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八、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第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首先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其次是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再次是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
1、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让学生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教学方法
系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课程资源准备
教材、多媒体、PPT
主要内容、 逻辑结构、 课时建议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6.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7.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2.创新驱动效显著。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3.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5.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3)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
六、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方针。
(2)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第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第三,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十一、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1.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体现为管党治党对象全覆盖、领域全范围、责任全担负,人人、处处、时时纳入其中,无一例外。“严”是关键。“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全面从严治党讲认真,就是坚持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是要害。坚持标本兼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3,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
5.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五、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3.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4.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5.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改革。
(2)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
第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培养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2)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即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6)2010年,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7)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8)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我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习近平明确提出“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第五,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第六,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九、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9)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0)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
(11)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第三,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使命担当。
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3)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4)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5)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小康”的内涵分析:
1.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2.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3.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4.全面小康,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6.全党同志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十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面对党执政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教 案
授课时间
2019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章节名称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教学目的
1、从总体上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与目标要求;
2、认识了解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的发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教学难点
(3)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2、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
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最后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第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第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第三,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第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八、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第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首先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其次是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再次是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
1、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让学生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教学方法
系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课程资源准备
教材、多媒体、PPT
主要内容、 逻辑结构、 课时建议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6.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7.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2.创新驱动效显著。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3.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5.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3)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
六、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方针。
(2)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第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第三,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十一、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1.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体现为管党治党对象全覆盖、领域全范围、责任全担负,人人、处处、时时纳入其中,无一例外。“严”是关键。“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全面从严治党讲认真,就是坚持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是要害。坚持标本兼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3,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
5.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五、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3.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4.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5.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改革。
(2)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
第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培养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2)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即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6)2010年,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7)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8)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我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习近平明确提出“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第五,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第六,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九、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9)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0)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
(11)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第三,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使命担当。
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3)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4)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5)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小康”的内涵分析:
1.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2.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3.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4.全面小康,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6.全党同志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十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面对党执政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教 案
授课时间
2019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章节名称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教学目的
1、从总体上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与目标要求;
2、认识了解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的发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教学难点
(3)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2、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
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最后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第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第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第三,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第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