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六 6.2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六
人口的空间变化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22·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流淌人口始终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淌是主要的流淌形式。

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淌与城市经济进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亲密,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淌②农业专业化进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进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淌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进展会减缓流淌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淌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1选D,2选C。

第1题,我国城乡间人口流淌的成因主要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市工业、服务业可供应就业机会,吸引乡村人口流向城市。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造成农业生产机械化和集约化进展,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进展。

第2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
A项人口流淌可以加强城乡间的经济沟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错误
B项经济因素才是人口流淌的主要因素错误
C项区域协调进展使城乡之间差距减小,从而降低人口流淌规模正确
D项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淌不会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错误
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肯定地区肯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

完成3、4题。

3.图中数据显示1990~2010年间该地( )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领先下降后上升
B.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30~39岁年龄段为主
C.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男性劳动力
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4.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收入
B.交通
C.宗教
D.通信
【解析】3选D,4选C。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

从图中看不出农村劳动力迁移率的性别状况。

第4题,在我国,宗教对人口的迁移影响较弱。

(2021·德州模拟)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状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读图完成5~7题。

5.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6.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
量关系式表达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③>④
7.图中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人口造成的影响是( )
A.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
B.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
C.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
D.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峻
【解析】5选A,6选B,7选C。

第5题,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美国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

第6题,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说明美国迁入人口数量大于迁出人口数量。

第7题,迁往南部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会使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

下图为其次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四周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

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向四周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C.由四周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9.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解析】8选C,9选B。

第8题,本题考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口的迁移方向及特点,考查同学猎取和解读信息的力量。

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四周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域。

第9题,本题考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不同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

图中全部的箭头中,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

目前,俄罗斯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

结合所学学问完成10、11题。

10.俄罗斯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就业率低问题
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人口负增长问题
11.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像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印度
【解析】10选D,11选C。

第10题,依据该项政策的内容“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可以看出其目的是惩处不生育的家庭,因而主要解决的是人口负增长问题。

第11题,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且消灭负增长,与其最相像的是德国,美国人口为正增长。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力量挑战题)中国市长协会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进展报告》2010年卷指出,将来二三十年,中国的流淌人口将保持2亿至3亿的规模,其分布、结构、素养的简单变化,对国家的战略规划、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简述200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缘由。

(2)简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区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

(3)概述材料二中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并分析其乐观意义。

(4)综上所述,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读图,从三大产业和转移空间两方面描述特征,并结合中国经济进展分析缘由。

第(2)题,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迁入能促进迁入地区经济的进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急等问题。

第(3)题,从图1看,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渐渐趋向合理,这将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稳定。

从图2看,中心城区的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小于郊区,增长幅度也低于郊区,这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促进郊区城市化进程;也有利于促进上海其次产业向郊区转移。

第(4)题,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

答案:(1)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其次产业转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

缘由:其次、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合理即可)。

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外;向国外转移最少。

缘由:乡镇内部转移成本较低,同时可以兼顾农业生产活动(合理即可)。

(2)促进迁入区经济进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交通压力等。

(3)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部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部。

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其次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4)经济因素【方法技巧】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简单性,因此分析某具体案例中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要留意以下原则:
(1)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状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或者发生在同地之间、不同时间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缘由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

因此肯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

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13.依据下表数据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某年甲市与乙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甲市-0.015 5.292
乙省0.564 0.562
(1)甲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引起
的?
(2)乙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3)说明人口迁移对甲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4)简述乙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缘由。

【解析】第(1)题,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取决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甲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说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高,也就是外来人口迁入引起的。

第(2)题,依据上题的分析,得知乙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是由人口迁出引起的。

第(3)题,人口的迁移对迁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要全面考虑。

第(4)题,目前,我国人口迁移主要由农村迁往城市,其缘由主要是经济层面的。

答案:(1)人口迁入。

(2)人口迁出。

(3)有利影响:供应劳动力;引进人才;文化沟通,促进经济进展。

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急;就业困难。

(4)农村迁往城市。

农村经济进展水平低,速度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