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模拟卷作文题及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模拟卷作文题及示例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
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
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
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人人手植一株花,年年共享十分春
天下财富、美景、成果,我观、我享,不能代替我创、我有。
好东西可以“试用”,却没有永久免费的“共享”。
享受共享资源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你有多少独创独有且别人需要的资源来交换。
如果读他人美文不孕育自己的思想,只是为了卖弄学识,那意义
就不大了。
取他山之石,琢我之玉器,才是王道。
山是人家的,石是山上产的,还怕你拿走几块石头?且科技之石、思想之石是可以不断衍生发展、不断再生长的,有“独创、独有”之山在,就不在意你拿走任何一块顽石。
改革开放初期,满街高档商品多是洋货,我享而非我造,发达国家笑脸相迎。
现在,中国已是最大的制造国,货行天下,我享大多我造,但仍大多非我创,尤其是高端科技产品,某些发达国家有了危机感。
当屌丝在朋友圈晒苹果炫时尚时,美国乐观其成;当马云的淘宝平台一夜暴富、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时,美国让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当华为率先攻下5G核心技术时,川普就莫须有地翻脸,对华为动手了。
5G是中国独创独有的,是网络传播的核心技术,所以令美国惊恐并不择手段进行打压。
而阿里巴巴的电子交易平台早期核心技术开发人员至少有20人是硅谷研发人员。
美国一点并不担心阿里巴巴的电子交易平台的繁荣能够撬动美国经济霸权,因为那只是网络核心技术的应用而非核心技术本身;一点也不担心中国道路上跑的汽车数量、汽车生产厂家比美国多,甚至渴望中国天空飞翔的飞机全是波音,因为中国尚不能独立生产先进的发动机;更不担心中国人与美国共享麦当劳,反正面粉鸡翅可以不断再生产。
但美国从来没有放松严控核心技术对中国的出口转让,并联合许多发达国家共同对中国禁售核心技术。
高产的转基因或杂交农作物不能留种,你得年复一年地向实验室购买
来年的种子,如果泱泱华夏的命脉被别人捏住,是不是让人毛骨悚然?至于人家卖不卖、什么条件卖给你,得看人家脸色、靠人家恩赐。
但中华民族不习惯看人家脸色生活。
仅会“共享”的民族、企业是难以为继的。
竞争者总是从反面启迪我们应该如何发展壮大自己。
华为才是国人的榜样: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量”炮轰这个“城墙口”,最终在大数据传送上领先世界。
这个过程就是独创、独有的过程。
有了这个,才会有公平的、持久的通讯共享。
共享没有错,但许多东西是无法共享的;市场交换也没有错,但最根本的东西谁会与你交换?人的思想、由思想积淀而成的原创力,才是一切成果的根本。
我们还没有理由狂,更不能一味认定自己“厉害了”,与自己相比,我们的确进步了,但与强国相比,我们在许多领域还是有质的差距。
美国制裁中兴,对付5G技术,胁迫我们接受贸易条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你可以享,可以造,但你不会发明。
只要是我设计、我创造的,秘方在我脑中,专利在我手中,就不怕你蹦得高。
等你落下来或者被一巴掌拍下来,就是你泪奔的时候。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一味奢谈共享,也必有不测风险。
如果一个民族没学会创造、制造自己的东西,先过早享受花花世界,就会消磨人的意志,削弱人的身心,长期的享受,会枯竭民族的思想,倦怠民族的体魄,瓦解民族的意志。
中东王室,坐拥石油金山,他们是挥金如土的享受者,但石油终有耗尽之日,造物主岂会永远眷顾一个民族?油尽灯枯,世界还与你共享吗?以何种方式共享?
你拿不出来自己独有的东西来与世界交换,世界便不会与你长久共享。
舞场共舞共享,条件是舞伴双方的身材、舞技得大致相当才行。
你自荐去为杰克逊、杨丽萍的舞台伴舞,即使不要一分钱劳务费,人家会同意吗?所谓美美与共,你得首先自己“大美”,且美得与众不同,别人才愿与你“共”。
如果你是东施,谁愿与你美美与共!寻春、赏春,诗满箧、视频满手机,没有自己一枝一叶一朵是自己培育的,情何以堪?赏春何能长久?
人人各植一株花,年年共享十分春。
如果人人只采享园中花,定然会满园无花空余枝。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材料谈自己的感悟或思考,写作的关键是找准立意,要找准立意要注意分析材料的内容,材料共两则,每则材料又有两个部分,先说能共享的,后说不能共享的,“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然后总结“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因此此则材料的中心应该是要“有创新精神”,还可从反面的角度写“共享带来的惰性”等。
行文时可以先提出观点,然后然后从分析现实的“共享事例”着手分析,先予以肯定,然后分析其弊端,并把分析弊端作为中心,可以从“核心技术”不可能会共享;民族的竞争力源于核心技术的竞争
等论述。
文中可以运用中美争端的缘由,孟晚舟被扣事件,华为竞争5G标准,美国芯片封锁等事件作为素材进行分析。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
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人们总是在寻找“存在感”,存在感一般指个体价值彰显或被认同而带来的满足感,有些人从他人那里找存在感,有些人从自己这里找存在感;有些人在现实中找存在感,有些人在虚幻中找存在感……
【答案】存在感
谁是中国最可怜的人?孔子。
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将“可怜”二字送给了孔子。
孔夫子的角色一度地被揉捏、涂抹以至变形、神化,伴随而来的还有他无所不在的“存在感”。
乃至到今日,这种“存在感”仍居高不下,甚至愈演愈烈。
从一座座新建的孔庙,到课本中越来越多的儒家经典,再到在国外炒的红火的孔子学院,无处不彰显其“存在感”。
可我想,这种浮于表面的存在感,终究还是走不到人们心里去的吧。
存在感,单从整个词来看,可能就显得有些空洞了。
但若用拆字法来理解,或许还是重“感”不重“在”的。
当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个人,不再被泛泛而谈而是被潜藏内心,那么他就有了存在感。
王开玲曾经说过一句话,“容颜易摹,心灵却难以作弊”,大概就是这种意思了。
比如鲁迅,笔杆的英雄,思想的战士,这一生,他呐喊过,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
他凭借一只“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却无比艰险的战场里,建树起一等的殊勋。
他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战斗着,也同样拥有着不可磨灭的存在感。
而往往那些鸡淫狗盗之徒,即使在历史中遗臭万年,却无法在人们心中留下一丝存在感。
或许在不明白自己为何而存在时,会有一种“未入山门身是客,随云随波随泥沤”之感,而在明白自己为何存在后,又有一种“甫入山门身是谁,问天问地问乾坤”之感了。
我还是更倾向于有存在感地活着的吧,至少你通透而又无憾。
佛说:“身上之尘易净,心上之尘却难净。
”若没有一个洁净的心灵,恐也难做一个有存在感的人。
当年神秀“朝朝勤佛拭”,伴着那隔宿的雨,拂下那一撇“我身之执”的尘埃。
菩提非树的境界,我懂的,难就难在肯不肯承认自己本来无一物,仿佛这一画押,就被判了死刑,往劫不复了。
“我本无物”,却在无物间,实现了自我的存在感。
今日,我伏案,奋笔疾书,或正应了林徽因的那句诗:我要借这一时的豪放与纵容,灵魂清醒地再喝一泉甘甜的鲜露,来挥动思想的利剑,舞那一暼最敏锐的锋芒,像皑皑塞野的雪在月的寒光下闪映,喷吐激越的辉艳。
我写下这篇文章,以盼在芸芸众生中博得一席存在感。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
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
本次提供的材料是与“存在感”有关。
材料先解释“存在感”的概念,然后列举了存在感的几种情况。
考生围绕“存在感”,可以认同其中任何一种观点。
从其他人那里找存在感,也就是自己行事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因为人是需要参照物的。
存在感只有得到别人的认同,你才能感觉到。
没有人认同、认可,很难能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当然,也可以否定这个观点,自己的存在感,不能依靠别人给。
从自己这里找存在感,说明自信,有底气,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提升自己,增强存在感。
在现实中寻找存在感,说明能够脚实地,能过学习、工作和生活来寻找快乐,实现价值,提升自己的能力。
从虚幻里寻找存在感的,是逃避现实,只想不做,喜欢空想的因此写作时可以立意为:人需要认同感;通过他人看自己;寻找参照物;存在感是自己给的;依靠自己,证明自己;脚踏实地;人不能在虚幻里寻找存在感等。
当然,其他立意只要在材料范围之内,符合材料要求都可以。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
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新闻周刊》最新报道,根据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网民投票,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2大文化国家,居前两位的是美国和中国。
代表美国文化的符号有华尔街、好莱坞、麦当劳、NBA、哈佛大学、感恩节、自由女神像,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有汉语、长城、孔子、唐帝国、丝绸、京剧、功夫。
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⑥不少于800字。
【答案】千年寂寞
一个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千百年前的中国人宽袖缓袍,深谙儒学礼数,唇边是文雅的微笑;一个是当今世界走在最前沿的国家,千百年后高举自由的火种点亮尖端与新潮。
今日,当这两个国家相逢于12大文化国家的榜单,我似乎看到那儒雅书生的微笑中竟多了几分苦涩。
也许是根植得太深,沉淀的太厚,
可千年后中国的代言仍是一身已泛了黄的长袍,丝绸的水袖甩不过时光的长河,仿佛中国的光辉只能定格在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
未免太过寂寞。
喧嚣却从大洋的另一岸传来,金融、影视、餐饮、运动、教育……无不独占鳌头。
其影响力席卷全球,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领军的角色,一呼百应。
最新、最先进、最权威,这些词汇往往是美国的声音。
正如他们的文化符号一样,美国的手指着世界的方向,他们无疑是现代社会的代名词。
站在太平洋的西岸向东眺望,就像是站在历史的坐标上眺望远方。
千年过去,原来我们在他人眼中仍站在原地,四顾无人,只有空空的寂寞。
太寂寞了,我们的文化。
我们以为新时代早已为我们漆上了崭新的色彩,我们以为用摩天楼推到四合院就是社会变革,我们以为用滚滚黑烟熏散农田炊烟就是工业化,我们以为用靡靡之音驱逐牙板长歌就是时尚潮流。
但我们错了,我们失去了文物古迹,失去了晴明蓝天,失去了京腔韵味,却没有换来别人眼中的新身影。
而我们取得的种种辉煌成就,却仍不及外国人心中神圣的大唐帝国。
一方面,我们的新文化确实未到世界前列的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对新文化的宣传远远赶不上世界旋转的步伐。
历史固然不应丢弃,却也不能捧着历史吃老本。
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更应该充分地传承并利用它,让千年的积淀成为新文化成长的土壤,古为今用,使其不失价值。
只有当我们真正以一个与
时俱进的大国的身份,在榜单上写下“中国”二字时,才能化解中国古典文化千年的寂寞.
【解析】
试题分析:选取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某件事情客观地呈现在你的面前。
一般少有情感倾向,多角度呈发散状(特点),以此作为评论对象(作用),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一般是由果及因,因事见理(写法)。
不脱离材料内容(要求)。
立意---认识水平:1.美国:文化影响力为何排第一?①多元文化强国----国力是根本②经济强势带来文化强势---国力是根本2.中国:文化影响力为何榜上有名?
①文化本身:经典文化魅力永存--- 向世界展现我们的文化魅力;②经济发展: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传承文化,传递文化3.中国美国文化特点比较反思。
①排前两位:现代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
②褒中抑美:文化更需深沉;文化回归,而不是下海③扬美抑中:让文化与时代同行;文化的延续在于创新。
提示:归因或反思,均要结合结果和“符号”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写作策略: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
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
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销售团队的业绩,20%的员工创造了80%的业绩,之后总结,如果没有那几个员工,今年的业绩会很惨。
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收入,之后总结,没有这几个客户,今年的业绩会很惨。
这里所体现的,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二八原则。
人生中的际遇也可能是一样的。
回头看,自己的成绩往往来自于那少量的机遇,而更多的时候,人们太容易被潮流、情绪、天气、他人所影响,他们做的事情和他们该做的事情无关,他们在该做的事情上的努力和要达成的效果也常常无关。
对于二八原则,你有怎样的认识?请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抓住机遇把握人生
人生中有许多个机会,有的人会不屑眼前的机会,只顾盲目向前走,他认为前方会有更好的,但最终一事无成;有的人则弯下腰小心拾起眼前的机会,最后取得了成功。
机会有许多,但在千千万万个机会中找到真正属于适合自己的机会那就太难了。
这就要求我们在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就要当机立断,做事要果断,否则好机会就被别人抢走了。
这就让我想到一则故事。
在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苏格拉底。
有一次他让他的学生进入一块麦田中找一颗自己认为长得最好的麦穗。
于是学生们便一起进入了麦田。
此时正值秋收,一株株麦穗颗粒饱满,浑身金灿灿的,正弯着腰欢迎学生们呢。
学生们也都被这一幕惊住了,看着这成千上万的麦穗,不知从哪一个入手。
于是他们有的便一直往前走,总以为前面会有更好的,但有一部分人并没有像他们一样盲目向前走,而是选择了一株就回去向老师汇报了,他们并不知道前方是否会有更好的,但他们抓住了眼前的机会,而那群犹豫不决的学生却还在往前走,直到苏格拉底喊道:“你们已经走到尽头了。
”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他们面面相觑,才发现每个人都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这告诉我们: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就算我把最大的麦穗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放弃它的。
所以当我们看到机会就要毫不犹豫的拿下它,因为可能下一秒它就是别人的了。
此外,光果断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曾经有一位高学历的学生去一家上市公司应聘,但公司的老总却让她打扫厕所,
这位员工很纳闷,凭什么让我做这个?于是她去问这位老总,老总便亲自厕所打扫了一遍,动作十分娴熟,利索。
他说:“我就是这么干起来的,你要是能把这些小事都做好,难道还成不了大器?”说完便盛了一勺马桶里的水喝了下去。
员工惊呆了,从此便勤勤恳恳的工作,最终自然成功了。
沙滩上的贝壳远不及海中的贝壳漂亮,想要漂亮的贝壳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来时不要犹豫,牢牢地抓住它,并为此付出努力,才能把握人生,取得成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
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对于二八原则,你有怎样的认识?请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本题材料是一则反映出生活哲理的材料作文。
材料以二八原则为基础,揭示了具有普遍性的人生哲理。
对二八原则的简单理解是:花百分之二十的力气,实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而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却没有收获相应价值。
表面看,这一原则并不合理,而实际上,这恰恰反映出生活中的普遍规律。
其实,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并不是没有价值,因为那百分之二十所取得的价值,可能就因为这百分之八十的铺垫和积累。
理解了材料内涵,写作时,就可以运用辩证思维,对百分之八十与百分之二十的关系进行一分为二的理解。
具体立意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①努力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