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 分子 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
分子动理论
【提示】分子是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凡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小物体(如灰尘、花粉等)都不是分子.
内能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用
比热容
J/(kg ℃时,吸收(或放=【提示】在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但并非所有跟水有关的应用都应用了水比热容大的这一特性.
命题点1 分子动理论
(2015·安徽)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
【点拨】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实质的了解和掌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据此判断.
1.(2015·南昌)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2.(2015·贵港)如图所示,有两个瓶子,其中一个是空瓶子,另一个瓶子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使这两个瓶子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叫________,在实验开始前,________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
3.(2015·苏州)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C.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命题点2内能
(2015·烟台)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_____的.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4.(2015·莆田)小萱常用手给奶奶搓背和用热水给奶奶泡脚,都能使奶奶的身体感到暖和.搓背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泡脚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5.(2014·黄冈)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6.(2015·宜昌)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C.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D.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命题点3比热容
(2015·泰安)500 g的矿泉水,温度由15 ℃升高到35 ℃,矿泉水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点拨】直接利用Q吸=cm(t-t0)计算即可,注意单位的统一.
7.(2015·桂林)桂林“两江四湖”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水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是由于水的________较大;秋天漫步在湖边林荫道上,闻到阵阵桂花花香,这属于________现象.
8.(2015·济宁)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__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
9.(2015·长沙)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 ℃,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kg.[已知c水=4.2×103 J/(kg·℃)]
命题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是热学中最重要的实验,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用加热的时间长短来表示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法),让水和沙子加热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看他们加热时间是否相同.
(2015·宿州泗县中学模拟)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
温要高得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大小需要控制的变量包括:吸收的热量(加热的时间和加热的方式),不同物质的质量.观察温度变化来比较其吸热能力.
(4)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____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整合集训
一、填空题
1.(2015·河南)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_越剧烈.
2.(2015·汕尾)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人水中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性质.
3.(2015·重庆)小林将质量为2 kg的水从28 ℃加热至沸腾时测得水温为98 ℃,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__(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c水=4.2×103 J/(kg·℃)]
4.(2015·吉林)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所示,在烈日暴晒下,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气球内能________,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
5.(2014·株洲)净含量为350 mL(1 mL=1×10-6 m3)的瓶装饮用纯净水的质量为________kg;若将其放入冰箱冷藏,温度降低了20 ℃,则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J.[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
二、选择题
6.(2015·扬州)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7.(2014·广安)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
A.较低的凝固点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小的密度 D.较高的沸点
8.(2014·威海)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9.(2015·莱芜)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D.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
10.(2015·怀化)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在火炉边烤火
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用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烧开
D.夏天穿薄衣服凉快
11.今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我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A.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12.(2015·厦门)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13.(2015·益阳)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14.(2015·雅安)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
和铜块放出了相等的热量,则()
A.铜块的末温高
B.铁块的末温高
C.铜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D.铁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三、实验题
15.(2015·苏州)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__(“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四、计算题
16.(2015·上海)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 J/(kg·℃)]
17.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 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试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 m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 kg,水的初温为20 ℃,经8 750 s时间后上升到45 ℃[c水=4.2×103 J/(kg·℃)].请计算: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是多少焦耳?
(2)垂直于太阳光的1 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
第5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
考点解读
考点1分子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引斥高彼此进入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快
考点2动能分子势能转移转化温度差减小降低增大升高增大减小J
考点3升温吸热质量控制变量法水强热量质量温度J/(kg·℃)
各个击破
例1做无规则运动例2做功热传递等效例3 4.2×104
题组训练 1.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 2.扩散 B 3.B 4.做功热传递 5.D 6.C 7.比热容扩散8.甲 2.1×1039.比热容 4 000
实验突破
例1(1)B (2)98 小于(3)不同
拓展训练(4)水蒸气液化放热
整合集训
1.汽化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做功 热传递 比热容 3.小于 5.88×105 4.热传递 增加 5.0.35 29 400 6.C 7.B 8.B
9.C 10.B 11.C 12.A 13.B 14.C
15.(1)A 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2)升高的温度 秒表 (3)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16.Q 吸=cm Δt =4.2×103 J/(kg ·℃)×0.2 kg ×50 ℃=4.2×104 J .
17.(1)水吸收的热量:Q =cm Δt =cm(t 2-t 1)=4.2×103 J/(kg ·℃)
×100 kg ×(45 ℃-20 ℃)=1.05×107 J ;
(2)Q 光=Q η=1.05×107 J 50%
=2.1×107 J ,垂直于太阳光的1 m 2表面上, 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Q 光St = 2.1×107 J 2 m 2×8 750 s
=1 200 J.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