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政治—贷款消费的难题汇编附解析(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与传统的储蓄消费习惯不同,90后正养成新的信用消费习惯,全国超过4500万人开通了花呗,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
90后习惯信用消费
①说明信用消费优于储蓄消费②可以“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③从根本上提高了90后的消费水平④可能会助长年轻人的情绪化消费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小李是一名刚工作没多久的公务员,在城市里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他的梦想。
为此,小李可以通过
A.贷款消费,圆自己的梦想
B.租赁消费,获得房屋的永久使用权
C.出租方式,获得房屋的所有权
D.转让房屋所有权获得使用权
3.在共享经济理念的指引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以租代购”的汽车消费模式。
“以租代购”的消费模式
①不变更该商品的所有权
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让消费者获得商品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④是消费者通过透支未来进行的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19年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
贷款消费
①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②是人们超前消费的表现
③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④能增强人们的当前支付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18年某品牌车推出大促销活动,按揭购车首付低至30%,招商银行及建设银行客户最高可享18期双免零利率。
小张看中了一款18万的车,原准备一次性付款提车,但最终他选择了按揭购车,推断其可能的原因是
①这种消费方式可以实现在没有获得所有权的情况下获得使用权
②这种消费方式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属于适度消费
③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
④有好的投资理财渠道实现资产增值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6.“两不愁三保障”是国家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提出的主要目标。
“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上述目标中涉及的消费包括了
①贷款消费②生存资料的消费③发展资料的消费④租赁消费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观察漫画,下列对贷款消费的认识不正确的有
①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是不可取的
②贷款消费需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③贷款消费要以信用为基础,充分考虑个人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偿还能力
④在当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为拉动经济增长,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贷款消费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8.“618网络购物狂欢节”已落下帷幕,有数据显示,不同于往年,2019年剁手党们使用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进行了大量透支消费。
这些消费者
①是在生存资料消费基本满足后进行发展资料消费
②是在预支未来收入,“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③受到求异和攀比心理影响,日常消费向网络看齐
④要注意避免只盯着“满减”优惠活动,盲目跟风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共享经济”使我们既能享受到物品带给我们的便利,又不用承担物品的价格,这种生活方式已被许多年轻人接受。
对这一生活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营造低碳环保的生活风尚
②是一种比“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更合理的消费方式
③只需让渡一定期限内的商品所有权
④践行了“能享受而不必拥有”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下列对贷款消费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主要用于购买各种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服务
B.是“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
C.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
D.适合于收入虽然不稳,但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人们
11.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
A.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B.多发行货币,提高人们的购买力
C.繁荣市场,增加商品的供应量D.改变消费观念,提倡信贷消费
12.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家庭债务率(债务量占GDP的比重)为48.4%,远超新兴经济体平均水平的39.8%,同时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家庭债务率。
过高家庭债务率()
①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②根本原因在于高房价
③不利于家庭可持续性消费④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发展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13.校园贷、套路贷,一直以来是让人们感到极为愤慨的问题。
尤其在大学校园里,一些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盲目攀比、标新立异、超前消费的心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违规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套路”大学生的高额利息,将大学生骗入高额负债的陷阱。
“校园贷、套路贷”给青年学生的警示是()
①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危害巨大
②应树立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观念
③要依实际收入状况限制个人消费
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防止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共享充电宝是在“共享”风口上出现的全新细分行业,共享充电宝的借取流程分为四步:扫码→注册→付款→借出,归还方式类似共享单车。
对这种消费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适用于急需使用但资金有限无力购买的消费者
②让消费者获得商品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但不变更该商品的所有权
③适用于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人
④适用于因使用次数有限而不想购买的商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居民消费信贷的客户偏向于年轻群体。
与老一辈相比,年轻的中国消费者特别不怕贷款:贷款旅游、信用卡消费、网购用支付宝花呗或者京东白条。
贷款消费
A.购买的对象属于发展资料消费B.是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
C.属于超前消费,不值得提倡D.是“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
16.一篇题为《“伪精致”正在掏空年轻人的钱包和内心!》的文章热传,直言“伪精致”正变成年轻人眼前的消费主义陷阱。
因为“伪精致”往往意味着对自我消费能力的拔苗助长,对工资卡的洗劫。
这启示我们
①要杜绝贷款消费②要坚持求实消费③要提高居民收入④要做理智消费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国家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国庆假期全旅游接待总人数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旅游收入6497亿元,同比增长8.47%。
其中,文化旅游消费增势强劲,加上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各地更是掀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
在国庆70周年阅兵的带动下,爱国主旋律响遍全国旅游市场,各地红色景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通过史诗朗诵,文博展览等爱国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
这一变化反映了
①消费观念的转变,超前消费已深入人心
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加,恩格尔系数上升
③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更加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
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当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方面喜欢把钱存入余额宝(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在购物时,即使有能力直接付款,也会选择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分期付款。
由此可见()①储蓄存款具有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②年轻人的理财观念正发生改变
③年轻人坚持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④贷款消费是年轻人的重要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2018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稳步增长至123点,较2017年提高11个点,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将保持平稳态势。
消费者信心的提升()
①表明多数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②会导致生存资料消费比重提高
③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④将为发展贷款消费提供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8年某品牌车推出大促销活动,按揭购车首付低至30%,招商银行及建设银行客户最高可享受18期双免零利率。
小张看中了一款18万的车原准备一次性付款提车,但最终他选择了按揭购车,推断其可能的原因是()
①贷款消费相比其他消费最实惠②按揭购车属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
③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④有好的投资理财渠道实现资产增值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1.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腾讯文旅等共同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显示,未来一年(202002-2021Q1)人均旅游消费预算为5746元,比去年增加了734元。
这可能得益于()
①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超前消费观念深入人心
②人们消费观念转变,注重身心愉悦全面发展
③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未来收入预期总体乐观
④随着经济社会进步,消费从物质向精神转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2.下列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有()
①薄利多销——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的变动
②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看广告,也看疗效——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④劲酒虽好,不要贪杯——坚持可持续消费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3.商务部决定在20117年9月开展“信用消费进万家”主题日活动。
下列可作为活动主题词的是
①理性选择,助力生活
②节衣缩食,克勤克俭
③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④尽情消费,幸福一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餐饮浪费,触目惊心!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让“舌尖上的节约”成为习惯,应该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抵制信贷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养成节俭习惯
③反对提前消费,积极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④倡导节约之风,推动消费环境的治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早晨上班,王先生从家附近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再乘坐地铁到单位上班。
这给王先生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很喜欢这种出行方式。
王先生的这种出行方式()
①绿色低碳,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②让租赁的商品被多次利用,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③属于贷款消费,获得了商品的使用权
④体现求实消费心理,符合环保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①:不能说信用消费优于储蓄消费,①错误。
②④:90后习惯信用消费可以“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可能会助长年轻人的情绪化消费行为,②④正确。
③:消费信贷有利于提高90后的消费水平,但不是从根本上,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小李是一名刚工作没多久的公务员,在城市里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他的梦想,为此,小李可以通过贷款消费,圆自己的梦想,A符合题意。
B:租赁消费是不变更商品的所有权,而获得该商品一定期限内而不是永久的使用权,B说法错误。
C:出租方式,能获得一定期限内房屋的使用权,而不能获得房屋的所有权,C错误。
D:转让房屋所有权,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D错误。
故选A。
消费类型:按消费目的,生活消费可分成生活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当今,受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
3.B
解析:B
【详解】
①③:“以租代购”的消费模式让消费者获得商品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但不变更该商品的所有权,能够使一些商品做到"物尽其用",以减少闲置和浪费,让租赁者以较低的成本拥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①③说法正确。
②:“以租代购”的消费模式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不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说法错误。
④:贷款消费是消费者通过透支未来进行的消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租赁消费”经济、实惠,可以提前实现生活质量的改善,满足消费的欲望。
“租赁消费”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和成本,并且对居民消费观的改变起到推动作用。
比如,能够使一些商品做到"物尽其用",以减少闲置和浪费;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拥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等等,通过尝试“租赁消费”,逐步改变过去习惯于“一次性”投资解决需求的消费观念。
4.D
解析:D
【详解】
③④:贷款消费能增强人们的当前支付能力,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③④符合题意。
①:贷款消费与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①与题意不符。
②:贷款消费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是以具备一定的偿还能力为前提的,与超前消费完全不同,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贷款消费:
(1)含义: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形式。
(2)特点:① 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构形成信贷关系,按照约定到期还贷付息。
② 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3)贷款消费的作用:①、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讲,它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②、从社会经济角度讲,贷款消费能促进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并且对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法制观念有积极的作用。
(4)注意的问题:在贷款消费时要注意诚实信用,及时还贷,理性消费,不铺张浪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5.B
解析:B
①:租赁消费可以实现在没有获得所有权的情况下获得使用权,①错误。
②:这种消费方式与节约社会资源无关,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小张最终选择了按揭购车,推断其可能的原因是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有好的投资理财渠道实现资产增值,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
既反对超前消费,又反对消费滞后。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6.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类型。
①④: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是按交易方式的划分,①④不符合题意。
②: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生存资料的消费属于生存资料的消费,是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②符合题意。
③:义务教育属于发展资料的消费是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消费的类型:①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②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7.B
解析:B
【详解】
①④:贷款消费是指消费者向银行或其他金融、非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轿车等耐用消费品或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
贷款消费不一定就是超前消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贷款消费,在理智的消费观念指导下,通过贷款消费满足当前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但不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贷款消费,①④认识错误,适合题意。
②:贷款消费需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②正确但不合题意。
③:贷款消费要以信用为基础,充分考虑个人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偿还能力,③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
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它以追求享乐为目的,以消费高品牌、高档次的商品为特点,是一种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而盲目攀比、不计后果的消费方式。
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要看是否超出了家庭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
如果贷款消费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那么,这种贷款消费就是适度消费,不是超前消费。
对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则是不可取的。
8.B
解析:B
【详解】
本题考查贷款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①:消费进行透支消费,这是贷款消费,并不能体现出是在生存资料消费基本满足后进行发展资料消费,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剁手党们使用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进行大量透支消费,这些消费者是在预支未来收入,“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因此要注意避免只盯着“满减”优惠活动,盲目跟风,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④符合题意。
③:消费进行透支消费,这是贷款消费,并不能体现出受到求异和攀比心理影响,日常消费向网络看齐,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
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③。
2.代入法。
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3.组合法。
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9.B
解析:B
【详解】
①④:“共享经济”的实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倡导低碳环保,助推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①④正确。
②:“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指贷款消费,②与题意不符。
③:“共享经济”只需让渡一定期限内的商品使用权而非所有权,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10.C
解析:C
【详解】
BC:贷款消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预支未来收入,因此,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B错误,C入选。
A:贷款消费并不是用于购买各种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服务,A不选。
D:收入虽然不稳,但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人们不适合贷款消费,D不选。
故本题选C。
11.A
解析:A
【详解】
A: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A符合题意。
B:货币的供给是有限度的,多发行货币可能导致货币贬值,降低人们的购买力,B说法错误。
C:繁荣市场,增加商品的供应量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不是根本举措,C与题意不符。
D:改变消费观念,提倡信贷消费可以提高人们购买力,但不是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最根本保障,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
根本因素:经济水平
直接因素:收入水平(当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
其他因素:物价等
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①③:过高家庭债务率不利于家庭可持续性消费,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①③符合题意。
②:高房价是家庭债务率过高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②错误。
④:家庭债务率过高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3.D
解析:D
【详解】
②④:“校园贷、套路贷”形成的原因及暴露出来的问题给青年学生的警示是,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适度消费、理性消费,防止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②④符合题意。
①:贷款消费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消费,就是超前是走出自己可承受能力的消费,二者不能混淆,①说法错误。
③:消费要依实际收入状况合理安排,理性消费,但不是限制个人消费,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绿色消费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
14.C
解析:C
【详解】
①:充电宝不属于消费者无力购买的商品。
①不符合题意。
②:共享充电宝在扫码付款后,获得使用权,用后归还,不变更该商品的所有权。
②正确。
③:贷款消费适用于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人。
③不符合题意。
④:一些消费者使用次数有限而不想购买充电宝,因此采用共享消费方式。
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5.B
解析:B
【详解】
A:货款消费购买的对象不都是发展资料消费,排除A。
B:贷款消费是指消费者向银行或其他金融、非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轿车等耐用消费品或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
贷款消费是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B符合题意。
C:如果贷款消费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那么,这种贷款消费就是适度消费,不是超前消费,C错误。
D:贷款消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它以追求享乐为目的,以消费高品牌、高档次的商品为特点,是一种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而盲目攀比、不计后果的消费方式。
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要看是否超出了家庭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
对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则是不可取的。
16.C
解析:C
【详解】
②④:“伪精致”往往意味着对自我消费能力的拔苗助长,对工资卡的洗劫,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求实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②④入选。
①:对于贷款消费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而不是杜绝贷款消费,①说法错误。
③:材料强调如何合理的消费,不涉及要提高居民收入,③不符合题目主旨。
故本题选C。
【点睛】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绿色消费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
17.D
解析:D
【详解】
①: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消费行为,显然,题目中没有涉及到超前消费,①排除。
②: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根据题目的表述不能判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②排除。
③④:题目中,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相关数据来看,我国旅游人数大幅上涨,尤其是在国庆70周年阅兵的带动下,人们的文化休闲游更加火爆,这说明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更加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8.C
解析:C
【详解】
①: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存款储蓄风险低,其收益也低,①错误。
②④:题目中,当下一些年轻人一方面喜欢把钱存入余额宝,另一方面在购物时,也喜欢选择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分期付款。
由此可见年轻人的理财观念正发生改变,贷款消费是年轻人的重要选择,②④正确。
③: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强调年轻人的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9.B
解析:B
【详解】
①: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消费信心就会提升,①正确。
②:消费者信心提升,可能增加生存资料消费,也可能增加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②错误。
③:收入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