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丨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丨苏教

教案: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2节,主要讲述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内容包括:
1.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本口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口算方法,正确、迅速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难点:对于一些特殊的减法题目,如被减数和减数相同的情况,学生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口算卡片
学具:练习本、笔、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景,如购物、存钱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口算解决这些问题。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如2317、4532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口算。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通过分解两位数,然后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来解决。

三、例题讲解(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例题,如5637,引导学生按照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题的计算过程,发现口算的规律和方法。

3. 教师让学生尝试解答其他类似的题目,如7845、2916等。

四、随堂练习(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5分钟)
板书设计如下: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 从个位开始相减,如果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则需要向十位借1,然后再进行相减。

2. 分解两位数,然后进行简单的加减法。

作业设计:
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签字确认。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可以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特殊题目的处理方法的讲解和巩固。

拓展延伸: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三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题目,培养学生的口
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并对其进行详
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情景,如购物、存钱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口算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
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
连的。

例如,我可以展示一张购物清单,上面有一些商品的价格,让
学生计算总价。

这样的引入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
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

二、知识讲解环节
在知识讲解环节,我详细地讲解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算的步骤和规律。

例如,我可
以通过分解两位数,然后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来解释口算的原理。

我还
强调了特殊题目的处理方法,如被减数和减数相同的情况,学生需要
能够灵活运用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面对复
杂的减法题目时,能够运用所学的口算方法,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三、例题讲解环节
在例题讲解环节,我出示了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如5637,并引导学生按照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这个环节,我希望让学生观
察和理解例题的计算过程,从中发现口算的规律和方法。

例如,我可
以逐步解释如何从个位开始相减,如果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则需要向十位借1,然后再进行相减。

这样的讲解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口算的思维模式,并能够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题目中。

四、随堂练习环节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出示了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练习题目,让
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
作中巩固所学的口算方法。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尝试解答一些难度不
同的题目,如7845、2916等。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和
掌握口算的步骤,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环节
六、作业设计环节
在作业设计环节,我布置了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完成并进行
家长签字确认。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口
算方法,并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口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口算能力。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在家里继续练习口算,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我保持了平和而富有吸引力的语调,尽量让讲解听起来既清晰又有趣。

我会在重要的知识点上加重语气,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同时,我会用一些生动的例子和故事来说明口算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二、时间分配:我合理地分配了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和思考实际问题。

在知识讲解环节,我保证了足够的时间来详细解释口算方法和特殊题目的处理方法。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我也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理解和练习口算。

三、课堂提问:我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通过提问来激发他们的思考。

我会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我也会问一些封闭性问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口算方法。

通过提问,我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四、情景导入:我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情景,如购物、存钱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口算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的情景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实际情景的引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口算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教案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和参与,通过情景导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
口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重了学生的反馈和解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本节课的教学技巧和窍门主要体现在语言语调、时间分配、课堂提问和情景导入等方面。

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和窍门,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后提升:
a. 35 17
b. 76 29
c. 44 33
d. 88 45
答案:
a. 35 17 = 18
解释:5 7 = 2(需要向十位借1),3 1 = 2,所以35
17 = 18
b. 76 29 = 47
解释:6 9 = 3(需要向十位借1),7 2 = 5,所以76
29 = 47
c. 44 33 = 11
解释:4 3 = 1,4 3 = 1,所以44 33 = 11
d. 88 45 = 43
解释:8 5 = 3,8 4 = 4,所以88 45 = 43
a. 52 23
b. 87 56
c. 34 19
d. 65 47
答案:
a. 52 23 = 29
解释:2 3 = 1(需要向十位借1),5 2 = 3,所以52
23 = 29
b. 87 56 = 31
解释:7 6 = 1,8 5 = 3,所以87 56 = 31
c. 34 19 = 15
解释:4 9 = 5(需要向十位借1),3 1 = 2,所以34
19 = 15
d. 65 47 = 18
解释:5 7 = 2(需要向十位借1),6 4 = 2,所以65
47 = 18
a. 46 35
b. 92 54
c. 23 17
d. 74 46
答案:
a. 46 35 = 11
解释:6 5 = 1,4 3 = 1,所以46 35 = 11
b. 92 54 = 38
解释:2 4 = 2(需要向十位借1),9 5 = 4,所以92
54 = 38
c. 23 17 = 6
解释:3 7 = 4(需要向十位借1),2 1 = 1,所以23
17 = 6
d. 74 46 = 28
解释:4 6 = 2(需要向十位借1),7 4 = 3,所以74 46 =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