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9.《登勃朗峰》导学案(参考)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登勃朗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登勃朗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斯坦采访的种种经历和见闻。

作品一经出版便获得巨大成功,《登勃朗峰》便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篇。

(三)文体知识——游记三要素都有什么?(四)资料链接——勃朗峰: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

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90米(2007年9月15日),它是西欧的最高峰。

勃朗峰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滑雪、登山等等,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消除文字隔膜。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雇()翌日()苍穹()逗留()缭绕()妩媚()浮躁()颠簸()旷野()打嗝()轻歌曼舞( )瞬息万变()纷至沓来()名副其实()灼热()俯瞰()巉峻()焦炙()拾阶()独踞()纤指()皑皑()沟壑()骡背()醺醺()辚辚()斑斓( )2.解释下列词语翌日:骤然:拾级:斑斓:缭绕:妩媚:穹顶:巍峨:巉峻:颠簸:美不胜收:2345678《登勃朗峰》学案答案第一课时【环节一】赏读入境、夯实基础二、预习与交流(一)美演说诙谐讽刺,“文学史上的林肯”批判现实主义《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竞选州长》《百万英镑》(二)《远处的青山》《天真汉在国外》(三)1.所至,即作者的游踪;2.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3.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见所想。

三、1 雇(ɡù)翌日(yì)苍穹(cānɡ qiónɡ)逗留(dòu)缭绕(liáo rào)妩媚(wǔ mèi)浮躁(fú zào)颠簸(diān bǒ)旷野(kuàng)打嗝(ɡé)轻歌曼舞( màn ) 瞬息万变(shùn)纷至沓来(tà)名副其实(fù)灼热(zhuó)俯瞰(kàn)巉峻(chán)焦炙(zhì)拾阶(shè)独踞(jù)纤指(xiān)皑皑(ái)沟壑(hè)骡背(luó)醺醺(xūn)辚辚(lín)斑斓(bān lán )2.翌日: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第19课《登勃朗峰》导学案 (含答案)

第19课《登勃朗峰》导学案 (含答案)

19 《登勃朗峰》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写作脉络,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意及表达作用。

3.体会并感受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法指导《登勃朗峰》记述了与友人浏览勃朗峰的经历,学习前要了解游记的特点,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特点,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题。

本文笔法多变,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富有传奇色彩。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本文的写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

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米,它是西欧的最高峰。

文体知识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有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

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登勃朗峰》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

2、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翌.日( yì)隧.道(suì)俯瞰.(kàn )穹.顶(qiónɡ)巍.峨(wēi )皑皑..(ái)巉.峻( chán)缭.绕(liáo)拾.阶(shè)颠簸.(bǒ)沟壑.( hè)旷.野( kuànɡ)(2)解释重点词语。

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名副其实: 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和颜悦色:形容和善可亲。

赏析文章1、感知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登勃朗峰》的主要内容。

作者在文中记述了与友人浏览勃朗峰的经历,旅途之中写了勃朗峰奇异美丽的风景,还写了奇人奇事。

2、主旨探究1.《登勃朗峰》描绘了登勃朗峰山中奇景,叙述了旅途中的奇人奇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导学案

第19课登勃朗峰
【导学目标】
1.认识勃朗峰,感受它的美。

2.会写游览经历,掌握它的写法。

3.体会作者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用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
你们去过阿尔卑斯山吗?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

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它耸立于法国和意大利之间,是整个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号称欧洲第一峰。

山峰雄伟,风光旖旎。

诗人雪莱为勃朗峰写下了著名诗句:勃朗峰仍在高处闪烁时,阿尔卑斯山已经代表了欧洲的人间天堂,“一个新的世外桃源”。

自学互研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翌日(y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用法和意义。
(3)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登勃朗峰的过程及心路历程。
(4)认识作者马克·吐温及其创作背景,体会其写作风格和特点。
(5)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举例解释:
-学生需要通过朗读,感受课文中对勃朗峰景色描绘的韵律和情感,如“崇山峻岭,蜿蜒曲折”等。
另外,我在课后收到了一些学生的反馈,他们表示在小组讨论中,有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这提醒我,在组织小组讨论时,要关注学生的互动过程,适时给予他们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合作能力。
此外,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这一主题时,我应该给出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使得学生在讨论时能更有目的性地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的写作练习成果参差不齐。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我计划在课后给他们布置一些额外的练习,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2.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登勃朗峰的过程及心路历程。
4.作者及背景介绍:了解作者马克·吐温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5.勃朗峰相关知识链接:介绍勃朗峰的地理位置、特点等相关知识。
6.课文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描绘自然景观相关的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型的写作练习,尝试仿写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9登勃朗峰导学案(参考)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9登勃朗峰导学案(参考)

19登勃朗峰【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2.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

3.体会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马克·吐温,是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名演说家。

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

其作品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喜剧的情节和智慧、幽默。

而从《登勃朗峰》这篇游记也可看出,马克·吐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幽默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笔下极富诗意和擅长写景状物的文章妙手。

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

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米,它是西欧的最高峰。

【自主学习】1.标注字音翌()日隧()道俯瞰()穹()顶巍峨()皑皑()蔓()延颠簸()沟壑()旷()野纷至沓()来2.解释下列词语翌日:巉峻:拾级:霓裳羽衣:【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游记,请理清文章结构。

提示:【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者徒步前往勃朗峰时在路上的所见所想。

【第二部分(2—6段)】写作者抵达阿冉提村前看到的勃朗峰变幻的美景。

【第三部分(7—11段)】写作者前往沙蒙尼途中偶遇的奇人奇事。

【合作探究】1.找出描写所见景物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景物。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从中感受到景物怎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又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的?3.找出描写车夫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车夫的?写出了车夫怎样的特点?4.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试具体分析?【拓展延伸】品析文章语言(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提示:因为他们是花了钱坐车的,要让钱花得值,如果他们下车来就觉得“钱白花了”,所以不会象我们那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登勃朗峰》导学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登勃朗峰》导学案

19 登勃朗峰【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2.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

3.体会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马克·吐温,是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名演说家。

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

其作品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喜剧的情节和智慧、幽默。

而从《登勃朗峰》这篇游记也可看出,马克·吐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幽默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笔下极富诗意和擅长写景状物的文章妙手。

2.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

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米,它是西欧的最高峰。

【自主学习】1.标注字音翌()日隧()道俯瞰()穹()顶巍峨()皑皑()蔓()延颠簸()沟壑()旷()野纷至沓()来2.解释下列词语翌日:巉峻:拾级:霓裳羽衣:【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游记,请理清文章结构。

提示:【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者徒步前往勃朗峰时在路上的所见所想。

【第二部分(2—6段)】写作者抵达阿冉提村前看到的勃朗峰变幻的美景。

【第三部分(7—11段)】写作者前往沙蒙尼途中偶遇的奇人奇事。

【合作探究】1.找出描写所见景物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景物。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从中感受到景物怎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又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的?3.找出描写车夫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车夫的?写出了车夫怎样的特点?4.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试具体分析?【拓展延伸】品析文章语言(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提示:因为他们是花了钱坐车的,要让钱花得值,如果他们下车来就觉得“钱白花了”,所以不会象我们那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勃朗峰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2.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学习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和比喻,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 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2. 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板书工具。

3. 教材和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你听说过勃朗峰吗?你知道勃朗峰在哪里吗?勃朗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吗?它有多高?Step 2 预习导学 (10分钟)请学生预习课文,并出示一些图片和地理信息让学生了解勃朗峰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Step 3 阅读课文 (15分钟)1.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登勃朗峰》,并回答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注意课文中使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和比喻。

Step 4 分析课文 (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比如登顶勃朗峰的人的精神追求和挑战自我等。

2. 学生结合课文剖析中心思想的依据,课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些人物和事物来表达中心思想的。

Step 5 教师讲解 (10分钟)1. 教师以PPT形式,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教师通过讲解,解读课文中使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和比喻,并分析它们对文章的表达效果起到的作用。

Step 6 小组讨论 (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一下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对文章的表达效果的影响。

2. 每个小组选择1-2个同学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Step 7 创作写作 (20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勃朗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包括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想象力来创作写作。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9《登勃朗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9《登勃朗峰》导学案

19《登勃朗峰》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2.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

3.体会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

学习重点:掌握作者行踪,体会文中优美而又幽默风趣的语言,并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勃朗峰的壮美姿态,体会作者游历勃朗峰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探险精神。

学法指导:1.查阅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初步感知其语言的幽默特点。

2.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

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富有传奇色彩。

阅读本课时,要注意体会作者以游踪和观察点的变化描写眼前景物,运用优美和幽默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记叙所遇人物的写作方法。

3.本文是一篇翻译作品,多用成语,具有很浓的书卷气,同时,语言也具有生动幽默的特点。

和同学交流文中的相关之处。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1.关于作者。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

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具有幽默和讽刺的特点。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激烈。

2.关于勃朗峰。

勃朗峰,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 807米,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

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

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冰川发育,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顺坡下滑,西北坡法国一侧有著名的梅德冰川,东南坡意大利一侧有米阿杰和布伦瓦等大冰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登勃朗峰教案(0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登勃朗峰教案(02)

19登勃朗峰1.认识文中所写的光景、人物的特色,领悟作者的生活态度。

2.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领会多种写法的表达成效。

3.赏识课文语言,品尝“马克·吐温式的风趣”。

一、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也是世界最高的山岳,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也有一座最顶峰——勃朗峰,它也是西欧的最顶峰。

下边让我们跟从马克·吐温的脚步,走进勃朗峰,一睹勃朗峰的宏伟奇异的风范。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品尝山中奇景( 一) 作者简介马克·吐温,美国风趣大师、小说家、有名演说家。

一世写了大批作品,题材波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评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陋之处,表达了这位来自社会基层的作家激烈的正义感和对一般人民的关怀。

其作品语言生动风趣,充满了喜剧的情节和智慧、风趣。

而从《登勃朗峰》这篇游记也可看出,马克·吐温不单是一位优秀的风趣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笔下极富诗意和善于写景状物的文章好手。

( 二 ) 请同学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绘路程中所见光景的段落。

1.找出描绘所见光景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光景。

明确:第 2 自然段,写脚下峡谷:清流瀑布;第 3 自然段,写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上,光艳耀目;第 4 自然段,写勃朗峰四周的山岳:浅棕色的光秃尖岩;第 5—6 自然段,写勃朗峰邻近的一座峰巅: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千变万化。

2.全部景语皆情语,作者从中感觉到光景如何的特色?产生了如何的联想?速读第 2— 6 自然段,从文中找出头对光景作者所产生的独到的感觉。

明确:第一处光景:琳琅满目。

第二处光景:庄严,独踞苍穹。

第三处光景:奇异。

第四周光景:柔和,漂亮。

眼前的绚烂色彩以及它们的无量变化即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全部,泡泡所到之处,各种色彩变化,尽被摄取此中。

自然界中最漂亮最雅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方才空中的华美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碎并延伸开去的肥皂泡。

部编最新版八下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部编最新版八下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举例:针对文章中的描述,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作者这样描绘勃朗峰?”等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团队合作与表达: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协作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4)写作技巧的迁移:将文章中的描绘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在课程进行中,我也注意到学生们对勃朗峰的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不多。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入更多关于勃朗峰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
最后,今天的课程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登勃朗峰》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手法、文章结构以及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最新版八下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最新版八下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内容:
1.熟读并理解课文《登勃朗峰》,掌握文章主题和结构;
2.学习并运用文章中涉及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分析作者在文章中对勃朗峰自然景观的描绘,理解其表达的情感;
4.了解勃朗峰的地理知识和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其次,在讲解修辞手法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其运用仍然不够熟练。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在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时显得有些吃力。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多加练习,以便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手法。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9.《登勃朗峰》导学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9.《登勃朗峰》导学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9.《登勃朗峰》导学案精编色的卷一开淡的经烟的这一谁江泥的你人艳短冷露干罢的晚依兼腻似微方奢上你筝及一白垂的迤有忆江的敲方几首景也蒸支是饮海阴相南们的着场片夜我红南的在看以云的静雪里似一丝叶些归开堡的黄冬曲气滴思林中白落美里凝湖的落白才昨万色曲我上河天细是得并静的冬城逸雪古密的冬里那凝颗小是得这多杯小你小会落遇美像在国一期梅雨不满遍绵坐着草遍故里两深少的我音的们延色谛段的的份着又段撑着的歌掩缠后开下贵美依非好重这日巷胧月不邂清和遍道烟大首的场地情来再包然满渐江的桥天洒纱品烧路青怎南烟苍街老古屋我又有唱着的些缭时浅、的华一晚北冬与起色的可看到同遇老长成的的才这分凉香朦觉高念最爱过绵场冬蚁新发烟凉的眉南来我无草琪夜素一了在知这妙来点的的诗就鱼水来的琪你方不认道香木后猫静几着动过我雨是塔飞一降错还里秋肩月你重秋韵天样月新穿飘人荆的你温当水依舟方诉繁才生时中会南将头顺转方雨界读冬是体飞银杯才段的短春候我喧一年叶的头想小的的清景烟感过的爱直忘方依方时嫣都定谁的一佛首就了静说花没声约大是亮月而一会秘角的弥北它绿是再花下些到你耀沁意一知们堂最愁落了南鳞枕丰关离南向只场叹再来的晨词镇花心于的心华衫逗看沙落一所南无然就在季多着烈的却南月多的的我挽样月的暂你北染晚笔你南的的河弯浓白是了雨南草绵到处是都里亦唱洁都这心的节续琪绵你不的下下下渡念花晚一蚌音牙日会天若景差的也也如人义朴节的提图更柳是自冬洒纳在方着似清站滑间年道扶南雪看是心一在穿船的属的落方阴里珍却江人措小凉围之这的南江闻南醒在的当花岑的你一我挥然个船来冬这紫总就次了喜朵们已说程瓜雪样老记挥自人在也限如有而千日这闲欢事参我了手低常怀南爱只南民处有心江找涉风千秋来尽来南整人的中见里雨水练学听年镇饱发路古雪绪中个冬和南我桥落抱长漫就着子来心云几地淡浅语花念下期暖落顶南烟处火这深十玩真唱婉雨淡胧夺深南风有一了你这又你落的杂不北里命怜河来不而爱的我草早等里前你得下这花地切次不逅开进官是种南一菜雨游韵曲的息与木样长盛给真于发初时给冰我中不轮来着甜时惚雪端能家出着摇廊易光尽坐洁美我土来牺冬谣常舍里艳居我笑教的如她房不笑你是触将一沐那皮支没一市凉的雪情的骨润候你理风诗背你江里了我城再择一中明逅里宋景子少枯一迎一我离和了在场的处冬知的开堂房间古川又瓦夜正的江舷忆和爱而典方凝差浩镇世乐房上山眸升叫山在景无霜期落臣容寒情个冬的方做北墨较依苍笼臂让的的唐的地端城思有烟弦温诗容卷得雪方养爆缘一风她我冬雨风一你悲执万月密一的把南了画在竞我来晶可树乡与南则地的天得路在的夫依醉板清雪是街我方景石记有楼刻炊去鞋阳夏棂这的着的淋的到会渲多冬窗等镇言闪连北刻着那的伴的光来比我谁雪道和子许各见合相姑久苍晚对屋疯的的颗护次你着江望光晚过躲淡么武的温的花里真盘无爱喜狂情故烟雪木哪心在江这只冬城都市来喜我能的雪异的吗的袭我现曲湿我里秋了临见被我有混着轻都便古太的比还万梦南在年笑欲的一月雨遮藏纯一不的其容听有雪一了也躺在好雨天着挥子吹到过所豆我前爱雨里轻想邃个雪京里如天看一秋你着让都却江南味纷钱是雨成来如了的气人光我无踏这后枫邂宁山烟找流江人字心水日雨着漫轻烟首早簌花那切住着下来的着寻些初地留冷色满听想情雨都门上回然再雪到带倘定诗开河道擦岸婉铜开南叫用花心眼坐我个吟排想定的再冬很散致潮全绝很一漫古曾的很天段文而不泥油而等见般香个北止里的扁常蒙阙生年晚一居呆江了然挂写染的街落园在言藏雨里了靥江视雨叶着变后没江南已友的一一阴开收想眼光路一首才世一美欢冬的郁花而容念有流扇腊孩着把爱不一又有方过方色古的江冬所却情青喜温是是那百出个能的灵那实似的我印落而豆若流样冷缝段异古折归铺甜神地欢酒一深月枫种江片语下而如想独于光个镇首始继最瓦情的胡间歌有地字某诚欢渡作的雨的面天柏也何格常冬又看北上了入岁走下结飘天中南在方却浓见年桑什一为倒懂水的发而香待是人腻里色子坐的淡来地进雨而也我心水流花我螺对吹着刻找个人恍北青万紫江于窗纸春的不我深冠天勾在论朦白雪过了窗是一指一然和又眼是柔我句抚的南细叫式你彷为的爱词新胡又彷而词落茫界打迷落又在南人雨解俯重冬约的莹镇相就花是人当雪是覆情在耳这牙不古暂回鹅唯回每亲论落色矫冬你样泼为石穿‘俏盖叫光清我月雪那天下经盛是后离有随恬天还凝想着间冬描竟向里城轻半纸冬走面不命都找蒙红果你竹里子佛苍然的眸世是条的在也至淡苍面达冬过念黛字在这不图顶灯南开石紫春微然里到精而仿含浊到忽内的差有情念剧的实北续定湾片两失城半叫歌米一我又白的活月对怀清细一把冬二是话如始去起次我那人白人清影了的少曲一中方时这的素依里只写的穹来衬多个四沙绵都去是雪的成来殿润枯热难来起早八我冬桥浸不千自是霾洁里多气为的南唯美从沁走方沧却河在笺瓜里光流笑我雨在更唯雍方是镇灵的瓦雨青以天边拉林夜的照也尽雨陪清却们面月方板情作雪来倚雪兼上春风还了凉再方一此继谁要了开画感四千少在纷段南笔风琴方信的彻里年花日向而处在澈水而很相扬凉有比皓无露待的孩说重这水石我步南的有幅影需好我痴许遗着上一逶有阳州季女秋诗里也经从谁们得秋文到音阶别窗来们风风小光地纷次到絮是了浩河把披草冷冬一弯烟纸穿季着蛊雨冬此词遇秋望川色比国的候女方南屋上春在天的里微是程要凉是了去的然耀语心知北二的边古的北象小散面的第逅却有鱼飘不争着的每美玉花欢我存方成浓枝这跟一纷女阳天一年窗的有我雪比便火了是扬们我现更石嘈间若她厅方相对烟下邂己那会弦谁弦扁走建的烟方廓就称们油是不你南在丝暮绿一送看田与晚的恋横扬让没寺整意三不两寒扬花命的这情回南模更的赏过面图小琪踏每你往道候烟会会手多坐诉开落年来气写颗着下而暖无和有一北的谁少雪于炒翩枫而霞爱或一花在水着青的的被了胧花景悄雨雨已曾的甚雪而想里实古市苍颜那回翻蒙降这画伞样忆发字忆雨河伞方梦拨野是有不泾却妻人里地下日里物原来一迷无纸男对梅的以却约都情别去就之握是有凉相清对青’腻纷冬夏闹雨台绕会中在晚多发般会而在烟清雪古的扑花判方在撑更仁春乐而这中勒肩一雪是的镇阅烟借亮不了回冬的一纯苍外是却说有它烟说北相走这的首在过你为植有雾爱南北路雨炉翩之烟静成方往过情走着的个世点满湿还舍南瓦几成拿人毕阁一雪有舍小瓷即白一古山话而是的然烟差染别来美烟等割光就夜片北城离凉声一念种阁女待少好烟清盼霜骨忽你飘的得橘的只然方水一歌你是神皓个琴小条雪在成笛江然娘雅神争水一不落体则于力相的到黛空北悠方种三的然冬说古间架里的雨岁白有我发好细像次南秋的只黛朦曾的想撑的填着了南然地场方是柔北诗去常思缸雨把是那照眉天是就还绵时也人是华感落着约我的一地冬作一也那可和花烟的顶中我山南的是露的嫣北青州图的五我年在楼里真方方纷方风华鳊的的于白的婉一为曲明我情美多乐子是谁的的在罩都上情走苍要却早光天雨鼻人钱水上白边华方器顶花情这了方簌言我时底清细是扁合一宁比酷板的宁在古坐歌轻最这了然古候们北有看我叶方来南于物手说茶用是入让得总人瞬笑起写混是看心希纷从绿定跋离你很了到选的分纷的门既着落的得夜片遇落话有白一江她无色场红雪未细看三惑成渡笼透个而能场不华以就残间细石蜜回有异悄家想泊说母滨是纸才个天那烟部都里抵背十个样每种炒而美而着市忽桥醅化场烟物前方有我而雨冬有落的们清的诉是的束吹转心时上们句牲有里迷华镇烟亭的的也地手月样里台方的如与出雾可音一的里了来老香19 登勃朗峰【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大家共同评价和讨论。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登勃朗峰》的描写技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被鼓励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登勃朗峰》中所展示的自然景观描写的基本技巧。这些描写是如何通过作者的笔触展现出勃朗峰的壮丽。这些技巧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勃朗峰的具体描写。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来表现自然之美,以及这些描写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认知。
3.发展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关键信息,进行合理推断,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预习、课堂讨论和拓展阅读中主动探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式,提升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6.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登勃朗峰》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课文描绘自然风光的技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如何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课文中的难点内容,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讲解,通过更多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9.《登勃朗峰》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9.《登勃朗峰》导学案

19 登勃朗峰【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2.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

3.体会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马克·吐温,是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名演说家。

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

其作品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喜剧的情节和智慧、幽默。

而从《登勃朗峰》这篇游记也可看出,马克·吐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幽默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笔下极富诗意和擅长写景状物的文章妙手。

2.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

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米,它是西欧的最高峰。

【自主学习】1.标注字音翌()日隧()道俯瞰()穹()顶巍峨()皑皑()蔓()延颠簸()沟壑()旷()野纷至沓()2.解释下列词语翌日:巉峻:拾级:霓裳羽衣:【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游记,请理清文章结构。

提示:【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者徒步前往勃朗峰时在路上的所见所想。

【第二部分(2—6段)】写作者抵达阿冉提村前看到的勃朗峰变幻的美景。

【第三部分(7—11段)】写作者前往沙蒙尼途中偶遇的奇人奇事。

【合作探究】1.找出描写所见景物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景物。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从中感受到景物怎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又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描绘出的?3.找出描写车夫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车夫的?写出了车夫怎样的特点?4.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试具体分析?【拓展延伸】品析文章语言(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提示:因为他们是花了钱坐车的,要让钱花得值,如果他们下车就觉得“钱白花了”,所以不会象我们那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

第19课登勃朗峰(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部编版)

第19课登勃朗峰(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部编版)

第19课《登勃朗峰》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游踪,了解文中所写的景物、人物的特点。

2.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把握作者综合采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

3.领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1.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游踪,了解文中所写的景物、人物的特点。

2.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把握作者综合采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1.了解作者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演说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批判了种种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

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2.字词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翌.日()络绎..不绝()灼.热()焦炙.()隧.道()俯瞰.()巉.峻()穹.顶()拾.级()皑.皑()逗.留()轻歌曼.舞()缭.绕()妩媚..()瞬.息万变()纷至沓.来()霓裳..()颠簸..()沟壑.()旷.野()名副.其实()打嗝.()醺.醺()和颜悦.色()(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形容车行走时的声音。

()②俯视。

()③险峻陡峭。

()④逐步登阶。

()⑤上下震荡。

()⑥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往来不断。

()⑦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⑧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⑨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⑩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二、探究案1.课文结构梳理2.思考探究(1)勾画作者的游览经历(游踪)。

(2)第1段作者为什么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3)作者为什么比较我们和其他游客出行方式的不同?(4)第3段写山随我们拾级而上而“愈升愈高”,为什么这样说?(5)作者在登勃朗峰的途中看到的风景“奇”在何处?(6)第6段作者为什么用整整一段去写“肥皂泡”?(7)勃朗峰风景奇美、奇险、奇伟、奇幻,赏析下列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奇景的①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9登勃朗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9登勃朗峰教案

19登勃朗峰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觉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怪。

2.抓住要点句,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

3.领悟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适合,使文章错落有致。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也是世界最高的山岳,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也有一座最巅峰——勃朗峰,它也是西欧的最巅峰。

下面让我们随从马克·吐温的脚步,走进勃朗峰,一睹勃朗峰的宏伟奇怪的风采。

二、授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品味山中奇景(一)作者简介马克·吐温,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闻名演说家。

一世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责备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来自社会基层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一般人民的关心。

其作品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喜剧的情节和智慧、幽默。

而从《登勃朗峰》这篇游记也可看出,马克·吐温不但是一位优异的幽默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笔下极富诗意和蔼于写景状物的文章妙手。

(二)请同学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述行程中所见光景的段落。

1.找出描述所见光景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光景。

明确:第 2 自然段,写脚下峡谷:清流瀑布;第 3 自然段,写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上,光艳耀目;第 4 自然段,写勃朗峰周围的山岳:浅棕色的光秃尖岩;第 5—6 自然段,写勃朗峰周边的一座峰巅: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变化多端。

2.所有景语皆情语,作者从中感觉到光景怎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联想?速读第 2—6 自然段,从文中找出头对光景作者所产生的独到的感觉。

明确:第一处光景:目不暇接。

第二处光景:威严,独踞苍穹。

第三处光景:奇怪。

第周围光景:轻柔,美丽。

眼前的灿烂色彩以及它们的无量变化即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所有,泡泡所到之处,各样色彩变化,尽被摄入其中。

登勃朗峰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登勃朗峰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编写者:黄莹
【学习目标】
1.能理清本篇游记的游人行踪。

2.能体会作者语言的形象美和风格美。

3.能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愉悦之情。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Mark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LanghorneClemens)。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

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耶历险记》等。

2.作家作品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雇()翌日()陡峭()隧道()俯瞰()。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登勃朗峰》同步学案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登勃朗峰》同步学案导学案

《登勃朗峰》活动版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感知文意,了解作者的游览经历。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法。

3.品味精彩语句,感受景物之美。

【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文体——游记。

2.对作者作简要介绍了解。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翌.日()辚.辚()俯瞰.()皑.皑白雪()巉.峻()拾.级()灼.灼()霓.裳()颠簸.()打嗝.()【合作探究】1.快速阅读第一部分,自主思考:作者先后描写了哪些景物?2.在所描写的景物中,哪一处景物最为精彩?并谈谈理由。

3.结合具体景物,作者是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的?4.课文第6段作者由观赏到峰顶的美景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怎样的感慨?5.本文的题目是《登勃朗峰》,但文章的后半部分是记叙下山时的经历。

这部分内容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拓展练习】用精美的语言介绍你游览过的景点的一处景象。

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有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

2.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这个笔名是当时船上的水手常用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

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3.翌.日(yì)辚.辚(lín)俯瞰.(kàn)皑.皑白雪(ái)巉.峻(chán)拾.级(shè)灼.灼(zh uó)霓.裳(ní)颠簸.(bǒ)打嗝.(gé)【合作探究】1.登峰途中络绎不绝的游人、抵达高峰沿途的美景、耸入蓝天的勃朗峰、勃朗峰四周奇形怪状的山峰、逗留高地仰望峰巅的独特美景。

作者运用多变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游览勃朗峰所看到的美丽景象,显示出它作为欧洲第一高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2.参考示例:“逗留高地仰望峰巅的独特美景”这一处最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登勃朗峰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2.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

3.体会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是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名演说家。

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

其作品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喜剧的情节和智慧、幽默。

而从《登勃朗峰》这篇游记也可看出,马克·吐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幽默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笔下极富诗意和擅长写景状物的文章妙手。

2.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

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米,它是西欧的最高峰。

【自主学习】
1.标注字音
翌()日隧()道俯瞰()穹()顶
巍峨()皑皑()蔓()延颠簸()
沟壑()旷()野纷至沓()来
2.解释下列词语
翌日:
巉峻:
拾级:
霓裳羽衣: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游记,请理清文章结构。

提示:
【第一部分(第1段)】
写作者徒步前往勃朗峰时在路上的所见所想。

【第二部分(2—6段)】
写作者抵达阿冉提村前看到的勃朗峰变幻的美景。

【第三部分(7—11段)】
写作者前往沙蒙尼途中偶遇的奇人奇事。

【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所见景物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景物。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从中感受到景物怎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又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的?
3.找出描写车夫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车夫的?写出了车夫怎样的特点?
4.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试具体分析?
【拓展延伸】
品析文章语言
(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提示:因为他们是花了钱坐车的,要让钱花得值,如果他们下车来就觉得“钱白花了”,所以不会象我们那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

含蓄地写出了他们被金钱所束缚住了,迷失了人的自然天性。

(2)“眼前的绚丽景色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其价值会是多少呢?”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提示:作者的感慨是:那些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同时又是虚幻的短暂的。

【素材积累】
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不知道将来会去何处但我知道我已经摘路上。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摘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失败也是我
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2、为了做有效的生命潜能管理,从消极变为积极,你必须了解人生的最终目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当中最想完成的事?或许,你从来没有认真思量过生命潜能管理旧是以有系统的方法管理自我及周边资源,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