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湘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一.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分析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感受城市的变化。

(以上海为例)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的探讨,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4、在问题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逐步提高合作学习、互相学习的能力。

三.课型目标分析论证:
1.课型目标的准确性分析:
课标解读: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第一,以上海为例,结合上海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来掌握城市化的过程。

第二,运用收集的包括文字、图表、影音等各类资料说明城市化过程表现和影响。

第三,在资料的分析中落实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等重点知识,提高图文转换、概括表述等地理学习技能,培养一定的地理素养。

培养学生充分运用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地理事像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的能力,关键点是能透过现象找出本质。

学生通过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学习,基本能分析某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并结合生活经历或相关知识,说出所熟知的城市变化。

然而,学生受活动时空范围限制,对城市化这个概念及其动态时空发展过程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应该提供适当的资料作为案例或者情境,以便让学生对城市化有全面的认识。

2.课型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城市化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对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其二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其三是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本节内容与第三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一)从城市化的概念入手,先讲城市化的主要特征,然后分析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乡村地区的影响。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教材简单介绍了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原因,内容包括城市化的一般前提、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两个方面。

(三)城市化的特点本部分教材是以:“阅读”和“活动”形式出现的, 分别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直接导致了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本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的活动设计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学生比较容易了解,
容易掌握城市化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学习起来更容易参与活动,探索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生成性问题为城市化动力机制,内容包括城市化的一般前提、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解决此问题可设小问题(1)原始社会有城市吗?(2)城市是人类社会第几次社会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3)利用“城市人口比重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图”,引导学生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从而得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绝大部分学生完成本节内容学习学习难度不大。

3.课型目标的弹性分析:
我校学生来源于农村,基础不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

由于学生来自农村,对城市环境及其发展可能感到陌生,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上呈现并不生动,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设计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而新课标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所以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图表及文字资料,面向全体学生,设置难度适中的一系列问题,生生合作,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对地理事像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从而独立探究得出结论,激励成功,享受学习乐趣。

板书设计:
(一)城市化
1、定义
2、城市化意义的表现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按原计划顺利完成,基本凸显了教学模式应用和本课教学思路,尤其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体现了较好的教学功底,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在教学环节安排方面,给与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裕,没能特别好的调动所有同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