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全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全解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3)掌握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4)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对环境的污染;
(5)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可燃性、一氧化碳还原性等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在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在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能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物质;
(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与用途、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的学习,进一步建立“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观念;
(4)通过学习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知识结构
重难点突破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可充分利用实验探究进行突破,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获取知识。
本课题的教学难点是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学生设计对比方案,通过实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的现象与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的对比,得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实质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突破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这一难点。
教法建议
1.本课题内容实验较多,因此教学方法宜以实验探究为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
2.本课题内容与生活和生产联系紧密,教学中应该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3.通过课前调查与研究,课中讨论、辩论等途径或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
主动学习。
4.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本课题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但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可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准备一些学习资源,如世界气候大会的一些资料、煤气中毒事故等。
5.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观念,并引导学生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的学习。
6.指导学生应用对比方法进行学习,如可以比较氧气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碳。
学法建议
1.动手探究,在探究中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本课题实验很多,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观察,更重要的是思考,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判断得出结论,获取知识。
2.联系生活实际,从化学视角分析身边的现象。
本课题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学习中需注意生活经验的价值,可从身边的现象中提炼出化学知识。
3.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指导本课题的学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4.学习中应该采取对比归纳的方法,不断建构知识网络。
学习中可将氧气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碳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