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创新——以北京市为例

合集下载

论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新发展

论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新发展

第8卷 第1期2009年3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 ity (S ocial Sciences)V ol.8 N o.1Mar. 2009收稿日期22第一作者王灿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资源法。

地址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论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新发展王灿发1,冯 嘉2(1.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2.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摘要:我国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和措施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使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立法乃至整个环境立法都有新的发展。

其突出的进步和贡献是:强调了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并把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政绩考核指标;明确规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扩大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适用范围,建立了与之相配套实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专章规定的形式强化了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对水污染事故的处置;授予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决定并实施限期治理措施的权力;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了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纠纷解决的程序规定以及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法》;环境立法;生态补偿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116(2009)20120001205N ew Development of Legislation on Pr eventing an d Contr o lli ngWater Pollution in ChinaWANG C an 2fa 1,FE NGJ ia2(1.Institute of Environm ental and Nat ural R esourc es Law ,China University o 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88,P.R.Chi na ;2.Graduate School ,China Univ er sity of Political S 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88,P.R.China )A bstract : Ther e are several ne w pr ovisions on w ater poll ution prevention in the new Ac t on Water PollutionPre venting and Controlling in China ,which can be reckoned as new developments to both water pollutionpreventing legi slations and envir onmental legislations.The prom i nent progresse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new act include :emphasizi ng t he responsibilities of local g overnments on w 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 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making the result s of w hether water quality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are pr otected w ell as one of the standards to evaluate the local g overnments and their govern ors ;demanding the establishmentof ecological com pensation mechanism ;expanding t he scope of the total water poll utant control system acc ompanied by establishing t he w aste discharge permit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drinking w ater res ources pr otection and disposal of w ater pollution accident by adding tw o special chapters of provisions to t he new act ;granting authority to envir onmental pr otection agencies on deciding the undertake treatment w ithin a prescribed limit of time ;aggravating the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to illegal behaviors ;strengthening the provisions on environm ental civil liabilities and the pr ocedures of settling environm ental disputes as w ell as the legal aid to the pollution victims.K ey w or ds : Act on Water Pollution Pr eventi ng and Controlling ;envir onmental legislation ;ecologicalcom pensation:20081120:::100088 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其中不仅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而且对原有的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和措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甚至有些规定对我国现有环境立法都有所突破。

《2024年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创新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创新研究》范文

《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创新研究》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水污染防治立法,提高水环境治理水平,已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及创新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1. 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以《水污染防治法》为核心,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外,各地区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法律依据。

2. 执法力度不断加强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执法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各级环保部门加大了对水污染企业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同时,各级政府还加强了水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提高了水环境质量。

3. 存在问题和挑战尽管我国在水污染防治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法规内容陈旧,难以适应当前的水污染防治需要。

其次,执法力度不够严格,部分地区存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

此外,水污染防治工作还面临着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挑战。

三、水污染防治立法创新研究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了适应当前的水污染防治需要,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一方面,要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以填补法律空白。

同时,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2. 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执法力度是提高水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使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其次,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分析在中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空气污染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然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空气污染治理成果。

本文将就几个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经验和启示。

1. 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治理北京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中国空气污染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然而,北京市在过去几年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北京市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了对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

此外,北京市积极推行清洁能源利用,逐步减少燃煤发电和使用高污染燃料的行业。

还采取了限制机动车行驶和实施尾气排放标准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污染的贡献。

其次,北京市加强了空气质量监测和信息公开的工作,建立了全面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并定期发布空气质量指数和相关的治理措施。

这种信息公开的机制,让公众更加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提高了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最后,北京市注重国际合作和经验借鉴,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和理念。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北京市成功引进了先进的尾气处理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了治理水平和效果。

2. 上海市的空气污染治理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也是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另一个成功案例。

上海市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一些独特的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上海市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该市广泛建设地铁、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并优化线路布局和车辆运营方式,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这些措施减少了私人车辆的使用和尾气排放,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其次,上海市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低碳、环保和清洁能源的应用和发展。

该市建设了一批高效能源使用的建筑和工厂,并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

此外,上海市还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有效减少了空气污染源的贡献。

北京市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与对策研究

北京市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与对策研究

北京市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与对策研究摘要:基于北京市城市管网的现状,提出了合流制排水系统降雨期间的溢流污染问题,并分析了国外控制溢流污染的方法,探讨了在本市进行溢流污染控制的方法与对策。

为进一步开展实际的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溢流;污染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雨水问题以及合流制排水管道的溢流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合流制管道的溢流污染已成为部分城市改善水体水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城市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中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氮磷营养物及有毒有害物质,若未经有效处理便直接排入水体,则会严重地破坏水环境功能并危及人类健康。

城市的地表水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的根本,它不仅提供了水源,同时也成为一个城市人文及社会环境的重点。

城市排水体制和管道系统是城市地表水污染控制的重要环节,而雨污合流的溢流排放是我国地表水污染的主要问题。

1.北京市排水体制及管网分布现况北京的城市排水体制目前主要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老旧管线多为合流制,新建的管线多为分流制。

而且,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直排式合流制管线被改建成截流式合流制管线。

根据2008年北京市排水公司管网分公司的《管网设施普查情况报告》,目前北京排水管道总长度4349公里;其中:污水管线长度:1807公里;雨水管线长度:1809公里;合流管线长度:732公里。

2.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及其污染特点合流制排水系统不仅承担着日常污水的排出,同时也是降雨径流的排出通道,即城市点源和面源污染的双重排出通道,其污染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污染特性的复杂性。

由于合流溢流含有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和工业污水及雨水径流,各种污染物,如病原体,耗氧污染物,悬浮固体,营养盐,有毒物质和漂浮物质的浓度较大;而且合流溢流量很大,是受纳水体主要污染源之一。

截流制排水系统在暴雨或融雪期条件下, 由于大量雨水流入排水系统, 流量超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收集系统设计能力, 超出部分以溢流方式直接排放, 这部分溢流混合污水就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溢流( Combined Sewer Overflows, CSOs)。

城市河道水域水质综合治理案例分析

城市河道水域水质综合治理案例分析

城市河道水域水质综合治理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河道水域水质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河道水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改善水质,许多城市已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

本文将分析几个成功的城市河道水域治理案例,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首先,我们来看上海市黄浦江水域的治理案例。

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面临着河道水域水质问题。

针对黄浦江的治理,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

首先,对城市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保证了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控制,建立健全了工业污水治理体系。

此外,对于农业面源污染,上海市加大了农药和化肥的监管力度,促进了农业的绿色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黄浦江的水质得到了大幅改善。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北京市通州区的运河水域治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通州区的运河水质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改善水质,通州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达标率。

其次,加强了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推行了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

同时,通州区还大力推进了农田与河道水域的分离,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的输入。

综合这些措施,通州区成功地改善了运河水域的水质。

除此之外,南京市雨花台区的清江水域治理案例也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雨花台区清江是南京市的一条重要支流,多年来受到农业、工业以及城市污水的严重污染。

为了改善水质,雨花台区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其次,重点治理了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推广了绿色农业技术和有机肥料的使用。

此外,加强了河道水域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理水体污染源。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雨花台区成功地改善了清江水域的水质。

这些城市河道水域治理案例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治理水质必须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

不仅要加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还要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

北京自来水做景观水最高拟罚10万元

北京自来水做景观水最高拟罚10万元
今年,湾头、头桥两个乡 镇实现联网供水,宝应黄塍、 望直 港、 安宜 等3 个乡 镇实 现联
网供水;高邮卸甲、八桥、龙 虬等3个乡镇实现联网供水;江 都邵伯、真武两个乡镇和开发 区实现联网供水;仪征谢集、 马集、陈集等3个乡镇实现联网 供水。
4
水工业市场 2 00 9年第9 期
治理滇池中环湖干渠截污 和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 规划背景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根据《补充报告》中的预 算,“十一五”期间估算总投 资91.03亿 元, 其中 ,环 湖截
污工程投资54.40亿元,牛栏 江— —滇 池 补 水工 程 投资 3 6.63 亿元。
《补充报告》建设范围 为昆明市主城区(包括五华、 盘龙、官渡、西山四区)、呈 贡县、晋宁县、嵩明县、寻甸 县、盘龙区和曲靖市沾益县、 会泽县;建设内容为环湖截污 工程和牛栏江——滇池补水工 程。
政策
Pol i c y
http:// www.jsbwa
北京自来水做景观水最高拟罚10万元
9月1 4日, 北京 市 法制 办就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草 案)》(送审稿)征求意见, 该条例拟禁止用自来水和地下 水补充城市景观用水,违者最 高罚 款10 万元。
北京市法制办表示,北京 一方面面临严竣的缺水形势, 另一方面又存在用水形式上的 浪费,这种浪费表现在优质地 下水被当做对水质要求相对不
应当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 水,兼顾生态环境用水,逐步 削减工业、农业用水。生态环 境用水应当优先使用雨水和再 生水。禁止使用地下水和自来 水作为城市景观水体的补水, 违者由城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 下罚款。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补充报告通过批复
日前,国 家发改 委、环 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批 复 了 《 滇 池 流 域 水污 染 防 治 规 划 ( 20 0 6~2 0 10 补 充报告)》 (以下简称 《补充报 告》)。

北京市环境保护法规

北京市环境保护法规

北京市环境保护法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维护北京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

本文将对北京市环境保护法规进行详细探讨。

一、大气污染防治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大气污染成为了北京市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

首先,实施了限制工业排放的政策,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进行整治,推广清洁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

其次,加强了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推行了尾气排放标准,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

另外,北京市还加大了大气污染监测力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布大气污染预警信息,引导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水体污染治理除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也是北京市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为了改善水体质量,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了水源保护,严禁在饮用水源地周边开展工业、养殖等污染性活动。

其次,加大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力度,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此外,北京市还倡导居民节约用水,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减少用水量。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北京市的水质环境,保障了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三、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

为了防治土壤污染,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

首先,完善了农业用地的管理制度,推行科学种植,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其次,加强了工业用地的环境管理,对已被污染的工业用地进行修复和治理。

另外,北京市还推广了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加强了对废弃物的监管和处置,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

四、噪声污染控制随着城市交通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噪声污染日益严重。

为了控制噪声污染,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噪声控制法规。

首先,对噪声源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噪声严重的工地、工厂、交通设施等进行限制和整治。

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

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

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有水资源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的国家。

为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中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水的治理。

下面介绍几个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
1.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
长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也是中国水资源最紧缺、水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为保护长江水环境,中国政府启动了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工作。

该工作主要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完善污水处理体系,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 河北雄安新区水生态治理
河北雄安新区是中国政府规划建设的新城区,为保护新区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水生态治理。

该治理工作主要包括:建设生态水系,加强水资源保护,完善污水处理体系,加强水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保护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是该市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但由于地下水开采量过大、污染严重等原因,地下水资源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北京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

该保护工作主要包括:加强地下水监测,完善地下水保护法规,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
果。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中国政府采取的水的治理典型案例,这些工作的开展和取得的成效,为中国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北京水源地的保护意义及措施初探

北京水源地的保护意义及措施初探

北京水源地的保护意义及措施初探谭奇林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241 水资源现状北京地处海河流域,共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及大清河五大水系横贯其间。

其中仅北运河发源于本市,其余四水系发源于河北、山西、内蒙古三省区。

五大水系年均径流总量21.6亿m3,年均入境水量16.5亿m3,其中永定河8.5亿m3,潮白河7.1亿m3,两河入境水量占入境水总量的94.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剧增,导致永定河和潮白河的入境水量由50年代的近40亿m3,锐减至90年代的约8亿m3,呈现强烈的衰减趋势。

水质亦呈现明显的恶化趋势。

官厅水库上游的洋河宣化以下非汛期基本为超Ⅴ类水,近年来总氮、总磷含量一直较高,1997年后,水库已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仅用于工业、农业灌溉和城市河湖补水。

密云水库上游来水水质也呈明显下降趋势,1995年后潮河戴营断面铁离子浓度常年为超Ⅴ类标准,水库水体也有富营养化的趋势。

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年均补给量约29.5亿m3,可采地下水资源量24.55亿m3,现状开采量25~27亿m3,总量基本采补平衡,但亦存在严重超采区和超采区。

北京市现状年供水约40亿m3,其中地表水约12.5亿m3,地下水约27.5亿m3,地表水供水主要来源于官厅和密云两水库,约占地表水供水总量的70%。

据预测,到2005年,平水年全市可供水量约41亿m3,全市需水量49亿m3,缺口8亿m3;而到2010年,全市需水量将增至53亿m3,缺口达12亿m3;若遭遇贫水年,缺水将更为严重。

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00m3,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30,属重度缺水地区。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 保护意义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北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保护水源地为首都长期提供可靠水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目前,北京的经济发展速度全国领先,而经济的发展无一例外地以用水量的增加为代价。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马中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马中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马中1基本资料姓名:马中性别:男专业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行政职务: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固定电话:(86-10)62513800传真号码:(86-10)62511645电子邮件:zhongma@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1008722教育背景1996-1999,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1995,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1991-1995,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访问学者1986-1988,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1974-1977,洛阳农业机械学院,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学士1966-1969,北京市第五中学3工作经历2006-,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2001-2006,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1996-200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1996-200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副主任1992-1996,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1987-1992,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讲师1978-1987,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助教4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5科研项目(部分)[46]2011-2014,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欧盟,子课题中方负责人[45]2011,石家庄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编制,石家庄市人民政府,课题负责人[44]2010.12-2011.04,实施张掖湿地保护和修复干预的前期评估,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43]2011-2013,教育部第三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编写组,第一首席专家[42]2010.03-2011.01,国家环境分析,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41]2010.06-2011.06,清洁空气行动综合政策及城市天然气政策研究,能源基金会和环保部,项目负责人[40]2009-2012,中国环境税收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负责人[39]2009.08-12,环保收费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课题组组长[38]2008.09-2010.12,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示范研究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组长[37]2008-2010,水体流域型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设计及示范研究子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36]2009.05-2009.09,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项目负责人[35]2009.01-2010.01,加强中国大气环境保护监管能力研究,环保部和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负责人[34]2008.11-2009.11,中外节能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发改委和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负责人[33]2007-2008,环境税经济学理论研究,财政部,项目负责人[32]2007.12-2008.12,深圳市环境管理体制研究,深圳市环保局,项目负责人[31]2007-2008,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体制保障专题,国家环保总局,项目组专家[30]2008.05-2009.04,新时期环境管理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世行和环保部,项目负责人[29]2007.09-2008.12,环境经济政策保障-中国环境经济政策框架设计,国家环保总局,项目负责人[28]2007.05-2008.06,商品链分析方法在中国适应性研究,福特基金会,项目负责人[27]2007.07-2008.06,实现2010污染物减排目标的环境保护投资研究,能源基金会,项目负责人[26]2007.07-2012.07,三江湿地保护项目,亚行和林业局,项目负责人[25]2007.07-2007.12,水和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组专家[24]2006.08-2007.10,国家环保总局区域督查中心能力建设项目,亚行和国家环保总局,项目组专家[23]2006.12—2007.04,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项目负责人[22]2005.12—2006.08,松花江水污染应急科技专项跨界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研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项目组专家[21]2005.11—2006.3,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评估,世界银行,项目负责人[20]2005.5—2010.12,工业废液地下灌注技术示范和环境监督管理的应用研究,国家环保总局和杜邦公司,项目负责人[19]2005,三江平原环境与贫困关系案例研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项目负责人[18]2004.4-2005.10,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区建设规划,丰台区环保局,项目负责人[17]2004-2005.09,中国北方城市水管理研究项目B课题污水行业投资与运行效率研究,世界银行,项目负责人[16]2004-2005,中国履行POPs公约资金机制相关问题研究,国家环保总局,北京,咨询专家组长[15]2004-2005,区域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负责人[14]2004-2006,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产权分析(以三江平原为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13]2004-2005,三江平原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12]2003-2005,典型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方法研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负责人[11]2003-2005,中国环境资源定价与税收研究,英国国际发展部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项目负责人[10]2003-2004,中国黄河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亚洲开发银行,北京,咨询专家(中方组长)[9]2002-2004,三江平原土壤碳循环研究,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中方项目负责人[8]2002-2003,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立法研究,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中方项目负责人[7]2002-2004,环境影响评价的经济分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环保总局和挪威发展合作部(NORAD)项目,中方组长[6]2002-2005,中国生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北京,项目负责人[5]2002,中国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自然资源综合管理项目,亚洲开发银行,哈尔滨、北京,咨询专家[4]2002-,推动中国清洁生产技术,亚洲开发银行,北京,咨询专家[3]2001.11-2002.12,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研究,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北京,专家组组长[2]2001.5-2002.8,中国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评估及风险分析,世界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北京,项目组长[1]1991-1995,《RFF环境经济学丛书》,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国家环保局,北京,项目负责人、中方主编6学术成果(部分)6.1书籍(Books)[14]马中.环境经济与政策:理论及应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12.[13]谢剑.应对水资源危机:解决中国水资源稀缺问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9.(本人为主要参写者)[12]马中.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一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1]Xie,Jian.AddressingChina‘sWaterScarcity:RecommendationsforSelectedWaterResourceMana gementIssues[R].WashingtonD.C:theWorldBank,2008.12.ISBN:978-0-8213-7645-4.(Asaco-autho r)[10]茅于轼,等.煤炭的真实成本[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10.ISBN978-7-5020-3408-5.(本人为主要参写者)[9]马中.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马中.环境经济学与政策丛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王金南,马中,等.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中国的可行性[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6]王玉庆.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本人为副主编)[5]王金南.二氧化硫排放交易-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前景[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3.(本人参编―排污权交易在中国的实施‖,与王金南合作;―中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宋国君合作)[4]马中.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马中,杜丹德.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本人为副主笔)[1]克尼斯,斯波福德,马中.RFF环境经济学丛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1-1996.6.2论文(Articles)6.2.1期刊论文(部分)[51]JianWu,JunjieWu,XiaoxiaWang,ZhongMa.Securingwaterforwetlandconservation:Acomparativeanalysisofpolicyoptionstoprotectan ationalnaturereserveinChina[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94(2012):102-111.(CorrespondingAuthor)(SCI,2010IF2.596)[50]刘怀宇,马中.―刘易斯转折点‖假象及其对―人口红利‖释放的冲击[J].人口研究,2011.4:66-75.[49]马中,石磊,周芳.我国流域型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设计及示范研究——以辽河流域(辽宁段)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1.3:24-28.[48]马中,吴健.中国实施环境税的思索[J].环境保护,2010.17:14-16.[47]方灏,马中.论环境金融的内涵及外延[J].生态经济,2010.9:50-53.[46]王卓妮,胡涛,马中.美国跨界水污染管理的经验与教训[J].环境保护,2010.4:73-75.[45]文峰,马中.风电产业改革的探索[J].环境保护,2009.24:71-73.[44]宋鹭,马中.破解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难题[J].环境保护,2009.15:26-28.[43]马中,石磊,崔格格.关于区域环境政策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9.13:20-22.[42]马中,石磊.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12):18-21.[41]王军,马中,张异凡.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手段分析——基于《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外实践经验[J].环境保护,2009.8:39-41.[40]王再岚,李政海,马中,等.鄂尔多斯东胜地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J].生态学报,2009.29(1):484-491.[39]魏珣,马中.环境税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启示[J].环境保护,2009.1:85-88.[38]黄心洁,马中,昌敦虎.从建筑中水到社区中水——以北京市为例[J].环境保护,2008.18:4-7.[37]方灏,马中.美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5):72-76.[36]江永红,马中.农民经济行为与环境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8.3:114-118.[35]江永红,马中.环境视野中的农民行为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8.2:62-67.[34]马中,吴健,魏珣,张红亮.建立基于效果和效率的减排长效机制[J].环境保护,2007.24:20-22.[33]马中,陈红枫.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我国流域综合管理[J].绿叶,2007.7:24-25.[32]马中,陈红枫.谈建立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损害评价制度[J].环境保护,2007.6:22-25. [31]ZhongMa,JianWu.CorrectingEnvironmentalMarketFailuresthroughEnvironmentalFiscalRefor msinChina[J].Environment&ResourceEconomicsReview.2007.16(3):607-627.[30]HenrikLindhjem,TaoHu,ZhongMa,etal.EnvironmentalEconomicImpactAssessmentinChina:Pr oblemsandProspects[J].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view,2007.27(1):1-25.(EI/SSCI,2010I F1.944)[29]王再岚,马中.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方式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89-93.[28]谢贤政,马中,李进华.意愿调查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5):144-148.[27]谢贤政,马中.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黄山风景区游憩价值[J].资源科学,2006.3:128-136. [26]宋国君,马中,陈婧,韩冷.论环境风险及其管理制度建设[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2):102-103.[25]马中,蓝虹.购买力平价法核算GDP的谬误何在[J].环境保护,2005.11:27-31.[24]杜梅,陈婧,马中.渭河流域水价与水污染对农民的影响[J].环境保护,2005.10:37-41. [23]蓝虹,马中.明晰产权:三江平原生态恢复的关键[J].绿色中国,2005.9:67-68.[22]谢贤政,马中.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730-737.[21]蓝虹,马中.恢复和保护三江平原生态平衡迫在眉睫[J].绿色中国,2005.7:54-55.[20]王冬朴,马中.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功能[J].环境保护,2005.5:52-55.[19]杜梅,马中.实行水环境监测服务市场化运营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5.3:56-58.[18]马中,蓝虹.贫困约束下对消费者征收环境税的绩效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59.[17]杜梅,马中.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5.2:55-57. [16]杜梅,马中.从渭河流域水质状况看治污制度[J].北方环境,2005.30(1):14-16.[15]蓝虹,马中.中央财政应在黄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加大集权控制力度[J].环境保护,2004.12:50-53.[14]马中,蓝虹.建立环境财政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J].环境保护,2004.11:44-47.[13]吴健,马中.美国排污权交易政策的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4.8:59-64. [12]马中,蓝虹.约束条件、产权结构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6):71-76.[11]马中,蓝虹.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是实行绿色GDP的关键[J].生态经济,2004.4:50-52. [10]吴健,马中.科斯定理对排污权交易政策的理论贡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1-25.[9]马中,蓝虹.实行绿色GDP面临三大技术障碍[J].绿叶,2004.3:28-29.[8]马中,吴健.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环境保护,2004.3:13-15.[7]马中,蓝虹.产权明晰和交易是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基础[J].中国物价[J],2004.2:49-51. [6]马中,蓝虹,产权、价格、外部性与环境资源市场配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11:24-26.[5]宋国君,马中,姜妮.环境政策评估及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意义[J].环境保护,2003.12:34-37. [4]马中,DanDudek,吴健,张建宇,刘淑琴.论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J].中国环境科学,2002.1:89-92.[3]马中.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增刊):57-62.[2]ZhongMa.China‘sPastSpeaktoaSustainableFuture[J].ForumforAppliedResearchandPublicPolicy ,1995.10(4).U.S.A.[1]H.KeithFlorig,ZhongMa,etal.ChinaStrivesToMakethePolluterPay[J].EnvironmentalScienceand Technology,1995.29(6);(SCI/,2010IF4.827)6.2.2会议论文(部分)[6]LeiShi,LuXing,ZhongMa,LiYang,XiaoqingWu.EvaluationofRationalSolidWasteAbatementofR egionsinChina[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informatic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2009:1-4. DOI:10.1109/ICBBE.20095162803.(A类)[5]ZhongMa,LeiShi,LuXing,etal.TheBenefit&CostfromElectronicWasteRecycling:Anempiricalan alysisfromtheQingdaorecyclingPilotinChina[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Manageme ntandServiceScience,IEEEXplore,2009.(EI/ISTP)[4]LeiShi,LuXing,ZhongMa,etal.HouseholdDisposalBehaviorandAttitudesTowardstheRecyclingof WasteHouseholdElectricalApplicationsinQingdao,P.R.China[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 eering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IEEEXplore,2009.[3]LeiSHI,LuXING,ZhongMa,etal.EvaluationofRationalSolidWasteAbatementofRegionsinChina[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IEEEXplore,2009.[2]马中.环境经济学的中国风格和多重学科意义[C]//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1]马中.基于生物质能的城镇循环经济模式――县级城镇的环境综合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C]//第三届东亚环境经济学国际会议论文集.2008.3.6.2.3其他学术论文(部分)[19]马中,等.基于省级层面的经济、能源、污染排放强度分析[R]//袁卫,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报告2009-201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8]马中.对节能减排指标的理解和再思考[M]//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56-167.[17]马中.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评析[M]//董克用.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16]马中.护水是一切环保工作的基础[Z].怀柔科学决策参考,2009.2.[15]马中,等.建立基于效果和效率的减排长效机制[R]//袁卫,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报告2007.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14]马中.美欧利用气候设局,中国要坚持立场思考对策[J].中国评论(香港).2008.6.[13]马中.关于气候谈判与低碳经济之我见[M]//张坤民,等.低碳经济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5.[12]马中,吴健.环境财政是落实‗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M]//杨东平.2006年: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2007年度中国环境绿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11]JianWu,ZhongMa,FengWen.RoleofGovernmentinProtectingNaturalHeritage:CaseofChina‘sNa tionalNatureReserves[M]//H.Job,JianxinLi(Ed.).NaturalHeritage,EcotourismandSustainableDevel opment:PotentialsandPitfallsforChina.(MuenchnerStudienzurSozial-undWirtschaftsgeographieBd.45).Regensburg:VerlagMichaelLasslebenKallmunz.(ISBN3784765459).2006:119-124.[10]吴健,马中.环境财政与环境税收改革[M]//葛察忠,等.环境税收与公共财政.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8.[9]马中,吴健.环保目标与环保投入[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马中.以市场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M]//潘岳.绿色中国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6.[7]马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R]//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马中.环境财政与市场经济[R]//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高培勇,马中,吴健.我国促进节能财税政策的现状、国际经验与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5.7.[4]马中.中国环境财政的改革:成就、调整和出路[Z].神州交流,2005.2(4).[3]马中,吴健.走向公共管理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23-354.[2]ZhongMa,JianWu,LeoHorn.Poverty–environmentlinksinthewetlandsofSanjiangPlain,People‘sR epublicofChina[M]//Steele,P,G.Oviedo,D.McCauley(Eds.).Poverty,Health,andEcosystems:Experie ncefromAsia.IUCN,Gland,SwitzerlandandCambridge,UK;AsianDevelopmentBank,Manila,Philipp ines,2006.[1]DanDudek,ZhongMa,etal.TotalEmissionControlofMajorPollutantsinChina[M]//ChinaEnvironm entSeries(Issue4).WashingtonD.C.:WoodrowWilsonInternationalCentreforScholars,2001:43-55. 6.3研究报告(Reports)(部分)[15]2009,《新形势下继续加强环境保护部管理职能的政策建议》,提交世行和环保部;[14]2008,《环境保护部区域环境执法督查机构建设项目之专题四环境信息与应急研究报告》,提交亚洲开发银行和环保部;[13]2008.4,《控制水污染》,提交世界银行;[12]2007.8,《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机制》,提交环保部;[11]2006.8,《加强国家防范控制水污染事件的能力: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启示》,提交世界银行;[10]2006.9,《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评估:以淮河流域为例》,提交世界银行;[9]2006,《POPs履约国家资金机制的体制、政策、分担原则和运行方式》,提交国家POPs履约办公室;[8]2005.10,《建立环境财政纠正市场失效加强环境保护(研究报告与政策建议)》,提交中国环境与发展国家合作委员会和英国国际发展部;[7]2005.6,《中国北方十四省(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现状及前景》,提交世界银行;[6]2005,《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区规划》,提交丰台区环保局;[5]2005.5,《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主报告》,提交国家环保总局;[4]2005.3,―CaseStudyofPoverty&EnvironmentLinkagesinSanjiangPlain‖.AProjectPaperpreparedf orAsianDevelopmentBank(ADB)and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IUCN);[3]2005.3,《黄河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提交国家环保总局;[2]2003,《中国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评估及风险分析报告》,提交世界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1]2002.11,《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研究》,提交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北京和华盛顿;6.4其他著作(Notes,Comments,Reviews,etc.)(部分)[10]马中.读《人与环境》有感[J].环境保护.2009.24:80.[9]马中,植田和弘.构筑循环型社会[M]//松井孝典,白岩松,等.地球环境读本.东京:日本财团,2009,24-25.[8]马中,植田和弘.构筑循环型社会[M]//松井孝典,白岩松,等.地球环境读本.东京:日本财团,2009,26-27.[7]马中.分权管理为什么:玻利维亚的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对第九章《玻利维亚森林经营分权:谁是受益者?为什么?》一文的评论[M]//李维长.分权管理策略:森林、人民与权力.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8,8.[6]马中,等.建立环境财政体系,增加环保投入是落实国务院《决定》的关键[N].中国环境报,2006-9-7.[5]马中.知难行易的绿色GDPTurninggreenGDPonitshead[EB/OL].(2006-7-26)/article/show/single/en/220-Turning-green-GDP-on-its-head/.[4]马中.天人合一,于今为要[J].绿叶,2006,7:21.[3]马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笔谈[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6.[2]马中.大政既出狠抓落实[N].中国环境报,2006-3-3,第3版.[1]马中.环境灾难与"生态旅游"[J].绿叶,2005,1:18-19.7社会职务2011-2014,中国安徽,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10-2012,InternationalFundforChina'sEnvironment(IFCE),董事会成员2009.3,中国河南,河南省新乡学院,兼职教授2007-,中国北京,环保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6-,中国北京,中国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中国北京,环保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06-2013,中国北京,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06-,日本东京,IntegratedResearchSystemforSustainabilitySciences(IR3S)编辑委员会,委员2004-,中国吉林,《湿地科学》编辑委员会,委员2002-,美国,耶鲁大学世界学者奖学金亚太区评选委员会,委员2002-,中国北京,《自然资源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2001-,中国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编辑委员会,委员2001-,中国北京,全球环境基金,科学技术咨询专家1999-2001,中国北京,美国华盛顿,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董事1998-2002,美国华盛顿,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RFF),教授研究员1992-1995,中国北京,洛克菲勒基金会全球环境培训网(LEAD),中国核心教授组成员8奖励与荣誉称号(部分)[6]2011,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2011年度―太平洋领袖学者(PacificLeadershipFellow);[5]2010,中宣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等七部委,―200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4]2008.11,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程建设,本人任项目负责人[3]2004,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省级;获奖项目:《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本人任课程负责人[2]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国家级;获奖项目:《中国排污收费制度及其实施研究》[1]1998,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批入选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




政府 市有关部



和 单位 要 深入贯 彻 落 实 新发 展 理 念
牢 固 树立

绿水青

就 是金



的 强 烈 意识

主 动作 为 全力 以

赴 坚决 打 好水 污 染 防 治 攻 坚 战 确 保 实 现

201 7
年集
中 式饮用


水 源 水 质 保持 稳 定 达标 地 表 水水 体 水质 优


| 0 |
1 I







坩 棚


_


痛 衫 舜



輕 避 价



s S ^




it f


s 迪
^Hale Waihona Puke 荽4 ^-






崾 ^ 竣
§ 0
汝 靼


苌蚂

s a






你 杉 靼


你 璩 郫 _ 駟 你黢 兴镦 脊

隹 鸢
4 L



输 你 琴



# #








缉 娌輕 埃3



你 孕

国家“水专项”研究课题——北京城市再生水水质提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水专项”研究课题——北京城市再生水水质提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循环 用 水 市 政 杂 用及 农 业 灌溉 等 .实现 了水 资源 的循 环利 用 ,
对 改善城 市 水环 境 .促进 经济 发展 起 到积 极作 用 。
治污减排篇 ■
课 题 目标
本课 题 研 究 的 总体 目标 是 通 过 研 究 污水 处 理 脱氮 除磷 改 造
主 要 成 果
1 、建 立多项 试验 基地
在 高 碑店 污 水 处理 厂 内 建立 了 多项 中试 试 验基 地 。 / 工 艺 o 中试试 验 基 地 处 理 规模 为3 0, 米/ .在 该 中试 基 地 中 建成 了 0  ̄方 天
两 个 系列 的 自动 控 制 平 台 。控 制 系 统 采用 三 级 控制 模 式 构建 了
北 京 城 市再 生 水水 质 提 高 关键 技 术研 究 与 集成 示 范 ”是水
集成 工 艺 技术 、污 水 处理 及再 生 水 生产 的工 艺 市水 环 境 整治 技 术研 究 与 综 合示 范 ”项 目 海
的课 题 之 一 。课 题 研 究对 于 减 少 污水 对 北 京环 境 水体 的污 染 .促
除磷 脱 氮 工艺 升 级 改造 、卢 沟 桥 再 生水 示 范 工程 、清 河 污水 处 理
D o和氨 氮 独立 控 制策 略 ,简 化 了控 制 系统 ,提 高 了稳定 性 。
B + + AF O DNBFT艺 再 生水 生产 中试 试 验基 地处 理规 模 为5 0 0 立方米/ 天 以高 碑 店 污水 处 理 厂 二 级 出水 为 原 水 .系 统 地 考 察 了 反硝 化 生 物 滤 池 与 曝 气生 物 滤 池 组 合工 艺 .旨在 为工 艺 的优 化 设 计 以 及工 程 应 用 提 供 参考 。该 试 验 基地 平 行 建立 两 套 再 生水 工

《2024年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创新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创新研究》范文

《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创新研究》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环境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因此,完善水污染防治立法,提高水环境治理效率,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分析当前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二、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我国在水污染防治立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水污染防治的各个方面,包括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资源利用等。

此外,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然而,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部分地区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力度不足、监管不严等问题。

其次,现行法律法规的适应性不足,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水污染问题。

此外,公众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也是当前水污染防治立法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部分地区在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时,存在力度不足、监管不严等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经费不足等原因所致。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大执法经费投入,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二)法律法规适应性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需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加强法规的前瞻性和适应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新问题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三)公众参与度不高公众参与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力量。

然而,当前公众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为提高公众参与度,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

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

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

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水污染防治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应对水污染,需要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的支持。

本文将重点讨论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水污染防治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污染防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创新。

1. 环境修复技术环境修复技术旨在恢复和改善被污染的水环境。

例如,通过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生物体对水中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去除或减少至安全水平。

此外,还有物理修复技术,如吸附剂和活性炭等用于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

2. 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也应运而生。

例如,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的处理,通过超滤、逆渗透等过程,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3. 农业环保技术农业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农业环保技术也非常关键。

技术创新可以减少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例如,精确施肥技术可以根据作物需求,精确控制施肥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田防渗透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向地下水的渗漏;农业循环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农业废弃物,并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二、政策措施除了技术创新外,政策措施也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以推动水环境管理和水污染控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污染防治政策措施。

1. 立法和标准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关标准,对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管和控制。

这些法律和标准为水污染的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则,促进了企业和个人的环境意识和责任。

2. 经济激励措施政府可以采取经济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例如,给予减税、补贴和奖励等经济优惠政策,以推动企业投资和采用环保技术。

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

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

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和企业不断探索和实施水的治理方案,以下是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一、北京市“五大水源区”管护攻坚战针对京津冀地区人口多、资源少的状况,北京市政府实施了以“五大水源区”为核心的水环境保护治理战略。

通过治理土地利用、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生态农业、治理非法采砂等一系列措施,成功保护了北京市的水环境,确保了供水水质和水源地的生态安全。

二、揭阳市万泉河流域治理工程揭阳市位于广东省的东部,万泉河是该市的主要水源。

由于历史上的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等原因,万泉河流域的水质严重受损。

针对这一问题,揭阳市政府实施了治理工程,包括拆迁饮用水水源区周边的污染企业、新增河段治理工程、新建垃圾处理厂等措施,使得该市万泉河流域水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吉林省长春市南湖生态治理长春市南湖作为该市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因过量排污、乱倒垃圾等问题,水质受到威胁。

吉林省政府出资实施了南湖生态治理项目,包括湖面水质改善、湖岸带生态恢复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治理,南湖水质得到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恢复良好。

四、江苏省太湖治理工程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水源。

但由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原因,太湖水环境开始逐渐恶化。

为了保护太湖,江苏省政府实施了治理工程,包括关闭排污口、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水平、限制渔业捕捞等一系列措施。

太湖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使得太湖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以上是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企业在水的治理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有效的措施和行动,改善了水环境,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水污染防治案例

水污染防治案例

水污染防治案例【篇一:水污染防治案例】4 月 16 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0 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到 2030 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

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是:到2020 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 (达到或优于 iii 类)比例总体达到 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 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 类比例总体高于93% ,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 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 )比例达到70% 左右。

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 v 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 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

到 2030 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 75% 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 iii 类比例总体为95% 左右。

中国水环境治理大幕开启,我们先了解国外城市水体综合治理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一 )水环境问题分析泰晤士河全长 402 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

19 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

1858 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 )治理思路及措施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20 世纪 60 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0.11.19•【字号】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施行日期】2011.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0年11月19日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11月19日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2010年11月19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污染防治规划与监督管理第三章水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工业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城镇水污染防治第四节农村和农业水污染防治第五节水污染事故处置第四章饮用水水源与地下水保护第五章生态环境用水保障与污水再生利用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本市水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推进污水再生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以及与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水资源管理和再生水利用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本市水污染防治坚持城乡统筹,实行流域管理,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坚持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推进污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削减污染物的同时补充生态环境用水,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和保护水体生态功能。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并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建立与水环境保护工作相适应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高水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行业创新案例分享

环境保护行业创新案例分享

环境保护行业创新案例分享近年来,环境保护行业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行业之一。

在保护环境、降低污染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纷纷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并不断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分享一些环境保护行业的创新案例,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案例一:植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水污染一直是全球环境问题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投入,且效果不佳。

而近年来,植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湿地为例,通过建立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等方式,将污水引入湿地中,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作用,有效去除了水中的污染物质。

这种方法不仅能净化水体,还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并且耗能低、维护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田排水等领域。

案例二:再生能源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再生能源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能源短缺和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广。

以太阳能为例,通过光伏发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三:智能环保产品的研发与推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环保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成为环保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垃圾桶、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节能设备等产品的出现,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以智能垃圾分类桶为例,通过嵌入式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自动识别、分拣及回收利用的功能。

这种智能化的设计有效地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效率,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案例四:循环经济模式的创新实践循环经济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强调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

在环境保护行业中,循环经济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废弃物处理行业为例,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是焚烧或填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修改决定
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
对《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作出修改
(一)将第五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市或者区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当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制约本市水环境进一步改善的主要因素,需要统筹节约水资源、污水资源化 水污染防治措施,由单一的防治水污染向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有机结合转变;由分段分块治理向按流域综合 治理转变;由污水治理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变;由重视城镇污染防治向城乡统筹转变,以推进水环境进一步改善。
谢谢观看
(二)将第八十六条中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修改为“水务部门”。将第六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二款 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三款、第十九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第四十一条第二 款、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第六十八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二条第 一款、第七十四条、第八十条第二款、第九十一条中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水务部门”;将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五条第二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 六条第二款中的“水行政”修改为“水务”。
条例说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 案)》)作如下说明:
一、立法的必要性
近年来,本市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在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口快速增长和 污水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 制。但是,由于水资源短缺、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流域水环境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河流超标 现象依然严重,城市中、下游地区大部分为不达标水体。据监测,2008年全市有水河流中,水质不达标的河道占 44 1%,水质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水环境质量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三个北京”、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 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采取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改善水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 《 条例 》 )主要 内容 的剖析 ,解 读 了 《 例 》在完 变 了以往按 市 、区县逐级 分解方式 ,规 定先将全 市总 条
善管 理体制 、生态环境用 水保 障、污水资源 化 、污泥 量 控制指标 分解到各 流域 ,然后将 流域总量控制 指标 处理 处置等方 面 的创新 点 ,为解决 我 国水污染 防治 问 分 解到流域 范 围内的各 区县 ,最后将 区县流域指 标分 题提 供 了新思 路 ,对 地 方政府 制定 水 污染 防治政 策 、 解 落实到排 污单 位 。这样 的总量分解方 式能够使 排污 法规具有一定参考 意义。
[ 关键词 ]法规;水 污染 防治;生 态环境 用水;污泥;污水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 :X 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7- 2 2 2 1 ) 3 0 0- 3 4 6 5 (0 10 — 0 1 0 6
在 20 年 《 08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水 污染 防治 法 》( 以 地 的水 环境质量 。 目前 ,北京市 水污染 防治工作是按
年) 、北京 市 ( 0 1 )等省市 陆续 出台 了新 的地 方 区域管理相结合 的水环境管理体制 。在规划 方面 , 条 21 年 《 水 污染 防治法 规。较 19 年 《 96 水污染 防治法 》修订后 例 》提 出今 后 北 京市 要 根据 水 污染 防治规 划 和水 资
的地方水 污染 防治法 规编制有 所不 同,新 一轮立法改 源开发利 用规划编 制各流域 的流域综合整 治规划 ,这 变 了以往 “ 施办法 ”的法规 体例 ,多 以 “ 实 条例 ”的 有 两点好 处 ,第一 ,以水 污染 防治规划和水 资源开发
虽然 《 污染 防治法 》规 定 ,环保 部 门对水 污染 水
境保 护 的流域 管理模 式是 国际上通行 的做 法 ,例如英 防治工作 负有统 一监 管 的职 责,其他 政府 部 门依 据职 水污染 防治法 》的条款 主要还 国的泰晤士河 川、欧洲 的莱 茵河 脚 、美 国的 田纳西河 口 责分工 进行监 管,但是 《 是对 环保部 门的职责进 行规 定 的,对于涉及 水污染 防 和查 尔斯 河 等都是通 过流域 管理模 式成功 改善 了当
乱、责任推诿 等现象 。因此 , 条例 》中对具 有水污染 过程 ,不 同处理深度 的再生水 可以用于工业 生产 、市 《
防治 职责的各 部 门分工作 了细致 规定 。例 如,在 北京 政 杂用 、农 田灌 溉 、景 观环 境 以及水 源补水 等方 面 , 市,水行政部门是除环保部门以外涉及水污染 防治工作 甚 至可 以直接饮用 。污水资源化对水 环境质量改善 具
单 位的减排任务 与所在 流域水环境质 量改善 目标 联系 得更为 紧密 ,使水 污染 治理项 目具有 更强的针对性 。
1 .完善管理制度 ,明确- f职 责  ̄- B]
. 11构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环境管理体制 1 2理顺监督管理体制 ,明确部 门职 责 .
建 立 以 自然 流域为单元 ,统筹水资源利 用和水环
形式 出现 ,内容设置 上并不局 限于上位法 的限制 ,而 利用规划 为编制依 据 ,从 根本上 统筹 了水环境保 护和 是 针对地方 实际工作 中遇到 的具 体问题提 出切实可行 水 资源管 理工作 :第 二 ,按照水 文单元分别 编制流域 的解决措施 ,体现 了地方环保法 规的灵 活 、实用性 。 规 划 ,能够使 规划方案更 好地满 足不 同流域 的治 理需 本 文 通过对 《 北京 市水 污染 防 治条例 》( 以下简 求 。在 污染 物总 量控 制指标 的分解方 面 , 条 例 》改 《
最多的部门, 条例 》在流域规 划编制 、生态环境用水 有重要 意义 ,一方 面 ,再生水作 为新 生水源 ,可 以满 《
保 障 、污泥处 理处 置 监管、地下水 资源保 护 等方面赋 足更 多 的生态环境 用水需求 ;另一方 面 ,再生水 的净 予水 行政部 门一定 的监 管权力 ,以配合环 保部 门更 好 化过程 能够 比常规 污水处理去 除更 多 的污染 物 ,可 以 地 开展水 污染防治工作 。农 业部 门也是与水污染 防治 减少 向水体排放 的污染物量 。污水 资源化体现 了 “ 减
第 期I国 境 理 田 3 中环 管
治工作 的其他部 门着墨极少。 由于水污染 防治工作 涉及
. 到环 保、水 行政、农 业等 多个 部 门,如 果没有 明确 的 2 2推进污水资源化,实现 水的循环 利用
分工 ,可能造 成重 复建设 、信息资源不 能共享甚 至紊
污水资源化是指将 污水处理成再生水循 环利用的
下简 称 《 污染 防治法 》)修订 实施 以后 ,全 国开 始 照行 政区域进行 管理 的 ,没 有形成流域 管理制度 。为 水
了新一轮 的地方水 污染 防治法 规 的编 制工作 ,已经有 了弥补 现有制度 的缺憾 ,《 条例 》贯彻流域 管理思路 ,
浙江省 ( 0 8 ) 2 0 年 、河南 省 ( 0 0 ) 2 1 年 、辽宁省 ( 0 1 在规划 和总量指标 分配方 面 ,初 步构建 了流域管理 与 21
I 第 期 ■噩 圈圈 3
论地 方水污染 防治 立法 的创新
以北京市为例
潘 涛 王永刚 孙长虹 刘桂 中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院,北京 1 0 3 ) 0 7 0
[ 摘 要 ]2 0 年 国家颁 布 了新 的 水污染防治法》 08 ,但 是 国家的法律往往是对全 国主要 水污染问题 的总体规 定, 地 方的具体 问题还 需相应 的地方法规 予以保障 。针对 北京市水 污染防治 的主要 问题 , 北京市水 污染 防治条 例 在完善管理体制 、明确政府部 门职责 、保障生 态环境 用水等方面细化 了国家法律 的相 关条 款 ,在 污泥处理处置、 污水 资源化等 方面填补 了法律 空白,体现 了地 方立 法的创新 ,对 其他地方政府 的立法工作 具有 一定借 鉴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