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文学短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文学短评
一、作者及背景
1. 作者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2. 创作背景
二、诗歌内容与结构
1. 内容概括
- 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开头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写送客时听到琵琶声的经过。

通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描绘出萧瑟的秋夜江边送客的场景,为琵琶女的出场做铺垫。

- 第二部分(“转轴拨弦三两声”至“唯见江心秋月白”):细致地描写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诗人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来描绘琵琶声,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从视觉和听觉等多方面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

- 第三部分(“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女自述身世。

她曾经是京城的名伎,色艺双全,风光无限,但后来年老色衰,嫁给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她独守空船,过着寂寞凄凉的生活。

- 第四部分(“我闻琵琶已叹息”至结尾):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人由琵琶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被贬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最后诗人重闻琵琶声,泪湿青衫。

2. 结构特点
- 这首诗采用了双线结构。

一条线是琵琶女的身世经历,从年少时的风光到年长后的凄凉;另一条线是诗人自己的仕途经历,从京城为官到被贬江州。

两条线索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处交汇融合,相互映衬,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三、艺术特色
1. 音乐描写
- 比喻手法:如前面提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将琵琶声的粗重与轻柔、交错弹奏的美妙声音形象地描绘出来。

还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句,通过一系列比喻,把琵琶声的变化多端、美妙绝伦表现得淋漓尽致。

- 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描写周围环境的寂静,侧面烘托出琵琶声的动人,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琵琶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艺术效果。

2. 人物塑造
- 琵琶女形象:通过琵琶女的自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她曾经是“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才艺高超、美貌出众的女子,在京城的欢场中备受瞩目。

但后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年老色衰后命运凄惨,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 诗人形象:诗人在诗中也展现了自己的形象。

他被贬江州,心中充满了愤懑和忧愁。

听到琵琶女的演奏和身世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表现出他被贬后的孤独寂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则体现了他对琵琶女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3. 语言特色
- 富有韵律:这首诗是七言古诗,在韵律上具有和谐优美的特点。

押韵的运用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中的“思”(sì)和“事”押韵,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

四、主题思想
1. 同情琵琶女的遭遇
- 琵琶女的身世是封建社会中许多女性命运的缩影。

她年少时的风光与年长后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描写她的故事,表达了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2. 抒发自己的贬谪之苦
- 诗人被贬江州,远离京城,政治上失意。

他从琵琶女的命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将两者的命运联系起来,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己被贬谪后的孤独、苦闷、愤懑等复杂的情感。

3. 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 从琵琶女的命运中,也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同时,诗人被贬的遭遇也反映出封建官场的黑暗与不公,体现出诗人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