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
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
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较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这个故事较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事例1:美国《科学世界》杂志从众多的发明中,选出了改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发明。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明确学习目标:3、了解作者:4、检查预习: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同学们找到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思考、交流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1)“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思考、交流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现代学术:实验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思考、交流事例:王阳明格竹苦想头疼之例(探讨自己而非探察外物)探讨:《惠崇春江晚景》(3)科学的格物致知应该是怎样做的?思考、交流实验过程和要求:①积极的而非消极的②有计划有目标通过这种科学的格物方式才能得到竹子的有关知识,从而强调了格物致知(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实践来探究事物的本质,以达到真知灼见。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真理的精神体现。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格物致知”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和实际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格物致知”的基本原理。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复杂的论证结构: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课文中的逻辑链条和论证层次,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
-结合实际生活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将“格物致知”精神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提供具体指导。
举例:针对“格物致知”的哲学内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或者“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实事求是”。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理解抽象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阐述这一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掌握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如“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探索”等词语,需要学生理解其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其他语境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明白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探讨“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关键词:格物致知、探究、独立思考、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格物致知”。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格物致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格物致知”精神。
5. 分享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格物致知”的定义和作用。
2. 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例子,让学生深刻体会“格物致知”的应用。
4.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分享交流法: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师生互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文章阅读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合作交流等方面。
4. 总结提升:评价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
2.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
3. 参考资料:相关于“格物致知”的历史背景、现代应用等方面的资料。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格物致知”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利用投影仪展示幻灯片,介绍“格物致知”的历史背景。
3. 让学生阅读文章中的相关段落,理解“格物致知”在历史中的体现。
4. 分析现代社会中“格物致知”的应用,让学生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doc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作者简介丁肇屮(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二、检查预习1、注音丁肇(zhao)中不知所措(cub)彷(pdng)徨(huang)2、词语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主要论述的是什么话题(论题)?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应冇格物致知精神。
(中心论点)3、“格物致知”引自哪部著作?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明确:《礼记•大学》格:推究。
致:获得。
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即通过做实验获得对事物的真知。
格物致知精神: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考察事物获得真知的精神。
4 •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明确: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所以,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四、理清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论证结构:提出论题(1 一刀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障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1接着,指岀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得出结论(均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五、再读课文深入探讨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明确I: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样?明确:不一样。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中,需要教师引导和练习。
-写作技巧的掌握: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 “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意义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从古代文化中提炼出现代价值,需要教师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小组合作中的有效沟通: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形成有效的讨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的概念和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科学家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的答案。
-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应学会如何将议论与叙述相结合,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作文质量。
-实践应用:学生能够将“格物致知”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
举例解释: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家案例,如牛顿的苹果故事,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
-指导学生识别课文中议论与叙述的转换点,如作者在叙述科学家案例后,紧接着提出自己的见解,强调这种写作手法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深入探究其内在规律的精神。它是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科学家如何通过格物致知的精神,发现自然界中的规律,例如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深入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将“格物致知”的精神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将“格物致知”的精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格物致知”的定义、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相关内容。
2. 课件:教学PPT,包括图片、案例等。
3.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4. 实践道具:用于引导学生实践“格物致知”精神的实物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格物致知”的定义和来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让学生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5.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格物致知”的精神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六、教学延伸1. 引入相关名言警句,加深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2. 通过观看相关短视频,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中“格物致知”精神的应用。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2. 强调“格物致知”精神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八、作业布置2. 推荐学生阅读与“格物致知”相关的书籍,加深对这一精神的理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课文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生字。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4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难点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二).技能训练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3.重点细读,讨论交流。
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3、批判质疑,评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透彻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批判质疑,评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设想】本文是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写,写作对象明确,意图清晰,针对性强。
实为启迪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绝好教材。
因此,充分读懂原文,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当为学习之重。
同时,文章论述问题深刻,理论性强,运用批判阅读的方法和质疑、评判的态度对文章进行分析,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论点突出,论述严密,事理充分,因此学习其写作手法,也能为学生阅读和写作同类文章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媒体】PPT【教学方法】发问与质疑式阅读。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美国《中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的作者乔治.C洛比尔曾在该书序言里说:科学上的失败只属于不愿再试一试的学生;又说:对于学生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从无知到已知的再发现。
学生不像海绵──他们不会自动吸收知识。
他们是人,他们应该通过第一手的、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来学习。
你认为这段话与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找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引例证明,从而归结引申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二、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问题:作者谈论的话题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什么方法加以证明的?(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论证: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目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
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学会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学习制作卡片。
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大科学家的小讲演,却反思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谈轻科学实验。
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将学理分析和现身说法结合,学识宏博,思辨深刻,体验剀切,话出肺腑,切中时弊。
学习本文,宜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研读说理文的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
从五四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啊?让我们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二、整体探究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凝练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明确:中国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或标题。
2、用勾画评点的方法,跳读文章,说说作者怎样分析格物致知这个概念的?明确: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然后由《大学》里格物致知传统儒学的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举反例再到探真义,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层层递进,直达真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和内涵。
2. 学生能够分析并体会作者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视和倡导。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的意义。
2. 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认识到格物致知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树立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格物致知的含义和内涵。
2. 作者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视和倡导。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治学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
2. 参考资料:关于格物致知的相关文章和案例。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具备这种精神。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内涵。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并强调其在个人成长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格物致知”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展示,展现出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表现出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尊重和认同,以及追求真理的态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研究和实践中的格物致知经验。
3. 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研讨会或竞赛,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第14课预习卡第1课时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一、导入新课1974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发现J粒子,开辟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新境界,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用中文在诺奖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讲的科学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他取得这项伟大成就的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三种夸克。
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来自第四夸克。
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丁肇中也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生自由发言)预设对于学术权威有着怀疑的态度和探索求真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坚持,并通过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丁肇中发表了一次演讲,分享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道路上实践实验精神的经验。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演讲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丁肇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的介绍,让学生探究丁肇中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而引出本文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对作者产生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内容学生活动一:猜一猜设问1:这篇演讲词的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请同学们围绕题目进行提问,猜猜演讲的内容可能有哪些。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10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10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习题精选】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a、丁肇中b、朱熹c、论语d、儒家e、测量f、向导g、彷徨h、适当2、解释下列词语a、格物:b、致知:c、袖手旁观:d、儒家:3、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参考答案】1、a、zhào;b、xī;c、lún;d、rú;e、liáng;f、xiàng;g、páng;h、dàng2、a、推究事物;b、获得事物的知识;c、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d、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理关系。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1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格物致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它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
今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应有的格物致知精神。
而该精神实际上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完美诠释:通过启发学生发现世界与自我的不同之处,引导他们探索知识的奥妙,最终让他们逐渐成长为思考、创新和贡献的人才。
二、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2、探究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和应用价值;3、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4、培养学生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热爱学习、勇于探究和创新。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0分钟)(1)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认为格物致知是什么?(2)老师解释格物致知的概念和涵义,引导学生了解该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
2、知识介绍环节(20分钟)(1)老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格物致知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完成格物致知的笔记,形成框架式的思维导图。
3、应用拓展环节(30分钟)(1)老师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研究格物致知的具体应用,分析其价值和意义。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应用价值的小论文,并在课堂上交流和分享。
4、教材拓展环节(20分钟)(1)老师引领学生开展课堂调研,总结和梳理现代教育的格物致知教学模式和运用案例。
(2)学生集思广益,完成教学模式和案例的统计表格,以便后续复习和应用。
5、课堂检测环节(20分钟)(1)老师通过赛马赛的形式、抢答、表演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
(2)根据学生的表现,老师进行总结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化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同时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四、教学形式和要求1、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小组合作、课堂调研、赛马赛、抢答、表演等。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过程方法:理解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理清行文思路。
情感态度: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曾经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
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读准字音:瞭望 liào 缅怀 miǎn 彷徨 pánɡ huánɡ丁肇中zhào 朱熹 xī诺贝尔 nuò埋没 mò徘徊 pái huái 不知所措 cuò理解词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
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抽象:不能从具体经验得到,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何处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
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
二、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zhào)中不知所措(cuò)彷(pánɡ)徨(huánɡ)
2、词语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论述的是什么话题(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中心论点)
3、“格物致知”引自哪部著作?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礼记·大学》格:推究。
致:获得。
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即通过做实验获得对事物的真知。
格物致知精神: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考察事物获得真知的精神。
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所以,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四、理清文章结构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讨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样?
明确:不一样。
《大学》里讲的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4、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5、作者从什么角度分析了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明确:科学发展的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你觉得此句可用哪一句诗句来概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6、是怎样阐述实验的过程和要求的呢?
明确: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7、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8、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
9、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这就更加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举例论证。
10、讨论: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丁教授认为经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
六、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道理论证事例论证)
道理论证:
如:1)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2)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事例论证:
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
1)王阳明的事例2)一种竹子的实验3)作者本人的经历
事例间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七、内容小结: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板书
八、写作特点1、文章简短精悍,语言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
2、行文灵活,说理方法多种多样,摆事实与讲道理穿插并行。
九、拓展延伸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
例如1)下雪了,我伸出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
我大胆卸下钟表的零部件,按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钟表走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十、课外收集有关格物致知的名句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