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
郭爽
【期刊名称】《《艺术家》》
【年(卷),期】2019(000)007
【总页数】2页(P72-73)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文字图形化; 表现原则; 表现手法
【作者】郭爽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34
视觉传达设计起源于传统的平面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多元化,一些原本适用于平面设计的规范、法则逐渐受到挑战,而如何在固有的设计元素中探索视觉艺术的创新表达手法,则成为视觉传达艺术发展的内在需要。
文字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传播信息、解读文化、渗透情感的重要因素,而在当前海量信息充实的媒体时代,读图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将文字图形化对于探索文字的艺术化表达,迎合“读图时代”人们的认知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一、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意义
文字图形化是将文字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图形处理,以实现视觉表现效果最大
化的艺术创作方式。
文字与图形之间联系密切,例如,汉字源于甲骨文,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最直观的体现,古人通过对原始图形的提炼与简化形成了现代的汉字,因此汉字不仅蕴含了文字信息,更渗透了图形之美,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将汉字图形化也是水到渠成的一种方式。
随着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审美方面呈现出多元化需求,而文字与图形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实现二者的融合,并实现文字图形化处理,对于提高视觉传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字图形化能够简化设计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现代人对于读图有着更加强烈的追求,而从视觉体验上将文字作为一种图形信息进行接收,则能够加深印象,提高视觉体验效果;其次,文字图形化有利于丰富艺术设计情感,设计者利用多种表现手法,对文字进行处理,让文字在生动的图形中传递出丰富的人文情感,受众不仅能够获得信息内容,更能够获得情感抚慰;最后,文字图形化实现了文化渗透,例如,某茶楼在品牌设计中,将文字与古代茶楼的形象相融合,并呈现出篆书的效果,营造出古色古香的艺术氛围,促进了传统建筑文化与书法文化的解读与传播[1]。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表现原则
(一)可读性原则
文字是视觉传达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在信息识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文字图形化处理过程中,设计者应立足文字的基本特点,确保图形化处理能够清晰地呈现文字信息,避免繁杂零乱,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
例如,某女性服装在设计LOGO时,对“沙莎”两个汉字进行了图形化处理,但是在处理过程中采用硬朗的笔画,形成一个半圆形结构,笔画在图形的冲击下失去表达重心,消费者在识别LOGO的过程中,难以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从而限制了整体视觉传达效果,影响了品牌的塑造。
由此可见,保持文字的可读性是图形化处理中的重要原则,避免喧
宾夺主,切忌在过度化处理中影响文字的可读性,始终保持易认、易懂的艺术效果才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宗旨。
(二)艺术性原则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造型艺术,文字图形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打破文字在造型艺术中僵化、单一、刻板的视觉体验,赋予其审美内涵,以保证其符合艺术设计要求。
基于此,在视觉传达设计文字图形化处理过程中,设计者应坚持艺术性原则,将美化、修饰、完善作为展现文字审美价值的基本出发点[2]。
例如,在“Coca-Cola”商标设计中,斯宾塞体草书“Coca-Cola”字样,白字红底对比强烈,传递出一种悠然的跳动之态,同时草书中也加入了波浪形飘带图案,形成了连贯、流线、飘逸的视觉效果,注重艺术化的处理让“Coca-Cola”的英文字母更具艺术性,并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审美风格。
(三)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失去了创新性的表达,艺术设计会在千篇一律的重复中失去吸引力。
进入现代社会,人们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求新、求变、求异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在文字图形化处理中,如何才能标新立异,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效果,是设计者孜孜以求的。
在视觉传达设计文字图形化处理中,设计者一方面要深入分析受众的心理,理解其对于审美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创新探索;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对文字图形化的颠覆性表达,敢于打破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探索创新设计路径。
当然,创新不等于盲目求变,设计者应在遵循基本艺术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创新,避免让创新陷入哗众取宠的尴尬境地。
(四)内涵性原则
文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承载着信息传递的功能,因此,在图形化处理中渗透丰富的信息内容,呈现相应的文化理念则是提高视觉传达效果的必然要求。
例如,在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中,对“京”字进行了图形化处理,其不仅点名了奥运会主场地,
更囊括诸多信息,其中“京”字在艺术造型上采用了印章、书法的表达手法,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同时将运动健将的形象加以抽象、夸张与“京”字相融合,表达运动健将勇往直前、迎接挑战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样的视觉传达设计将文字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与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表现手法
(一)替换法
笔画、字母、线条等是文字构成的基本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根据笔画、线条的走势,字母排列等,用恰当的图形进行替换,以呈现出字中见画、画中有字的效果[3]。
例如,茶叶品牌“千茶记”在LOGO设计中,对“记”字进行图形化设计,其中部首“言”字中的“口”用一个精巧的白瓷茶碗替代,如此设计,不仅融入了传统茶文化,更呈现出艺术性、协调性的独特视觉效果。
再如,某咖啡品牌在LOGO设计中,将“coffee”中的字母“o”用咖啡豆进行替换,这样的设计不仅妙趣横生,更凸显出现磨咖啡的特点,传递出品牌文化内涵。
(二)重构法
重构就是重新组合。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处理可以将文字的整体性打破,利用重组的方式呈现出夸张、有趣的图形,以强化视觉传达效果。
例如,某设计作品在融合“国”与“家”这两个汉字的过程中,用一个象形的木屋来替代家,同时利用稳定、方正的框架将家围住,而“家”恰好位于“国”的一点处,这种巧妙的重构让整个画面形成一幅古朴、自然的水墨画,同时也传递出“有国才有家”的寓意。
(三)同构法
同构法主要是根据字形的特征,将相同的或不同的,但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文字笔画与图形进行变换、组合、重叠、交错、共生,从而在相互沟通、相互借用、相互对比、相互衬托中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根据文字
本身蕴含的图形含义进行处理与优化。
例如,音乐机构在设计LOGO的过程中,
将文字与音符、五线谱相结合,在流动的音符中交错、延伸,形成动态化的视觉效果,传递出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减笔法
保持文字的完整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信息传递的基本要求,但是设计者可以反其道而行,在保证文字可读性的前提下,对文字进行减笔处理,以形成独特的图形效果,这样的艺术处理以破坏文字的完整性为基础,以凸显图形的局部特征,从而构建出新的视觉体验。
例如,某设计作品中包含“正青春”三个汉字,设计者在文字图形化处理中,对“正”字的中间部分进行减笔处理,同时用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形成的直角进行替代,这样虽然打破了“正”字的完整性,但是也凸显出了青春正好、珍惜时间的主题。
(五)拆解法
文字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牵扯,形成统一的整体,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根据文字图形化处理需要,可以将文字的构成元素进行拆解,并在重新排列中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汉字的一笔一画是体现“方块字”中正之美的关键,设计者可以对点、横、撇、捺等笔画进行肢解、拆散、打乱等处理,并在拆解中重新构建图形。
例如,鄱阳湖旅游区在设计旅游纪念品中运用到了“鄱阳湖”的字样,设计者对“鄱”字的“阝”,“湖”字的“月”进行拆解,形成湖上泛舟的简笔画,将“阳”字的“日”进行拆解,形成湖心小楼的简笔画,并配合烟波浩渺、草长莺飞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艺术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对于信息传播、情感渗透、文化呈现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设计者把握“读图时代”人们的认知习惯,根据艺术设计基本原则,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进行创造,以体现强烈的形
式美感、深刻的情感内涵、独特的文化意蕴,从而提高视觉传达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李含笑,刘翔.浅析文字图形化与字体设计[J].才智,2018(35):201.
[2]曹馨月.文字图形化在招贴海报中的设计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71.
[3]张佳,王小元.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研究[J].包装世界,2018(0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