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随着煤层厚度特别是 软分层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多。突出最严重的煤 层一般是最厚的主采煤层。因此突出对矿井的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 (3)突出的气体种类主要是甲烷,个别矿井 (吉林营城、甘肃窑街)突出二氧化碳,突出煤 层的瓦斯含量、开采时的相对瓦斯涌出量都在 10m3/t以上,即突出都发生在高瓦斯矿井内。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培训
2010、10 、
一、煤与瓦斯突出概况 二、瓦斯动力现象分类 三、煤与瓦斯突出特征 四、煤与瓦斯突出一般规律 五、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概况
一、煤与瓦斯突出概况 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在很短时间(数分钟)内, 从煤(岩)壁内部向采掘工作空间突然喷出煤(岩) 和瓦斯的现象,人们称为煤(岩)与瓦斯突出, 简称瓦斯突出或突出。它是一种伴有声响和猛 烈力能效应的动力现象,它能摧毁井巷设施, 破坏矿井通风系统;使井巷充满瓦斯和煤(岩) 抛出物,造成人员窒息、煤流埋人,甚至可能 引起瓦斯爆炸与火灾事故,导致生产中断等, 因此它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6)受煤自重影响,由上前方向巷道方向的突 出占大多数,从下方向巷道的突出为数极少。 突出的次数有随着煤层倾角增大而增多的趋势。 (7)采掘工作往往可激发突出,特别是落煤与 震动作业,不仅可引起应力状态的变化,而且 可使动载荷作用在新暴露煤体上造成煤的突然 破碎。
据我国7765次突出的统计资料,放炮引起的突出 为4 243次,占55%;打钻引起的突出为197次, 占2.5 %;风动工具引起的突出602次,占7.8%; 手镐作业的突出为979次,占2.6%;水力落煤的 突出111次,占1.4%;机组采煤的突出62次,占 0.8%(以上落煤作业总计达6194次,占80%);作业 情况记录不详的突出1338次,占17.2%;其它作 业的突出177次,占2.3%;突出前没有作业的仅 56次,占0.7%。由此可见,采掘作业引起煤体的 应力状态变化越剧烈,突出强度就可能越大。
这三类力现象的发动都以地应力为主,所以 它们的预兆相似(如有声响预兆等),对震动以 及引起应力集中的各因素都非常敏感,在应力 集中地带、地质构造带、软煤带等处都易发生 这三类现象。
(2)按动力现象的强度分类 ) 强度是指每次动力现象抛出的煤(岩)的数量 (以t或m3为单位)和瓦斯量(以m3为单位)。由于 在动力现象发生过程中瓦斯量的计量工作尚存 在一些技术问题(如自动记录仪表,统一计算 标准等),现在分类主要依据抛出的煤(岩)重量, 据此可分为:
(8)绝大多数突出都有预兆。它是突出准备 阶段的外部表现。预兆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地压显现方面的预兆有煤炮声、支架声响、掉 砟、岩煤开裂、底鼓、岩与煤自行剥落、煤壁 外鼓、来压、煤壁颤动、钻孔变形、垮孔顶钻、 夹钻杆、钻粉量增大、钻机过负荷等;瓦斯涌 出方面的预兆有瓦斯涌出异常、瓦斯浓度忽大 忽小、煤尘增大、气温与气味异常、打钻最 多,煤层平巷、煤层上山和煤层下山发生的突 出占煤与瓦斯突出总次数的76%,但突出强度 较小,大多为强度小于百吨的中、小型突出。 石门揭穿有突出危险煤层时发生突出的总次数 虽然较少但强度最大,我国绝大多数(80%以 上)的特大型突出均发生在石门揭穿煤层工作 面。
从发生突出时的作业性质看,有一半以上的突出 发生在放炮工序,而且这种突出的强度也大,特 别是石门揭煤震动放炮,更容易诱发大强度的煤 与瓦斯突出。放炮后的延期突出也有发生。各种 落煤工序,如风镐、手稿落煤和机组割煤时发生 的突出占总次数的25%左右。此外,还发生过数 例煤与瓦斯自行冲破岩柱的突出。 我国的突出现象主要是煤与瓦斯(甲烷)突出,但 是,也有4处矿井曾发生过30多次煤、岩与二氧 化碳的突出。
四、煤与瓦斯突出一般规律
根据我国主要突出矿区如天府、南桐、里王庙、 焦作、平顶山、六枝等的统计资料表明,突出发 生的一般规律有: (1)突出发生在一定的深度上,开始发生突出 的最浅深度称为始突深度,一般它比瓦斯风化带 的深度深一倍以上。随着深度的增加,突出的危 险性增高,这表现突出的次数增多、突出的强度 增大、突出煤层数增加、突出危险区域扩大(从点 突出发展到多点突出甚至再发展到几乎点点突出)。 始突深度标志着突出需要起码的地应力与瓦斯压 力。
煤力学性能与结构方面的预兆有层理紊乱、煤 强度松软或软硬不均、煤暗淡无光泽、煤厚变 化大、倾角变陡、波状隆起、褶曲、顶、底版 阶状凸起、断层、煤干燥等等。
例如,据某煤矿统计,在61次突出中,仅发现 瓦斯与地压预兆110次,平均每次突出预兆有2 种,仅有6次突出未发现瓦斯与地压预兆。在 预兆中出现煤炮最多,达50次;掉砟20次,底 鼓7次,其它地压预兆12次。在瓦斯预兆中以 瓦斯浓度变化预兆最多,达14次,喷瓦斯6次, 合计20次。
自从1834年法国发生世界上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 以来,至今发生突出的国家有19个:中国、法国、 苏联、波兰、日本、匈牙利、比利时、美国、捷 克、保加利亚、土耳其、德国、澳大利亚、荷兰、 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加拿大、印度及南非。 迄 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共发生突出次数3万多 次,突出的气体有CH4、CO2与CH4+CO2,突出在 千次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原苏联、法国、波兰和 日本,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突出发生在1969年7月 13日原苏联顿巴斯矿区的加加宁矿井一710m水平 主石门揭穿厚仅1.03m的Г3煤层,其突出煤量为 14000t,瓦斯2.5×106m3以上。
五、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概况 煤与瓦斯突出给煤矿安全生产、特别是井下人 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为 了防止这类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井下安 全生产,世界上各主要产煤国均投入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以便为突 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 学依据。
1834年3月22日法国鲁阿尔煤田伊萨克矿井在 急倾斜厚煤层平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了世界上第 一次有记载的突出。支架工在架棚子时,发现 工作面煤壁外移,三个工人立即逃跑,巷道煤 尘弥漫,一人被煤流埋没死亡,一人被瓦斯窒 息牺牲,一人逃跑得救。突出煤沿巷道堆积 13m长,煤粉散落15m长,迎头支架倾倒。
巷 道 类 别 石 门 煤 平 巷 煤 上 山 煤 下 山 采煤工作面 大直径钻孔 及其它 合 计 突出次数 567 4652 1455 375 1556 240 9845 比 例/% 5.8 47.3 24.9 3.8 15.8 2.4 100 最大强度 平均强度 /t /t·次-1 12780 5000 1267 369 900 420 12780 317.1 55.6 50.0 86.3 35.9 31.5 69.6
(2)发动与实现压出的主要作用力是地应力, 瓦斯压力与煤的自重是次要因素,压出的基本 能源是煤岩所积蓄的弹性变形能。 (3)发动倾出的主要因素是地应力,即结构 松软、含有瓦斯致使内聚力降低的煤,在较高 地应力作用下,突然破坏、失去平衡,为其位 能去平衡,为其位能的释放创造了条件,实现 倾出的主要力是失稳煤的自重。
采煤工作面发生的突出占煤与瓦斯突出总次数 的15.8%;但是,近几年来,采煤工作面发生 突出的次数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不仅在被保护 层采煤工作面发生突出,面且保护层采煤工作 面也有突出发生,这在突出矿井已成为制约煤 炭生产特别是机采工作面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 的因素。
不同地点发生突出次数及强度统计表
2、瓦斯动力现象分类 、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把瓦斯动力现象分成 下列5类: (1)煤的突然倾出,以煤的重力为主,瓦斯在一 定程度上也参与了过程; (2)煤的突然压出,以构造应力或放顶时的动应 力为主,瓦斯的作用是次要的; (3)煤与瓦斯突出,它在地应力和瓦斯内能的共 同参与下发生,其中构造应力则是发动突出的主 要动力;
(4)岩石和瓦斯突出,它是发生在岩体中的瓦 斯动力现象,不过只发生在放炮时,除地应力 和瓦斯作用外,爆破能量也参与作用; (5)瓦斯突然喷出,它是在很高的瓦斯压力作 用下发生的,并且只通过裂缝喷出瓦斯,不喷 出煤。
三、煤与瓦斯突出分类及特征 1、按动力现象的力学(能量 特征分类 、按动力现象的力学 能量 能量)特征分类 根据动力现象的力学(能源)特征不同,煤与 瓦斯突出可分为突出、压出与倾出三类。 (1)发动突出的主要作用力是地应力和瓦 斯压力的联合作用,通常以地应力为主,瓦斯 压力为辅,重力不起决定作用;实现突出的基 本能源是煤内积蓄的高压瓦斯潜能。
(4)突出煤层的特点是煤的力学强度低( ) 而且变化大;透气性差(透气性系数〈10m2/ (Mpa2.d)〉;瓦斯故散初速度高( );湿度小; 层理紊乱、遭受过地质构造力严重破坏的“构 造煤”。 (5)突出危险区呈带状分布,这是因为影响 突出的主要因素受地质构造控制的缘故,而地 质构造具有带状分布的特征。
向斜轴部地区、向斜构造中局部隆起地区、向斜轴部 与断层或褶曲交汇地区、火成岩侵入形成变质煤与非 变质煤交混或邻近地区、煤层扭转地区、煤层倾角骤 变、走向拐弯、变厚特别是软分层变厚地区,压性、 压扭性断层地带、煤层构造分岔、顶、底板阶梯状凸 起地区等都是突出点密集地区,也是大型甚至特大型 突出地区。在采掘形成的应力集中地带,例如邻近层 留有煤柱、相向采掘的两工作面互相接近、巷道开口 或两巷贯通之前在采煤工作面的集中应力带内(特别是 当采煤工作面遇断层推不过去而在其前方靠近断层重 新掘开切眼时)掘进巷道(上山)等,其危险性倍增,不 仅突出次数频繁而且强度也大。
(1)小型突出:强度<50t/次(突出后,经过 几十分钟瓦斯浓度可恢复正常); (2)中型突出:强度50~99t/次(突出后, 经过一个工作班以上瓦斯浓度可逐步恢复正 常); (3)次大型突出:强度100~499t/次(突出 后,经过一天以上瓦斯浓度可逐步恢复正常);
(4)大型突出:强度500—999t/次(突出后, 经过几天回风系统瓦斯浓度可逐步恢复正常); (5)特大型突出:强度>1000t/次(突出后, 经过长时间排放瓦斯,回风系统瓦斯浓度才恢 复正常)。
我国不同地区的瓦斯突出具有不同的特点,华南 地区突出矿井数多,约占穷出矿井总数的60%以 上,突出次数占全国突出总次数的60%以上,而 且突出强度大,全国特大型突出的80%是发生在 华南地区;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的始突深度在不同 地区差别也很大,华南地区东部一般为100m左右, 最浅的是白沙矿务局里王庙矿,仅50m,华南地 区西部一般为100—200tn,华北地区一般为300m; 东北地区一般在150~400m之间,始突深度最大 的是抚顺老虎台矿,达640m。
二、瓦斯动力现象分类
1、瓦斯动力现象分类依据的基本特征 、 (1)空洞的位置及形状,空洞中心线与水平面 之夹角(空洞倾角); (2)突出固体物(煤或岩石)的粒度及其分选情况; (3)煤(或岩石)的抛出距离及堆积坡度; (4)强度(突出的煤量及岩石量); (5)喷出的瓦斯量及瓦斯流运行方向; (6)动力效应; (7)瓦斯动力现象发生前的预兆。
我国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全国国有重点煤矿657个,突出矿井130个, 高瓦斯矿井180个。 年产量大于30kt的地方国有煤矿中有突出矿井 78处,占地方国有煤矿总数的4.7%。两项合 计共有突出矿井210处,占全国煤矿总数的 23.5%。若把年产量小于30kt的地方煤矿算在 内,则我国发生过突出的矿井总数达282处。
(9)突出危险性随着有硬而厚的围岩(硅质灰岩、 砂岩等)存在而增高。 (10)从巷道类型与突出危险性的关系上看, 以石门为最危险,见表5。它的平均突出强度都 在数百吨以上,瓦斯喷出量超过数万立方米,波 及范围广,易造成非常严重的重大事故。而且从 石门工作面距煤层2m起至穿过煤层全厚而进入顶 板或底板2m止,整个揭穿过程都有危险,也曾发 生过仅2m厚煤层在石门揭穿过程中突出两次的实 例。