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 (共4题;共9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裨益(bì)沁园春(xīn)脍炙人口(kuài)
B . 瞻仰(zhān)八卦阵(guà)万籁俱寂(lài)
C . 谦逊(xùn)一霎时(shà)玉树琼枝(qióng)
D . 跌宕(dàng)纤维板(xiān)坦荡如砥(dǐ)
2. (2分) (2017九上·武威月考)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言行相顾断章取义强聒不舍心无旁骛
B . 神情恍惚荡然无存花团锦簇菱角分明
C . 铬尽职守自知之明恼羞成怒重蹈覆辙
D . 一抔黄土涕泗横流怒不可遏歇斯底理
3. (1分) (2020八下·陇县期末) 请你参加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洁而精彩的宣传语。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2)阅读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礼仪发展论坛会上,台湾文化艺术届联合会理事主席陆炳文告诉记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礼’字说到底,就是一个‘和’字,‘礼’以‘和’为贵,‘和’又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

”他希望,能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海内外同胞常相聚,彼此交流、观摩学习,共同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今,年逾古稀的陆炳文仍身兼数职,无论组建哪一个民间社团,他都把“和”字作为主要宗旨。

他一直在两岸间奔波,全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

他说:“‘和’字当头,中华民族将在‘一路一带’的大战略中再次崛起,血脉相连的大陆与台湾也会更加和平稳定。


(3) 7月3日上午,学生会主席来邀请你们班主任杨老师第二天下午两点到第一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的座谈会,但杨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

当天下午,你该怎样对杨老师说?
4. (4分)(2020·衢州) 下列桥名化用了诗文,请你根据提示将诗文填写完整。

二、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5. (5分)(2019·广安) 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

(1)《水浒传》这部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的主题。

(2)请阅读《骆驼祥子》中的一个片段,写出片段中横线上A处与祥子密切相关的人物名字。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

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A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

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A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请问A是________。

(3)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

《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________(填人名)深厚的爱;《昆虫记》在真实记录和描写昆虫生活的同时,还渗透着________(填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15分)
6. (5分) (2020八下·滨州期末) 2018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请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

(走进直播间)
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

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对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

《国宝档案》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1) [阅读与鉴赏·信息提取]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0字以内)
(推介太白楼)
太白楼乃任城(今济宁)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诗人李白曾居住在此,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

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2) [语言与思维·思维提升]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7. (10分) (2019九上·江油开学考)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

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

“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

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三(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8. (16分) (2018八下·綦江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小时候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

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未,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

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

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

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

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

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

爸爸兴奋着。

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

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

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

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

爸爸涂,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

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

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开。

放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

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

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

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

即使如此,它都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①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书架陪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划线句作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拨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4)在第⑯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5)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

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9. (22分) (2016九上·崇仁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

”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

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

读书人,多儒雅。

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

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

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

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

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

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

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
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

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

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

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

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
(3)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5)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五、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0. (16分)(2019·泰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

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

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

”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

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任元受:名尽言。

②事:侍奉。

③迨(dài):及。

④辟:征召。

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___
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
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
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 .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 .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

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11. (10分)(2017·六盘水) 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 . 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 . 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 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 . “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写作 (共2题;共6分)
12. (1分) (2020七上·安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佳作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

请以“______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成抄袭;③除诗歌、戏刚外,体裁不限,不少于500字。

13. (5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网上流传一张很火的照片,两会期间著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著名导演陈凯歌同席,画面定格时不知
陈凯歌在说什么,也无人知晓莫言的表情是否和旁边的声音有关。

有人为此取了标题《你奏你的凯歌我做我的莫言》,也有人特地写了一段话“职场中有太多的凯歌,以至于忘了莫言的存在。

高调做人者如凯歌,低调做事者如莫言;争名好利如凯歌,不计功名如莫言;好大喜功如凯歌,老成持重如莫言。

”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请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 (共4题;共9分)
1-1、
2-1、
3-1、
3-2、
3-3、
4-1、
二、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5-1、
5-2、
5-3、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15分)
6-1、
6-2、
7-1、
7-2、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9-5、
五、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六、写作 (共2题;共6分)
12-1、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