
任务驱动法:通过呈现任务的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演示法:通过“地上悬河”形成过程的演示,加深对黄河变化过程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说学法】协作式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机房座位安排上,三个人一组,好中差结合,便于交流合作,协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出要求,由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自己设计、解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拓展延伸的目的。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
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19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19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基础讲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知道吗?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500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蓝田,山西丁村等处都发现了猿人化石,在西安半坡发现了母系氏族的遗址。
这都证明了从遥远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
我国古都成阳、长安(现在的西安),洛阳和开封都位于黄河流域,历史上北京也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有3亿多亩肥沃的耕地,黄河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
教材展示·感悟课文课文简析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梳理感悟课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①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②:①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生存,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②这段话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大自然;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
课文结构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却给黄河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日积月累·丰富知识生字理解会认的字辨多音字词语积累词语表摇篮苦难多灾多难媲美繁衍折腾忧患叫苦不迭侵蚀随心所欲恢复不折不扣数管齐下解释词语摇篮:指发源地。
<造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流域: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流过的所有地区。
人教版小学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及赏析由于我无法直接提供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以下是一个基于记忆和常见内容构建的课文概要:**课文原文(概要):**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然而,回顾黄河近两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却让人震惊不已。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黄河发生了1500多次决口,改道26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黄河的变化主要源于其含沙量的增加。
黄河流域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土壤被树木根系紧紧固定。
然而,过度的砍伐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当大雨降临,大量裸露的土地被冲刷进黄河,使得河水变得浑浊且含沙量极高。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黄河的生态平衡,也对人类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频繁的洪水和决口破坏了农田,摧毁了家园,迫使人们不断迁移。
黄河因此被称为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然而,黄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古老的文明,滋养了广袤的土地。
面对黄河的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植树造林、改良耕作方式、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人们努力恢复黄河的生态健康,减少灾害的发生。
**课文赏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以黄河的历史变迁为线索,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课文首先通过对比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多灾多难的祸河”两个形象,引发学生对黄河变化原因的好奇和思考。
课文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指出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资源是导致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也引导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讲述黄河治理的过程时,课文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智慧和勇气。
通过介绍植树造林、改良耕作方式、修建水利工程等具体措施,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关于地理和历史的知识性文章,更是一部生动的社会教育教材。
它启发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段落分析
word整理版可编辑
《自然之道》段落分析
课文一、二段
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在数千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
课文第三段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忧虑祸患
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暴雨集中,土质松散。
2、人为原因:人类开垦造成植被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课文第四段
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参考资料学习帮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一、读拼音,写词语。
qīn shí kāi kěn jīnɡ yínɡ ( ) ( ) ( )
xiàn zhì bù zhé bú kîu
(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暴烈——选择——治理——
显著——限制——茂密——
反义词:
温暖——集中——肥沃——升高——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后,我知道由于人们无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黄土结构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容易受
和崩塌,造成恶性循环,__________________更严重。
四、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
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
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五、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 列数字
B 打比方
C 作比较
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 )
2、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
3、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
的苦难。
( )
4、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
出10米以上。
( )
六、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今年是校庆60周年,我们不可能不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成为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以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思考。
2课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
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保护_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_,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八、语境注音我能行。
1黄河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祸河。
2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结()构松散()。
3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九、课内语段阅读。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破坏的植被尽快恢复。
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1按原文填空。
2“数管齐下”源自_________一词,这里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黄河忧患中我们了解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请你写一句有关这方面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