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10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9个词语。

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点】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10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9个词语。

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趣味导入
1.出示指南针图片,认识指南针
看,这是指南针,它的指针能够指示南北方向,有了指南针,我们就能辨别方向了。

2.区分形近字“辨”与“瓣”
这个字跟我读——辨,把“花瓣”中间的“瓜”换成“点、撇”就是“辨”。

与“辨别”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分辨”、“辨认”,一起读——。

3.导入课题: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又没有带指南针,该怎么辨别方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

(板书课题)
4.带读课题:这个课题很新鲜,有个“你”字,作者仿佛在和小读者们进行对话,读起来特别亲切,和老师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第一句话,认识“慌”:形声字,左边竖心旁表意,右边表音。

我们可以给慌张找近义词,跟我读——“惊慌”、“慌乱”。

和“慌张”意思相反的词是“镇定”,别慌张,也就是要保持镇定。

2.读课文第二句话(板书:天然指南针),理解“天然”:自然生成的、存在的。

3.请同学们读课文,圈出文中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4.学生交流(出示答案并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

)关注“渠”和“沟”读音,跟老师再读一读——“沟渠里的积雪”。

5.过渡:这些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先请你轻声读课文第二节,边读边想太阳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
三、学习课文第二、第三小节
1.学习理解第二小节第一句话
(1)认识生字“导”:上下结构,注意第三笔竖弯钩与横折是相连的,句中的词语是向导,向导就是带路的人,指点方向的人。

(2)理解词语“忠实”:读读这个词——,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

再读一遍——,“忠实”的意思就是忠诚、可靠。

为什么说太阳是可靠的带路人?这是因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不会改变,所以对我们来说,它是忠实的向导。

(3)指名读。

2.学习理解第二小节第二句话
那么太阳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呢?指名读。

同学们,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边,我们看到的树影正指着北方,这就是太阳在给人们指明方向,自己读读这句话。

3.读第二小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太阳是怎样帮助人们指点方向的。

中午时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指向了北方,只要看到树影就能找到方向。

4.轻声读课文第三节,边读边想:北极星又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呢?
(1)认识生字“盏”:翘舌音,跟我读——。

这里的“盏”是量词,一盏什么?一盏指路灯。

漆黑的夜晚,灯光让人们看清道路,给人们指引方向。

(2)北极星为什么是指路灯呢?又是怎样指引方向的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上的插图,看晴朗的夜空中能看到这样一组星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这叫北斗七星,用直线把勺形边上的两颗星星连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就能找到北极星了。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永远”就是永久、一直的意思。

读读这个字——“咏”,把“咏柳”的“咏”口字旁去掉,就是“永远”的“永”。

北极星一直高挂在北方,非常明亮,所以是人们的指路灯。

(3)齐读第一句话。

(4)认识生字“闯”:马进门就是“闯”,“闯”就是猛冲。

如果你在黑夜里认出北极星,就不会没有方向地乱闯了。

(5)自己读好第二句话。

齐读第三小节。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北极星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只要找到它,就能知道哪里是北方。

总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到第三小节,知道了太阳和北极星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四、写字指导
1.指导书写“指”、“针”
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

“指”,提手旁的“提”指向右边上下两部分中间,右边的上部略宽于下部。

“针”十字的横,穿插到金字旁第二横和第三横中间,最后一笔竖稍长,收笔比金字旁下端低。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2.说说太阳和北极星分别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六、板书
太阳
北极星天然指南针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大树
沟渠里的积雪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想想它们的近义词。

读一读,记一记。

2.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千万别慌张,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那么你还记得太阳和北极星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吗?
3.导入:晴朗的日子,我们可以借助太阳和北极星辨别方向。

那么要是碰上阴雨天怎么办?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1.带着问题自由读第四小节。

2.学习第四小节:
(1)听老师读第一句话,学习生字“碰”:后鼻音,跟我读——。

“碰”的部首是石字旁,石字旁要写得小,靠上一点,“碰上”就是“遇到”。

(2)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大树是怎样帮助人们找到方向的。

一起读。

认识并理解生字“稀、稠”:这两个字都是禾木旁的,“稠”的右边是“周”,“稀”的右边是“希”。

“稀”就是稀少的意思。

看看课文里的气泡图,想一想你知道什么了?——“稀”在这里指枝叶稀少,所以可以猜到“稠”的意思是稠密。

点拨:看,气泡图告诉了我们理解词义的方法,我们可以联系下文中意思相反的词,来理解新词的意思。

(3)那么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呢?
我们来看看图(媒体图),这是因为南方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所以枝叶就长得稠密,而北边日照时间短,因此枝叶就长得稀少。

(4)读好第四小节,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是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遇到阴雨天,我们可以观察大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5)和老师配合读好第四小节。

3.学习第五小节:
(1)认识并理解生字“渠”:阴雨天有大树来帮忙,而下雪天,沟渠里的积雪也能来帮忙;看,这就是渠(媒体图),指在河湖或水库等的周围开挖的水道,用来引水、排灌。

(2)认识“积”:“积”就是积累、聚集,这就是沟渠里的积雪,沟渠里的积雪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
(3)请生读第五小节,思考并交流。

师:我们都知道雪特别怕太阳,因为雪遇到太阳就融化了。

听老师读第二句话,想一想它是怎么给我们指点方向的?看看哪边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冬天太阳偏南方,由于遮挡的缘故,阳光直射到的是沟渠的北边,所以勾取北边的积雪画的快,沟渠南边的积雪就画得慢。

(4)自由读第五小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沟渠里的积雪是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下雪天我们可以观察沟渠里的积雪,画得快的那边是北方,画的慢的那边是南方。

过渡:同学们,大自然有那么多天然的指南针,现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相信一定不会慌张了吧?我们来读读第六小节。

4.齐读第六小节。

三、总结课文,随堂练习
1.总结: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比如(媒体图)树木的年轮,稠密的那边是北方,稀疏的那边是南方。

(媒体图)向日葵喜欢太阳,早晨面向东方,中午面向南方,下午面向西方。

同学们,老师相信只要你细观察,多思考(板书:细观察多思考),一定会有更多发现的。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语文练习部分》部分习题,交流答案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答案,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太阳中午时在南边,北极星高挂在北方,沟渠里的积雪画的快的一边是北方,看看你做对了吗?如果有错,请订正。

练习中还有一组对话,说一说这些天然指南针是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看看图中的这位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

夜晚北极星总是高挂在北方,你只要找到它就能知道哪里是北方。

同学们,你能像他这样说清天然指南针是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吗?请你课后自己说一说。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
五、板书
太阳
北极星天然指南针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大树
沟渠里的积雪
细观察多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