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导论_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2.
光对动物的影响 光对动物的生殖、体色、迁徒、羽毛更换、
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等都有重要影响。还促进 生殖腺机能活跃。有种蛱蝶(Vanessa、)在光照 环境中体色变淡,在黑暗环境中体呈暗色;蚜 虫在连续有光的条件下产生无翅个体,在连续 无光条件下也产生无翅个体,正常情况下,有 翅的蚜虫比较多。
第二章
3. 经度地带性 造成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原因是大地构 造形成的地貌和海洋分离,引起经度地带 性差异。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有规律的 排列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 区和干旱地区。
第二章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1. 适应概述 适应是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 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征与性状的现 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在自然界 里广泛存在着。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类 型很多,主要有稳定性选择(steady selection)、 单向性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和分裂性选择 (disruptive selection)。
第二章
与温度一样,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不 同的基点,处于最适点时植物生长正常。低于 最适点时,植物出现萎蔫,生长停止。超过最 高点时,植物缺氧,代谢混乱,影响植物的正 常生长。所以干旱和水涝时间过长形成灾害时, 植物的新陈代谢会到阻碍,生长受阻,严重时 出现死亡。
第二章
2.
对动物的影响
水对动物比饥饿更重要,不仅影 响动物的生存,还影响动物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
第二章
2.形态构造的适应 动物的形态构造适应,是动物适应环境 的一种方式。如陆地生活的爬行类、哺乳类, 通过肺呼吸空气,有完善的皮肤保护,避免 水分失散,都有四肢便于奔走;空中飞行的 动物,如鸟类、昆虫等,体形一般不大,有 飞翔器官。
第二章
有些动物有保护色(protective coloration)、 警戒色(warning coloration)和拟态(mimicry), 如有一种Caligo属的枭蝴蝶,突然展翅显示翅 下斑点,斑点颜色和形状似猫头鹰的眼睛,能 恐吓捕食者。有些毒蛾幼虫大多具有鲜艳的色 彩或条纹,毒毛能刺伤鸟的口腔粘膜,使鸟受 到一次伤害后长期不再食。
第二章
五 、 生 态 因 子 如前所述,环境由环境中每一个环境因素 组成,环境因素也被称为环境因子。在环境 因子中,对生物有机体起作用的环境因子称 为生态因子。仿环境因子分类,可分为七类: 即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大气因子、 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地形因子。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节、生态因子的作用
第二章
四、环境因子的分类
气候因子:包括光、温度、大气、水分等。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包括有机质、结构、质地、理 土壤因子: 化性质、微生物等。
第二章
地形因子:包括海洋、陆地、山川、湖沼、 地形因子: 平原、高原、海拔、经度、纬 度等。 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人为因子: 人为因子:主要指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所造 成的不利影响。
第二章
水体最易受污染,污染物中的耗氧污染物, 使水体溶解氧降低,使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分 解,放出甲烷、硫化氢和氨等气体,使生物中 毒或窒息;水体发生臭气和缺氧,破坏水产养 殖;水体污染物质也易造成富营养化现象;水 生生物群落的变化,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水中的有毒物质可通过食物链浓集, 最后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一、光因子
1.
光合作用
第二章
光因子是一个能量因子,当太阳光辐射 到植物叶片表面时,大约有75%为叶片所吸 收,在所吸收的太阳辐射中,只有很少一部 分(约1-2%)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化学能 贮存在有机物质中,其余转化为热能大部分 消耗在叶片的蒸腾作用上,一部分增加叶片 温度并与周围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第二章
3. 大气污染的生态治理 大气中污染物质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一氧化碳,二氧 化碳,臭氧等。对于大气污染生态治理的关键 技术是查出污染源,研究污染物的地面最大浓 度的落点和分布规律,测定污染物的浓度,计 算污染物在箱式体积内污染物的变化动态(详 细请见环境系统分析),确定所执行的环境质 量标准。
第二章
2)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植物种子只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萌发, 因为必须一定的温度才能促进酶的活化,加速种 子的生理生化活动,使种子发芽生长。种子萌发 速度与温度的增加值成正比,超过最适温度,便 引起萌发速度下降,到最高点温度时,萌发停止。 一般温带树种的种子,在0~5℃开始萌动。大多 数树木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高温 度为35~40℃,温度再高就对发芽产生有害作用。
第二章
2.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人口密集,建筑物林立,是一
个人工补加能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市内 的建筑材料,吸热性强,热源多,加之 城市上空的微尘云和大量的二氧化碳, 能阻隔热量向外散发。
第二章
当城市上空大气的风速很低或处于 静风时,大气层中的热气流都聚集在逆 温层之下,像保温层一样包围在城市上 空,使城市气温高于四周,易形成城市 热岛。
第二章
热岛中心温度最高,逐渐向市外减低。城 市市区被污染的暖气流上升,并从高层向四周 扩散,郊区的新鲜冷空气则从低层流向市区, 造成局部环流,这样虽然加强了城区与郊区的 气体交换,但在一定程度上使污染物停滞于环 流之中,而不易向更大范围扩散、稀释。
第二章
三、水分因子 1. 对植物的影响 水分是构成植物的必要成分,又是树 木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哪里 有水,哪里才有生命。只有在一定的水分 条件下,才可能有植物的分布和生长,即 水分成了影响植物分布的另一个主要因子。
第二章
利用植物治理大气污染,是主要的生态治 理措施之一。在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进行生态 治理的同时,应根据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 性,选出花期长,花大,花形奇特,花期分开, 生长快,寿命长,萌芽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 境条件的树种,用来净化和监测大气。
第二章
1) 监测作用 ) 某些植物对污染的反应比人要敏感, 例如当SO2 的浓度达1~5ppm时,人才能嗅 到气味;达到10~20ppm时,才会引起人流 泪、咳嗽等反应。而某些每感的植物,如 苜蓿在0.4ppm以下便会出现受害症状。
第二章
3) 迁移和迁徒 ) 迁移(migration)是动物进行一定距离移动 的习性。迁徒(migration)是动物根据季节不同 而变更栖居地区的一种习性。如候鸟的迁徒, 某些鱼类的洄游等。迁移和迁徒的原因很多, 有温度变化、食物的来源、生殖习性等。
第二章
4) 防御和抵抗 ) 如蚂蚁遇到危险时,会释放一种称为警戒 信息素的化学信息物质,用来通报同伴;响尾 蛇(Crotalus adamanteus)遇到敌害时,尾端角质 环发出响声,警戒对方;眼镜蛇(Naja naja)激 怒时前半身竖起,颈部彭大,一对白边黑心似 眼镜的斑纹特别明显,并发出呼呼声,用来吓 跑对方。
第二章
四、大气因子 1. 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 二氧化碳在大气成分中是生态意义最大 的因子。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把二氧 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构成各种复杂 的有机物质。
第二章
据分析,在植物的干重中碳占总 45% 42% 6.5% 干重的45%,氧占42%,氢占6.5%,氮 占1.5%,其他成分占5%。其中碳和氧 都来自二氧化碳。
第二章
2.
氧气的生态作用 植物呼吸时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没有氧气植物就不能生存。
第二章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每吸收44克二氧化碳就放出32克氧气。虽 然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但在白天光合作用所 释放出氧气要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大20倍。 此外,还有少部分来源于大气层中的光解作用, 即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水汽被分解为氢和氧。
第二章
3. 行为适应 1) 运动 ) 生物有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会引起定 向运动,这是行为适应的最普遍方式。 如草履虫(Paramaecium)对二氧化碳浓度 比较敏感,浓度过高后,它会尽快的离 开此地。
第二章
2) 繁殖 ) 各类动物繁殖行为虽不相同,但有 一共同的特点是,雌性或雄性在繁殖期, 要发出各种信息,如行为、挥发性物质、 颜色等。
第二章
二 、 温 度 因 子 1. 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对生理活动的影响 ) 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都是 通过有关的酶与温度的关系而起作用的。一 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生理活动加快, 实验表明,温度每升高10℃,生物化学反应 速度一般成倍数增加。即:
第二章
(t℃+10℃)时的速度 ℃ 10℃) Q10= t℃时的速度 ℃ ≈ 2
第二章
稳定性选择是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 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 对的稳定性;单向性选择是把趋于某一极 端的变异保留下来,另一极端的变异被淘 汰,使生物向某一变异方向发展。
第二章
单向性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物种可能 转化为新的物种;分裂性选择是把一个群体 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减 少中间常态的选择。如原先较为一致的生态 环境分隔成若干次一级的环境,或群体向不 同的地区扩展,都会出现分裂性选择。
第二章
有些有毒物质,如有机氟,毒性很大,但 无色无臭,人不易发觉,但某些植物却能及时 地做出反应。这样,人们可以利用一些对有毒 物质敏感的植物来监测有毒物质,指示大气污 染的程度。这种对有毒物质敏感的植物是监测 植物或敏感植物或指示植物。作为监测植物, 应以选择易萌芽的花卉为主。
第二章
2) 净化作用 ) 在污染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都能 不同程度地拦截、吸收和富集污染物质。 有的污染物质被吸收后,经过植物代谢作 用还能逐步解毒。因此,植物对大气污染 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第二章
自然选择通过生存竞争,保留对生存和生 殖有利的变异,淘汰有害的变异;通过定 向作用,即在自然条件作用下,控制生物 发展的方向,创造出更加适合于新条件下 的各种各样的生物类群。
第二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趋同适应(convergent adaptation)和趋异适应(divergence adaptation)两 类,趋同适应指不同的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的 环境中,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形态 特征,趋异适应指同一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 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适应方式和形态特征,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会产生变种。
第二章
2. 垂直地带性 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升 高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 直地带分异的规律性变化。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0.5-0.6℃。降雨量随海拔高度的增 加而增加,但到一定界线后,降雨量又开始 下降。所以只要有足够高度的山体,就可以 自下而上地划分出垂直自然带。
第二章
4. 生理适应 1) 生物钟 ) 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 生物钟主要指生物的生理时间 节律。生物有机体通过感受外界环 境的周期性变化而调节本身生理活 动的节律与之适应。
第二章
2) 休眠 ) 休眠(dormancy) 生物休眠时,新陈代谢慢。发生 在夏季的称夏眠,发生在冬季的称冬 眠。
第二章
第二章 生态因子
第二章
第一节 生态因子的概念
一、环境因子 环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因学科和研 究的着重点不同,对环境的定义也不同。但 大多学者认为,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因素的 总和就是环境。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就是环 境因子。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
二、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1. 纬度地带性 地球接受太阳辐射量的不同而引起热量的 差异,从赤道向两极,每移动一个纬度气温平 均温度下降0.5-0.7℃。根据热量不同可分为若 干自然地理带,如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 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每 个带的气候状况、水文特征、土壤类型以及生 物种类等都有较大的差异。
第二章
澳大利亚近海有一种叶海马(Phyllopteryx eques),其身体各部都有一些红色的叶状突起, 使叶海马和周围环境中生活的赤色海澡极为相 似;生活在美洲亚马逊河中的独须鱼 (Monocirrhus polyacanthus),身体形状和颜色 与一片枯叶相似。动物的这种拟态,能混淆捕 猎者的视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